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工程类职业资格】(A)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11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272904       资源大小:167K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工程类职业资格】(A)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11及答案解析.doc

    1、(A)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11 及答案解析(总分:10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33,分数:66.00)1.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生态机理分析法是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和受其影响的动、植物的生物学特征,依照_分析、预测工程生态影响的方法。 A.生态学原理 B.生命科学原理 C.景观学原理 D.生物学原理(分数:2.00)A.B.C.D.2.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生态综合指数法评价公式 E=(Eh i-Ehqi)Wi中 Wi表示_。 A.斑块 i 出现的样方数 B.群落的多样性指数 C.i 因子的权值 D.种数(分数:2.00)A.B.C.D

    2、.3.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生态综合指数法评价公式 E=(Eh i-Ehqi)Wi中 E 表示_。 A.开发建设活动前后生物多样性变化值 B.开发建设活动前后生态质量变化值 C.开发建设活动后 i 因子的质量指标 D.开发建设活动前 i 因子的质量指标(分数:2.00)A.B.C.D.4.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生态影响评价中,类比分析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_评价方法。 A.定量和半定量 B.定性和半定量 C.定性和定量 D.半定性和半定量(分数:2.00)A.B.C.D.5.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公式 (分数:2.00)A.B.C.D.6.按照水力侵蚀的强度分级,下列

    3、哪个侵蚀模数值属强度侵蚀?_ A.1000200t/(km 2a) B.25005000t/(km 2a) C.50008000t/(km 2a) D.800015000t/(km 2a)(分数:2.00)A.B.C.D.7.风蚀强度分级按植被覆盖度(%)、年风蚀厚度(mm)、侵蚀模数t/(km 2a)三项指标划分,以下三项指标属中度风蚀强度的是_t/(km 2a)。 A.7050,210,2002500 B.5030,1025,25005000 C.1030,2550,50008000 D.10,50100,800015000(分数:2.00)A.B.C.D.8.土壤侵蚀模数为 250050

    4、00t/(km 2a)时,水土流失属于_。 A.轻度侵蚀 B.中度侵蚀 C.强度侵蚀 D.极强度侵蚀(分数:2.00)A.B.C.D.9.土壤侵蚀强度以_表示。 A.土壤侵蚀模数t(m 2a) B.土壤容许流失量t/(m 2a) C.土壤侵蚀模数t/(km 2a) D.植被覆盖度(mm)(分数:2.00)A.B.C.D.10.通用水土流失方程式 A=RKLSCP 中,A 表示_。 A.土壤侵蚀模数 B.土壤容许流失量 C.土壤侵蚀面积 D.单位面积多年平均土壤侵蚀量(分数:2.00)A.B.C.D.11.总磷负荷规范化公式 (分数:2.00)A.B.C.D.12.用营养物质负荷法预测富营养化时

    5、,当 TP 为 15mg/m3时,湖泊富营养化等级为_。 A.富营养 B.中营养 C.贫营养 D.一般营养(分数:2.00)A.B.C.D.13.用营养状况指数法预测富营养化时,当 TSI 为 35 时,湖泊富营养化等级为_。 A.富营养 B.中营养 C.贫营养 D.一般营养(分数:2.00)A.B.C.D.14.一般认为春季湖水循环期间的总磷浓度在_以下时基本不发生藻花和降低水的透明度。 A.1mg/m3 B.2mg/m3 C.10mg/m3 D.20mg/m3(分数:2.00)A.B.C.D.15.表征土壤侵蚀强度的指标是_。 A土壤侵蚀厚度 B土壤侵蚀量 C土壤侵蚀面积 D土壤侵蚀模数(

    6、分数:2.00)A.B.C.D.16.风力侵蚀强度分级指标有_。 A.植被覆盖度、年风蚀厚度、侵蚀模数 B.植被覆盖度、年风蚀厚度、土壤侵蚀面积 C.植被覆盖度、侵蚀模数、土壤侵蚀面积 D.侵蚀模数、年风蚀厚度、土壤侵蚀面积(分数:2.00)A.B.C.D.17.通常,工业、矿业固体废物所含的成分经物理、化学、生物转化后会形成_污染。 A.物理物质型 B.化学物质型 C.辐射物质型 D.病原体型(分数:2.00)A.B.C.D.18.通常,人畜粪便和有机垃圾所含的成分经物理、化学、生物转化后会形成_污染。 A.物理物质型 B.化学物质型 C.辐射物质型 D.病原体型(分数:2.00)A.B.C

    7、.D.19.在陆地堆积或简单填埋的固体废物,经过雨水的浸渍和废物本身的分解,将会产生含有有害化学物质的_,从而形成水污染。 A.渗滤液 B.重金属 C.有毒、有害气体 D.有机体(分数:2.00)A.B.C.D.20.固体废物堆放、贮存和处置场的污染物可以通过_方式释放到环境中。 A.固态 B.气态 C.液态 D.上述形态的一种或多种(分数:2.00)A.B.C.D.21.堆放的固体废物产生的大气主要污染物是_。 A.细微颗粒、粉尘、毒气、恶臭 B.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氯气 C.细微颗粒、粉尘、BOD 5、氨氮 D.三氧化硫、一氧化二氮、二氧化碳、重金属(分数:2.00)A.B.C.

    8、D.22.下列哪个公式表达的是填埋场污染物迁移速度?_ A B C D (分数:2.00)A.B.C.D.23.垃圾填埋场渗滤液通常可根据填埋场“年龄”分为两类,“年轻”填埋场的填埋时间在_年以下。 A.2 B.3 C.4 D.5(分数:2.00)A.B.C.D.24.一般情况,“年轻”填埋场的渗滤液的 pH_,BOD5 及 COD 浓度_。 A.较高较高 B.较低较高 C.较高较低 D.较低较低(分数:2.00)A.B.C.D.25.城市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气体主要为_。 A.氨气和一氧化碳 B.甲烷和二氧化碳 C.甲烷和二氧化氮 D.氮气和氨气(分数:2.00)A.B.C.D.26.一般情况,

    9、“年老”填埋场的渗滤液的 pH_,BOD 5及 COD 浓度_。 A.接近中性或弱碱性较低 B.接近中性或弱碱性较高 C.接近酸性或弱酸性较高 D.较低较低(分数:2.00)A.B.C.D.27.一般情况,“年轻”填埋场的渗滤液的:BOD 5/COD 的比值_。 A.中等 B.较低 C.较高 D.不能确定(分数:2.00)A.B.C.D.28.封场后的填埋场,植被恢复过程中种植于填埋场顶部覆盖层上的植物_受到污染。 A.可能 B.不会 C.一定 D.严重(分数:2.00)A.B.C.D.29.填埋场渗滤液_可能会对地下水及地表水造成污染。 A.泄漏 B.处理不当 C.重金属 D.泄漏或处理不当

    10、(分数:2.00)A.B.C.D.30.填埋场产生的气体排放对大气的污染、对公众健康的危害以及可能发生的_对公众安全有一定的威胁。 A.燃烧 B.爆炸 C.泄漏 D.处理不当(分数:2.00)A.B.C.D.31.垃圾填埋场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的主要内容是_。 A.释放气体对环境的影响 B.恶臭对环境的影响 C.渗滤液对环境的影响 D.释放气体及恶臭对环境的影响(分数:2.00)A.B.C.D.32.垃圾填埋场的环评需对洪涝_产生的过量渗滤液以及垃圾释放气因物理、化学条件异变而产生的垃圾爆炸等进行风险事故评价。 A.正常年 B.多年平均 C.特征年 D.五年平均(分数:2.00)A.B.C.

    11、D.33.垃圾填埋场的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方法一般是根据监测值与各种标准,采用_方法。 A.单因子和多因子综合评判 B.单因子 C.多因子综合评判 D.极值评判(分数:2.00)A.B.C.D.二、B不定项选择题/B(总题数:19,分数:38.00)34.表达水土流失的定量指标有_。 A.侵蚀模数 B.侵蚀类型 C.侵蚀面积 D.侵蚀量(分数:2.00)A.B.C.D.35.Carlson 的营养状况指数法预测富营养化,其认为湖泊中总磷与_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A.年出湖水量 B.透明度 C.输入与输出磷 D.叶绿素 a(分数:2.00)A.B.C.D.36.固体废物按其污染特性可分为_。 A.农

    12、业固体废物 B.一般废物 C.工业固体废物 D.危险废物 E.城市固体废物(分数:2.00)A.B.C.D.E.37.固体废物按其来源可分为_。 A.农业固体废物 B.工业固体废物 C.一般废物 D.危险废物 E.城市固体废物(分数:2.00)A.B.C.D.E.38.固体废物填埋场渗滤液来源有_。 A.降水 B.地表水 C.地下水 D.填埋场中的废物含有的水(分数:2.00)A.B.C.D.39.固体废物填埋场污染物在衬层和包气带土层中的迁移速度受下列哪些因素的影响?_ A.地下水的运移速度 B.地表径流的运移速度 C.土壤堆积容重 D.土壤水体系中的吸附平衡系数 E.多孔介质的有效空隙度(

    13、分数:2.00)A.B.C.D.E.40.固体废物可以通过_危害人类健康。 A.大气环境 B.食物链 C.声环境 D.土壤环境 E.水环境(分数:2.00)A.B.C.D.E.41.下列关于固体废物致人疾病途径的说法,正确的是_。 A.处置堆存填埋固体废物可以通过地下水的间接饮用使人致病 B.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作为肥料通过农作物可使人致病 C.固体废物的堆肥产品通过农作物可使人致病 D.固体废物的焚烧产生的二次污染物可使人致病 E.固体废物直接倒入江河湖泊影响水生生物,食用水生生物后可使人致病(分数:2.00)A.B.C.D.E.42.一般情况,下列哪些属于“年轻”填埋场的渗滤液的水质特点?_

    14、A.各类重金属离子浓度较高 B.BOD5及 C0D 浓度较低 C.pH 较低 D.色度大 E.BOD5/COD 的比值较低(分数:2.00)A.B.C.D.E.43.城市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气体主要为_。 A.氨气 B.二氧化碳 C.硫化物 D.氮气 E.甲烷(分数:2.00)A.B.C.D.E.44.下列关于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气体,说法错误的有_。 A.接受工业废物的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气体中可能含有微量挥发性有毒气体 B.城市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气体主要为甲烷和二氧化碳 C.垃圾填埋场产生的微量气体很小,成分也不多 D.城市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气体主要为氮气和氨气(分数:2.00)A.B.C.D.45.一般

    15、情况,属“年老”填埋场的渗滤液的水质特点的是_。A各类重金属离子浓度开始下降 BBOD 5及 COD 浓度较低CpH 接近中性或弱碱性 D (分数:2.00)A.B.C.D.E.46.下列关于运行中的垃圾填埋场对环境的主要影响,说法正确的有_。 A.流经填埋场区的地表径流可能受到污染 B.填埋场孳生的昆虫、啮齿动物以及在填埋场的鸟类和其他动物可能传播疾病 C.填埋场工人生活噪声对公众产生一定的影响 D.填埋作业及垃圾堆体可能造成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环境影响 E.填埋场产生的气体排放可能发生的爆炸对公众安全的威胁(分数:2.00)A.B.C.D.E.47.下列关于运行中的垃圾填埋场对环境的主

    16、要影响,说法正确的有_。 A.填埋场的存在对周围景观没有不利影响 B.填埋场垃圾中的塑料袋、纸张以及尘土等在未来得及覆土压实情况下可能飘出场外,造成环境污染和景观破坏 C.填埋场渗滤液泄漏或处理不当对地下水及地表水造成污染 D.填埋场产生的气体排放对大气产生污染、对公众健康有一定的危害 E.填埋场机械噪声对公众有一定的影响(分数:2.00)A.B.C.D.E.48.垃圾填埋场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的主要工作内容有_。 A.正常排放对地表水的影响 B.正常排放对地下水的影响 C.非正常渗漏对地下水的影响 D.非正常渗漏对地表水的影响(分数:2.00)A.B.C.D.49.垃圾填埋场场址选择评价的重

    17、点是场地的_。 A.工程的区位条件 B.水文地质条件 C.工程地质条件 D.土壤自净能力(分数:2.00)A.B.C.D.50.垃圾填埋场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的主要内容是_。 A.释放气体对环境的影响 B.机械噪声、振动对环境的影响 C.渗滤液对环境的影响 D.恶臭对环境的影响(分数:2.00)A.B.C.D.51.垃圾填埋场污染防治措施主要内容包括_。 A.除尘脱硫措施 B.减振防噪措施 C.渗滤液的治理和控制措施以及填埋场衬里破裂补救措施 D.释放气的导排或综合利用措施以及防臭措施(分数:2.00)A.B.C.D.52.垃圾焚烧厂的废气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有_。 A.粉尘(颗粒物) B.酸性

    18、气体(HCl、HF、SO x等) C.重金属(Hg、Pb、Cr 等) D.二噁英 E.恶臭气体(分数:2.00)A.B.C.D.E.(A)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11 答案解析(总分:10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33,分数:66.00)1.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生态机理分析法是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和受其影响的动、植物的生物学特征,依照_分析、预测工程生态影响的方法。 A.生态学原理 B.生命科学原理 C.景观学原理 D.生物学原理(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生态学原理很多,比如生态学的普适性原理以及生态系统规律可以用于解释分析一定

    19、的因果关系,这就是生态机理分析法的优势所在。2.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生态综合指数法评价公式 E=(Eh i-Ehqi)Wi中 Wi表示_。 A.斑块 i 出现的样方数 B.群落的多样性指数 C.i 因子的权值 D.种数(分数:2.00)A.B.C. D.解析:3.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生态综合指数法评价公式 E=(Eh i-Ehqi)Wi中 E 表示_。 A.开发建设活动前后生物多样性变化值 B.开发建设活动前后生态质量变化值 C.开发建设活动后 i 因子的质量指标 D.开发建设活动前 i 因子的质量指标(分数:2.00)A.B. C.D.解析:4.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20、生态影响,生态影响评价中,类比分析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_评价方法。 A.定量和半定量 B.定性和半定量 C.定性和定量 D.半定性和半定量(分数:2.00)A.B. C.D.解析:5.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公式 (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香农-纳指数用以表达生物多样性的一种方法,在香农-纳多样性指数计算公式中,包含两个因素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大小:种类数目,即丰富度;种类中个体分配上的平均性或均匀性。种类数目多,可增加多样性;同样,种类之间个体分配的均匀性增加也会使多样性提高。6.按照水力侵蚀的强度分级,下列哪个侵蚀模数值属强度侵蚀?_ A.1000200t/(km

    21、2a) B.25005000t/(km 2a) C.50008000t/(km 2a) D.800015000t/(km 2a)(分数:2.00)A.B.C. D.解析:7.风蚀强度分级按植被覆盖度(%)、年风蚀厚度(mm)、侵蚀模数t/(km 2a)三项指标划分,以下三项指标属中度风蚀强度的是_t/(km 2a)。 A.7050,210,2002500 B.5030,1025,25005000 C.1030,2550,50008000 D.10,50100,800015000(分数:2.00)A.B. C.D.解析:8.土壤侵蚀模数为 25005000t/(km 2a)时,水土流失属于_。

    22、A.轻度侵蚀 B.中度侵蚀 C.强度侵蚀 D.极强度侵蚀(分数:2.00)A.B. C.D.解析:9.土壤侵蚀强度以_表示。 A.土壤侵蚀模数t(m 2a) B.土壤容许流失量t/(m 2a) C.土壤侵蚀模数t/(km 2a) D.植被覆盖度(mm)(分数:2.00)A.B.C. D.解析:10.通用水土流失方程式 A=RKLSCP 中,A 表示_。 A.土壤侵蚀模数 B.土壤容许流失量 C.土壤侵蚀面积 D.单位面积多年平均土壤侵蚀量(分数:2.00)A.B.C.D. 解析:11.总磷负荷规范化公式 (分数:2.00)A.B.C. D.解析:12.用营养物质负荷法预测富营养化时,当 TP

    23、为 15mg/m3时,湖泊富营养化等级为_。 A.富营养 B.中营养 C.贫营养 D.一般营养(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TP 浓度10mg/m 3,为贫营养;1020mg/m 3,为中营养;20mg/m 3,为富营养。13.用营养状况指数法预测富营养化时,当 TSI 为 35 时,湖泊富营养化等级为_。 A.富营养 B.中营养 C.贫营养 D.一般营养(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TSI40,为贫营养;4050,为中营养;50,为富营养。14.一般认为春季湖水循环期间的总磷浓度在_以下时基本不发生藻花和降低水的透明度。 A.1mg/m3 B.2mg/m3

    24、 C.10mg/m3 D.20mg/m3(分数:2.00)A.B.C. D.解析:15.表征土壤侵蚀强度的指标是_。 A土壤侵蚀厚度 B土壤侵蚀量 C土壤侵蚀面积 D土壤侵蚀模数(分数:2.00)A.B.C.D. 解析:16.风力侵蚀强度分级指标有_。 A.植被覆盖度、年风蚀厚度、侵蚀模数 B.植被覆盖度、年风蚀厚度、土壤侵蚀面积 C.植被覆盖度、侵蚀模数、土壤侵蚀面积 D.侵蚀模数、年风蚀厚度、土壤侵蚀面积(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在参考教材中能直接找到答案。17.通常,工业、矿业固体废物所含的成分经物理、化学、生物转化后会形成_污染。 A.物理物质型 B.化学物质型

    25、C.辐射物质型 D.病原体型(分数:2.00)A.B. C.D.解析:18.通常,人畜粪便和有机垃圾所含的成分经物理、化学、生物转化后会形成_污染。 A.物理物质型 B.化学物质型 C.辐射物质型 D.病原体型(分数:2.00)A.B.C.D. 解析:19.在陆地堆积或简单填埋的固体废物,经过雨水的浸渍和废物本身的分解,将会产生含有有害化学物质的_,从而形成水污染。 A.渗滤液 B.重金属 C.有毒、有害气体 D.有机体(分数:2.00)A. B.C.D.解析:20.固体废物堆放、贮存和处置场的污染物可以通过_方式释放到环境中。 A.固态 B.气态 C.液态 D.上述形态的一种或多种(分数:2

    26、.00)A.B.C.D. 解析:21.堆放的固体废物产生的大气主要污染物是_。 A.细微颗粒、粉尘、毒气、恶臭 B.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氯气 C.细微颗粒、粉尘、BOD 5、氨氮 D.三氧化硫、一氧化二氮、二氧化碳、重金属(分数:2.00)A. B.C.D.解析:22.下列哪个公式表达的是填埋场污染物迁移速度?_ A B C D (分数:2.00)A.B. C.D.解析:23.垃圾填埋场渗滤液通常可根据填埋场“年龄”分为两类,“年轻”填埋场的填埋时间在_年以下。 A.2 B.3 C.4 D.5(分数:2.00)A.B.C.D. 解析:24.一般情况,“年轻”填埋场的渗滤液的 pH_,

    27、BOD5 及 COD 浓度_。 A.较高较高 B.较低较高 C.较高较低 D.较低较低(分数:2.00)A.B. C.D.解析:25.城市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气体主要为_。 A.氨气和一氧化碳 B.甲烷和二氧化碳 C.甲烷和二氧化氮 D.氮气和氨气(分数:2.00)A.B. C.D.解析:26.一般情况,“年老”填埋场的渗滤液的 pH_,BOD 5及 COD 浓度_。 A.接近中性或弱碱性较低 B.接近中性或弱碱性较高 C.接近酸性或弱酸性较高 D.较低较低(分数:2.00)A. B.C.D.解析:27.一般情况,“年轻”填埋场的渗滤液的:BOD 5/COD 的比值_。 A.中等 B.较低 C.较

    28、高 D.不能确定(分数:2.00)A.B.C. D.解析:28.封场后的填埋场,植被恢复过程中种植于填埋场顶部覆盖层上的植物_受到污染。 A.可能 B.不会 C.一定 D.严重(分数:2.00)A. B.C.D.解析:29.填埋场渗滤液_可能会对地下水及地表水造成污染。 A.泄漏 B.处理不当 C.重金属 D.泄漏或处理不当(分数:2.00)A.B.C.D. 解析:30.填埋场产生的气体排放对大气的污染、对公众健康的危害以及可能发生的_对公众安全有一定的威胁。 A.燃烧 B.爆炸 C.泄漏 D.处理不当(分数:2.00)A.B. C.D.解析:31.垃圾填埋场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的主要内容是

    29、_。 A.释放气体对环境的影响 B.恶臭对环境的影响 C.渗滤液对环境的影响 D.释放气体及恶臭对环境的影响(分数:2.00)A.B.C.D. 解析:32.垃圾填埋场的环评需对洪涝_产生的过量渗滤液以及垃圾释放气因物理、化学条件异变而产生的垃圾爆炸等进行风险事故评价。 A.正常年 B.多年平均 C.特征年 D.五年平均(分数:2.00)A.B.C. D.解析:33.垃圾填埋场的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方法一般是根据监测值与各种标准,采用_方法。 A.单因子和多因子综合评判 B.单因子 C.多因子综合评判 D.极值评判(分数:2.00)A. B.C.D.解析:二、B不定项选择题/B(总题数:19,分数:

    30、38.00)34.表达水土流失的定量指标有_。 A.侵蚀模数 B.侵蚀类型 C.侵蚀面积 D.侵蚀量(分数:2.00)A. B.C. D. 解析:35.Carlson 的营养状况指数法预测富营养化,其认为湖泊中总磷与_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A.年出湖水量 B.透明度 C.输入与输出磷 D.叶绿素 a(分数:2.00)A.B. C.D. 解析:36.固体废物按其污染特性可分为_。 A.农业固体废物 B.一般废物 C.工业固体废物 D.危险废物 E.城市固体废物(分数:2.00)A.B. C.D. E.解析:37.固体废物按其来源可分为_。 A.农业固体废物 B.工业固体废物 C.一般废物 D.危

    31、险废物 E.城市固体废物(分数:2.00)A. B. C.D.E. 解析:38.固体废物填埋场渗滤液来源有_。 A.降水 B.地表水 C.地下水 D.填埋场中的废物含有的水(分数:2.00)A. B. C. D. 解析:39.固体废物填埋场污染物在衬层和包气带土层中的迁移速度受下列哪些因素的影响?_ A.地下水的运移速度 B.地表径流的运移速度 C.土壤堆积容重 D.土壤水体系中的吸附平衡系数 E.多孔介质的有效空隙度(分数:2.00)A. B.C. D. E. 解析:40.固体废物可以通过_危害人类健康。 A.大气环境 B.食物链 C.声环境 D.土壤环境 E.水环境(分数:2.00)A.

    32、B. C.D. E. 解析:41.下列关于固体废物致人疾病途径的说法,正确的是_。 A.处置堆存填埋固体废物可以通过地下水的间接饮用使人致病 B.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作为肥料通过农作物可使人致病 C.固体废物的堆肥产品通过农作物可使人致病 D.固体废物的焚烧产生的二次污染物可使人致病 E.固体废物直接倒入江河湖泊影响水生生物,食用水生生物后可使人致病(分数:2.00)A. B. C. D. E. 解析:42.一般情况,下列哪些属于“年轻”填埋场的渗滤液的水质特点?_ A.各类重金属离子浓度较高 B.BOD5及 C0D 浓度较低 C.pH 较低 D.色度大 E.BOD5/COD 的比值较低(分数:2

    33、.00)A. B.C. D. E.解析:43.城市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气体主要为_。 A.氨气 B.二氧化碳 C.硫化物 D.氮气 E.甲烷(分数:2.00)A.B. C.D.E. 解析:44.下列关于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气体,说法错误的有_。 A.接受工业废物的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气体中可能含有微量挥发性有毒气体 B.城市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气体主要为甲烷和二氧化碳 C.垃圾填埋场产生的微量气体很小,成分也不多 D.城市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气体主要为氮气和氨气(分数:2.00)A.B.C. D. 解析:45.一般情况,属“年老”填埋场的渗滤液的水质特点的是_。A各类重金属离子浓度开始下降 BBOD 5及 COD

    34、 浓度较低CpH 接近中性或弱碱性 D (分数:2.00)A. B. C. D. E.解析:46.下列关于运行中的垃圾填埋场对环境的主要影响,说法正确的有_。 A.流经填埋场区的地表径流可能受到污染 B.填埋场孳生的昆虫、啮齿动物以及在填埋场的鸟类和其他动物可能传播疾病 C.填埋场工人生活噪声对公众产生一定的影响 D.填埋作业及垃圾堆体可能造成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环境影响 E.填埋场产生的气体排放可能发生的爆炸对公众安全的威胁(分数:2.00)A. B. C.D. E. 解析:解析 运行中的垃圾填埋场对环境的主要影响有 8 点,一定要记住,要写得出来!2005 年案例分析考了一个垃圾填埋场

    35、的案例,这里的 8 点完全可以套上题中的 12 问。这 8 点归纳起来应从水(地表径流、地下水)、气、声、景观、地质、疾病、健康和安全、二次固废(塑料袋、尘土)关键词去记,然后联想,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中心思想不会相差太大。47.下列关于运行中的垃圾填埋场对环境的主要影响,说法正确的有_。 A.填埋场的存在对周围景观没有不利影响 B.填埋场垃圾中的塑料袋、纸张以及尘土等在未来得及覆土压实情况下可能飘出场外,造成环境污染和景观破坏 C.填埋场渗滤液泄漏或处理不当对地下水及地表水造成污染 D.填埋场产生的气体排放对大气产生污染、对公众健康有一定的危害 E.填埋场机械噪声对公众有一定的影响(分数:2

    36、.00)A.B. C. D. E. 解析:48.垃圾填埋场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的主要工作内容有_。 A.正常排放对地表水的影响 B.正常排放对地下水的影响 C.非正常渗漏对地下水的影响 D.非正常渗漏对地表水的影响(分数:2.00)A. B.C. D.解析:49.垃圾填埋场场址选择评价的重点是场地的_。 A.工程的区位条件 B.水文地质条件 C.工程地质条件 D.土壤自净能力(分数:2.00)A.B. C. D. 解析:50.垃圾填埋场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的主要内容是_。 A.释放气体对环境的影响 B.机械噪声、振动对环境的影响 C.渗滤液对环境的影响 D.恶臭对环境的影响(分数:2.00)A. B.C.D. 解析:51.垃圾填埋场污染防治措施主要内容包括_。 A.除尘脱硫措施 B.减振防噪措施 C.渗滤液的治理和控制措施以及填埋场衬里破裂补救措施 D.释放气的导排或综合利用措施以及防臭措施(分数:2.00)A.B. C. D. 解析:52.垃圾焚烧厂的废气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有_。 A.粉尘(颗粒物) B.酸性气体(HCl、HF、SO x等) C.重金属(Hg、Pb、Cr 等) D.二噁英 E.恶臭气体(分数:2.00)A. B. C. D. E.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工程类职业资格】(A)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11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孙刚)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