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业案例-10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4,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6,分数:100.00)1. 西南地区某地,一沟谷中有稀性泥石流分布,通过调查,该泥石流中固体物质比重为 2.6,泥石流流体重度为 1.38kN/m3,湿周长 126m,洪水时沟谷过水断面积为 560m2,泥石流水面纵坡坡度为 4.2%,粗糙系数为 4.9,该泥石流的流速为_m/s。 A.2.01 B.2.05 C.2.10 D.2.12ABCDA解析 稀性泥石流流速的计算步骤如下:泥石流水力半径 Rm为:R m=F/x=560/126=4.44m;阻力系数 为:*泥石流流速 vm为:*(分数:
2、5.00)(1).西南地区某地,一沟谷中有稀性泥石流分布,通过调查,该泥石流中固体物质比重为 2.6,泥石流流体重度为 1.38kN/m3,湿周长 126m,洪水时沟谷过水断面积为 560m2,泥石流水面纵坡坡度为 4.2%,粗糙系数为 4.9,该泥石流的流速为_m/s。 A.2.01 B.2.05 C.2.10 D.2.12(分数:1.00)A.B.C.D.(2).西北地区某沟谷中洪水期过水断面面积为 1100m2,湿周长为 320m,泥石流粗糙系数为 6.5,水面坡度为 7.0%,固体物质平均比重为 2.60,泥石流流体平均重度为 12.5kN/m3,该泥石流流速为_m/s。 A.2.0
3、B.3.2 C.4.5 D.5.6(分数:1.00)A.B.C.D.(3).北京地区某沟谷中稀性泥石流阻力系数为 1.67,洪水时沟谷过水断面面积为 600m2,湿周长为109.3m,泥石流水面纵坡为 9.2%,该泥石流流速为_m/s。 A.3.0 B.5.0 C.7.0 D.9.0(分数:1.00)A.B.C.D.(4).某市地下水位埋深为 1.5m,由于开采地下水,水位每年下降 0.5m,20 年后地下水位下降至 11.5m,城市地层资料如表所示。 B地层资料/B序号 土名 层底埋深/m 层厚/m 孔隙比 压缩系数/MPa-1 压缩模量/MPa 重度/(kN/m3)1 黏土 02.0 2.
4、0 0.921 0.620 3.1 18.92 粉土 2.05.8 3.8 0.882 0.429 4.2 18.13 粉砂 5.87.9 2.1 0.894 0.237 7.9 18.04 粉质黏土 7.918.0 10.1 0.911 0.596 3.2 18.75 细砂土 18.042 24 0.782 0.131 13.5 18.06 花岗岩 42以下20年后,地表最终沉降值为_mm。 A.450 B.508 C.550 D.608(分数:1.00)A.B.C.D.(5).某城市当前地下水位在地表以下 5m,由于抽取地下水,地下水位以 2m/a的速率下降,地层的主要资料及有关参数的平均
5、值如表所示,第 3层以下为不透水层,则 10年后该城市的地面沉降量最接近_mm。 B土层分布及有关参数/B层序 土性 层底埋深/m 层厚/m 孔隙比 e0av/MPa-1 E/MPa1 粉质黏土 7 7 0.70 0.235 8.02 黏土 15 8 0.85 0.350 6.53 粉细砂 25 10 15 A.130 B.176.6 C.193.6 D.200.5(分数:1.00)A.B.C.D.某膨胀土地基分为两层,已知第一层:h1=5m, ep1=25%, s1=10%,w 1=0.06;第二层:h2=10m, ep2=30%, s2=15%,w 2=0.08;根据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
6、(GBJ 1121987)中规定的计算公式:(分数:6.00)(1).取胀缩变形量的经验系数 =0.7,则该地基土的胀缩变形量为_mm。 A.105 B.2870 C.2975 D.3080(分数:1.00)A.B.C.D.(2).取膨胀变形量的经验系数 e=0.6,则该地基土的膨胀变形量为_mm。 A.2460 B.2550 C.2600 D.2640(分数:1.00)A.B.C.D.(3).取收缩变形量的经验系数 s=0.8,则该地基土的收缩变形量为_mm。 A.60 B.90 C.120 D.3520(分数:1.00)A.B.C.D.(4).某地基土层剖面如图所示。其中,中砂的地下水位以
7、上的密度 为 1.9g/cm3,地下水位以下的饱和密度 sat为 2.0g/cm3;软黏土的饱和密度 sat也为 2.0g/cm3。地下水位由地面下 4m处下降到距地面20m的软黏土层顶面,因此引起软黏土层的压缩变形。在软黏土层的中点 A处采取土样,测得其压缩系数=0.8MPa -1。若在地下水位开始下降时,软黏土中 A点的初始孔隙比 e0=0.9,则该软黏土层的最终压缩量最接近于_mm。(分数:1.00)A.B.C.D.(5).某市地下水位 1.0m,地表以下 015m 为软黏土,孔隙比为 0.943,压缩系数为 0.650MPa-1,固结系数为 4.510-3cm2/s,由于抽取地下水引起
8、的水位平均降幅为 12m,15m 以下为透水层,如不考虑 15m以下地层的压缩性,一年后地表的沉降值为_mm。 A.193 B.235 C.281 D.321(分数:1.00)A.B.C.D.(6).地下采空区移动盆地中三点 A、B、C 依次在同一直线上,三点间距为 AB=65m,BC=82m,A、B、C 三点的水平移动分量分别为 34mm、21mm、16mm,垂直移动分量分别是 269mm、187mm、102mm,B 点的曲率半径RB最接近于_m。 A.3.2105 B.3.2105 C.3.2 D.0.32(分数:1.00)A.B.C.D.某矿区的采空区巷道宽度 B为 5m,巷道顶板厚度为
9、 68m,巷道顶板平均重度为2.60kN/m3,巷道单位长度侧壁摩阻力 f=360kPa,在其拟建建筑物所产生的基底压力 P0=180kPa。(分数:53.04)(1).采空区顶板的压力 Q=_kPa。 A.884 B.900 C.1064 D.1784(分数:1.36)A.B.C.D.(2).巷道顶板恰好保持自然平衡状态的临界深度 H0=_m。 A.40.23 B.56.00 C.68.46 D.75.02(分数:1.36)A.B.C.D.(3).地基稳定类型为_。 A.稳定 B.稳定性差 C.不稳定 D.基本稳定(分数:1.36)A.B.C.D.(4).某小窑采空区资料如下,顶板岩体容重为
10、 =20kN/m 3,顶板埋深为 42m,巷道宽度为 3.5m,顶板岩体内摩擦角为 47,在地表有一建筑物横跨巷道,建筑物基础埋深 1.5m,基底附加压力 P0=265kPa,采空段顶板上的压力及地基的稳定性为_。 A.Q0;地基稳定性差 B.Q0;地基不稳定 C.Q0;地基稳定性差 D.Q0;地基稳定(分数:1.36)A.B.C.D.(5).某黄土场地中拟建建筑物轮廓为 20m30m,采用单液硅化法消除地基湿陷性,满堂三角形布桩,钻孔间距为 0.8m,压力灌注,湿陷性黄土层厚 5.0m,孔隙比为 0.95,灌注时硅酸钠溶液的相对密度为1.14,溶液填充孔隙的系数为 0.7,加固该场地需用硅酸
11、钠溶液_t。(注: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计算) A.1166 B.1265 C.1317 D.1368(分数:1.36)A.B.C.D.(6).某黄土场地自重湿陷性黄土层厚度为 10m,其下为非湿陷性黄土,拟建建筑物采用筏形基础,基础底面尺寸为 20m50m,基础埋深 5.0m,采用土挤密桩法消除全部湿陷性,土桩直径为 400mm,间距为1.0m,正三角形布桩。则处理该场地需要的桩孔数量为_个。(注: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计算) A.1155 B.1498 C.1876 D.2080(分数:1.36)A.B.C.D.(7).某场地抗震设防烈度
12、为 8度,场地类别为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物 A和建筑物 B的结构基本自振周期分别为:T A=0.2s和 TB=0.4s,阻尼比均为 =0.05,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如果建筑物 A和 B的相应于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分别以 A和 B表示,试问两者的比值( A/ B)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_ A.0.83 B.1.23 C.1.13 D.2.13(分数:1.36)A.B.C.D.(8).某建筑场地抗震设防烈度 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 0.10g,场地类别类,拟建 1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住宅。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为 137062kN,结构基本自振周期
13、为0.9s(已考虑周期折减系数),阻尼比为 0.05。试问当采用底部剪力法时,基础顶面处的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_ A.5875kN B.6375kN C.6910kN D.7500kN(分数:1.36)A.B.C.D.(9).在存在液化土层的地基中的低承台群桩基础,若打桩前该液化土层的标准贯入锤击数为 10击,打入式预制桩的面积置换率为 3.3%,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计算,试问打桩后桩间土的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_ A.10击 B.18击 C.13击 D.30击(分数:1.36)A.B.C.D.(10).已知某建筑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 8度,设计基本
14、地震加速度为 0.3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覆盖层厚度为 20m,等效剪切波速为 240m/s,结构自振周期为 0.4s,阻尼比为 0.04,在计算水平地震作用时,相应于多遇地震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值最接近于下列哪个选项?_ A.0.24 B.0.22 C.0.14 D.0.12(分数:1.36)A.B.C.D.(11).土层剖面及计算参数如图所示。由于大面积抽取地下水,地下水位深度自抽水前的距地面 10m,以2m/年的速率逐年下降。忽略卵石层及以下岩土层的沉降,问 10年后地面沉降总量最接近于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_(分数:1.36)A.B.C.D.(12).某建筑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 8
15、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土层及其剪切波速度如表所示。已知结构自振周期为 0.40s,阻尼比为 0.05。按 50年超越概率 63%考虑。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应取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_ 层序 土层名称 层底深度/m 剪切波速vsi/(m/s) 填土 5.0 120 淤泥 10.0 90 粉土 16.0 180 卵石 20.0 460 基岩 - 800 A.0.14 B.0.15 C.0.16 D.0.17(分数:1.36)A.B.C.D.(13).图所示为某工程场地钻孔剪切波速测试的结果,据此计算确定场地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和该场地的类别。试问下列哪个选项的组合是正确的?_(分数:1.36
16、)A.B.C.D.(14).某混凝土水工重力坝场地的设计地震烈度为 8度,在初步设计的建基面标高以下深度 15m范围内分布的地层和剪切波速列于表中。已知该重力坝的基本自振周期为 0.9s,在考虑设计反应谱时,下列特征周期 Tg和设计反应谱最大值的代表值 max的不同组合中,哪个选项的取值是正确的?_ 层序 地层名称 层底深度/m 剪切波速 vs/(m/s) 中砂 6 235 圆砾 9 336 卵石 12 495 基岩 15 720 A.Tg=0.20s, max=2.50 B.Tg=0.20s, max=2.00 C.Tg=0.30s, max=2.50 D.Tg=0.30s, max=2.0
17、0(分数:1.36)A.B.C.D.(15).在地震烈度为 8度的场地修建采用天然地基的住宅楼,设计时需要对埋藏于非液化土层之下的厚层砂土进行液化判别。下列哪个选项的组合条件可初步判别为不考虑液化影响?_ A.上覆非液化土层厚 5m,地下水位深度 3m,基础埋深 2.0m B.上覆非液化土层厚 5m,地下水位深度 5m,基础埋深 1.0m C.上覆非液化土层厚 7m,地下水位深度 3m,基础埋深 1.5m D.上覆非液化土层厚 7m,地下水位深度 5m,基础埋深 1.5m(分数:1.36)A.B.C.D.(16).某水利工程位于 8度地震区,抗震设计按近震考虑。勘察时地下水位在当时地面以下的深
18、度为2.0m,标准贯入点在当时地面以下的深度为 6.0m。实测砂土(黏粒含量 c3%)的标准贯入锤击数为 20击。工程正常运行后下列四种情况中哪个选项在地震液化复判中应将砂土判为液化土?_ A.场地普遍填方 3.0m B.场地普遍挖方 3.0m C.地下水位普遍上升 3.0m D.地下水位普遍下降 3.0m(分数:1.36)A.B.C.D.(17).某 8层建筑物高 24m,筏板基础宽 12m,长 50m,地基土为中密密实细砂,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250kPa,如图所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验算天然地基抗震竖向承载力。问在容许最大偏心距(短边方向)的情
19、况下,按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的建筑物总竖向作用力应不大于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分数:1.36)A.B.C.D.(18).某公路桥梁场地地面以下 2m深度内为亚黏土,重度 18kN/m3;深度 29m 为粉砂、细砂,重度20kN/m3;深度 9m以下为卵石,实测 7m深度处砂层的标贯值为 10。场区水平地震系数 Kh为 0.2,地下水位埋深 2m。已知地震剪应力随深度的折减系数 Cv=0.9,标贯击数修正系数 Cn=0.9,砂土黏料含量 Pc=3%。按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441989),7m 深度处砂层的修正液化临界标准贯入锤击数 Nc最接近的结果和正确的判别结论应是下列哪个选项?_
20、 A.Nc为 10,不液化 B.Nc为 10,液化 C.Nc为 12,液化 D.Nc为 12,不液化(分数:1.36)A.B.C.D.(19).已知场地地震烈度 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 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对建造于类场地上,结构自振周期为 0.40s,阻尼比为 0.05的建筑结构进行截面抗震验算时,相应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_ A.0.08 B.0.10 C.0.12 D.0.16(分数:1.36)A.B.C.D.(20).某 8层民用住宅,高 25m。已知场地地基土层的埋深及性状如表所示。问该建筑的场地类别可划分为下列哪个选项的结果?_ 层序 岩土名称
21、 层低深度/m 性状 fak/kPa 填土 1.0 120 黄土 7.0 可塑 160 黄土 8.0 流塑 100 粉土 12.0 中密 150 细砂 18.0 中密-密实 200 中砂 30.0 密实 250 卵石 40.0 密实 500 基岩 A.类 B.类 C.类 D.无法确定(分数:1.36)A.B.C.D.(21).某 1013 层的高层建筑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 7度,地形平坦,非岸边和陡坡地段,基岩为粉砂岩和花岗岩。岩面起伏很大,土层等效剪切波速为 180m/s。勘察发现有一走向 NW的正断层,见有微胶结的断层角砾岩,不属于全新世活动断裂。判别该场地对建筑抗震属于_地段类别。 A.
22、有利地段 B.不利地段 C.危险地段 D.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分数:1.36)A.B.C.D.(22).在地震基本烈度为 8度的场区修建一座桥梁。场区地下水位埋深 5m,场地土为:05m,非液化黏性土;515m,松散均匀的粉砂;15m 以下为密实中砂。按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1989)计算判别深度为 515m 的粉砂层为液化土层,液化抵抗系数均为 0.7。若采用摩擦桩基础,深度 515m的单桩摩阻力的综合折减系数 应为_。 A.1/6 B.1/3 C.1/2 D.2/3(分数:1.36)A.B.C.D.(23).某建筑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 7度,地下水位埋深为 dw=5.0m,土层
23、柱状分布如表所示,拟采用天然地基,按照液化初判条件建筑物基础埋置深度 db最深不能超过_m 临界深度时方可不考虑饱和粉砂的液化影响。(分数:1.36)A.B.C.D.(24).桥梁勘察的部分成果如表所示,根据勘察结果,按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1989)进行结构的抗震计算时,地表以下 20m深度内各土层的平均剪切模量 Gm的计算结果最接近_kN/m 2。 序号 土层岩性 厚度/m 重度/(kN/m 3)剪切波速/(m/s)1 新近沉积黏性土 3 18.5 1202 粉砂 5 18.5 1383 一般黏性土 10 18.5 2124 老黏性土 14 20 3155 中砂 7 18.0
24、 3606 卵石 3 22.5 3867 风化花岗岩 535 A.65000 B.70000 C.74000 D.80000(分数:1.36)A.B.C.D.(25).某建筑物按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的基础底面边缘最大压力 pmax=380kPa,地基土为中密状态的中砂,问该建筑物基础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至少应达到_kPa 时,才能满足验算天然地基地震作用下的竖向承载力要求。 A.200 B.245 C.290 D.325(分数:1.36)A.B.C.D.(26).拟在 8度烈度场地建一桥墩,基础埋深 2.0m,场地覆盖土层为 20m,地质年代均为 Q4,地表下为5.0m的新近沉积
25、非液化黏性土层,其下为 15m的松散粉砂,地下水埋深 dw=5.0m,按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1989)列式说明本场地地表下 20m范围土体各点 0/ e,下述_是正确的。 A.从地面往下二者之比随深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加 B.从地面往下二者之比随深度的增加而不断减少 C.从地面 5m以下二者之比随深度增加而不断增加 D.从地面 5m以下二者之比随深度增加而不断减少(分数:1.36)A.B.C.D.(27).某建筑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 7度,地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 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地下水位埋深 2.0m,未打桩前的液化判别等级如表所示,采用打入式混凝土预制桩,桩截面
26、为400mm400mm,桩长 l=15m,桩间距 s=1.6m,桩数 2020根,置换率 =0.063,打桩后液化指数由原来的 12.9降为_。 地质年代土层名称层底深度/m标准贯入试验深度/m实测击数临界击数计算厚度/m权函数液化指数新近 填土 1黏土 3.54 5 11 1.0 10 5.455 9 12 1.0 10 2.56 14 13 1.0 9.3Q4 粉砂 8.57 6 14 1.0 8.7 4.958 16 15 1.0 8.0Q3 粉质黏土 20 A.2.7 B.4.5 C.6.8 D.8.0(分数:1.36)A.B.C.D.(28).某桥梁工程所处场地为均质黏性土,土层厚度
27、为 12m,剪切模量为 300kN/m2,黏性土下伏泥岩层,桥梁自振周期为 1.2s,则其动力放大系数为_。 A.1.0 B.1.2 C.1.7 D.2.5(分数:1.36)A.B.C.D.(29).某水闸下游岸墙(见图)高 6m,墙背倾斜与垂线夹角 1=15,墙后填料为粗砂,填土表面水平,粗砂内摩擦角 =30,墙背与粗砂间摩擦角 =15。岸墙所在地区地震烈度为 8度,则在水平地震力作用下(不计竖向地震力作用)在岸墙上产生的地震主动动土压力 FE(地震系数角 e取 3,土的重度为20kN/m3)最接近_kN。(分数:1.36)A.B.C.D.(30).某公路工程地基由黏土组成,动荷载作用下的极
28、限承载力为 380kPa,静荷载作用下的极限承载力为370kPa,动荷载作用下安全系数为 1.6,静力作用下的安全系数为 2.0,该土层抗震容许承载力提高系数应为_。 A.1.0 B.1.1 C.1.3 D.1.5(分数:1.36)A.B.C.D.(31).某建筑工程场地类别为类,位于 8度地震烈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 0.3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中斜坡高度为 18m,斜坡水平长度为 20m,建筑物与斜坡边缘的最小距离为 15m,建筑物自振周期为 0.3s,则在多遇地震条件下,该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为_。 A.0.24 B.0.34 C.0.44 D.0.54(分数:1.36)A
29、.B.C.D.(32).某公路桥场地位于 9度地震烈度区,场地由中砂土组成,黏粒含量约为零,地下水埋深为 1m,在 4m处进行标准贯入试验时测得锤击数为 23击,计算该测试点处砂层内摩擦角折减系数应为_。 A.0 B.1/3 C.2/3 D.1(分数:1.36)A.B.C.D.(33).某工程结构自振周期 T=1.0s,阻尼比为 0.05,位于 8度地震区,设计分组为第一组。场地土层勘察设计资料为:03m 为杂填土,剪切波速 vs=165m/s;36m 为粉土,v s=160m/s;610m 为细砂,vs=180m/s;1016.5m 为卵石,v s=300m/s;16.521m 为基岩,v
30、s=520m/s,试计算地震影响系数 与_最为接近。 A.0.024 B.0.036 C.0.062 D.0.102(分数:1.36)A.B.C.D.(34).某住宅小区建筑场地地质勘察资料如下:(1)02.0m,淤泥质土,f ak=106kPa,v s=120m/s;(2)2.025.0m,密实粗砂,f ak=377kPa,v s=400m/s;(3)25.026.0m,玄武岩,f ak=2000kPa,v s=800m/s;(4)26.040.0m,密实含砾中砂,f ak=300kPa,v s=344m/s;(5)40.0m以下,强风化粉砂质泥岩,f ak=800kPa,v s=654m/
31、s。试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判断其场地类别为_。 A.类 B.类 C.类 D.类(分数:1.36)A.B.C.D.(35).某建筑工程场地地震设防烈度为 8度,地表下 1416m 为粉土层,地下水位位于地表下 1m,土层的剪切波速为 350m/s,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可判断土层深度 15m处_。 A.液化 B.不液化 C.可能液化 D.无法判别(分数:1.36)A.B.C.D.(36).某建筑场地为砂土场地,位于 7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 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建筑物采用筏形基础,埋深为 3m,地下水位为 4.0m,
32、在 5.0m、10.0m、16.0m 处的标准贯入锤击数的实测值分别为 6、10、16,在三处测试点中有_处存在液化可能性。 A.0 B.1 C.2 D.3(分数:1.36)A.B.C.D.(37).某水库坝址位于 8度地震烈度区,可只考虑近震影响,场地中第一层:05m 为黏性土,wL=34%;=19kN/m 3;G s=2.70g/m3;w=28%,黏粒含量为 16%,下伏岩石层。试判断该场地在受水库淹没的情况下场地土的液化情况为_。 A.液化 B.不液化 C.不确定 D.部分液化(分数:1.36)A.B.C.D.(38).某住宅区建筑场地位于北京延庆地区,场地中某钻孔勘探资料如表所示。地下
33、水位埋深 4.5m,基础埋深 3.5m该钻孔的液化指数 IlE应为_。 土层编号土层埋深/m土层名称测试点深度实测标准贯入击数 Ni地质年代黏粒含量备注2.0 104.0 111 0.08.0 黏土6.0 13Q4 25%8.5 92 8.010.0 粉土9.5 8Q4 14%12 1014 1l3 10.017.0 中砂土16 12Q4 6.2%18 124 17.025 粗砂土20 16Q3 2% A.13.5 B.14.0 C.14.8 D.15.5(分数:1.36)A.B.C.D.(39).某建筑物采用条形基础,埋深为 2.0m,基础宽度为 1.5m,地下水位为 5.0m,黏性土场地地
34、质条件为:f ak=180kPa,=19kN/m 3,e=0.80,I L=0.82。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的荷载为F=360kN/m,M=40kNm。则该地基地震作用下的竖向承载力验算结果为_。 A.满足;竖向承载力为 293kPa B.不满足;竖向承载力为 293kPa C.满足;竖向承载力为 392kPa D.不满足;竖向承载力为 392kPa(分数:1.36)A.B.C.D.某建筑工程场地地质资料为:0-5m 为黏土,q sik=30kPa,-5-15m 为粉土,黏粒含量 2.5%,q sik=20kPa,-15-30m 为密砂,q sik=50kPa,q pk=3510kPa。建筑物采
35、用预制方桩,桩截面尺寸为 350mm350mm,桩长 16.5m,桩顶离地面-1.5m,桩承台底面离地面-2.0m,桩顶 0.5m嵌入桩承台,地下水位位于地表下-3.0m,场地位于 8度地震区。试求:(分数:10.00)(1).地表下-10.0m 处实际标贯锤击数为 14击,临界标贯锤击数 10击时,单桩竖向抗震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_kN。 A.498 B.612 C.653 D.1150(分数:2.00)A.B.C.D.(2).0m处实际标贯锤击数为 7击,临界标贯锤击数 10击时,按桩承受全部地震作用,单桩竖向抗震承载力特征值是_kN。 A.452 B.565 C.653 D.950(分数:
36、2.00)A.B.C.D.(3).地表下-10.0m 处实际标贯锤击数为 7击,临界标贯锤击数 10击时,地震作用按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的 10%采用单桩竖向抗震承载力特征值是_kN。 A.333 B.417 C.565 D.667(分数:2.00)A.B.C.D.(4).某建筑物阻尼比为 0.05,结构自震周期为 1.2s,场地位于 8度烈度区,设计地震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 0.2g,建筑物采用浅基础,基础埋深为 2米,基础宽度为 2.6米,基底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的压力为 220kPa。场地地质资料为:非液化黏土层位于 06 米,承载力特征值为 250kPa;液化粉土层位于 6
37、12 米,承载力特征值为 120kPa。考虑多遇地震影响,该场地粉土层震陷量的估算值为_m。 A.0.14 B.0.24 C.0.34 D.0.50(分数:2.00)A.B.C.D.(5).某住宅区建筑采用片筏基础,埋深为 4.0m,宽度为 10m。场地条件为:自 03m 为黏性土,310m为液化砂土,相对密度 Dr=0.60。场地地震烈度为 8度,基底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的压力为 160kPa,该建筑物地震时的液化震陷量为_m。 A.0.2 B.0.4 C.0.6 D.0.8(分数:2.00)A.B.C.D.某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所采用条形基础宽度 b=2.0m,埋深 d=2.0m,地
38、基剖面如图所示,场地土层勘察资料如表所示。作用在基础顶面的竖向荷载标准值为 Fk=4.50kN,荷载按地震效应组合计算。(分数:16.00)(1).进行天然地基基础抗震验算时,地基抗震承载力是_kPa。 A.240 B.295 C.316 D.425(分数:2.00)A.B.C.D.(2).根据建筑物性质和对地基液化判别,应采取_的抗液化措施。 A.部分消除液化沉陷,或对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 B.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或更高要求 C.全部消除液化沉陷 D.可不采取措施(分数:2.00)A.B.C.D.(3).对液化土层进行砂石桩挤密处理,砂石桩直径 400mm,正方形排列,要求将孔隙比从 0.9降
39、低到0.7,则砂石桩间距为_m。 A.1.2 B.1.5 C.1.68 D.2.1(分数:2.00)A.B.C.D.(4).某 PHC管桩,桩径 500mm,壁厚 125mm,桩长 30m,桩身混凝土弹性模量为 36106kPa(视为常量),桩底用钢板封口,对其进行单桩静载试验并进行桩身内力测试。根据实测资料,在极限荷载作用下,桩端阻力为 1835kPa,桩侧阻力如图所示,试问该 PHC管桩在极限荷载条件下,桩顶面下 10m处的桩身应变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分数:2.00)A.B.C.D.(5).土石坝下游有渗漏水出逸,在附近设导渗沟,用直角三角形量水堰测其明流流量,实测堰上水头为0.3m,
40、如图所示。按照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 601994)提供的计算方法,试问该处明流流量最接近于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_(分数:2.00)A.B.C.D.(6).某场地钻孔灌注桩桩身平均波速值为 3555.6m/s,其中某根柱低应变反射波动力测试曲线如下图所示,对应图中时间 t1、t 2和 t3的数值分别为 60.0、66.0 和 73.5ms。试问在混凝土强度变化不大的情况下,该桩桩长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_(分数:2.00)A.B.C.D.(7).某人工挖孔嵌岩灌注桩桩长为 8m,其低应变反射波动力测试曲线如图所示。问该桩桩身完整性类别及桩身波速值符合下列哪个选项的组合?_(分数:2.
41、00)A.B.C.D.(8).已知钢管桩外径 0.8m,内径 0.76m,材料质量密度 =7800kg/m 3,纵波波速 C=5120m/s,则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桩的力学阻抗分别为_。 A.2.10105MPa;2014.6kNs/m B.2.05105MPa;1952.3kNs/m C.2.80105MPa;2014.6kNs/m D.2.80105MPa;1789.5kNs/m(分数:2.00)A.B.C.D.某工厂要扩建三栋厂房,于是委托某勘察单位进行勘察。三栋厂房预算额分别为 1号:200 万元;2 号:50 万元;3 号:100 万元。由于某种原因,工程停建,发包人要求解除合同,但当时
42、 1号厂房勘察人还未进行勘察工作;2 号厂房完成了勘察工作量的 30%;3 号厂房完成了勘察工作量的 70%以上。已付定金为合同价的 20%。(分数:10.00)(1).1号厂房发包人可要求勘察人退还定金_万元。 A.40 B.20 C.10 D.0(分数:2.00)A.B.C.D.(2).2号厂房发包人应再支付勘察人工费_万元。 A.40 B.25 C.15 D.0(分数:2.00)A.B.C.D.(3).3号厂房发包人应再支付勘察人工程费_万元。 A.80 B.70 C.50 D.0(分数:2.00)A.B.C.D.(4).某高层建筑岩土工程补充勘察,其任务是:(1)完成一个 100m深的
43、钻孔。其地层类别是:016m、3050m、6070m 为类土;1630m、5058m、7075m、8590m 为类土;5860m、7580m、9095m 为类土;8085m、95100m 为类土。泥浆护壁钻进。(2)从地表下 2m起,每 2m进行一次单孔法波速测试至 100m止。(3)对地面和地表下 22m深、地面和地表下 100m深分别同时测试场地微振动(频域和幅值域)。按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 年修订本)计算,其收费额应是_元。 A.107941 B.114634 C.144445 D.93962(分数:2.00)A.B.C.D.(5).进行水文地质钻探,钻探深度 60m,其各层土
44、的性质如下:010m 为粒径不超过 0.5mm的含量50%、含圆砾(角砾)及硬杂质10%的黏性土;1030m 为粒径不超过 20mm的含量50%、含圆砾(角砾)及硬杂质30%的碎石土;3050m 为极软岩;5060m 为较软岩钻探孔径为 400mm。该钻探的实物工作收费基价为_元。 A.17836 B.19356.8 C.23857.6 D.25372(分数:2.00)A.B.C.D.专业案例-10 答案解析(总分:100.04,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6,分数:100.00)1. 西南地区某地,一沟谷中有稀性泥石流分布,通过调查,该泥石流中固体物质比重为 2.6,
45、泥石流流体重度为 1.38kN/m3,湿周长 126m,洪水时沟谷过水断面积为 560m2,泥石流水面纵坡坡度为 4.2%,粗糙系数为 4.9,该泥石流的流速为_m/s。 A.2.01 B.2.05 C.2.10 D.2.12ABCDA解析 稀性泥石流流速的计算步骤如下:泥石流水力半径 Rm为:R m=F/x=560/126=4.44m;阻力系数 为:*泥石流流速 vm为:*(分数:5.00)(1).西南地区某地,一沟谷中有稀性泥石流分布,通过调查,该泥石流中固体物质比重为 2.6,泥石流流体重度为 1.38kN/m3,湿周长 126m,洪水时沟谷过水断面积为 560m2,泥石流水面纵坡坡度为
46、 4.2%,粗糙系数为 4.9,该泥石流的流速为_m/s。 A.2.01 B.2.05 C.2.10 D.2.12(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稀性泥石流流速的计算步骤如下:泥石流水力半径 Rm为:R m=F/x=560/126=4.44m;阻力系数 为:*泥石流流速 vm为:*(2).西北地区某沟谷中洪水期过水断面面积为 1100m2,湿周长为 320m,泥石流粗糙系数为 6.5,水面坡度为 7.0%,固体物质平均比重为 2.60,泥石流流体平均重度为 12.5kN/m3,该泥石流流速为_m/s。 A.2.0 B.3.2 C.4.5 D.5.6(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按西北地区现行公式计算泥石流流速如下:泥石流流体水力半径 Rm为:*修正系数为:*阻力系数为:*泥石流流速 vm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