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环境影响评价概述与环保法规体系、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一)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34,分数:68.00)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所称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_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A.预防或者减轻 B.预防 C.减轻 D.预防和减轻(分数:2.00)A.B.C.D.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所称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_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
2、与制度。 A.规划项目 B.建设项目 C.规划和建设项目 D.计划项目(分数:2.00)A.B.C.D.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所称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_,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A.分析和预测 B.评估 C.预测和评估 D.分析、预测和评估(分数:2.00)A.B.C.D.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所称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_。 A.方法 B.方法与制度 C.制度 D.规章(
3、分数:2.00)A.B.C.D.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所称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_的方法与制度。 A.监测 B.跟踪监测 C.跟踪调查 D.后评价(分数:2.00)A.B.C.D.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环境影响评价必须_,综合考虑规划或者建设项目实施后对各种环境因素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A.客观、公开、公正 B.公平、公开、公正 C.客观、公开 D.科学、公开、公平(分数:2.00)A.B.C.D.7.环境影响评价必须客观、公开
4、、公正,综合考虑规划或者建设项目实施后对各种环境因素及其所构成的_可能造成的影响,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A.生境 B.生物群落 C.生态景观 D.生态系统(分数:2.00)A.B.C.D.8.我国现行环保法律法规体系不包括_。 A.环境保护国际公约 B.环境保护行政法规 C.省级人民政府制定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D.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部门制定的环保规范性文件(分数:2.00)A.B.C.D.9.按照法律效力由高到低,下列排列中正确的是_。 A.法律、地方性法规、行政法规 B.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 C.地方性政府规章、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 D.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政府规章
5、(分数:2.00)A.B.C.D.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_,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该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 A.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 B.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关专项规划 C.农业专项规划 D.环境保护规划(分数:2.00)A.B.C.D.1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对_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环境影响评价,编写该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 A.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 B.钢铁生产规划 C.能源规划 D.文化教育发展规划(分数:2.00)A.B.C.D.12.
6、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分为_。 A.编写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与说明书 B.编写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说明与报告表 C.编写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和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 D.编写规划有关环境影响报告书和报告表(分数:2.00)A.B.C.D.1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下列需要编制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是_。 A.省级旅游区的总体规划 B.教育发展规划 C.网络发展规划 D.防止自然灾害规划(分数:2.00)A.B.C.D.14.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编制机关应当在报送审查的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中附具对_的说明。 A.公众意见采纳或不采纳
7、 B.公众概况 C.听证会概况 D.网站公示情况(分数:2.00)A.B.C.D.15.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专项规划的编制机关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权益的规划,应当在规划草案_举行论证会、听证会,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意见。 A.报送审批前 B.报送审批后 C.报送审批期间 D.规划编制前(分数:2.00)A.B.C.D.16.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专项规划的编制机关在报批规划草案时,未附送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有关文件,审批机关将_。 A.不予审批 B.受理登记 C.给以审批 D.注册处理(分数:2.00)A.B.C.D.17.依据中华人民
8、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_。 A.环境影响报告表 B.环境影响登记表 C.环境影响报告书 D.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说明(分数:2.00)A.B.C.D.18.某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工业专项规划时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所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提交给_ 审查。 A.该市行业主管部门 B.该市环保行政主管部门 C.该市人民政府 D.上一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分数:2.00)A.B.C.D.19.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专
9、项规划的编制机关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规划,应当在该规划_,征求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的意见。 A.报送审批后 B.报送审批前 C.正式批准前 D.报送审批过程中(分数:2.00)A.B.C.D.20.设区的某市发改委组织编制工业发展规划。报送审查的环评报告书草案的公众意见作采纳或者不采纳说明的单位应当是_。 A.该市环保局 B.该市规划局 C.该市发改委 D.该规划的审批机关(分数:2.00)A.B.C.D.21.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收到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之日起_日内,对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查,审查小组应当提出书面审查意见。 A.10 B.15 C
10、.20 D.30(分数:2.00)A.B.C.D.2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规划实施后,编制机关应当及时组织_,并将结果报告审批机关。 A.环境审计 B.公众参与 C.专家小组审议 D.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分数:2.00)A.B.C.D.23.设区的某市发改委组织编制该市高新技术产业规划。该市人民政府在审批专项规划草案,作出决策前,应当先由_指定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部门召集有关部门代表和专家组成审查小组,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查。 A.该市发改委 B.该市人民政府 C.该市的上级人民政府 D.该市的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分数:2.00)A.B.C.D.
11、24.某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拟制定煤炭发展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其配套规章,该市政府应当组织进行该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编制该规划的_。 A.环境影响登记表 B.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 C.环境影响报告表 D.环境影响报告书(分数:2.00)A.B.C.D.25.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进行公众参与的主体是_。 A.规划编制机关 B.规划审批机关 C.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单位 D.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分数:2.00)A.B.C.D.26.某省人民政府拟报送一流域水电规划草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该省人民政府在报送该
12、规划草案时,应当_。 A.将该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一并附送规划审批机关审查 B.只将审查小组对该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一并附送规划审批机关审查 C.将该规划的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作为规划草案的组成部分报送规划审批机关 D.只将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该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意见一并附送规划审批机关审查(分数:2.00)A.B.C.D.27.审查小组在审查某省跨流域调水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时,发现其中未就跨流域调水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行评价。依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审查小组提出的审查意见应当是_。 A.对该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修改并重新审查 B.对该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修改并重新征求公
13、众意见 C.对该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修改并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 D.对该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修改并与规划草案一并报送规划审批机关审批(分数:2.00)A.B.C.D.28.某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在审批电镀行业规划草案时,拟不采纳审查小组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该市人民政府应当_。 A.对该规划草案提出重新审查的要求 B.要求规划编制机关重新编制该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C.对不采纳审查小组的审查意见的理由作出说明,并存档备查 D.对不采纳审查小组的审查意见作出说明,并重新审查该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分数:2.00)A.B.C.D.29.依据规划环境影
14、响评价条例,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发现某规划实施过程中产生重大不良环境影响时,应当_。 A.及时对该规划的环境影响进行核查 B.及时组织该规划环境影响的跟踪评价 C.要求重新编制该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D.取消编制该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技术机构的资质(分数:2.00)A.B.C.D.30.依据“关于学习贯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强化矿产资源开发规划环评实效性的落脚点是_。 A.保障资源开发区域的社会稳定 B.保障资源开发区域的经济发展 C.保障资源开发区域的生态服务功能 D.保障资源开发区域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分数:2.00)A.B.C.D.31.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
15、的市级以上_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该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 A.环境保护局 B.地方人民政府 C.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D.规划局(分数:2.00)A.B.C.D.3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有关规定,下列规划应当编制环境影响篇章或者说明的是_。 A.设区的市级以上流域水电规划 B.设区的市级以上跨流域调水规划 C.设区的市级以上防洪、治涝、灌溉规划 D.设区的市级以上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分数:2.00)A.B.C.D.33.某市人民政府编制了土地资源开发整理规划。
16、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该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形式应当是_。 A.环境影响登记表 B.环境影响报告表 C.环境影响报告书 D.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分数:2.00)A.B.C.D.34.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_。 A.环境影响报告表 B.环境影响登记表 C.环境影响报告书 D.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分数:2.00)A.B.C.D.二、B不定项选择题/B(总题数:8,分数:32.00)35.
1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立法目的包括_。 A.落实科学发展观 B.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C.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D.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E.预防因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分数:4.00)A.B.C.D.E.36.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包括_。 A.全国人大制定的环境保护法律 B.国务院制定的环境保护行政法规 C.省级人民政府制定的环境保护规章 D.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环境保护法规 E.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环境保护规章(分数:4.00)A.B.C.D.E.37.在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中,如果法律规定中有不一致的地方,应遵循_原则
18、。 A.后法大于先法 B.综合法大于单行法 C.单行法大于相关法 D.相关法大于综合法(分数:4.00)A.B.C.D.38.在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中,按照法律效力由低到高排列,错误的有_。 A.地方政府规章、政府部门规章、法规、法律 B.政府部门规章、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法律 C.地方政府规章、地方性法规、行政法规、法律 D.地方政府规章、地方性法规、政府部门规章、行政法规(分数:4.00)A.B.C.D.39.关于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分类体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 A.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环境保护的综合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是环境保护的相关法 C.中华人民共
19、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是环境保护的相关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是环境保护的综合法(分数:4.00)A.B.C.D.40.下列关于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的构成,说法正确的是_。 A.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B.在环境体系中占有核心地位,对环境保护的重大问题作出了全面的原则性规定的法律是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构成其他单项环境立法的依据 D.我国现已形成了法律、法规、规章、标准以及国际条约所组成的一个完整而又相对独立的法律体系(分数:4.00)A.B.C.D.41.下列关于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中各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说法正确的是_。 A.宪法是我国
20、环境法体系的基础,在整个环境法规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他层次法律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B.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法体系的基础,在整个法规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C.环境行政法具有仅次于宪法的法律效力,除宪法以外的其他层次不得与其相抵触 D.地方环境法规不得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 E.法规的效力高于法律(分数:4.00)A.B.C.D.E.42.下列关于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中各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说法错误的是_。 A.地方环境法规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行政规章制定 B.地方环境法规可以同行政法规相抵触 C.后法的效力高于前法 D.地方法规不得违背国家法律法规(分数:
21、4.00)A.B.C.D.(A)环境影响评价概述与环保法规体系、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一)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34,分数:68.00)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所称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_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A.预防或者减轻 B.预防 C.减轻 D.预防和减轻(分数:2.00)A. B.C.D.解析: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所称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_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
22、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A.规划项目 B.建设项目 C.规划和建设项目 D.计划项目(分数:2.00)A.B.C. D.解析: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所称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_,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A.分析和预测 B.评估 C.预测和评估 D.分析、预测和评估(分数:2.00)A.B.C.D. 解析: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所称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_。
23、 A.方法 B.方法与制度 C.制度 D.规章(分数:2.00)A.B. C.D.解析: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所称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_的方法与制度。 A.监测 B.跟踪监测 C.跟踪调查 D.后评价(分数:2.00)A.B. C.D.解析: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环境影响评价必须_,综合考虑规划或者建设项目实施后对各种环境因素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A.客观、公开、公正 B.公平、公开、公正 C.客观、公开 D.科学、公开、公平
24、(分数:2.00)A. B.C.D.解析:7.环境影响评价必须客观、公开、公正,综合考虑规划或者建设项目实施后对各种环境因素及其所构成的_可能造成的影响,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A.生境 B.生物群落 C.生态景观 D.生态系统(分数:2.00)A.B.C.D. 解析:8.我国现行环保法律法规体系不包括_。 A.环境保护国际公约 B.环境保护行政法规 C.省级人民政府制定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D.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部门制定的环保规范性文件(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政府部门规章是指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单独发布或与国务院有关部门联合发布的环境保护规范性文件。9.按照
25、法律效力由高到低,下列排列中正确的是_。 A.法律、地方性法规、行政法规 B.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 C.地方性政府规章、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 D.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政府规章(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行政法规仅次于法律,因此选项 A是错的。地方性法规的层次高于地方政府部门规章,因此 C选项是错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不能相抵触,效力的高低难判断,从教材中的体系框架图中仅可以看出属于同一级别。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框架图的关系请考生务必掌握。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_,应当在规
26、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该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 A.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 B.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关专项规划 C.农业专项规划 D.环境保护规划(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一地,三域,十个专项”的规划需要进行规划环评。“一地(土地),三域(区域、海域、流域)”编写该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1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对_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环境影响评价,编写该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 A.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 B.钢铁生产规划 C.能源规划 D.文化教育发展规划(分数:2.00)A. B.C.D.
27、解析:1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分为_。 A.编写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与说明书 B.编写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说明与报告表 C.编写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和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 D.编写规划有关环境影响报告书和报告表(分数:2.00)A.B.C. D.解析:1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下列需要编制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是_。 A.省级旅游区的总体规划 B.教育发展规划 C.网络发展规划 D.防止自然灾害规划(分数:2.00)A. B.C.D.解析:14.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编制机关应当在报送审查的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中附具对_的说明
28、。 A.公众意见采纳或不采纳 B.公众概况 C.听证会概况 D.网站公示情况(分数:2.00)A. B.C.D.解析:15.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专项规划的编制机关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权益的规划,应当在规划草案_举行论证会、听证会,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意见。 A.报送审批前 B.报送审批后 C.报送审批期间 D.规划编制前(分数:2.00)A. B.C.D.解析:16.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专项规划的编制机关在报批规划草案时,未附送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有关文件,审批机关将_。 A.不予审批 B.受理登记 C.给以审批 D.注册处理(分数:
29、2.00)A. B.C.D.解析:17.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_。 A.环境影响报告表 B.环境影响登记表 C.环境影响报告书 D.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说明(分数:2.00)A.B.C.D. 解析:18.某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工业专项规划时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所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提交给_ 审查。 A.该市行业主管部门 B.该市环保行政主管部门 C.该市人民政府 D.上一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分数:2.00
30、)A.B. C.D.解析:19.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专项规划的编制机关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规划,应当在该规划_,征求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的意见。 A.报送审批后 B.报送审批前 C.正式批准前 D.报送审批过程中(分数:2.00)A.B. C.D.解析:20.设区的某市发改委组织编制工业发展规划。报送审查的环评报告书草案的公众意见作采纳或者不采纳说明的单位应当是_。 A.该市环保局 B.该市规划局 C.该市发改委 D.该规划的审批机关(分数:2.00)A.B.C. D.解析:21.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收到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之日起_日内,对专
31、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查,审查小组应当提出书面审查意见。 A.10 B.15 C.20 D.30(分数:2.00)A.B.C.D. 解析:2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规划实施后,编制机关应当及时组织_,并将结果报告审批机关。 A.环境审计 B.公众参与 C.专家小组审议 D.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分数:2.00)A.B.C.D. 解析:23.设区的某市发改委组织编制该市高新技术产业规划。该市人民政府在审批专项规划草案,作出决策前,应当先由_指定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部门召集有关部门代表和专家组成审查小组,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查。 A.该市发改委 B.该市人
32、民政府 C.该市的上级人民政府 D.该市的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分数:2.00)A.B. C.D.解析:24.某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拟制定煤炭发展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其配套规章,该市政府应当组织进行该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编制该规划的_。 A.环境影响登记表 B.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 C.环境影响报告表 D.环境影响报告书(分数:2.00)A.B. C.D.解析:25.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进行公众参与的主体是_。 A.规划编制机关 B.规划审批机关 C.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单位 D.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分数:2.00)A. B.C.D.解
33、析:26.某省人民政府拟报送一流域水电规划草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该省人民政府在报送该规划草案时,应当_。 A.将该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一并附送规划审批机关审查 B.只将审查小组对该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一并附送规划审批机关审查 C.将该规划的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作为规划草案的组成部分报送规划审批机关 D.只将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该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意见一并附送规划审批机关审查(分数:2.00)A. B.C.D.解析:27.审查小组在审查某省跨流域调水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时,发现其中未就跨流域调水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行评价。依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
34、,审查小组提出的审查意见应当是_。 A.对该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修改并重新审查 B.对该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修改并重新征求公众意见 C.对该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修改并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 D.对该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修改并与规划草案一并报送规划审批机关审批(分数:2.00)A. B.C.D.解析:28.某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在审批电镀行业规划草案时,拟不采纳审查小组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该市人民政府应当_。 A.对该规划草案提出重新审查的要求 B.要求规划编制机关重新编制该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C.对不采纳审查小组的审查意见的理由作出说明
35、,并存档备查 D.对不采纳审查小组的审查意见作出说明,并重新审查该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分数:2.00)A.B.C. D.解析:29.依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发现某规划实施过程中产生重大不良环境影响时,应当_。 A.及时对该规划的环境影响进行核查 B.及时组织该规划环境影响的跟踪评价 C.要求重新编制该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D.取消编制该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技术机构的资质(分数:2.00)A. B.C.D.解析:30.依据“关于学习贯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强化矿产资源开发规划环评实效性的落脚点是_。 A.保障资源开发区域的社会稳定 B.保障资
36、源开发区域的经济发展 C.保障资源开发区域的生态服务功能 D.保障资源开发区域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分数:2.00)A.B.C. D.解析:31.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_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该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 A.环境保护局 B.地方人民政府 C.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D.规划局(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考查规划环评的组织者。3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有关规定,下列规划应当编制环境影响篇章或者说明的是_。 A.设区的市级以上流域水电
37、规划 B.设区的市级以上跨流域调水规划 C.设区的市级以上防洪、治涝、灌溉规划 D.设区的市级以上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选项 ABD都属“编制环境影响篇章和说明”的规划。这种题年年都有 23 个,考生务必要注意。具体哪些规划需编制报告书,哪些需编制环境影响篇章和说明,参见关于印发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规划的具体范围(试行)和编制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的规划的具体范围(试行)的通知(环发200498号)。33.某市人民政府编制了土地资源开发整理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该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形式应当是_。 A.环境影响登记表 B.环境影
38、响报告表 C.环境影响报告书 D.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分数:2.00)A.B.C. D.解析:34.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_。 A.环境影响报告表 B.环境影响登记表 C.环境影响报告书 D.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分数:2.00)A.B.C.D. 解析:二、B不定项选择题/B(总题数:8,分数:32.00)3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立法目的包括_。 A.落实科学发展观 B.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39、 C.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D.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E.预防因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分数:4.00)A.B. C.D. E. 解析:36.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包括_。 A.全国人大制定的环境保护法律 B.国务院制定的环境保护行政法规 C.省级人民政府制定的环境保护规章 D.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环境保护法规 E.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环境保护规章(分数:4.00)A. B. C. D.E.解析:解析 县级人民代表大会不享有立法权。37.在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中,如果法律规定中有不一致的地方,应遵循_原则。 A.后法大于先法 B.综合
40、法大于单行法 C.单行法大于相关法 D.相关法大于综合法(分数:4.00)A. B.C.D.解析:38.在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中,按照法律效力由低到高排列,错误的有_。 A.地方政府规章、政府部门规章、法规、法律 B.政府部门规章、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法律 C.地方政府规章、地方性法规、行政法规、法律 D.地方政府规章、地方性法规、政府部门规章、行政法规(分数:4.00)A.B. C.D. 解析:39.关于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分类体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 A.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环境保护的综合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是环境保护的相关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
41、促进法是环境保护的相关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是环境保护的综合法(分数:4.00)A. B.C. D.解析: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是环境保护单行法。相关法与单行法的主要区别是:相关法仅是部分内容涉及环境保护的有关要求,而单行法主要是针对环境保护的内容而设立的法律。40.下列关于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的构成,说法正确的是_。 A.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B.在环境体系中占有核心地位,对环境保护的重大问题作出了全面的原则性规定的法律是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构成其他单项环境立法的依据 D.我国现已形成了法律、法
42、规、规章、标准以及国际条约所组成的一个完整而又相对独立的法律体系(分数:4.00)A. B.C. D. 解析:41.下列关于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中各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说法正确的是_。 A.宪法是我国环境法体系的基础,在整个环境法规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他层次法律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B.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法体系的基础,在整个法规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C.环境行政法具有仅次于宪法的法律效力,除宪法以外的其他层次不得与其相抵触 D.地方环境法规不得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 E.法规的效力高于法律(分数:4.00)A. B.C.D. E.解析:解析 环境法律具有仅次于宪法的法律效力,除宪法以外的其他层次不得与其相抵触。选项 E的正确说法是:法律的效力高于法规。42.下列关于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中各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说法错误的是_。 A.地方环境法规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行政规章制定 B.地方环境法规可以同行政法规相抵触 C.后法的效力高于前法 D.地方法规不得违背国家法律法规(分数:4.00)A. B. C.D.解析:解析 地方环境法规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制定。地方环境法规的层次高于地方行政规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