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工程类职业资格】专业案例-9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273798       资源大小:325.50KB        全文页数:3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工程类职业资格】专业案例-9及答案解析.doc

    1、专业案例-9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分数:100.00)1. 某开挖深度 h=5m 的基坑,土层为软土,重度 =18kN/m 3, 0=10kPa,=0,支护结构入土深度t=5m,坑顶地面荷载 q=20kPa,设 Nc=5.14,N q=1.0,则坑底土抗隆起稳定安全系数为_。 A.0.63 B.0.71 C.0.80 D.0.91ABCDB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附录 V,进行基坑底抗隆起稳定性验算:*式中,N c为承载力系数,条形基础时取 Nc=5.14; 0为抗剪强度(kPa); 为土的重

    2、度(kN/m 3);t 为支护结构入土深度(m);h 为基坑开挖深度(m);q 为地面荷载(kPa)。(分数:4.00)(1).某开挖深度 h=5m 的基坑,土层为软土,重度 =18kN/m 3, 0=10kPa,=0,支护结构入土深度t=5m,坑顶地面荷载 q=20kPa,设 Nc=5.14,N q=1.0,则坑底土抗隆起稳定安全系数为_。 A.0.63 B.0.71 C.0.80 D.0.91(分数:2.00)A.B.C.D.(2).某铁路深埋隧道,其围岩为类围岩,岩体重度 24kN/m3,隧道宽 8.0m,高 10m,该隧道围岩垂直均布压力为_kPa。 A.43.2 B.56.2 C.6

    3、2.2 D.73.1(分数:2.00)A.B.C.D.有一宽 6.0m,高 5.0m 隧道位于松散岩体中,围岩等效摩擦角为 40,重度为22kN/m3,按塌落拱理论计算。(分数:96.00)(1).均布垂直荷载为_kPa。 A.120 B.140 C.160 D.180(分数:2.00)A.B.C.D.(2).单位长度侧壁的平均侧向围岩压力为_kN。 A.252 B.232 C.212 D.192(分数:2.00)A.B.C.D.(3).坝基由各向异性的三层水平土层组成。土层 a、b、c 厚度分别为 8m、5m、7m;垂直和水平的渗透系数分别是 kav=0.010m/s,k ah=0.040m

    4、/s;k bv=0.020m/s,k bh=0.050m/s;k cv=0.030m/s,k ch=0.090m/s。当水垂直、平行于土层层面渗流时,三土层的平均渗透系数分别为 kvave、k have则平均渗透系数的数值近似为_。 A.kvave=0.0734m/s;k have=0.1562m/s B.kvave=0.0008m/s;k have=0.0006m/s C.kvave=0.0156m/s;k have=0.0600m/s D.kvave=0.0087m/s;k have=0.0600m/s(分数:2.00)A.B.C.D.(4).地下水位由距地面 2m,下降到距地面 20m

    5、的软黏土层顶面,从而引起软黏土层的压缩,如图所示。在软黏土层的中点 A 取土样,试验得到压缩系数 a=0.6MPa-1,在地下水位开始下降时,A 点的初始孔隙比e0=1.0。软黏土层的最终压缩量为_mm。(分数:2.00)A.B.C.D.(5).位于地表下 50m 有一新探明的矿床,厚 5.0m,水平移动系数、下沉系数分别为 0.30、0.02mm/m,移动角为 60,矿床开采后地表最大水平变形值为_mm/m。 A.1.110-3 B.1.410-3 C.1.610-3 D.2.110-3(分数:2.00)A.B.C.D.(6).某半径为 4.0m 的深埋、圆形隧道,围岩水平应力等于垂直应力,

    6、应力为 p=1000kPa,围岩内聚力c=20kPa,内摩擦角为 30,根据芬纳(Fenner)公式计算,若使支护力为 0,松动半径应为_m。 A.48.1 B.34.6 C.15.5 D.12.5(分数:2.00)A.B.C.D.(7).某矩形基坑位于均质粉砂土场地中,场地中粉砂土厚 15m,渗透系数为 2m/d,其下伏地层为泥岩,基坑尺寸为 20m50m,深 7.0m,降水井深度为 15m,地下水位为 1.5m,基坑施工时要求水位降至基坑底面以下 0.5m。基坑采用完整井群降水,附近无地表水体(基坑远离边界),按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1999)计算,基坑涌水量为_m 3/d。

    7、 A.282 B.334 C.412 D.564(分数:2.00)A.B.C.D.(8).某边长为 10m 的正方形基坑,在每个角布置一口降水井,井群符合潜水完整井稳定流条件,含水层厚10m,单井涌水量为 75m3/d,渗透系数为 5m/d,潜水井影响半径为 90m。请问按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1999)计算时,基坑中心处地下水位降深为_m。 A.6.87 B.2.91 C.4.73 D.3.73(分数:2.00)A.B.C.D.(9).一深 6m 的基坑,降水期间地下水变幅为 1m,降水井过滤器的工作长度 1.0m,分布范围的等效半径为13m,水力坡度取 1/10,若采用管井井

    8、点抽水,其井深应为_m。 A.9 B.13 C.16 D.25(分数:2.00)A.B.C.D.(10).图为某地基土层剖面图。根据测压管中水位可知,承压水头高出砂层顶面 5m,砂层为承压水层。现在黏土层中开挖 4m 深的基坑,要求确定防止基坑底板发生流土的水深 h 至少应为_m。(分数:2.00)A.B.C.D.(11).某膨胀土地区的多年平均蒸发力和降水量值如表所示。 月份项目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蒸发量/mm 14.220.643.660.394.1114.8121.5118.157.4 39.0 17.6 1

    9、1.9降水量/mm 7.5 10.732.268.186.6110.2158.0141.7146.980.3 38.0 9.3请根据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 1121987)确定该地区大气影响急剧层深度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_ A.4.0m B.3.0m C.1.8m D.1.4m(分数:2.00)A.B.C.D.(12).某一滑动面为折线的均质滑坡,其计算参数如表所示。取滑坡推力安全系数为 1.05。试问滑坡条块的剩余下滑力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_ 滑块编号 下滑力/(kN/m) 抗滑力/(kN/m) 传递系数 3600 1100 0.76 8700 7000 0.90 150

    10、0 2600 - A.2140kN/m B.2730kN/m C.3220kN/m D.3790kN/m(分数:2.00)A.B.C.D.(13).陇西地区某湿陷性黄土场地的地层情况为:012.5m 为湿陷性黄土,12.5m 以下为非湿陷性土。探井资料如表所示。假设场地地层水平均匀,地面标高与建筑物0.00 标高相同,基础埋深 1.5m。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试判定该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等级应为下列哪个选项?_ 取样深度/m s zs1.0 0.0760.0112.0 0.0700.0133.0 0.0650.0164.0 0.0550.0175.0 0.05

    11、00.0186.0 0.0450.0197.0 0.0430.0208.0 0.0370.0229.0 0.0110.01010.0 0.0360.02511.0 0.0180.02712.0 0.0140.01613.0 0.0060.01014.0 0.0020.005 A.级(轻微) B.级(中等) C.级(严重) D.级(很严重)(分数:2.00)A.B.C.D.(14).用简单圆弧条分法作黏土边坡稳定分析时,滑弧的半径 R=30m,第 i 土条的宽度为 2m,过滑弧的中心点切线、渗流水面和土条顶部与水平线的夹角均为 30。土条的水下高度为 7m,水上高度为 3m,如图所示。已知黏土在

    12、水上、下的天然重度均为 =20kN/m 3,黏聚力 c=22kPa,内摩擦角 =25,试问计算得出该条的抗滑力矩最接近于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_(分数:2.00)A.B.C.D.(15).某湿陷性黄土试样取样深度为 8.0m,此深度以上土的天然含水率为 19.8%,天然密度为 1.57g/cm3,土料相对密度为 2.70。在测定该土样的自重湿陷系数时施加的最大压力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其中水的密度 w取 1g/cm3,重力加速度 g 取 10m/s2)_ A.105kPa B.126kPa C.140kPa D.216kPa(分数:2.00)A.B.C.D.(16).某采空区场地倾向主断面

    13、上,每隔 20m 间距顺序排列 A、B、C 三点,地表移动前测量的高程相同,如图所示。地表移动后垂直移动分量,B 点较 A 点多 42mm,较 C 点少 30mm;水平移动分量,B 点较 A 点少30mm,较 C 点多 20mm。试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 年版)判定该场地的适宜性为下列哪个选项所述?_(分数:2.00)A.B.C.D.(17).某一薄层状裂隙发育的石灰岩出露场地,在距地面 17m 深处以下有一溶洞,洞高 H0=2.0m。若按溶洞顶板坍塌自行填塞法对此溶洞的影响进行估算,地面下不受溶洞坍塌影响的岩层安全厚度最接近于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石灰岩松

    14、散系数 k 取 1.2)_ A.5m B.7m C.10m D.12m(分数:2.00)A.B.C.D.(18).某黄土试样进行室内双线法压缩试验,一个试样在天然湿度下压缩至 200kPa,压力稳定后浸水饱和,另一个试样在浸水饱和状态下加荷至 200kPa,试验数据如表所示。若该土样土覆土的饱和自重压力为150kPa,其湿陷系数与自重湿陷系数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的数据组合?_ 压力 P/kPa 0 50 100 150 .200 200 浸水饱和天然湿度下试样高度 hp/mm 2019.7919.5019.2118.9218.50浸水饱和状态下试样高度 hp/mm2019.5519.1918.8

    15、318.50 A.0.015,0.015 B.0.019,0.017 C.0.021,0.019 D.0.075,0.058(分数:2.00)A.B.C.D.(19).高速公路排水沟呈梯形断面,设计沟内水深 1.0m,过水断面积 W=20m2,湿周 =4.10m,沟底纵坡0.005,排水沟粗糙系数 n=0.025。问该排水沟的最大流速最接近于下列哪个选项?_ A.1.67m/s B.3.34m/s C.4.55m/s D.20.5m/s(分数:2.00)A.B.C.D.(20).以厚层黏性土组成的冲积相地层,由于大量抽汲地下水引起大面积地面沉降。经 20 年观测,地面总沉降量达 1250mm,

    16、从地面下深度 65m 处以下沉将观测标未发生沉降,在此期间,地下水位深度由 5m 下降到 35m。问该黏性土地层的平均压缩模量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_ A.10.8MPa B.12.5MPa C.15.8MPa D.18.1MPa(分数:2.00)A.B.C.D.(21).某场地基础底面以下分布的湿陷性砂厚度为 7.5m,按厚度平均分 3 层采用 0.50m2的承压板进行了浸水载荷试验,其附加湿陷量分别为 6.4cm、8.8cm 和 5.4cm。该地基的湿陷等级为下列哪个选项?_ A.(较微) B.(中等) C.(严重) D.(很严重)(分数:2.00)A.B.C.D.(22).某不扰动膨胀土试

    17、样在室内试验后得到含水量 w 与竖向线缩率 s的一组数据如表所示,按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 1121987),该试样的收缩系数 s最接近下列哪能个数值?_ 试验次序 含水量 w/(%) 竖向线缩率s/(%)1 7.2 6.42 12.0 5.83 16.1 5.04 18.6 4.05 22.1 2.66 25.1 1.4 A.0.05 B.0.13 C.0.20 D.0.40(分数:2.00)A.B.C.D.(23).根据泥石流痕迹调查测绘结果,在一弯道处的外侧泥位高程为 1028m,内侧泥位高程为 1025m,泥面宽度 22m,弯道中心线曲率半径为 30m。按现行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

    18、察规程(TB 100272001)公式计算,该弯道处近似的泥石流流速最接近下列哪一个选项的数值?_ A.8.2m/s B.7.3m/s C.6.4m/s D.5.5m/s(分数:2.00)A.B.C.D.(24).某黄土试样进行室内双线法压缩试验,一个试样在天然湿度下压缩至 200kPa 压力稳定后浸水饱和,另一试样在浸水饱和状态下加荷至 200kPa,试验成果数据如表所示,按此数据求得的黄土湿陷起始压力Psh最接近_kPa。 压力 P/kPa 0 50 100 150 200 200 浸水饱和天然湿度下试样高度 hp/mm 2019.8119.5519.2819.0118.64浸水饱和状态下

    19、试样高度 hp/mm2019.6019.2818.9518.6418.64 A.75 B.100 C.125 D.175(分数:2.00)A.B.C.D.(25).某岩石滑坡代表性剖面如图所示。由于暴雨使其后缘垂直张裂缝瞬间充满水,滑坡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即滑坡稳定系数 Ks=1.0)。经测算滑面长度 L=52m,张裂缝深度 d=12m,每延长米滑体自重为G=15000kN/m,滑面倾角 =28,滑面岩体的内摩擦角 =25,试计算滑面岩体的黏聚力最接近_kPa。(假定滑动面未充水,水的重度可按 10kN/m3计)(分数:2.00)A.B.C.D.(26).关中地区某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的探井资料

    20、如图所示,从地面下 1.0m 开始取样。取样间距均为1.0m,假设地面标高与建筑物0 标高相同,基础埋深为 2.5m,当基底下地基处理厚度为 4.0m 时,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剩余湿陷量最接近_mm。(分数:2.00)A.B.C.D.(27).某膨胀土场地有关资料如表所示。若大气影响深度为 4.0m,拟建建筑物为两层。基础埋深为 1.2m,根据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 1121987),计算膨胀土地基胀缩变形量最接近_mm。 分层号 层底深度Zi/m天然含水量w/(%)塑限含水量wp/(%)含水量变化值wi/(%)膨胀率 epi收缩系数 si1 1.8 23 18 0.0298 0.

    21、00060.502 2.5 0.0250 0.02650.463 3.2 0.0185 0.02000.404 4.0 0.0125 0.01800.30 A.17 B.20 C.28 D.51(分数:2.00)A.B.C.D.(28).某一滑动面为折线型的均质滑坡,其主轴断面及作用力参数如图、表所示,问该滑坡的稳定性系数Fs最接近于_。 滑块编号 下滑力 Ti/(kN/m)抗滑力 Ri/(kN/m)传递系数j 3.5104 0.9104 0.756 9.3104 8.0104 0.947 1.0104 2.8104(分数:2.00)A.B.C.D.(29).某单层建筑位于平坦场地上,基础埋深

    22、 d=1.0m,按该场地的大气影响深度取胀缩变形的计算深度zn=3.6m,计算所需的数据列于表,试问按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 1121987)计算所得的胀缩变形量最接近_mm。 层号 分层深度Zi/m分层厚度hi/mm膨胀率 epi第三层可能发生的含水量变化均值 w i收缩系数 si1 1.64 640 0.000750.0273 0.282 2.28 640 0.0245 0.0223 0.483 2.92 640 0.0195 0.0177 0.404 3.60 680 0.0215 0.0128 0.37 A.20 B.26 C.44 D.63(分数:2.00)A.B.C.D.(

    23、30).某一滑动面为折线型的均质滑坡,某主轴断面和作用力参数如图和表所示,取滑坡推力计算安全系数 t=1.05,则第块滑体剩余下滑力 F3最接近_kN/m。 滑块编号 下滑力 Ti/(kN/m)抗滑力 Ri/(kN/m)传递系数i 3.5104 0.9104 0.756 9.3104 8.0104 0.947 1.0104 2.8104(分数:2.00)A.B.C.D.(31).某单层湿陷性黄土场地,黄土的厚度为 10m,该层黄土的自重湿陷量计算值 s=300mm。在该场地上拟建建筑物拟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桩长 45m,桩径 1000mm,桩端土的承承载力特征值为 1200kPa,黄土以下的桩

    24、周土的摩擦力特征值为 25kPa,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估算该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下列哪一项?_ A.4474kN B.3485kN C.2906kN D.1447kN(分数:2.00)A.B.C.D.(32).某路堤的地基土为薄层均匀冻土层,稳定融土层深度为 3.0m,融沉系数为 10%,融沉后体积压缩系数为 0.3kPa-1,即 Es=3.33kPa,基底平均总压力为 180kPa,该层的融沉及压缩总量接近下列_cm。 A.16 B.30 C.46 D.192(分数:2.00)A.B.C.D.(33).某组原状样室内压力与膨胀率 ep(%)的关系如表所

    25、示。按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1987),膨胀力 Pc最接近于_kPa(可用作图或插入法近似求得)。 试验次序 膨胀率ep/(%)垂直压力 P/kPa1 8 02 4.7 253 1.4 754 -0.6 125 A.90 B.98 C.110 D.120(分数:2.00)A.B.C.D.(34).某滑坡需做支挡设计,根据勘察资料滑坡体分 3 个条块,如图和表所示,已知 c=10kPa,=10,滑坡推力安全系数取 1.15,第三块滑体的下滑推力 F3为_kN/m。(分数:2.00)A.B.C.D.(35).某地段软黏土厚度超过 15m,软黏土重度 =16kN/m 3,内摩擦角 =0

    26、,内聚力 cu=12kPa,假设土堤及地基土为同一均质软土,若采用泰勒稳定数图解法确定土堤临界高度近似解公式,建筑在该软土地基上且加载速率较快的铁路路堤临界高度 H 最接近_m。 A.3.5 B.4.1 C.4.8 D.5.6(分数:2.00)A.B.C.D.(36).一均匀黏性土填筑的路堤存在如图所示圆孤形滑面,滑面半径 R=12.5m,滑面长 L=25m,滑带土不排水抗剪强度 cu=19kPa,内摩擦角 =0,下滑土体重 m1=1300kN,抗滑土体重 m2=315kN,下滑土体重心至滑动圆孤圆心的距离 d1=5.2m,抗滑土体重心至滑动圆孤圆心的距离 d2=2.7m,问,抗滑动稳定系数为

    27、_。(分数:2.00)A.B.C.D.(37).根据勘察资料,某滑坡体正好处于极限平衡状态,且可分为 2 个条块,每个条块重力及滑面长度如表,滑面倾角如图所示,现设定各滑面内摩擦角 =10,稳定系数 K=1.0,用反分析法求滑动面黏聚力c 值最接近下列_kPa。(分数:2.00)A.B.C.D.(38).某场地中有一土洞,洞穴顶面深 15m,土体主力扩散角为 30,基础埋深为 2.0m,该建筑物基础边缘距该洞应不小于_m。 A.1.2 B.5.3 C.7.5 D.8.7(分数:2.00)A.B.C.D.(39).某场地表层 2.0m 为红黏土,2.0m 以下为薄层状石灰岩,岩石裂隙发育,在 1

    28、6m 至 17.2m 处有一溶洞,岩石松散系数 K=1.15,洞顶可能会产生坍塌,试按溶洞顶板坍塌自行填塞法估算,当基础埋深为2.3m,荷载影响深度为 2.5 倍基础宽度时,如图所示。条形基础宽度不宜大于_m。(分数:2.00)A.B.C.D.(40).某场地由碳酸盐残积土组成,土层厚度 25m,在场地中发育有单个土洞,土洞底板标高与基岩一致,洞体最大高度为 0.8m,土体松散系数 K=1.05,土洞有坍塌可能性,试按顶板坍塌自行填塞法计算,当基础埋深为 1.2m 时,荷载的影响深度不宜超过_m。 A.2.8 B.7.0 C.8.2 D.16(分数:2.00)A.B.C.D.(41).某溶洞顶

    29、板岩层厚 23m,容重为 21kN/m3,顶板岩层上覆土层厚度 5.0m,容重为 18kN/m3,溶洞跨度为 6.0m,岩体允许抗压强度为 3.5MPa,顶板跨中有裂缝,顶板两端支座处岩石坚硬完整。按顶板梁受弯计算,当地表平均附加荷载增加到_kPa 时,溶洞顶板达到极限状态。 A.800 B.1200 C.1570 D.2000(分数:2.00)A.B.C.D.(42).某场地由灰岩组成,岩石完整,无裂缝,允许抗压强度为 3.5MPa,自 06.0m 为残积土,容重为18kN/m3,6.0m 以下为灰岩,容重为 21kN/m3,在 23m 以下存在小的溶洞,溶洞在水平面上成层状分布,现拟在场地

    30、中进行堆截,平均荷载强度为 200kPa,在保证场地安全的前提下(安全系数取 2.0),需对跨度超过_m 的溶洞采取处理措施。 A.5 B.10 C.14 D.30(分数:2.00)A.B.C.D.(43).溶洞顶板厚 20m,容重为 21kN/m3,岩体允许抗压强度为 1.6MPa,顶板岩石上覆土层厚度 7.0m,容重为 18kN/m3,溶洞平面形状接近圆形,半径约 6.0m,假定在外荷载作用下溶洞会沿洞壁发生剪切破坏,则外荷载最大不应超过_kPa。 A.200 B.250 C.340 D.420(分数:2.00)A.B.C.D.(44).某溶洞顶板较破碎,成碎块状,内摩擦角为 34,洞跨为

    31、 8.5m,洞高为 10m,洞底板埋深为28.5m,按成拱理论计算,当塌落拱稳定后,洞顶板的厚度为_m。 A.4.32 B.14.18 C.18.5 D.28.5(分数:2.00)A.B.C.D.(45).某滑坡为折线型滑坡,共分 4 块,第三块滑体滑面倾角为 36,单位长度剩余下滑力 150kN,第 4块滑体每延米重为 1200kN,滑面倾角为 20,滑面内摩擦角为 16,内聚力为 10kPa,滑面长度为10m,滑坡推力安全系数取 1.2,第四块滑块每延米的剩余下滑推力为_kN。 A.100 B.150 C.200 D.250(分数:2.00)A.B.C.D.(46).某折线形滑面滑坡体由

    32、2 块组成,两块滑动体的重力分别为 G1=12000kN,G 2=15000kN;滑动面倾角分别为 1=38, 2=25;滑动面内聚力分别为 c1=c2=15kPa;滑动面内摩擦角分别为 1=18, 2=20;滑动面的底面积分别为 A1=100m2,A 2=110m2。如果滑坡推力安全系数取 1.2,在第二块滑块前设重力式挡土墙,挡土墙受到的水平向作用力为_kN。 A.2045 B.4387 C.4830 D.5180(分数:2.00)A.B.C.D.(47).如图所示为我国西部 212 国道通过某地的地形地貌特征,泥石流是主要工程灾害之一。、分别对应于泥石流的_。(分数:2.00)A.B.C

    33、.D.(48).某地泥石流调查资料:固体物质体积与水的体积比为 0.28,固体物质比重为 2.65,设计清水流量为600m3/s,补给区中固体物质的原始含水量为 38%,按第一种配方法计算泥石流设计流量为_m 3/s。 A.600 B.680 C.792 D.880(分数:2.00)A.B.C.D.专业案例-9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分数:100.00)1. 某开挖深度 h=5m 的基坑,土层为软土,重度 =18kN/m 3, 0=10kPa,=0,支护结构入土深度t=5m,坑顶地面荷载 q=20kPa,设 Nc=5.14,N q

    34、=1.0,则坑底土抗隆起稳定安全系数为_。 A.0.63 B.0.71 C.0.80 D.0.91ABCDB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附录 V,进行基坑底抗隆起稳定性验算:*式中,N c为承载力系数,条形基础时取 Nc=5.14; 0为抗剪强度(kPa); 为土的重度(kN/m 3);t 为支护结构入土深度(m);h 为基坑开挖深度(m);q 为地面荷载(kPa)。(分数:4.00)(1).某开挖深度 h=5m 的基坑,土层为软土,重度 =18kN/m 3, 0=10kPa,=0,支护结构入土深度t=5m,坑顶地面荷载 q=20kPa,设 Nc=5.14,N q

    35、=1.0,则坑底土抗隆起稳定安全系数为_。 A.0.63 B.0.71 C.0.80 D.0.91(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附录 V,进行基坑底抗隆起稳定性验算:*式中,N c为承载力系数,条形基础时取 Nc=5.14; 0为抗剪强度(kPa); 为土的重度(kN/m 3);t 为支护结构入土深度(m);h 为基坑开挖深度(m);q 为地面荷载(kPa)。(2).某铁路深埋隧道,其围岩为类围岩,岩体重度 24kN/m3,隧道宽 8.0m,高 10m,该隧道围岩垂直均布压力为_kPa。 A.43.2 B.56.2 C.62

    36、.2 D.73.1(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宽度影响系数 w:取 f=0.1,w=1+f(B-5)=1+0.1(8-5)=1.3;围岩垂直均布压力:q=0.452 6-4w=0.452 6-4241.3=56.16kPa;则该隧道围岩垂直均布压力为 56.16kPa。有一宽 6.0m,高 5.0m 隧道位于松散岩体中,围岩等效摩擦角为 40,重度为22kN/m3,按塌落拱理论计算。(分数:96.00)(1).均布垂直荷载为_kPa。 A.120 B.140 C.160 D.180(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可按塌落拱理论计算,具体分析如下:塌落拱高度

    37、h1为:*式中,a 为隧道的半宽; 为等效摩擦角;h 为隧道的高度。均布垂直荷载 q 为:q=h 1=226.35=139.7kPa。式中, 为围岩重度。故该隧道围岩均布垂直荷载为 139.7kPa。(2).单位长度侧壁的平均侧向围岩压力为_kN。 A.252 B.232 C.212 D.192(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平均侧向围岩压力 Pa为:*。式中, 为围岩重度;h 为隧道的高度;h 1为塌落拱高度; 为等效摩擦角。则有:P s=*225(26.35+5)tan2(45-40/2)=212kN,即单位长度侧壁受到的平均侧向压力为212kN。(3).坝基由各向异性的三

    38、层水平土层组成。土层 a、b、c 厚度分别为 8m、5m、7m;垂直和水平的渗透系数分别是 kav=0.010m/s,k ah=0.040m/s;k bv=0.020m/s,k bh=0.050m/s;k cv=0.030m/s,k ch=0.090m/s。当水垂直、平行于土层层面渗流时,三土层的平均渗透系数分别为 kvave、k have则平均渗透系数的数值近似为_。 A.kvave=0.0734m/s;k have=0.1562m/s B.kvave=0.0008m/s;k have=0.0006m/s C.kvave=0.0156m/s;k have=0.0600m/s D.kvave=

    39、0.0087m/s;k have=0.0600m/s(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具体计算如下:当水垂直于土层层面渗流时,土层平均渗透系数为 kvave,计算公式为:*代入数据得:*当水平行于土层层面渗流时,土层平均渗透系数为 khave,计算公式为:*代入数据得:*(4).地下水位由距地面 2m,下降到距地面 20m 的软黏土层顶面,从而引起软黏土层的压缩,如图所示。在软黏土层的中点 A 取土样,试验得到压缩系数 a=0.6MPa-1,在地下水位开始下降时,A 点的初始孔隙比e0=1.0。软黏土层的最终压缩量为_mm。(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软黏土层

    40、的压缩是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引起有效应力增加,产生附加应力。在软黏土层顶面以下,该附加应力为一常量。取 A 点,计算土的压缩模量为:*。地下水位下降前,软黏土层顶面处的竖直方向的有效应力为:p0= ihi=1.9102+(2.0-1)1018=218kPa。水位下降后,软黏土层顶面处竖直方向的有效应力为:p1= ihi=1.91020=380kPa;因为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附加应力为:p=p 1-p0=380-218=162kPa;在整个软黏土层内,该附加应力都是相同的。则软黏土的最终压缩量为:*(5).位于地表下 50m 有一新探明的矿床,厚 5.0m,水平移动系数、下沉系数分别为 0.30、0.

    41、02mm/m,移动角为 60,矿床开采后地表最大水平变形值为_mm/m。 A.1.110-3 B.1.410-3 C.1.610-3 D.2.110-3(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矿床开采后地表主要移动和变形值计算如下:最大下沉值: max=qm=0.025=0.1mm;主要影响半径:r=H/tan=50/tan60=28.87m;最大倾斜值:i max= max/r=0.1/28.87=0.003464mm/m;地表最大水平变形值: max=1.52bimax=1.520.30.003464=1.5810-3mm/m。(6).某半径为 4.0m 的深埋、圆形隧道,围岩水平

    42、应力等于垂直应力,应力为 p=1000kPa,围岩内聚力c=20kPa,内摩擦角为 30,根据芬纳(Fenner)公式计算,若使支护力为 0,松动半径应为_m。 A.48.1 B.34.6 C.15.5 D.12.5(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根据芬纳(Fenner)公式计算:*令支护力 pi=0,则*(7).某矩形基坑位于均质粉砂土场地中,场地中粉砂土厚 15m,渗透系数为 2m/d,其下伏地层为泥岩,基坑尺寸为 20m50m,深 7.0m,降水井深度为 15m,地下水位为 1.5m,基坑施工时要求水位降至基坑底面以下 0.5m。基坑采用完整井群降水,附近无地表水体(基坑

    43、远离边界),按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1999)计算,基坑涌水量为_m 3/d。 A.282 B.334 C.412 D.564(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1999)附录 F 第 F.0.1 条,该题为均质含水层潜水完整井远离边界的情况,涌水量的计算公式为:*,则有:潜水层厚度 H:H=15-1.5=13.5m。基坑水位降深 S:S=13.5-(15-7-0.5)=6m。降水影响半径 R:*。式中,K 为渗透系数。基坑等效半径 r0:r 0=0.29(a+b)=0.29(20+50)=20.3m,式中,a、b 均为某坑尺寸

    44、。基坑涌水量 Q:*即该基坑涌水量为 564.3m3/d。(8).某边长为 10m 的正方形基坑,在每个角布置一口降水井,井群符合潜水完整井稳定流条件,含水层厚10m,单井涌水量为 75m3/d,渗透系数为 5m/d,潜水井影响半径为 90m。请问按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1999)计算时,基坑中心处地下水位降深为_m。 A.6.87 B.2.91 C.4.73 D.3.73(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1999)第 8.3 节,按潜水完整井稳定流计算如下:基坑等效半径 r0为:r 0=0.29(a+b)=0.29(10+1

    45、0)=5.8m。式中,a 为基坑边长,b 为基坑另一边长。等效半径与降水井影响半径之和 R0为:R 0=r0+R=5.8+90=95.8m。基坑涌水量 Q 为:Q=4q=475=300m 3/d。式中,q 为单井涌水量。降水井距离坑中心的距离 r 为:*。基坑中心处地下水位降深 S 为:*即基坑中心点水位降深为 2.91m。(9).一深 6m 的基坑,降水期间地下水变幅为 1m,降水井过滤器的工作长度 1.0m,分布范围的等效半径为13m,水力坡度取 1/10,若采用管井井点抽水,其井深应为_m。 A.9 B.13 C.16 D.25(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根据建筑基坑

    46、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1999)第 8.3 节,井深应为:HW=HW1+HW2+HW3+HW4+HW5+HW6=6+(0.51.0)+1/1013+1+1+3=12.813.3m。(10).图为某地基土层剖面图。根据测压管中水位可知,承压水头高出砂层顶面 5m,砂层为承压水层。现在黏土层中开挖 4m 深的基坑,要求确定防止基坑底板发生流土的水深 h 至少应为_m。(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土层发生流土破坏需满足发生流土的临界条件,即渗透力 j=,则有:黏土层渗透力为:*黏土的浮重度为:= sat- w=18-10=8kN/m3。由临界条件 j=,解得 h=1.4m。所以,如果 h1.4m,基坑将发生流土破坏,防止基坑底板发生流上的水深 h 至少应为 1.4m。(11).某膨胀土地区的多年平均蒸发力和降水量值如表所示。 月份项目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月12月蒸发量/mm14.220643.60394.1114.821


    注意事项

    本文(【工程类职业资格】专业案例-9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boatfragile16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