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房产测绘、地籍测绘、行政区域界线测绘、测绘航空摄影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1,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第一题/B(总题数:1,分数:20.00)房产测绘案例分析例题1)工程概况(1)任务来源为了满足产权登记的需要,测绘技术公司受公司委托,对住宅小区进行房产测绘。该小区共有建筑 56栋,规划建筑面积 22.5万 m2,有独栋、多层住宅、小高层和综合服务楼等多种建筑形式。(2)测区范围该项目测区位于区,东起机场路,西至将军路,北临秦淮路,南达天源路。(3)测绘工作量测绘工作量主要包括房产平面控制测量、房产调查、房产要素测量、房产面积测算、房产图绘制、房产分户测量及成果资料检查与验收等
2、。2)已有资料(1)测区附近的控制成果;(2)本建筑项目的房屋用地文件;(3)各建筑的规划审批、验收文件;(4)各建筑物的设计文件;(5)该项目房屋预售文件;(6)其他相关文件资料。3)引用技术文件(1)房产测量规范(GB/T 17986.12000);(2)房产图图式(GB/T 17986.22000);(3)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243562009);(4)城市测量规范(CJJ/T 82011);(5)市房产测绘规则;(6)本宗房屋相关的、有效的规划、城建、房地产主管部门批文或约定。4)测量技术方案(1)精度指标本项目采用二级房产面积测算精度,具体指标如表所示。(分数:20.0
3、1)(1).现行房产测量规范对房产测绘的精度有哪些要求?(分数:6.67)_(2).简述商住楼共有建筑面积的分摊方法。(分数:6.67)_(3).房产变更测量的精度有哪些要求?(分数:6.67)_二、B第二题/B(总题数:1,分数:20.00)地籍调查与数据库建设1)工程概况测绘院受市国土资源局的委托,承担该市镇地籍调查及数据库建设工作。该项目的目的是为了加快城市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科学管理国土资源信息,充分实现国土资源信息共享,更有效地进行国土资源的监测和保护,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建设现代化的国土资源信息化系统,满足日常土地管理与更新工作的需要。测区范围约 110km2,其中 100km
4、2的范围重新测量,原有 10km2初始地籍调查进行变更调查,对于新变化的进行补充调查。测区全境为东、西两部,东部为低山丘陵区,西部为湖滨平原,地势自东南向西北递降。纵观全市,水域辽阔,湖泊棋布,沃野平畴,耕地连片,土宜稻棉,泽足鱼蒲。整体地貌组合为平原占 44.40%,岗地占 12.59%,丘陵占 1.51%,水面占 41.50%。测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湿润多雨,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 17.0,年平均降雨量 1500.0mm,年平均日照时数 1800h,无霜期 270天左右。2)已有资料情况(1)平面控制资料经踏勘本测区内有 C级 GPS控制点 4个,点位保存完好,将其作为 GPS-D级
5、平面网起算数据,可以满足控制测量精度要求。(2)高程控制资料调查范围内有国家二等水准点三个,现场踏勘点位保存完好,可作为四等水准路线起算依据,为 1985国家高程基准成果。(3)图件资料调查范围有 1:10000地形图可作为设计和制作工作底图用。1996 年测量的地籍图可作为权属调查使用。调查范围内原有埋石点可作为路线联测使用,利用其标石施测新坐标。(4)地籍档案资料对于已发土地证的宗地档案资料,对地形没有变化的宗地在数字化调查底图上可根据宗地的档案资料绘出界址点(必要时需到实地指界和实地进行界址点标记),可参考利用原有勘丈边长资料。原有的土地权属界线图、边界接合图等资料,可作为此次地籍调查的
6、参考资料。已完成土地权属调查的、未变化的地籍权属资料应充分利用。3)测量项目目标(1)控制测量完成 110km2的 D级 GPS控制网测量,约 30个点;完成新城区四等水准测量,约 85km;完成新城区一级控制测量,约 120个点。(2)权属调查(由甲方组织实施,乙方配合技术性工作)(3)地籍测量对调查区范围内的每一宗地的界址、地籍要素和地形要素进行全解析测量;地籍图成图比例尺为 1:500。对地籍调查范围内的宗地进行面积计算、汇总与统计。编制地籍调查范围内的宗地图。(4)数据库建设利用 MapGIS软件进行地籍历史库建设,面积约 10km2。新城区地籍现状库建设,面积约 20km2。4)主要
7、法律法规与技术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地产管理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4)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技术规定(国土资源部,2001 年);(5)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6)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T 10012012);(7)城镇变更地籍调查实施细则(试行)(原国家土地管理局,1998 年);(8)城镇地籍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办法(原国家土地管理局,1991 年);(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2007);(10)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GB/T 177981999);(11)城市测量规范(CJ
8、J/T 82011);(12)卫星定位城市测量规范(CJJ/T 732010);(13)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82009);(14)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GB/T 183162001);(15)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 1部分: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16)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09);(17)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TD/T 10152007);(18)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5)平面坐标、高程系统及地籍分幅图参数(1)平面坐标采用 1980西安坐标系
9、。1980 西安坐标系参考椭球基本几何参数为:长半轴 a=6378140m,短半轴 b=6356755.2882m,扁率 =1/298.257第一偏心率平方 e2=0.006694384999588第二偏心率平方 e2=0.006739501819473(2)高程系统:采用 1985国家高程基准。基本等高距为 1m。(3)地籍分幅图比例尺为 1:500。采用矩形分幅,图幅尺寸为 40cm50cm,每幅图以较为出名的地理名称或单位名称作为图名。6)选择软件(1)控制测量GPS 基线解算与平差处理软件:接收机随机软件和中海达 GPS自带平差软件。常规测量平差采用清华山维“NASEW V3.0”严密
10、平差程序进行平差。(2)成图软件采用南方 CASS 7.1版成图软件和相应的符号库。(3)建库软件采用科技部推荐的中地公司产品 MAPGIS 6.5版进行数据库建设。7)上交成果资料(1)技术设计书;(2)技术总结、工作报告、检查报告;(3)仪器检定资料;(4)平面、高程控制资料(观测数据、计算成果、点之记等);(5)各等级控制点展点图;(6)权属调查资料;(7)地籍图、宗地图;(8)地籍数据库相关资料。8)问题(分数:20.00)(1).简述基本地籍图的主要内容。(分数:5.00)_(2).简述地籍测量的主要作业步骤。(分数:5.00)_(3).变更地籍调查时,宗地分割或合并的编号有何要求?
11、(分数:5.00)_(4).简述地籍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需求与设计。(分数:5.00)_三、B第三题/B(总题数:1,分数:20.00)土地利用调查1)工程概况测绘院受市国土资源局的委托,承担该市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及数据库建设工作。测区为全市范围,约 4000km2。2009 年已经完成全市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并已完成初步建库工作。此次更新测量主要采用土地利用分类现场调查,边界定位采用网络 RTK方式进行。2)已有资料情况测区有较完备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档案资料,包括平面控制资料、高程控制资料、图件资料、地籍档案资料。3)测量项目目标(1)部分控制点检测;(2)权属变更调查(由甲方组织
12、实施,乙方配合技术性工作);(3)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4)数据库更新。4)主要法律法规与技术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4)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技术规定(国土资源部,2001 年);(5)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6)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T 10012012);(7)城镇变更地籍调查实施细则(试行)(原国家土地管理局,1998 年);(8)城镇地籍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办法(原国家土地管理局,1991 年);(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
13、602007);(10)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GB/T 177981999);(11)城市测量规范(CJJ/T 82011);(12)卫星定位城市测量规范(CJJ/T 732010);(13)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82009);(14)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GB/T183162001);(15)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 1部分: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16)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243562009);(17)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TD/T 10152007)。5)问题(分数:20.00)(
14、1).土地利用调查的数学基础有哪些?(分数:4.00)_(2).土地利用现状怎样分类?(分数:4.00)_(3).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总体要求有哪些?(分数:4.00)_(4).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建库的主要工作有哪些?(分数:4.00)_(5).土地利用现状变更方法及要求有哪些?(分数:4.00)_四、B第四题/B(总题数:1,分数:20.00)1)工程概况受省国土资源厅和民政厅的委托,测绘院承担该省更新地市级、县级市的境界并建库的测绘任务。成图比例尺为 1:1万,主要内容有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图形编辑、数据库建库、成果提交等。2)设计、作业和检查验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
15、码(GB/T 22602007);(2)行政区域界线测绘规范(GB/T 1772009);(3)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39232006);(4)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 139892012);(5)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与质量评定(GB/T 183162001);(6)地理信息元数据(GB/T 197102005);(7)1:5000 1:10000 1:25000 1:50000 1:100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GB/T156612008);(8)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 2部分:1:5000 1:10000 地形图图式(GB/T20257.220
16、06);(9)测绘技术设计规定(CH/T 10042005);(10)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CH/T 10012005);(11)省市县级行政区域界线测绘管理办法;(12)本专业设计书。3)数据规格及技术指标(1)坐标系统与高程基准平面坐标: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基准:1985 年国家高程基准。(2)地形图分幅与编号采用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方法。(3)变更界址点采用实地测量,其他界址点采用测区内最新、比例尺最大的数字地图(DLG)进行境界数据采集。上交数据必须符合 ARC/INFOE00格式的要求。(4)界线、界址点数据分层及属性项界线、界址点数据分层及属性项定义参见表。 界线、界
17、址点数据分层及属性项属性项层 名 内 容 几何类型PAT表 AAT表属性项描述BOUNT县级行政区域 面 PAC 行政区划代码NAME 行政区划名称行政界线 线 GB 国标码GB 国标码BOUPT界桩、碑 点BNO 界桩碑号4)现有测绘成果资料(1)覆盖全测区的 GPS C级控制点资料(2000 国家坐标系);(2)全测区的市、县各级行政界线资料;(3)全测区最新的 1:1万地形图(DLG);(4)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档案资料;(5)其他相关资料。5)提交成果(1)测区专业设计书;(2)界址点更新成果数据;(3)界址点、界址线相关图表(4)数据库文件;(5)数据库使用说明;(6)项目检查报告;(
18、7)项目技术总结等。6)问题(分数:20.00)(1).简述编写边界点位置说明的要求。(分数:5.00)_(2).简述编写边界线走向说明的要求。(分数:5.00)_(3).如何进行省级界线的界桩编号?(分数:5.00)_(4).界线测绘中元数据文件制作有哪些要求?(分数:5.00)_五、B第五题/B(总题数:1,分数:20.00)1)工程概况市地处山地和平原结合部,东西长 30km,南北长 15km。西部为丘陵地区,最高点 90m,最低点 30m;东部地势较平坦,最高点 50m,最低点 10m。为了满足市经济发展和建设的需要,现对该市进行 1:3000的数字航空摄影。选用高精度数码航摄仪 DM
19、C2001,焦距为 120mm,像幅 92mm166mm。2)摄影要求像片航向重叠度要求为 60%,最大不超过 75%,最小不少于 55%。旁向重叠度要求为 30%,最小不少于 15%。3)问题(分数:20.00)(1).航摄仪在什么情况下必须进行鉴定?鉴定的项目有哪些?(分数:5.00)_(2).根据工程概况给出的数据分别计算:相对航高,摄影分区及各分区的摄影基准面、绝对航高,摄影基线和航线间隔,估算摄区像片总数及模型数。(分数:5.00)_(3).航摄成果检查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分数:5.00)_(4).摄影成果包括哪些资料?(分数:5.00)_(A)房产测绘、地籍测绘、行政区域界线测绘、
20、测绘航空摄影答案解析(总分:100.01,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第一题/B(总题数:1,分数:20.00)房产测绘案例分析例题1)工程概况(1)任务来源为了满足产权登记的需要,测绘技术公司受公司委托,对住宅小区进行房产测绘。该小区共有建筑 56栋,规划建筑面积 22.5万 m2,有独栋、多层住宅、小高层和综合服务楼等多种建筑形式。(2)测区范围该项目测区位于区,东起机场路,西至将军路,北临秦淮路,南达天源路。(3)测绘工作量测绘工作量主要包括房产平面控制测量、房产调查、房产要素测量、房产面积测算、房产图绘制、房产分户测量及成果资料检查与验收等。2)已有资料(1)测区附近的控制成果;(2)
21、本建筑项目的房屋用地文件;(3)各建筑的规划审批、验收文件;(4)各建筑物的设计文件;(5)该项目房屋预售文件;(6)其他相关文件资料。3)引用技术文件(1)房产测量规范(GB/T 17986.12000);(2)房产图图式(GB/T 17986.22000);(3)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243562009);(4)城市测量规范(CJJ/T 82011);(5)市房产测绘规则;(6)本宗房屋相关的、有效的规划、城建、房地产主管部门批文或约定。4)测量技术方案(1)精度指标本项目采用二级房产面积测算精度,具体指标如表所示。(分数:20.01)(1).现行房产测量规范对房产测绘的精度有
22、哪些要求?(分数:6.67)_正确答案:(房产测量精度指标与限差。规范规定以中误差作为评定精度的标准,以 2倍中误差为限差。平面控制测量精度要求。房产平面控制测量的精度要求末级相邻基本控制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不大于2.5cm。房产界址点的精度要求见表。 房产界址点的精度(单位:m)间距误差和相对邻近控制点的点位误差精度等级限差 中误差0.04 0.020.10 0.050.20 0.10房产图绘制精度要求。a对全野外采集数据或野外解析测量等方法所测的房地产要素点和地物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0.05m。b模拟方法测绘的房产分幅平面图上的地物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图上
23、0.5mm。c利用已有的地籍图、地形图编绘房产分幅图时,地物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图上0.6mm。d采用已有坐标或已有图件,展绘成房产分幅图时,展绘中误差不超过图上0.1mm。房角点的精度要求。需要测定房角点的坐标时,房角点坐标的精度等级和限差执行与界址点相同的标准。房产面积的精度要求。房产面积的精度分为三级,各级面积的限差和中误差不超过计算的结果。*)解析:(2).简述商住楼共有建筑面积的分摊方法。(分数:6.67)_正确答案:(首先根据住宅和商业等的不同使用功能按各自的建筑面积将全栋的共有建筑面积分摊成住宅和商业两部分,即住宅部分分摊得到的全栋共有建筑面积和商业部分分摊得到的
24、全栋共有建筑面积。然后住宅和商业部分将所得的分摊面积再各自进行分摊。 住宅部分:将分摊得到的栋共有建筑面积,加上住宅部分本身的共有建筑面积,依照按照规范规定的方法和公式,按各套的建筑面积分摊计算各套房屋的分摊面积。 商业部分:将分摊得到的栋共有建筑面积,加上本身的共有建筑面积,按各层套内的建筑面积依比例分摊至各层,作为各层共有建筑面积的一部分,加至各层的共有建筑面积中,得到各层总的共有建筑面积,然后再根据层内各套房屋的套内建筑面积按比例分摊至各套,求出各套房屋分摊得到的共有建筑面积。)解析:(3).房产变更测量的精度有哪些要求?(分数:6.67)_正确答案:(据现行房产测量规范规定,变更测量的
25、精度要求有以下方面。 变更后的分幅、分丘图图上精度,新补测的界址点的精度都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 房产分割后各户房屋建筑面积之和与原有房屋建筑面积的不符值应在限差以内。 用地分割后各丘面积之和与原丘面积的不符值应在限差以内。 房产合并后的建筑面积,取被合并房屋建筑面积之和;用地合并后的面积,取被合并的各丘面积之和。)解析:二、B第二题/B(总题数:1,分数:20.00)地籍调查与数据库建设1)工程概况测绘院受市国土资源局的委托,承担该市镇地籍调查及数据库建设工作。该项目的目的是为了加快城市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科学管理国土资源信息,充分实现国土资源信息共享,更有效地进行国土资源的监测和保护,合
26、理开发和利用土地,建设现代化的国土资源信息化系统,满足日常土地管理与更新工作的需要。测区范围约 110km2,其中 100km2的范围重新测量,原有 10km2初始地籍调查进行变更调查,对于新变化的进行补充调查。测区全境为东、西两部,东部为低山丘陵区,西部为湖滨平原,地势自东南向西北递降。纵观全市,水域辽阔,湖泊棋布,沃野平畴,耕地连片,土宜稻棉,泽足鱼蒲。整体地貌组合为平原占 44.40%,岗地占 12.59%,丘陵占 1.51%,水面占 41.50%。测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湿润多雨,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 17.0,年平均降雨量 1500.0mm,年平均日照时数 1800h,无霜期 2
27、70天左右。2)已有资料情况(1)平面控制资料经踏勘本测区内有 C级 GPS控制点 4个,点位保存完好,将其作为 GPS-D级平面网起算数据,可以满足控制测量精度要求。(2)高程控制资料调查范围内有国家二等水准点三个,现场踏勘点位保存完好,可作为四等水准路线起算依据,为 1985国家高程基准成果。(3)图件资料调查范围有 1:10000地形图可作为设计和制作工作底图用。1996 年测量的地籍图可作为权属调查使用。调查范围内原有埋石点可作为路线联测使用,利用其标石施测新坐标。(4)地籍档案资料对于已发土地证的宗地档案资料,对地形没有变化的宗地在数字化调查底图上可根据宗地的档案资料绘出界址点(必要
28、时需到实地指界和实地进行界址点标记),可参考利用原有勘丈边长资料。原有的土地权属界线图、边界接合图等资料,可作为此次地籍调查的参考资料。已完成土地权属调查的、未变化的地籍权属资料应充分利用。3)测量项目目标(1)控制测量完成 110km2的 D级 GPS控制网测量,约 30个点;完成新城区四等水准测量,约 85km;完成新城区一级控制测量,约 120个点。(2)权属调查(由甲方组织实施,乙方配合技术性工作)(3)地籍测量对调查区范围内的每一宗地的界址、地籍要素和地形要素进行全解析测量;地籍图成图比例尺为 1:500。对地籍调查范围内的宗地进行面积计算、汇总与统计。编制地籍调查范围内的宗地图。(
29、4)数据库建设利用 MapGIS软件进行地籍历史库建设,面积约 10km2。新城区地籍现状库建设,面积约 20km2。4)主要法律法规与技术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地产管理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4)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技术规定(国土资源部,2001 年);(5)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6)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T 10012012);(7)城镇变更地籍调查实施细则(试行)(原国家土地管理局,1998 年);(8)城镇地籍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办法(原国家土地管理局,1991 年);(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
30、划代码(GB/T 22602007);(10)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GB/T 177981999);(11)城市测量规范(CJJ/T 82011);(12)卫星定位城市测量规范(CJJ/T 732010);(13)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82009);(14)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GB/T 183162001);(15)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 1部分: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16)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09);(17)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TD/T 10152007);(18)
31、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5)平面坐标、高程系统及地籍分幅图参数(1)平面坐标采用 1980西安坐标系。1980 西安坐标系参考椭球基本几何参数为:长半轴 a=6378140m,短半轴 b=6356755.2882m,扁率 =1/298.257第一偏心率平方 e2=0.006694384999588第二偏心率平方 e2=0.006739501819473(2)高程系统:采用 1985国家高程基准。基本等高距为 1m。(3)地籍分幅图比例尺为 1:500。采用矩形分幅,图幅尺寸为 40cm50cm,每幅图以较为出名的地理名称或单位名称作为图名。6)选择软件(1)控制测量G
32、PS 基线解算与平差处理软件:接收机随机软件和中海达 GPS自带平差软件。常规测量平差采用清华山维“NASEW V3.0”严密平差程序进行平差。(2)成图软件采用南方 CASS 7.1版成图软件和相应的符号库。(3)建库软件采用科技部推荐的中地公司产品 MAPGIS 6.5版进行数据库建设。7)上交成果资料(1)技术设计书;(2)技术总结、工作报告、检查报告;(3)仪器检定资料;(4)平面、高程控制资料(观测数据、计算成果、点之记等);(5)各等级控制点展点图;(6)权属调查资料;(7)地籍图、宗地图;(8)地籍数据库相关资料。8)问题(分数:20.00)(1).简述基本地籍图的主要内容。(分
33、数:5.00)_正确答案:(地籍图的基本内容包括界址点、线,地块及编号,宗地或区的编号和名称,土地利用类别、土地等级,永久性建(构)筑物,各级行政边界线,平面控制点,道路和水系,地理名称和单位名称等。)解析:(2).简述地籍测量的主要作业步骤。(分数:5.00)_正确答案:(地籍测量作业的主要步骤地籍控制测量;基本地籍图测绘;界址点测量;宗地图绘制;面积量算;质量检查;成果整理与提交等。)解析:(3).变更地籍调查时,宗地分割或合并的编号有何要求?(分数:5.00)_正确答案:(变更地籍调查时无论宗地分割或合并,原宗地号一律不得再用。分割后的各宗地以原编号的支号顺序编列;数宗地合并后的宗地号以
34、原宗地号中的最小宗地号加支号表示。如 108号宗地分割成三块宗地,分割后的编号分别为 108-1,108-2,108-3;如 108-2号宗地再分割成 2宗地,则编号为 108-4,108-5;如 108-4号宗地与 100号宗地合并,则编号为 100-1,如 108-5号宗地与 205号宗地合并,则编号为 108-6。)解析:(4).简述地籍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需求与设计。(分数:5.00)_正确答案:(地籍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与通用管理系统功能需求与设计基本一样,主要包括数据录入(观测数据、图形)、入库检查、视图管理、查询检索、输入输出、数据分析、地籍图、宗地图绘制、分发服务、数据
35、更新、数据库维护、数据库安全管理等。)解析:三、B第三题/B(总题数:1,分数:20.00)土地利用调查1)工程概况测绘院受市国土资源局的委托,承担该市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及数据库建设工作。测区为全市范围,约 4000km2。2009 年已经完成全市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并已完成初步建库工作。此次更新测量主要采用土地利用分类现场调查,边界定位采用网络 RTK方式进行。2)已有资料情况测区有较完备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档案资料,包括平面控制资料、高程控制资料、图件资料、地籍档案资料。3)测量项目目标(1)部分控制点检测;(2)权属变更调查(由甲方组织实施,乙方配合技术性工作);(3)土地利用现状变
36、更调查;(4)数据库更新。4)主要法律法规与技术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4)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技术规定(国土资源部,2001 年);(5)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6)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T 10012012);(7)城镇变更地籍调查实施细则(试行)(原国家土地管理局,1998 年);(8)城镇地籍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办法(原国家土地管理局,1991 年);(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2007);(10)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G
37、B/T 177981999);(11)城市测量规范(CJJ/T 82011);(12)卫星定位城市测量规范(CJJ/T 732010);(13)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82009);(14)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GB/T183162001);(15)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 1部分: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16)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243562009);(17)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TD/T 10152007)。5)问题(分数:20.00)(1).土地利用调查的数学基础有哪些?(分数:4.
38、00)_正确答案:(土地利用调查的数学基础主要包括坐标系统、投影方式和高程系统。 农村土地调查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城镇土地调查自行确定。 高程系统采用“1985 国家高程基准”。 标准分幅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 a1:500、1:2000 标准分幅图或数据按 1.5分带(可任意选择中央子午线); b1:5000、1:10000 标准分幅图或数据按 3分带; c1:50000 标准分幅图或数据按 6分带。)解析:(2).土地利用现状怎样分类?(分数:4.00)_正确答案:(土地利用现状采用二级分类,其中一级类 12个,二级类 57个。具体分类编码、名称及含义参见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39、210102007)。)解析:(3).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总体要求有哪些?(分数:4.00)_正确答案:(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主要包括土地权属、土地登记、土地利用、基础地理、影像等信息。其总体要求有: 系统以 GIS平台为基础,满足土地登记需要。 系统应满足矢量、栅格和与之关联的属性数据的管理,具有数据输入、编辑处理、查询、统计、汇总、制图、输出及更新等功能。)解析:(4).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建库的主要工作有哪些?(分数:4.00)_正确答案:(图形数据采集。检查已有的电子数据,包括野外采集的数据和已建数据库,导入数据库;对纸质地籍图,通过矢量化采集数据。 图形数据编辑处理。包括图形编辑、坐标系变换、图幅接边及拓扑关系建立等。 属性数据采集。根据外业调查结果录入属性信息,与图形数据挂接。扫描纸质申请书、调查表、审批表、土地证,以及权属来源证明文件等资料,并与属性信息挂接。审批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