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工程类职业资格】(A)电气安全技术(二)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272917       资源大小:174KB        全文页数:3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工程类职业资格】(A)电气安全技术(二)及答案解析.doc

    1、(A)电气安全技术(二)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40,分数:80.00)1.摆脱电流是人能自主摆脱带电体的最大电流。就平均值(概率 50%)而言,男性约为_mA。 A.9 B.16 C.25 D.50(分数:2.00)A.B.C.D.2.站立或行走的人体,受到出现于人体两脚之间的电压作用所引起的电击是_。 A.单相电击 B.两相电击 C.跨步电压电击 D.对地电击(分数:2.00)A.B.C.D.3.人体接触到地面或其他接地导体,同时,人体另一部位触及某一相带电体所引起的电击是_。 A.单相电击 B.两相电击 C.跨步电压电击 D.间

    2、接接触电击(分数:2.00)A.B.C.D.4.在设备或线路故障状态下,原本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或设备以外的可导电部分变成了带电状态,人体与上述故障状态下带电的可导电部分触及而形成的电击是_。 A.直接接触电击 B.间接接触电击 C.两相电击 D.感应电击(分数:2.00)A.B.C.D.5.以下是最严重的电伤的是_。 A.电流灼伤 B.电弧烧伤 C.电烙印 D.皮肤金属化(分数:2.00)A.B.C.D.6.刀开关、断路器、接触器、控制器接通和断开线路时产生的电火花是_。 A.工作电火花 B.事故电火花 C.正常电火花 D.可控电火花(分数:2.00)A.B.C.D.7.下列

    3、情况产生的电火花属于工作电火花的是_。 A.短路形成的电火花 B.多油断路器绝缘表面发生的闪络 C.断路器断开线路时产生的电火花 D.雷电火花(分数:2.00)A.B.C.D.8.雷云与大地目标之间的一次或多次放电,称为对地闪击。闪击直接击于建筑物、其他物体、大地或外部防雷装置上,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力者,称为_。 A.球雷 B.闪电感应 C.直击雷 D.闪击雷(分数:2.00)A.B.C.D.9.雷电具有电性质、_三方面的破坏作用。 A.机械性质和光性质 B.热性质和光性质 C.化学性质和光性质 D.热性质和机械性质(分数:2.00)A.B.C.D.10.工艺过程中产生的静电的最大危险是

    4、_。 A.给人以电击 B.引起过负载 C.引起爆炸 D.降低产品质量(分数:2.00)A.B.C.D.11.雷电参数主要有雷暴日、雷电流幅值、_等。 A.雷电流电压、雷电范围 B.雷电流陡度、冲击过电压 C.雷电直径、雷电范围 D.雷电直径、雷电数量(分数:2.00)A.B.C.D.12.直接接触电击的基本防护措施是_。 A.保护接地 B.保护接零 C.特低电压 D.绝缘、屏护和间距(分数:2.00)A.B.C.D.13.绝缘材料又称为电介质,其导电能力很小,工程上应用的绝缘材料电阻率一般都不低于_m。 A.103 B.105 C.107 D.109(分数:2.00)A.B.C.D.14.电气

    5、设备的绝缘电阻用_测量。 A.功率表 B.电压表 C.电流表 D.兆欧表(分数:2.00)A.B.C.D.15.有爆炸危险环境、火灾危险性大的环境及其他安全要求高的场所应采用_。 A.TNS系统 B.TNCS系统 C.TNC系统 D.TT系统(分数:2.00)A.B.C.D.16.把电气设备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电网的保护中性线进行连接,称为_。 A.保护接地 B.工作接零 C.保护接零 D.工作接地(分数:2.00)A.B.C.D.17.采用 TT系统必须装设_或过电流保护装置,并优先采用前者。 A.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 B.短路保护装置 C.自动重合闸装置 D.接地保护装置(分数:2

    6、.00)A.B.C.D.18.工作接地的主要作用是减轻各种过电压的危险,一般要求工作接地电阻不超过_。 A.16 B.12 C.8 D.4(分数:2.00)A.B.C.D.19.在低压配电及防护系统中,下图表示_系统。(分数:2.00)A.B.C.D.20.铜质 PEN线截面积不得小于_mm 2,铝质的不得小于_mm 2。 A.2.5;4 B.10;20 C.2.5;6 D.10;16(分数:2.00)A.B.C.D.21.具有安全电压的电气设备是_类设备。 A. B. C. D.0(分数:2.00)A.B.C.D.22.设备的防触电保护不仅靠基本绝缘,还具备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的附加安全措施,

    7、这属于_。 A.0类设备 B.类设备 C.类设备 D.类设备(分数:2.00)A.B.C.D.23.设备的防触电保护依靠安全特低电压(SELV)供电,且设备内可能出现的电压不会高于安全电压限值,这类设备是_。 A.0类设备 B.0类设备和类设备 C.类设备 D.类设备(分数:2.00)A.B.C.D.24.位于不可触及金属件与可触及金属件之间,在工作绝缘因机械破损或击穿等而失效的情况下,可防止触电的独立绝缘,是_。 A.工作绝缘 B.保护绝缘 C.双重绝缘 D.加强绝缘(分数:2.00)A.B.C.D.25.我国国家标准规定了对应于特低电压的系列,其额定值(工频有效值)的等级为:_。 A.50

    8、V、36V、25V、12V 和 6V B.48V、32V、25V、12V 和 6V C.42V、32V、24V、16V 和 6V D.42V、36V、24V、12V 和 6V(分数:2.00)A.B.C.D.26.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简称 RCD,主要用于防止_,防止因接地故障引起的火灾和监测一相接地故障。 A.过载 B.人身电击 C.短路 D.接地(分数:2.00)A.B.C.D.27.工作绝缘的绝缘电阻不得低于_M;保护绝缘的绝缘电阻不得低于_M;加强绝缘的绝缘电阻不得低于_M。 A.2;5;7 B.5;2;7 C.5;7;10 D.2;5;10(分数:2.00)A.B.C.D.28.用于

    9、防止人身触电事故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应优先选用高灵敏度保护装置,高灵敏度保护装置的额定保护动作电流不应超过_mA。 A.150 B.100 C.50 D.30(分数:2.00)A.B.C.D.29.爆炸性气体、蒸汽按_分为 A级、 B级、 C级。 A.引燃温度 B.爆炸极限 C.最小点燃电流比和最大试验安全间隙 D.闪点(分数:2.00)A.B.C.D.30.正常运行时连续出现或长时间出现或短时间频繁出现的爆炸性气体、蒸汽或薄雾的区域,称为_。 A.0区 B.1区 C.2区 D.10区(分数:2.00)A.B.C.D.31.根据粉尘、纤维或飞絮的可燃性物质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出现的频率和持续时

    10、间及粉尘层厚度进行分类,将爆炸性粉尘环境分为_。 A.0区、1 区、2 区 B.11区、12 区和 13区 C.20区、21 区和 22区 D.21区、22 区和 23区(分数:2.00)A.B.C.D.32.隔爆型电气设备的防爆标志用字母_标识。 A.i B.d C.e D.p(分数:2.00)A.B.C.D.33.用于煤矿有甲烷的爆炸性环境中的 I类设备保护等级(EPL)分为_。 A.Ma、M b两级 B.Ga、G b、G c三级 C.Da、D b、D c三级 D.IA、I B、I C三类(分数:2.00)A.B.C.D.34.具有安全电压的电气设备是_类设备。 A. B. C. D.0(

    11、分数:2.00)A.B.C.D.35.大型火车站和飞机场、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信枢纽、国家特级和甲级大型体育馆,是第_类防雷建筑物。 A.一 B.二 C.三 D.四(分数:2.00)A.B.C.D.36.把窜入电力线、信号传输线的瞬态过电压限制在设备或系统所能承受的电压范围内,或将强大的雷电流泄流入地,防止设备或系统遭受闪电冲击而损坏的电气保护器件是_。 A.避雷器 B.电涌保护器 C.接闪器 D.引下线(分数:2.00)A.B.C.D.37.为了限制产生危险的静电,汽车罐车采用顶部装油时,装油鹤管应深入到槽罐底部_mm。 A.150 B.200 C.250 D.300

    12、(分数:2.00)A.B.C.D.38.接地是防静电危害的最基本措施,防静电接地电阻原则上不得超过 1M 即可;但出于检测方便等考虑,规程要求接地电阻不应大于_。 A.10000 B.2000 C.1000 D.100(分数:2.00)A.B.C.D.39.以下电气中,有强力灭弧装置,既能在正常情况下接通和分断负荷电流,又能借助继电保护装置在故障情况下切断过载电流和短路电流的是_。 A.高压断路器 B.高压隔离开关 C.高压负荷开关 D.高压熔断器(分数:2.00)A.B.C.D.40.关于变配电站的设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 A.地下变压器室的门应为防火门 B.地下变配电站不可装设油浸式变

    13、压器 C.柱上可安装 800kVA的电力变压器 D.柱上变压器的底部距地面高度不应小于 1m(分数:2.00)A.B.C.D.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17,分数:20.00)41.电气危险因素分为触电危险、电气火灾爆炸危险、_等。 A.静电危险 B.雷电危险 C.射频电磁辐射危害 D.核电危害 E.电气系统故障(分数:2.00)A.B.C.D.E.42.电伤包括电烧伤、电烙印、_等多种伤害。 A.电击穿 B.皮肤金属化 C.机械损伤 D.电光性眼炎 E.电击坠落(分数:2.00)A.B.C.D.E.43.电气设备及装置形成危险温度的典型情况是短路、过载、漏电、接触不良、_等。 A.异常停

    14、电 B.铁心过热 C.散热不良 D.电压异常 E.电磁辐射能量(分数:2.00)A.B.C.D.E.44.作为火灾和爆炸的电气引燃源,电气设备及装置在运行中产生的危险温度、电火花和电弧是电气火灾爆炸的要因。形成危险温度的典型情况有_。 A.短路、过载、漏电 B.接触不良、铁芯过热 C.散热不良、机械故障、电压异常 D.绝缘损坏、导线断线 E.电热器具和照明器具、电磁辐射能量(分数:1.00)A.B.C.D.E.45.雷电具有雷电流幅值大、_的特点。 A.雷电压幅值大 B.雷电流陡度大 C.雷电流冲击性强 D.冲击过电压高 E.作用时间长(分数:1.00)A.B.C.D.E.46.雷电能量释放所

    15、形成的破坏力可带来极为严重的后果。雷电危害的主要事故后果是_。 A.通信系统故障 B.火灾和爆炸 C.触电 D.设备和设施毁坏 E.大规模停电(分数:1.00)A.B.C.D.E.47.静电消散的主要方式是_。 A.采用导电性好的非金属材料 B.静电中和 C.限制物料运动速度 D.静电泄漏 E.增湿(分数:1.00)A.B.C.D.E.48.常用的固体绝缘材料有树脂绝缘漆、纸板等绝缘纤维制品、_。 A.六氟化硫 B.胶和熔敷粉末 C.低阻抗塑料和橡胶 D.电工用薄膜、复合制品和粘带 E.玻璃、陶瓷(分数:1.00)A.B.C.D.E.49.TN系统相当于传统的保护接零系统,以下有关 TN系统应

    16、用说法正确的是_。 A.有爆炸危险环境、火灾危险性大的环境及其他安全要求高的场所应采用 TNS系统 B.有爆炸危险环境、火灾危险性大的环境及其他安全要求高的场所应采用 TNC系统 C.厂内低压配电的场所及民用楼房应采用 TNCS系统 D.厂内低压配电的场所及民用楼房应采用 TNS系统 E.触电危险性小、用电设备简单的场合可采用 TNC系统(分数:1.00)A.B.C.D.E.50.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由_三个基本环节及辅助电源和试验装置构成。 A.检测元件 B.分析元件 C.接触器 D.中间环节 E.执行机构(分数:1.00)A.B.C.D.E.51.必须安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设备和场所是

    17、_。 A.施工工地的电气机械设备 B.安装在户外的电气装置 C.临时用电的电气设备 D.游泳池、喷水池、浴池的电气设备 E.化工厂的电气设备(分数:1.00)A.B.C.D.E.52.以下对危险环境分区正确的是_。 A.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场所分为 0区、1 区、2 区 B.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场所分为 1区、2 区、3 区 C.爆炸性粉尘环境危险场所分为 10区、11 区和 12区 D.爆炸性粉尘环境危险场所分为 20区、21 区和 22区 E.火灾危险环境分为 21区、22 区和 23区(分数:1.00)A.B.C.D.E.53.以下属于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是_。 A.火药制造车间 B.乙炔站

    18、C.电石库 D.汽油提炼车间 E.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分数:1.00)A.B.C.D.E.54.以下属于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是_。 A.火药制造车间 B.大型火车站 C.国家级档案馆 D.国际通信枢纽 E.国家甲级大型体育馆(分数:1.00)A.B.C.D.E.55.防直击雷的外部防雷装置由_组成。 A.避雷器 B.接闪器 C.引下线 D.接地装置 E.电涌保护器(分数:1.00)A.B.C.D.E.56.静电的防护措施主要有_、抗静电添加剂、静电中和器。 A.环境危险程度的控制 B.工艺控制 C.静电接地 D.增湿 E.避免接触高电压(分数:1.00)A.B.C.D.E.57.以下属

    19、于事故电火花的是_。 A.线路或设备绝缘损坏或连接松动导致短路或接地时产生的火花 B.电路发生故障,熔断器熔断时产生的火花 C.沿绝缘表面发生的闪络 D.电磁感应火花 E.接触器吸合时产生的火花(分数:1.00)A.B.C.D.E.(A)电气安全技术(二)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40,分数:80.00)1.摆脱电流是人能自主摆脱带电体的最大电流。就平均值(概率 50%)而言,男性约为_mA。 A.9 B.16 C.25 D.50(分数:2.00)A.B. C.D.解析:2.站立或行走的人体,受到出现于人体两脚之间的电压作用所引起的电击是

    20、_。 A.单相电击 B.两相电击 C.跨步电压电击 D.对地电击(分数:2.00)A.B.C. D.解析:3.人体接触到地面或其他接地导体,同时,人体另一部位触及某一相带电体所引起的电击是_。 A.单相电击 B.两相电击 C.跨步电压电击 D.间接接触电击(分数:2.00)A. B.C.D.解析:4.在设备或线路故障状态下,原本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或设备以外的可导电部分变成了带电状态,人体与上述故障状态下带电的可导电部分触及而形成的电击是_。 A.直接接触电击 B.间接接触电击 C.两相电击 D.感应电击(分数:2.00)A.B. C.D.解析:5.以下是最严重的电伤的是_。

    21、A.电流灼伤 B.电弧烧伤 C.电烙印 D.皮肤金属化(分数:2.00)A.B. C.D.解析:6.刀开关、断路器、接触器、控制器接通和断开线路时产生的电火花是_。 A.工作电火花 B.事故电火花 C.正常电火花 D.可控电火花(分数:2.00)A. B.C.D.解析:7.下列情况产生的电火花属于工作电火花的是_。 A.短路形成的电火花 B.多油断路器绝缘表面发生的闪络 C.断路器断开线路时产生的电火花 D.雷电火花(分数:2.00)A.B.C. D.解析:8.雷云与大地目标之间的一次或多次放电,称为对地闪击。闪击直接击于建筑物、其他物体、大地或外部防雷装置上,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力者,称

    22、为_。 A.球雷 B.闪电感应 C.直击雷 D.闪击雷(分数:2.00)A.B.C. D.解析:9.雷电具有电性质、_三方面的破坏作用。 A.机械性质和光性质 B.热性质和光性质 C.化学性质和光性质 D.热性质和机械性质(分数:2.00)A.B.C.D. 解析:10.工艺过程中产生的静电的最大危险是_。 A.给人以电击 B.引起过负载 C.引起爆炸 D.降低产品质量(分数:2.00)A.B.C. D.解析:11.雷电参数主要有雷暴日、雷电流幅值、_等。 A.雷电流电压、雷电范围 B.雷电流陡度、冲击过电压 C.雷电直径、雷电范围 D.雷电直径、雷电数量(分数:2.00)A.B. C.D.解析

    23、:12.直接接触电击的基本防护措施是_。 A.保护接地 B.保护接零 C.特低电压 D.绝缘、屏护和间距(分数:2.00)A.B.C.D. 解析:13.绝缘材料又称为电介质,其导电能力很小,工程上应用的绝缘材料电阻率一般都不低于_m。 A.103 B.105 C.107 D.109(分数:2.00)A.B.C. D.解析:14.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用_测量。 A.功率表 B.电压表 C.电流表 D.兆欧表(分数:2.00)A.B.C.D. 解析:15.有爆炸危险环境、火灾危险性大的环境及其他安全要求高的场所应采用_。 A.TNS系统 B.TNCS系统 C.TNC系统 D.TT系统(分数:2.00

    24、)A. B.C.D.解析:16.把电气设备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电网的保护中性线进行连接,称为_。 A.保护接地 B.工作接零 C.保护接零 D.工作接地(分数:2.00)A.B.C. D.解析:17.采用 TT系统必须装设_或过电流保护装置,并优先采用前者。 A.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 B.短路保护装置 C.自动重合闸装置 D.接地保护装置(分数:2.00)A. B.C.D.解析:18.工作接地的主要作用是减轻各种过电压的危险,一般要求工作接地电阻不超过_。 A.16 B.12 C.8 D.4(分数:2.00)A.B.C.D. 解析:19.在低压配电及防护系统中,下图表示_系统。(分数:

    25、2.00)A.B. C.D.解析:20.铜质 PEN线截面积不得小于_mm 2,铝质的不得小于_mm 2。 A.2.5;4 B.10;20 C.2.5;6 D.10;16(分数:2.00)A.B.C.D. 解析:21.具有安全电压的电气设备是_类设备。 A. B. C. D.0(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我国国家标准规定,工频安全电压有效值的限值为 50V,具有安全电压的电气设备属于类设备。22.设备的防触电保护不仅靠基本绝缘,还具备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的附加安全措施,这属于_。 A.0类设备 B.类设备 C.类设备 D.类设备(分数:2.00)A.B.C. D.解析:23.

    26、设备的防触电保护依靠安全特低电压(SELV)供电,且设备内可能出现的电压不会高于安全电压限值,这类设备是_。 A.0类设备 B.0类设备和类设备 C.类设备 D.类设备(分数:2.00)A.B.C.D. 解析:24.位于不可触及金属件与可触及金属件之间,在工作绝缘因机械破损或击穿等而失效的情况下,可防止触电的独立绝缘,是_。 A.工作绝缘 B.保护绝缘 C.双重绝缘 D.加强绝缘(分数:2.00)A.B. C.D.解析:25.我国国家标准规定了对应于特低电压的系列,其额定值(工频有效值)的等级为:_。 A.50V、36V、25V、12V 和 6V B.48V、32V、25V、12V 和 6V

    27、C.42V、32V、24V、16V 和 6V D.42V、36V、24V、12V 和 6V(分数:2.00)A.B.C.D. 解析:26.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简称 RCD,主要用于防止_,防止因接地故障引起的火灾和监测一相接地故障。 A.过载 B.人身电击 C.短路 D.接地(分数:2.00)A.B. C.D.解析:27.工作绝缘的绝缘电阻不得低于_M;保护绝缘的绝缘电阻不得低于_M;加强绝缘的绝缘电阻不得低于_M。 A.2;5;7 B.5;2;7 C.5;7;10 D.2;5;10(分数:2.00)A. B.C.D.解析:28.用于防止人身触电事故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应优先选用高灵敏度保护

    28、装置,高灵敏度保护装置的额定保护动作电流不应超过_mA。 A.150 B.100 C.50 D.30(分数:2.00)A.B.C.D. 解析:29.爆炸性气体、蒸汽按_分为 A级、 B级、 C级。 A.引燃温度 B.爆炸极限 C.最小点燃电流比和最大试验安全间隙 D.闪点(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爆炸性气体、蒸气按最小点燃电流比和最大试验安全间隙分为 A级、 B级、 C级。爆炸性粉尘、纤维按其导电性和爆炸性分为: A级和 B级。30.正常运行时连续出现或长时间出现或短时间频繁出现的爆炸性气体、蒸汽或薄雾的区域,称为_。 A.0区 B.1区 C.2区 D.10区(分数:2.

    29、00)A. B.C.D.解析:31.根据粉尘、纤维或飞絮的可燃性物质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出现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及粉尘层厚度进行分类,将爆炸性粉尘环境分为_。 A.0区、1 区、2 区 B.11区、12 区和 13区 C.20区、21 区和 22区 D.21区、22 区和 23区(分数:2.00)A.B.C. D.解析:32.隔爆型电气设备的防爆标志用字母_标识。 A.i B.d C.e D.p(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防爆型电气设备有隔爆型(标志 d)、增安型(标志 e)、充油型(标志 o)、充砂型(标志 q)、本质安全型(标志 i)、正压型(标志 p)、无火花型(标志 n)

    30、和特殊型(标志 S)。33.用于煤矿有甲烷的爆炸性环境中的 I类设备保护等级(EPL)分为_。 A.Ma、M b两级 B.Ga、G b、G c三级 C.Da、D b、D c三级 D.IA、I B、I C三类(分数:2.00)A. B.C.D.解析:34.具有安全电压的电气设备是_类设备。 A. B. C. D.0(分数:2.00)A. B.C.D.解析:35.大型火车站和飞机场、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信枢纽、国家特级和甲级大型体育馆,是第_类防雷建筑物。 A.一 B.二 C.三 D.四(分数:2.00)A.B. C.D.解析:36.把窜入电力线、信号传输线的瞬态过电压限制

    31、在设备或系统所能承受的电压范围内,或将强大的雷电流泄流入地,防止设备或系统遭受闪电冲击而损坏的电气保护器件是_。 A.避雷器 B.电涌保护器 C.接闪器 D.引下线(分数:2.00)A.B. C.D.解析:37.为了限制产生危险的静电,汽车罐车采用顶部装油时,装油鹤管应深入到槽罐底部_mm。 A.150 B.200 C.250 D.300(分数:2.00)A.B. C.D.解析:38.接地是防静电危害的最基本措施,防静电接地电阻原则上不得超过 1M 即可;但出于检测方便等考虑,规程要求接地电阻不应大于_。 A.10000 B.2000 C.1000 D.100(分数:2.00)A.B.C.D.

    32、 解析:39.以下电气中,有强力灭弧装置,既能在正常情况下接通和分断负荷电流,又能借助继电保护装置在故障情况下切断过载电流和短路电流的是_。 A.高压断路器 B.高压隔离开关 C.高压负荷开关 D.高压熔断器(分数:2.00)A. B.C.D.解析:40.关于变配电站的设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 A.地下变压器室的门应为防火门 B.地下变配电站不可装设油浸式变压器 C.柱上可安装 800kVA的电力变压器 D.柱上变压器的底部距地面高度不应小于 1m(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这里说法正确的只有 A项。 B 项正确的说法是“地下变配电站可装设油浸式变压器”; C项正确的说

    33、法是“柱上可安装不超过 315kVA的电力变压器”; D 项正确的说法是“柱上变压器底部距地面高度不应小于 2.5m”。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17,分数:20.00)41.电气危险因素分为触电危险、电气火灾爆炸危险、_等。 A.静电危险 B.雷电危险 C.射频电磁辐射危害 D.核电危害 E.电气系统故障(分数:2.00)A. B. C. D.E. 解析:42.电伤包括电烧伤、电烙印、_等多种伤害。 A.电击穿 B.皮肤金属化 C.机械损伤 D.电光性眼炎 E.电击坠落(分数:2.00)A.B. C. D. E.解析:43.电气设备及装置形成危险温度的典型情况是短路、过载、漏电、接触不良

    34、、_等。 A.异常停电 B.铁心过热 C.散热不良 D.电压异常 E.电磁辐射能量(分数:2.00)A.B. C. D. E. 解析:44.作为火灾和爆炸的电气引燃源,电气设备及装置在运行中产生的危险温度、电火花和电弧是电气火灾爆炸的要因。形成危险温度的典型情况有_。 A.短路、过载、漏电 B.接触不良、铁芯过热 C.散热不良、机械故障、电压异常 D.绝缘损坏、导线断线 E.电热器具和照明器具、电磁辐射能量(分数:1.00)A. B. C. D.E. 解析:45.雷电具有雷电流幅值大、_的特点。 A.雷电压幅值大 B.雷电流陡度大 C.雷电流冲击性强 D.冲击过电压高 E.作用时间长(分数:1

    35、.00)A.B. C. D. E.解析:46.雷电能量释放所形成的破坏力可带来极为严重的后果。雷电危害的主要事故后果是_。 A.通信系统故障 B.火灾和爆炸 C.触电 D.设备和设施毁坏 E.大规模停电(分数:1.00)A.B. C. D. E. 解析:47.静电消散的主要方式是_。 A.采用导电性好的非金属材料 B.静电中和 C.限制物料运动速度 D.静电泄漏 E.增湿(分数:1.00)A.B. C.D. E.解析:48.常用的固体绝缘材料有树脂绝缘漆、纸板等绝缘纤维制品、_。 A.六氟化硫 B.胶和熔敷粉末 C.低阻抗塑料和橡胶 D.电工用薄膜、复合制品和粘带 E.玻璃、陶瓷(分数:1.0

    36、0)A.B. C.D. E. 解析:49.TN系统相当于传统的保护接零系统,以下有关 TN系统应用说法正确的是_。 A.有爆炸危险环境、火灾危险性大的环境及其他安全要求高的场所应采用 TNS系统 B.有爆炸危险环境、火灾危险性大的环境及其他安全要求高的场所应采用 TNC系统 C.厂内低压配电的场所及民用楼房应采用 TNCS系统 D.厂内低压配电的场所及民用楼房应采用 TNS系统 E.触电危险性小、用电设备简单的场合可采用 TNC系统(分数:1.00)A. B.C. D.E. 解析:50.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由_三个基本环节及辅助电源和试验装置构成。 A.检测元件 B.分析元件 C.接触器 D.

    37、中间环节 E.执行机构(分数:1.00)A. B.C. D.E. 解析:解析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由检测元件、中间环节(包括放大元件和比较元件)、执行机构三个基本环节及辅助电源和试验装置构成。51.必须安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设备和场所是_。 A.施工工地的电气机械设备 B.安装在户外的电气装置 C.临时用电的电气设备 D.游泳池、喷水池、浴池的电气设备 E.化工厂的电气设备(分数:1.00)A. B. C. D. E.解析:解析 必须安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设备和场所: (1)属于类的移动式电气设备; (2)生产用的电气设备; (3)施工工地的电气机械设备; (4)安装在户外的电气装置;

    38、 (5)临时用电的电气设备;(6)机关、学校、宾馆、饭店、企事业单位和住宅等除壁挂式空调电源插座外的其他电源插座或插座回路;(7)游泳池、喷水池、浴池的电气设备; (8)医院中可能直接接触人体的电气医用设备; (9)其他需要安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场所。52.以下对危险环境分区正确的是_。 A.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场所分为 0区、1 区、2 区 B.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场所分为 1区、2 区、3 区 C.爆炸性粉尘环境危险场所分为 10区、11 区和 12区 D.爆炸性粉尘环境危险场所分为 20区、21 区和 22区 E.火灾危险环境分为 21区、22 区和 23区(分数:1.00)A. B.C.D. E. 解析:53.以下属于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是_。 A.火药制造车间 B.乙炔站 C.电石库 D.汽油提炼车间 E.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分数:1.00)A. B. C.


    注意事项

    本文(【工程类职业资格】(A)电气安全技术(二)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王申宇)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