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工程类职业资格】专业案例-岩土工程勘察(二)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273808       资源大小:333KB        全文页数:4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工程类职业资格】专业案例-岩土工程勘察(二)及答案解析.doc

    1、专业案例-岩土工程勘察(二)及答案解析(总分:168.00,做题时间:90 分钟)1.某工程岩体饱和单轴抗压强度 fr为 64MPa,岩块压缩波速度为 6.2km/s,岩体压缩波速度为 3.8km/s,该岩体的基本质量级别为( )。(A) 级 (B) 级 (C) 级 (D) 级(分数:2.00)A.B.C.D.2.某工程初步勘察时在地表露头测得岩体弹性波速度为 2.8km/s,岩块弹性波速为 3.9km/s,岩石点荷载强度指数为 2.3,该岩体的基本质量级别应为( )。(A) 级 (B) 级 (C) 级 (D) 级(分数:2.00)A.B.C.D.3.某隧道工程地质钻探时,采用 75mm 金刚

    2、石钻头连续取芯钻进,某回次进尺 1.6m,采取的块状岩芯长度分别为 5.4cm、6.8cm、9.9cm、10.0cm、26cm、32cm、21cm、18cm;碎石状岩芯累计长度 15cm,岩粉若干,该岩石的 RQD 值为( )。(A) 97% (B) 76.3% (C) 66.9% (D) 60.6%(分数:2.00)A.B.C.D.4.某工程钻孔 ZK4,采用 75mm 金刚石钻头连续取芯钻进,在某一回次进尺中钻进 2.0m,采得岩芯长度为 11.0cm、13cm、18cm、16cm、25cm、27cm、8cm,该岩石应为( )。(A) 好的 (B) 较好的 (C) 较差的 (D) 差的(分

    3、数:2.00)A.B.C.D.5.某民用建筑场地地表下 15m 处砂土层实测标准贯入锤击数为 18 击,场地地下水位 2.0m,该点砂层的密实度为( )。(A) 松散 (B) 稍密 (C) 中密 (D) 密实(分数:2.00)A.B.C.D.6.某工业建设场地为砂土,地表下 5.5m 处标准贯入击数为 19 击,该砂土的密实度为( )。(A) 松散 (B) 稍密 (C) 中密 (D) 密实(分数:2.00)A.B.C.D.7.某饱和粉土试样室内试验结果:=32%,G s=2.66。该土样的密实度及湿度为( )。(A) 中密,湿 (B) 稍密,湿 (C) 中密,很湿 (D) 稍密,很湿(分数:2

    4、.00)A.B.C.D.8.某民用建筑场地中取得干燥粉土试样,重度为 15.6kN/m3,比重为 2.70,其密实度及湿度为( )。(A) 密实,稍湿 (B) 中密,稍湿 (C) 密实,干燥 (D) 中密,干燥(分数:2.00)A.B.C.D.9.某黏性土样含水量为 30,液限为 32,塑限为 18,该黏性土的稠度状态为( )。(A) 硬塑 (B) 可塑 (C) 软塑 (D) 流塑(分数:2.00)A.B.C.D.10.某黏性土样含水量为 24,液限为 35,塑性指数为 16,该黏性土样的稠度状态为( )。(A) 硬塑 (B) 可塑 (C) 软塑 (D) 流塑(分数:2.00)A.B.C.D.

    5、11.某工程岩体风化岩石饱和单轴压强度为 15.1MPa,压缩波速度为 3.2km/s;新鲜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为 28.4MPa,压缩波速度为 4.3km/s,岩石的风化程度应为( )。(A) 未风化 (B) 微风化 (C) 中等风化 (D) 强风化(分数:2.00)A.B.C.D.12.某工程岩体中风化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为 16.6MPa,纵波速度为 3.5km/s;新鲜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为 19.8MPa,纵波速度为 4.0km/s,该岩石风化程度类别为( )。(A) 未风化 (B) 微风化 (C) 中等风化 (D) 强风化(分数:2.00)A.B.C.D.13.某公路工程中测得黏性

    6、土的天然含水量为 28%,液限为 32,塑限为 18,该黏土的稠度状态为( )。(A) 硬塑 (B) 可塑 (C) 软塑 (D) 流塑(分数:2.00)A.B.C.D.14.某公路工程勘察工作中测得砂土的标准贯入锤击数为 18 击,该砂土的密实度为( )。(A) 松散 (B) 稍密 (C) 中密 (D) 密实(分数:2.00)A.B.C.D.15.某港口工程进行地质勘察时对地面下 2.0m 的粗砂土进行标准贯入试验,测得锤击数为 13 击,该场地中地下水位埋深为 2.8m,砂土的密实度应为( )。(A) 松散 (B) 稍密 (C) 中密 (D) 密实(分数:2.00)A.B.C.D.16.某港

    7、口工程进行工程地质勘察时,对地面下 8.5m 处的粉砂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时,测得锤击数为 33击,该场地地下水位埋深为 2.0m,粉砂土的密实度应为( )。(A) 松散 (B) 稍密 (C) 中密 (D) 密实(分数:2.00)A.B.C.D.17.某港口工程中测得淤泥性土的天然含水率为 45%,相对密度为 2.55,塑性指数为 19,该淤泥性土的名称应为( )。(A) 淤泥质黏土 (B) 淤泥质粉质黏土 (C) 淤泥 (D) 流泥(分数:2.00)A.B.C.D.18.某港口工程中在黏土层中进行标准贯入试验,测得锤击数为 12 击,该黏性土的天然状态为( )。(A) 坚硬 (B) 硬 (C)

    8、 中等 (D) 软(分数:2.00)A.B.C.D.19.某港口工程中采得黏土原状试样,采用 76g 平衡锥沉入土中的深度为 6mm,该黏土的天然状态为( )。(A) 硬 (B) 中等 (C) 软 (D) 很软(分数:2.00)A.B.C.D.20.某水利工程风化岩体纵波速度为 2.2km/s,新鲜岩体纵波速度为 3.8km/s,该岩体风化带类型为( )。(A) 全风化 (B) 强风化 (C) 中等风化 (D) 微风化(分数:2.00)A.B.C.D.21.某土工试验测得土样孔隙比结果如下表所示。序号 1 2 3 4 5 6孔隙比 0.862 0.931 0.894 0.875 0.902 0

    9、.883其标准值为( )。(A) 0.891 (B) 0.916 (C) 0.909 (D) 0.895(分数:2.00)A.B.C.D.22.某民用建筑勘察工作中采得黏性土原状土样 16 组,测得压缩系数平均值 a12m =0.42,标准差为0.06,其标准值为( )。(A) 0.423 (B) 0.450 (C) 0.476 (D) 0.493(分数:2.00)A.B.C.D.23.某港口工程室内试验中压缩系数值如下表所示。序号 1 2 3 4 5 6压缩系数 0.024 0.028 0.019 0.025 0.019 0.027该土层压缩系数的变异系数应为( )。(A) 0.14 (B)

    10、 0.15 (C) 0.16 (D) 0.17(分数:2.00)A.B.C.D.24.某民用建筑物地基勘察时室内直剪试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序号 1 2 3 4 5 6内聚力 ci/kPa 12.0 12.4 16.4 15.8 17.0 13.7内摩擦角 i 14 15 15 16 17 17该土样的内摩聚力和内摩擦角标准值为( )。(A) 14.6,15.7 (B) 12.8,14.7(C) 15.3,16.2 (D) 14.9,16.0(分数:2.00)A.B.C.D.25.某土样天然含水量为 24%,比重为 2.70,重力密度为 19kN/m3,该土样的干密度、孔隙比、孔隙率、饱和度为(

    11、)。(A) 15.3kN/m3,0.762,43.2%,85%(B) 16.2kN/m3,0.823,42.8%,80%(C) 16.2kN/m3,0.762,43.2%,80%(D) 16.5kN/m3,0.921,46.4%,75%(分数:2.00)A.B.C.D.26.某工程勘察中采取一饱和土样进行室内土工试验,环刀容积为 21.7cm3,环刀加湿土重 73g,烘干后测得环刀加干土重 62.35g,环刀质量为 32.5g,土粒比重为 2.70,则该土样的天然重度、含水量、干密度、孔隙比、孔隙率为( )。表 1.3.1.3 为工程中常用的物理指标换算公式表。(分数:2.00)A.B.C.D

    12、.27.某饱和黏土天然重度为 19.8kN/m3,含水量为 28%,其比重、干密度、孔隙比应分别为( )。(A) 2.70,1.59,0.764 (B) 2.73,1.55,0.981(C) 2.73,1.55,0.764 (D) 2.73,1.60,0.764(分数:2.00)A.B.C.D.28.某干燥砂土比重为 2.70,干密度为 1.58,则该砂土的孔隙比和天然密度为( )。(A) 0.709,19.5 (B) 0.832,19.5(C) 0.709,1.58 (D) 0.832,1.58(分数:2.00)A.B.C.D.29.某工程中需填筑土坝,最优含水量为 23%,土体天然含水量为

    13、 12%,汽车载重量为 10t,若把土体配制成最优含水量,每车土体需加水量为( )。(A) 0.78t (B) 0.88t(C) 0.98t (D) 1.08t(分数:2.00)A.B.C.D.30.某均质土坝长 1.2km,高 20m,坝顶宽 8m,坝底宽 75m,要求压实度不小于 0.95,天然料场中土料含水量为 21%,比重为 2.70,重度为 18kN/m3,最大干密度为 16.8kN/m3,最优含水量为 20%,填筑该土坝需天然土料( )。(A) 9.9105m3 (B) 10.7105m3 (C) 11.5105m3 (D) 12.6105m3(分数:2.00)A.B.C.D.31

    14、.某黏性土处于包气带中,天然含水量为 13%,比重为 2.72,天然重度为 19.4kN/m3,若使该土体饱水,其含水量及重度为( )。(A) 21.5,1.99 (B) 18.5,2.09 (C) 21.5,2.09 (D) 18.5,1.99(分数:2.00)A.B.C.D.32.某砂土的比重为 2.65,干燥状态容重为 1.56g/cm3,若砂土置于水下,其浮重度为( )。(A) 0.97 (B) 1.97 (C) 0.89 (D) 1.89(分数:2.00)A.B.C.D.33.某黏性土样含水量为 26%,液限为 32,塑限为 18,该黏性土按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和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

    15、范进行划分时,其状态分别为( )。(A) 可塑,硬塑 (B) 可塑,可塑 (C) 软塑,可塑 (D) 可塑,软塑(分数:2.00)A.B.C.D.34.某红黏土含水量为 49%,液限为 58,塑限为 20,该土的状态应为( )。(A) 硬塑 (B) 可塑 (C) 软塑 (D) 流塑(分数:2.00)A.B.C.D.35.某干燥土样重度为 15.6kN/m3,最大干重度为 16.4kN/m3,最小干重度为 15.1kN/m3,该砂土的相对密度为( )。(A) 0.3 (B) 0.4 (C) 0.5 (D) 0.6(分数:2.00)A.B.C.D.36.某砂土的界限粒径为 3.2mm,平均粒径为

    16、2.7mm,中间粒径为 0.40mm,有效粒径为 0.25mm,该砂土的不均匀系数及曲率系数分别为( )。(A) 12.8,9.6 (B) 10.8,9.1 (C) 12.8,0.2 (D) 10.8,0.2(分数:2.00)A.B.C.D.37.某土样进行渗透系数测试,采用土样管法,两测试孔间距离为 20cm,水头差为 35cm,过水断面面积为30cm2,日透水量为 0.1m3,该土样渗透系数应为( )cm/s。(A) 1.210-2 (B) 2.210-2 (C) 1.210-3 (D) 2.210-3(分数:2.00)A.B.C.D.38.某土样大于 5mm 的颗粒百分含量为 20%,粗

    17、粒组的吸着含水率为 18%,比重为 2.68,细粒组的最优含水量为 20%,最大干密度为 1.66g/cm3,该土样的最大干密度及最优含水率应为( )。(A) 1.80g/cm3,18%(B) 1.73g/cm3,18%(C) 1.80g/cm3,19.6%(D) 1.73g/cm3,19.6%(分数:2.00)A.B.C.D.39.某黏土试样天然孔隙比为 0.987,固结试验各级压力下,固结稳定的孔隙比如下表所示,该土样的压缩系数及压缩模量分别为( )。压力/kPa 25 50 100 200 400孔隙比 0.968 0.925 0.863 0.772 7.718(A) 0.91MPa-1

    18、,2.2MPa (B) 0.81MPa -1,12.2MPa(C) 0.81MPa-1,2.2MPa (D) 0.91MPa -1,12.2MPa(分数:2.00)A.B.C.D.40.某黏性土前期固结压力为 180kPa,固结试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压力/kPa 25 50 100 200 400 800 1600孔隙比 0.914 0.894 0.845 0.751 0.706 0.661 0.616该土样的压缩指数 Cc为( )。(A) 0.13 (B) 0.15 (C) 0.17 (D) 0.19(分数:2.00)A.B.C.D.41.某载荷试验承压板面积为 5000cm2,试验资料如下表

    19、所示。承压板底面压力P/kPa40 80 120 160 200 240 280 320 360承压板沉降值S/mm5.2 6.3 7.4 8.6 9.7 13.9 16.4 19.9 46.3试绘制 PS 曲线并进行修正,该土层的比例极限、极限荷载及承载力分别为( )。(A) 200kPa、320kPa、160kPa (B) 200kPa、320kPa、200kPa(C) 200kPa、320kPa、230kPa (D) 200kPa、320kPa、260kPa(分数:2.00)A.B.C.D.42.某砂土场地载荷试验资料如下表所示(承压板面积为 5000cm2)。载荷板底面压力P/kPa5

    20、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载荷板沉降量S/mm7.0 9.0 12.0 17.0 23 29 36 43 50 61试绘出 PS 曲线并进行修正。该土层的承载力为( )。(A) 100kPa (B) 200kPa (C) 300kPa (D) 400kPa(分数:2.00)A.B.C.D.43.某民用建筑场地为砂土地场地,采用圆形平板载荷试验,试坑深度 1.5m,承压板面积为 2500cm2,修正后初始直线段方程为S=0.05P式中:S 为承压板沉降值(mm);P 为承压板底面压力(kPa)。该砂土层的变形模量为( )。(A) 8MPa (B)

    21、10MPa (C) 12MPa (D) 14MPa(分数:2.00)A.B.C.D.44.某砂土场地上进行螺旋板载荷试验,试验深度为 10m,螺旋板直径为 0.5m。PS 曲线初始段为直线,直线段与 S 轴截距为 4mm,直线段终点压力值为 180kPa,实测沉降值为 9.5mm,该砂土层变形模量为( )。(A) 4.1MPa (B) 7.2MPa (C) 10.3MPa (D) 13.4MPa(分数:2.00)A.B.C.D.45.某黏土场地中进行两次重型动力触探,第一次在 5m 处,地面以上杆长 1.0m,贯入 15cm 的锤击数为 18击,第二次在 8.0m 处,地面以上杆长 1.0m,

    22、贯入 13cm 的锤击数为 16 击,校正后的重型动力触探锤击数分别为( )。(A) 11.1,10.5 (B) 11.8,10.6 (C) 10.8,10.3 (D) 11.5,11.3(分数:2.00)A.B.C.D.46.某砂土场中的一钻孔在 15m 处进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贯入 18cm,锤击数为 30 击,触探杆在地面以上长度为 1.5m,地下水位 2.0m,修正后的锤击数为( )。(A) 14 (B) 11.3 (C) 13.3 (D) 13.5(分数:2.00)A.B.C.D.47.某河漫滩场地为卵石土,地面下 2.0m 进行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贯入 13.5cm,锤击数为 19

    23、 击,地面以上触探杆长度为 1.5m,地下水位为 1.0m,修正后的锤击数应为( )。(A) 11.4 (B) 10.3 (C) 9.2 (D) 8.1(分数:2.00)A.B.C.D.48.某碎石土场地中进行重型动力触探一次,测试深度 2.8m,触探杆长度 4.0m,贯入 15cm 的锤击数为 32击,该碎石土的密实度为( )。(A) 松散 (B) 稍密 (C) 中密 (D) 密实(分数:2.00)A.B.C.D.49.某碎石土层中共进行 6 次重型动力触探试验,修正后的动探击数分别为14、11.2、12.4、10.1、9、12,该碎石土的密实度为( )。(A) 松散 (B) 稍密 (C)

    24、中密 (D) 密实(分数:2.00)A.B.C.D.50.某场地中在深度为 10m 处进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探头及杆件的重量为 85kg,探头直径为 74mm,贯入度为 0.3cm,该土层动贯入阻力为( )。(A) 11.0MPa (B) 12.6MPa (C) 14.5MPa (D) 15.7MPa(分数:2.00)A.B.C.D.51.某软黏土场地中基础埋深为 2.0m,土层重度为 19.5kN/m3,3.0m 处十字板剪切试验中修正后的不排水抗剪强度为 40kPa,该地基的容许承载力为( )。(A) 80kPa (B) 110kPa (C) 119kPa (D) 130kPa(分数:2.

    25、00)A.B.C.D.52.十字板剪切试验中,土的抗剪强度 cu=KC(Ry-Rg),式中 K 值的表达式是( )。(分数:2.00)A.B.C.D.某民用建筑场地中在软黏土层中进行机械式十字板剪切试验,测得厚状土剪切破坏时百分表最大读数为220(0.01mm),轴杆与土摩擦时百分表读数为 15(0.01mm),轴杆旋转 6 圈后,百分表最大读数为80(0.01mm),轴杆与土摩擦时百分表读数为 10(0.01mm),已知十字板常数为 161.77m-2,钢环系数为1.3N/0.01mm。(分数:6.00)(1).土体峰值强度为( )。A. 43kPa B. 48kPa C. 53kPa D.

    26、 58kPa(分数:2.00)A.B.C.D.(2).土体残余强度为( )。A. 10kPa B. 15kPa C. 20kPa D. 25kPa(分数:2.00)A.B.C.D.(3).土体灵敏度为( )。A. 2 B. 3 C. 4 D. 5(分数:2.00)A.B.C.D.53.某砂土场地进行波速测试,平均剪切波波速为 400m/s,平均压缩波波速度为 700m/s,该场地地基土的重度为 18kN/m3,场地的动弹性模量及动泊松比为( )。(A) 7.2105、0.35 (B) 3.510 5、0.35(C) 3.5105、0.26 (D) 7.210 5、0.26(分数:2.00)A.

    27、B.C.D.54.某港口场地为中砂土场地,进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平均每 5 击贯入深度为 3cm,该砂土的密实度为( )。(A) 稍密 (B) 中密 (C) 密实 (D) 极密实(分数:2.00)A.B.C.D.55.某港口地基土为砂土,采用面积为 5000cm2的圆形载荷板进行平板载荷试验,测得比例极限为180kPa,与其相应的沉降值为 10mm,最终荷载为 400kPa,相应的沉降值为 40cm,但土体未出现破坏现象,该砂土的变形模量及承载力分别为( )。(A) 10262.0kPa、200kPa (B) 5736.8kPa、200kPa(C) 10262.0kPa、180kPa (D)

    28、5736.8kPa、180kPa(分数:2.00)A.B.C.D.56.某港口工程地基为均质黏土,采用面积 5000cm2的载荷板进行载荷试验,比例界限为 200kPa,相应的沉降值为 8mm,该黏土的变形模量为( )。(A) 11MPa (B) 13MPa (C) 15MPa (D) 17MPa(分数:2.00)A.B.C.D.57.某港口工程中黏土场地进行旁压试验,旁压器中腔长度 250mm,中腔体积为 491cm3,土体泊松比为0.40,安全系数取 2.0,旁压特征点压力值分别为 Po=80kPa,P om=100kPa,P f=240kPa,P 1=420kPa 与特征点压力相对应的体

    29、积变形量分别为 Vo=80cm3,V om=100cm3,V f=120cm3,V 1=430cm3,该土层承载力及旁压模量分别为( )。(A) 170kPa、11779.6kPa (B) 170kPa、89783.5kPa(C) 160kPa、11779.6kPa (D) 160kPa、89783.5kPa(分数:2.00)A.B.C.D.58.某港口工程为黏土场地,在 5.0m 处进行旁压试验,测得初始压力为 35kPa,临塑压力为 240kPa,极限压力为 450kPa,黏土的天然重度为 20kN/m3,地下水位埋深为 2.0m,该黏性土的静止侧压力系数为( )。(A) 0.35 (B)

    30、 0.5 (C) 0.6 (D) 0.7(分数:2.00)A.B.C.D.59.某民用建筑场地碎石土地基中重型动力触探实测锤击数为 43,触探杆长为 8m,杆长修正系数应取( )。(A) 1.0 (B) 0.71 (C) 0.70 (D) 0.67(分数:2.00)A.B.C.D.60.某民用建筑场地为碎石土场地,在 9.0m 处进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测得锤击数为 25 击,该碎石土的密实度为( )。(A) 松散 (B) 稍密 (C) 中密 (D) 密实(分数:2.00)A.B.C.D.61.某公路工程中一小桥地基为一般黏性土,室内试验测得孔隙比为 0.930,液性指数为 0.77,该黏性土地

    31、基的承载力应为(按公路桥涵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计算)( )。(A) 143kPa (B) 166kPa (C) 159.1kPa (D) 171kPa(分数:2.00)A.B.C.D.62.某民用建筑场地为碎石土场地,在地表下 7.5m 处进行重型动力触探,地面以上触探杆长 1.0m,连续击打 17 锤后贯入 6.5cm,如需确定碎石土的密实度,其动探击数应采用( )。(A) 19.3 (B) 19.7 (C) 20 (D) 26.2(分数:2.00)A.B.C.D.63.某干旱地区民用建筑场地初勘资料如下:02.4m,砂土,F s1=3.9cm;2.44.2m,砂土,F s2=3.8cm;4.2

    32、6.1m,砂土,F s3=1.1cm;6.1mm 以下为基岩。承压板面积为 2500cm2,垂直压力为 200kPa。该场地土的总湿陷量及湿陷等级分别为( )。(A) 32.4cm,级 (B) 20.7cm,级(C) 32.4cm,级 (D) 20.7cm,级(分数:2.00)A.B.C.D.64.黏土场地含水量 =44%,液限 L=61,塑限 p=35,该红黏土地基的状态及复浸水性类别分别为( )。(A) 软塑,类 (B) 可塑,类 (C) 软塑,类 (D) 可塑,类(分数:2.00)A.B.C.D.65.某花岗岩残积土场地,土的天然含水量为 17%,粗粒土(粒径大于 0.5mm)的颗粒重量

    33、百分含量为 31%,细粒部分的液限为 30,塑限为 18,该花岗岩残积土的液性指数应为( )。(A) -0.1 (B) 0 (C) 0.1 (D) 0.37(分数:2.00)A.B.C.D.66.某工程岩体指标如下:单轴饱和抗压强度 Rc=68MPa;岩石弹性纵波速度为 5.6km/s;岩体弹性纵波速度为 4.2km/s;岩体所处地应力场中与工程主轴线垂直的最大主应力 max=10MPa;岩体中结构面倾角为 60,结构面产状影响修正系数为 0.5;岩体处于干燥状态。该工程岩体的详细级别可确定为( )。(A) 级 (B) 级 (C) 级 (D) 级(分数:2.00)A.B.C.D.67.某洞室初

    34、勘工作资料如下:点荷载强度指数 Is(50)=2.9MPa;岩体体积节理数 Jv=3 条;洞室埋深为 80m,岩体重度为 22kN/m3,处于自重应力场中;结构面产状影响修正系数为 0.4;洞壁为潮湿状态。该工程岩体的级别应详细确定为( )。(A) 级 (B) 级 (C) 级 (D) 级(分数:2.00)A.B.C.D.68.某铁路隧道围岩岩体纵波速度为 2.4km/s,岩石纵波速度为 3.4km/s,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为46.0MPa,隧道中围岩处于干燥状态,围岩应力状态为极高应力,隧道埋深较大,不受地表影响,该隧道围岩的级别应确定为( )。(A) 级 (B) 级 (C) 级 (D) 级(

    35、分数:2.00)A.B.C.D.69.某水工建筑物隧道围岩资料如下: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为 69MPa;岩体完整性系数为 0.65;结构面平均张开度为 2.0mm,有泥质充填,结构面平直光滑;地下水活动状态为线状流水,10m 洞长每分钟出水量为 50L;结构面产状无规律,延长度小于 3.0m;洞室围岩应力状态为 1=4.2MPa、 2= 3=1.8MPa,洞轴线与 1方向平行。该水工建筑物围岩类别应为( )。(A) 类 (B) 类 (C) 类 (D) 类(分数:2.00)A.B.C.D.70.某水工建筑物隧道围岩岩石强度评分为 20,岩体完整程度评分 30,结构面状态评分为 21,地下水评分为

    36、 0,主要结构面产状评分为-2,岩体完整性系数为 0.75,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为 60MPa,围岩中与洞轴垂直的最大主应力为 15MPa,该岩体的围岩工程地质分类为( )。(A) 类 (B) 类 (C) 类 (D) 类(分数:2.00)A.B.C.D.71.某坝基土层试验资料如下,试判别土的渗透变形的类型为( )。指标名称 含水量 质量密度 比重 Gs数值 5.6% 1.78g/cm3 2.65筛孔直径/mm 10 5 2 0.5 0.25 0.1累计百分含量 96 87 78 61 42 7(A) 管涌型 (B) 流土 (C) 接触冲刷 (D) 接触流失(分数:2.00)A.B.C.D.7

    37、2.河床表层为粗砂层,下伏粉砂层,粗砂土和粉砂土累积曲线如图 1.7.1.1 所示,试判别在坝下水平渗流作用下和下游垂直渗流作用下的渗透变形为( )。(分数:2.00)A.B.C.D.73.河床中某砂层的不均匀系数 Cu=8,细粒颗粒含量 Pc=31%,土粒比重 2.65,d 5=0.06,d 20=0.1,孔隙率42%,如安全系数取 2.0,该土层的允许水力比降值为( )。(A) 0.72 (B) 0.48 (C) 0.36 (D) 0.24(分数:2.00)A.B.C.D.74.某工程场地进行单孔抽水试验,地层情况及滤水管位置见图 1.8.2.4.3,滤水管上下均设止水装置,抽水参数为:钻

    38、孔深 12m,承压水位 1.5m,钻孔直径 0.8m。假定影响半径 100m,第一次降深 2.1m,涌水量 510m3/d;第二次降深 3.0m,涌水量 760m3/d;第三次降深 4.2m,涌水量 1050m3/d,用裘布依公式计算含水层的平均渗透系数 k 为( )。(分数:2.00)A.B.C.D.75.某建筑基坑为粉细砂地层,在基坑施工中采取降水措施,土的不均匀系数 Cu=12,比重 Gs=2.70,孔隙度 n=42%,如防止潜蚀作用产生,渗透水流的水力坡度不应大于( )。(A) 0.4 (B) 0.8 (C) 1.2 (D) 1.6(分数:2.00)A.B.C.D.76.某建筑场地中

    39、08.0m 为黏性土,天然重度为 19kN/m3;812m 为粗砂土,粗砂层为承压含水层,水头埋深为 1.0m,现拟开挖建筑基坑,当基坑挖深为( )m 时坑底不会产生基坑突涌现象。(分数:2.00)A.B.C.D.77.某水工建筑物场地地层情况如下:010m 粉砂土,10m 以下为泥岩,现有一孔径为 150mm 的钻孔钻至泥岩,在铅孔中进行注水试验,初始地下水位为地表下 5.0m,第一次注水试验时钻孔中稳定水位为地表下 2.0m,常量注水量为 15.4m3/d;第二次注水试验时钻孔中稳定地下水位为地表下 1.5m,常量注水量为18.5m3/d;第三次注水试验时钻孔中稳定地下水位为地表下 1.0

    40、m;常量注水量为 22.4m3/d,则该地层的渗透系数为( )m/d。(分数:2.00)A.B.C.D.78.某建筑场地进行单孔抽水试验,地层结构为:015m 中砂土,15m 以下为泥岩,地下水埋深为 1.0m 抽水井深度为 10m,过滤器长度 4.0m,安置在抽水井底部,抽水井直径为 60cm,第一次降深为 1.5m,稳定涌水量为 191m3/d;第二次降深为 3.0m,稳定涌水量为 451.3m3/d;第三次降深为 4.5m,稳定涌水量为781m3/d,则该砂土层的渗透系数为( )m/d。(分数:2.00)A.B.C.D.79.某建筑场地中进行抽水试验,含水层为承压含水层,隔水顶板厚 8.

    41、0m,承压含水层厚 12m,抽水井深11.0m,过滤器安置在井底,长 3.0m,过滤器顶部紧接含水层顶板,抽水井直径为 60cm,第一次降深为2.0m,稳定抽水量为 422m3/d;第二次降深为 4.0m;稳定抽水量为 871m3/d;第三次降深为 6.0m,稳定抽水量为 1140m3/d;地下水水头位于地表下 1.0m 处,如果用吉林斯基系数 a=1.6 计算,渗透系数为( )。(分数:2.00)A.B.C.D.某钻孔中进行压水试验,钻孔半径为 110mm,试验段长度为 2.0m;总压力为 50m 水柱高,稳定流量为40L/min。(分数:4.00)(1).该试验段的单位吸水量为( )L/m

    42、inm 2。A. 0.10 B. 0.40 C. 1.00 D. 4.00(分数:2.00)A.B.C.D.(2).如试验段底部距隔水层的厚度大于试验段长度,渗透系数为( )m/d。A. 0.23 B. 2.3 C. 5.0 D. 23(分数:2.00)A.B.C.D.专业案例-岩土工程勘察(二)答案解析(总分:168.00,做题时间:90 分钟)1.某工程岩体饱和单轴抗压强度 fr为 64MPa,岩块压缩波速度为 6.2km/s,岩体压缩波速度为 3.8km/s,该岩体的基本质量级别为( )。(A) 级 (B) 级 (C) 级 (D) 级(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f r

    43、=64MPa60MPa 2.某工程初步勘察时在地表露头测得岩体弹性波速度为 2.8km/s,岩块弹性波速为 3.9km/s,岩石点荷载强度指数为 2.3,该岩体的基本质量级别应为( )。(A) 级 (B) 级 (C) 级 (D) 级(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f r)Rc=22.82 =22.822.30.75=42.6(MPa)3.某隧道工程地质钻探时,采用 75mm 金刚石钻头连续取芯钻进,某回次进尺 1.6m,采取的块状岩芯长度分别为 5.4cm、6.8cm、9.9cm、10.0cm、26cm、32cm、21cm、18cm;碎石状岩芯累计长度 15cm,岩粉若干,该

    44、岩石的 RQD 值为( )。(A) 97% (B) 76.3% (C) 66.9% (D) 60.6%(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4.某工程钻孔 ZK4,采用 75mm 金刚石钻头连续取芯钻进,在某一回次进尺中钻进 2.0m,采得岩芯长度为 11.0cm、13cm、18cm、16cm、25cm、27cm、8cm,该岩石应为( )。(A) 好的 (B) 较好的 (C) 较差的 (D) 差的(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5.某民用建筑场地地表下 15m 处砂土层实测标准贯入锤击数为 18 击,场地地下水位 2.0m,该点砂层的密实度为( )。(A) 松散 (B

    45、) 稍密 (C) 中密 (D) 密实(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15N=1830砂土为中密状态。6.某工业建设场地为砂土,地表下 5.5m 处标准贯入击数为 19 击,该砂土的密实度为( )。(A) 松散 (B) 稍密 (C) 中密 (D) 密实(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15N=1930砂土为中密状态。7.某饱和粉土试样室内试验结果:=32%,G s=2.66。该土样的密实度及湿度为( )。(A) 中密,湿 (B) 稍密,湿 (C) 中密,很湿 (D) 稍密,很湿(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8.某民用建筑场地中取得干燥粉土试样,重度

    46、为 15.6kN/m3,比重为 2.70,其密实度及湿度为( )。(A) 密实,稍湿 (B) 中密,稍湿 (C) 密实,干燥 (D) 中密,干燥(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9.某黏性土样含水量为 30,液限为 32,塑限为 18,该黏性土的稠度状态为( )。(A) 硬塑 (B) 可塑 (C) 软塑 (D) 流塑(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10.某黏性土样含水量为 24,液限为 35,塑性指数为 16,该黏性土样的稠度状态为( )。(A) 硬塑 (B) 可塑 (C) 软塑 (D) 流塑(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p= L- p=35-1

    47、6=19 11.某工程岩体风化岩石饱和单轴压强度为 15.1MPa,压缩波速度为 3.2km/s;新鲜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为 28.4MPa,压缩波速度为 4.3km/s,岩石的风化程度应为( )。(A) 未风化 (B) 微风化 (C) 中等风化 (D) 强风化(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12.某工程岩体中风化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为 16.6MPa,纵波速度为 3.5km/s;新鲜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为 19.8MPa,纵波速度为 4.0km/s,该岩石风化程度类别为( )。(A) 未风化 (B) 微风化 (C) 中等风化 (D) 强风化(分数:2.00)A.B. C.D.

    48、解析:解析 13.某公路工程中测得黏性土的天然含水量为 28%,液限为 32,塑限为 18,该黏土的稠度状态为( )。(A) 硬塑 (B) 可塑 (C) 软塑 (D) 流塑(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据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第 3.1.14 条,14.某公路工程勘察工作中测得砂土的标准贯入锤击数为 18 击,该砂土的密实度为( )。(A) 松散 (B) 稍密 (C) 中密 (D) 密实(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据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第 3.1.10 条,砂土的密实度为中密。15.某港口工程进

    49、行地质勘察时对地面下 2.0m 的粗砂土进行标准贯入试验,测得锤击数为 13 击,该场地中地下水位埋深为 2.8m,砂土的密实度应为( )。(A) 松散 (B) 稍密 (C) 中密 (D) 密实(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N=13,砂土为稍密状态。16.某港口工程进行工程地质勘察时,对地面下 8.5m 处的粉砂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时,测得锤击数为 33击,该场地地下水位埋深为 2.0m,粉砂土的密实度应为( )。(A) 松散 (B) 稍密 (C) 中密 (D) 密实(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新规范中粉砂土的标贯击数大于 15 时也不折减,粉砂为密实状态。17.某港口工程中测得淤泥性土的天然含水率为 45%,相对密度为 2.55,塑性指数为 19,该淤泥性土的名称应为( )。(A) 淤泥质黏土 (B) 淤泥质粉质黏土 (C) 淤泥 (D) 流泥(分数:2.00


    注意事项

    本文(【工程类职业资格】专业案例-岩土工程勘察(二)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ownview25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