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03.220.50 V 53 MH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 MH/T 1064.72017 直升机电力作业安全规程 第 7 部分:展放导引绳作业 Safety code of power working with the helicopter Part 7: Paying off guide rope work 2017 01 02 发布 2017 04 01 实施中国民用航空局 发布MH/T 1064.72017 I 前 言 MH/T 1064直升机电力作业安全规程分为以下七部分: 第 1 部分:通用要求; 第 2 部分:巡检作业; 第 3 部分:激光扫描作业; 第 4 部
2、分:带电作业; 第 5 部分:带电水冲洗作业; 第 6 部分:吊装组塔作业; 第 7 部分:展放导引绳作业。 本部分为MH/T 1064的第 7 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民用航空局运输司提出。 本部分由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器适航审定司批准立项。 本部分由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民用航空局第二研究所、国网通用航空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严风硕、商可佳、王世平、唐赫、陈康、王浩淼、杨佃良、罗伍周。M HMH/T 1064.72017 1 直升机电力作业安全规程 第 7 部分:展放导引绳作业 1 范围 MH/T 1064
3、的本部分规定了采用有人驾驶直升机(以下简称直升机)展放导引绳作业的一般要求、现场作业组织与实施、应急措施、环保措施及作业前后工作的安全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搭载专用设备的有人驾驶直升机对架空输电线路进行展放导引绳作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L/T 875 输电线路施工机具设计、试验基本要求 DL 5009.2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第 2 部分:架空电力线路 DL/T 5286 800 kV 架空输电线路张力架线施工工艺导则 DL/T
4、5290 1 000 kV架空输电线路张力架线施工工艺导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直升机展放导引绳 helicopter paying off guide rope work 应用直升机牵引、展放导引绳进行架空输电线路张力架线施工的作业。 3.2 牵引绳 drag rope 牵放导线的绳索。 3.3 导引绳 guide rope 牵放牵引绳的绳索。 注1:导引绳由从小到大的一组绳索组成导引绳系。 注2:最先展放的(用飞行器展放或人工铺放的)叫初导,最后的(直接牵放牵引绳者)称为导引绳,其余中间级称为二导、三导。 4 一般要求 4.1 人员 M HMH/T 106
5、4.72017 2 4.1.1 人员组成 4.1.1.1 直升机展放导引绳作业人员分为飞行作业方和施工作业方。 4.1.1.2 飞行作业方包括作业组(驾驶员、副驾驶、机上操作人员、运控员、航空器维护人员、油料员)、地面作业指挥等,如有需要可配置翻译。 4.1.1.3 施工作业方包括地面施工人员、塔上施工人员、地面指挥人员、安保人员等。 4.1.2 驾驶员资质 4.1.2.1 执行直升机展放导引绳作业的机长应符合以下要求: 具有直升机外载荷吊挂作业经验; 不少于 2 000 h 直升机机长时间; 不少于 100 h 作业机型的机长时间; 不少于 100 h 低空飞行经验,包括电力作业飞行经验;
6、不少于30 h专业展放导引绳飞行培训时间。 4.1.2.2 执行直升机展放导引绳作业的副驾驶应符合以下要求: 具有直升机外载荷吊挂作业经验; 不少于 500 h 低空飞行经验,包括电力作业飞行经验; 不少于 10 h 专业展放导引绳飞行培训时间。 4.1.3 工作负责人(或安全监护人)资质 执行直升机展放导引绳作业的工作负责人(或安全监护人)应符合以下要求: 具有 3 年以上的架空输电线路张力架线施工实际经验; 熟悉设备状况,具有一定组织能力和事故处理能力。 4.1.4 职责分工 飞行作业方负责工作钩及以上部分作业安全,施工作业方负责工作钩以下部分作业安全。 4.2 设备 4.2.1 直升机选
7、型时应综合考虑其性能参数、导引绳参数及放线区段情况等,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4.2.2 导引绳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其单位自重、破断力等参数,并应根据后续循环牵引导引绳的需要、线路交叉跨越情况及直升机允许挂载能力等进行确定,并按 DL/T 5286、DL/T 5290 中的要求进行选择。 4.2.3 配套工器具的选择应与导引绳规格、施工任务要求等相匹配,应通过检验或试验,保证其安装和使用的安全,并符合 DL/T 875 的要求。 4.2.4 张力机最高持续放线速度应不大于 250 m/min。 4.2.5 直升机起降场、张力场、牵引场应各配备至少一部空地电台,由飞行作业方人员使用。放线区段内各
8、塔上施工人员及地面交叉跨越监控点安保人员应配置对讲机。 4.3 作业环境和气象 作业应在良好天气条件下进行,作业云下能见度应不小于 3 km,风速应不大于 3 m/s。 4.4 人员预防疲劳措施 4.4.1 驾驶员开始展放导引绳作业前,应保持良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无疲劳迹象。 MH/T 1064.72017 3 4.4.2 机组人员全天工作时间应不超过 14 h。 4.4.3 任何连续 24 h 内,累计飞行时间应不超过 8 h。 4.4.4 连续 7 d 内,累计飞行时间应不超过 40 h。 4.4.5 一个日历月内,累计飞行时间应不超过 120 h。 5 作业前准备 5.1 预先准备阶段
9、5.1.1 技术准备 5.1.1.1 应按照项目内容制定直升机展放导引绳项目管理实施规划、直升机展放导引绳作业技术方案及直升机展放导引绳空中飞行作业指导书。 5.1.1.2 作业前应进行技术安全交底,明确责任划分和安全应急办法。 5.1.2 跨越准备 作业前应按照 DL 5009.2 规定,对放线区段内重要跨越物搭设跨越架。 5.1.3 起降场 起降场地面应平整,并根据情况适当进行硬化处理,防止扬尘。 5.1.4 机具准备 应根据施工方案要求配备直升机及与之配套的机具设备,并通过检测试验,确保安全可靠。 5.1.5 人员准备 5.1.5.1 塔上施工人员应持证上岗,具有一定的高空作业经验,并应
10、佩戴防风、防坠落安全装备。 5.1.5.2 直升机机上作业人员与塔上施工人员应开展手势信号沟通培训。各种信号手势参见附录 A 的A.1。 5.1.6 通信设备准备 作业前应对作业过程所需通信设备设施(如具有对讲功能的航空头盔、通信电台、对讲机等)进行检查,确保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5.2 直接准备阶段 5.2.1 机组应了解飞行区域飞行动态,获取最新航行情报、通信、导航资料。 5.2.2 机组应办理飞行任务书和飞行放行单等相关手续。 5.2.3 作业前应将导引绳逐层紧密地盘绕在专用线轴。 5.2.4 施工人员对配套工器具进行安装和调试,确保正常工作。 5.2.5 直升机起飞前施工工作负责人应与
11、每基铁塔的塔上施工人员进行通话,逐塔核实塔上及地面监控点人员到位情况和各项准备工作完成情况。 5.2.6 直升机起降场周围应洒水降尘。 6 作业实施 M HMH/T 1064.72017 4 6.1 铺放法作业 6.1.1 导引绳绳头锚固 6.1.1.1 展放前,第一轴导引绳端头应锚固于地面并确保牢固可靠。 6.1.1.2 在铺放导引绳过程中,应控制导引绳张力,使导引绳保持腾空状态。 6.1.2 导引绳入滑车 6.1.2.1 直升机飞越铁塔将导引绳放入滑车轮槽时,作业人员应处于安全位置,并应确保朝天滑车及导引绳线夹均已打开。 6.1.2.2 导引绳线轴距塔顶高度应不小于 5 m。 6.1.3
12、直升机紧线 直升机调整挂架张力控制装置进行紧线时,应确保导引绳已放入朝天滑车中。 6.1.4 导引绳塔上锚固 直升机飞越转角塔时,应先沿飞来的直线方向进行紧线,待塔上作业人员将导引绳锚固后,再转回至线路中心线继续飞行。 6.1.5 更换导引绳线轴 一轴导引绳展放完后,其尾端绳头应自然抛落,可靠锚固于地面;更换线轴时,应确保挂架的索具、控制线路连接可靠。 6.1.6 导引绳连接 6.1.6.1 直升机携带新的一轴导引绳飞行至接头位置后,其绳头宜用重物坠下,并应与前一轴绳头可靠连接。 6.1.6.2 直升机应待前一轴绳头松锚后方可继续作业。 6.1.7 导引绳余线锚固 导引绳展放完最后一基塔后,若
13、线轴上仍有余线,则直升机应继续飞行将余线放完,待地面人员将导引绳尾端可靠锚固于地面后,方可返回。 6.1.8 多根导引绳展放 如需要展放多根导引绳,应先将已展放的导引绳移至放线滑车中,再进行下一根导引绳的展放。 6.2 牵放法作业 6.2.1 张力场布置 6.2.1.1 展放前,各轴导引绳均应完成预紧,紧密、有序缠绕,严禁错位、交叉缠绕。 6.2.1.2 绳头应通过张力机、压线滑车,并向放线方向延伸一段距离后可靠锚固于地面。 6.2.2 导引绳展放 6.2.2.1 在牵放导引绳过程中,应控制导引绳张力,使导引绳保持腾空状态。 6.2.2.2 直升机巡航速度应与张力机放线速度匹配,一般不大于 1
14、5 km/h。 MH/T 1064.72017 5 6.2.3 导引绳入滑车 6.2.3.1 直升机飞越铁塔时应降低航速,保持稳定飞行姿态,将导引绳放入滑车导杆,并确认导引绳滑入滑车中轮后,方可继续向前飞行。 6.2.3.2 塔上施工人员应系好安全带,在直升机飞越塔顶时,施工人员应位于塔身内安全位置,观察导引绳入滑车情况,并及时通报。 6.2.3.3 张力场施工人员应始终关注导引绳展放情况,发现跳槽、超速等不安全事件时应及时通报。 6.2.4 导引绳锚固 展放完区段最后一基塔后,地面施工人员应与直升机配合,将导引绳尾端可靠锚固于地面。 6.3 安全 6.3.1 安全保障措施 6.3.1.1 施
15、工前所有受力工器具应按要求进行检验,且每次使用前均应检查。 6.3.1.2 直升机飞过跨越架时应保持航线,避免导引绳偏离跨越架防护范围。 6.3.1.3 施工过程中通讯联络应保证快速可靠。通讯语言应简短、明确、清晰。 6.3.2 应急安全措施 6.3.2.1 遇有危及飞行安全或需偏离作业方案的情况,机长应作出紧急情况处置。采取紧急程序时,应宣布直升机处于紧急状态,并及时将紧急情况和所采取的措施报告地面指挥人员。 6.3.2.2 应根据故障性质、飞行条件和可供处置的时间,允许机长视情况偏离规定的运行程序与方法、天气最低标准和规章规定,但应以符合该紧急情况处置需要为原则。 6.3.2.3 机长拥有
16、采取应急程序、保障飞行安全的最终决定权。机组全体成员应听从机长的指挥,全力协助机长。机长也应视当时情况尽可能听取机组其他成员的意见采取最安全的措施。 6.3.2.4 发生紧急情况后,现场人员应启动应急处理程序。 6.3.2.5 如作业区域天气突变并低于最低气象标准,应终止作业。 6.3.2.6 以下情况下,直升机应抛放导引绳: 误入局部危险天气区,视野受阻,和地面失去联系时; 飞行作业过程中导引绳卡住,使直升机受力超过允许负荷,无法控制直升机飞行姿态时; 直升机发生故障不能带外吊挂迫降时。 当发生以上情况时,可采用电抛放或机械抛放,且应避开人员或建筑密集区,尽量抛入应急抛扔区域。 7 作业后工
17、作 7.1 作业人员应检查工器具使用情况,并将工器具清理收拾完整、装袋(箱),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理。 7.2 作业任务完成后,应开展作业飞行讲评,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总结当日飞行情况,对完成任务情况、飞行安全及各项保障工作做出评价,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对违反规章制度的人员进行教育批评。 8 环保措施 M HMH/T 1064.72017 6 8.1 作业过程中应遵守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8.2 应加强对作业现场的噪声、粉尘、废水、废气的控制和治理。 8.3 应降低直升机展放导引绳作业引起的强风、扬沙、排放和噪音造成的负面影响。 8.4 应采取防污措施,以避免直升机装卸
18、燃油以及直升机、车辆和机械维修时的油料对环境的污染。 MH/T 1064.72017 7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手势信号明细表 作业中使用的手势信号见表 A.1。 表A.1 手势信号明细表 地勤人员手势信号 信号图示 稳住并停留在位置上 伸出手臂,手静止 在位置上盘旋 伸出手臂,手掌面向所需要运动的方向移动 准备抓住导引绳 伸出手臂往外朝着导引绳方向 准备放开导引绳 伸出手臂用拇指指向往上方向 需要设备: - 夹具 - 刀具 - 扳手 伸出手臂往外拳头合拢 伸出手臂手指分开 伸出手臂往外并旋转手 不要接近。等待! 一只或两只手臂伸出向前挥手 需要协助! 一只或两只手臂挥手 驾驶员信号 信号图示 不是很好,不 从左到右摇头 - 在工作塔旁盘旋: - 夹紧 - 切断导引绳 慢慢点头几次 很快点头几次 - - 接近地面盘旋: - 切断导引绳 - 控制直立和解脱 很快点头几次 慢慢点头几次 - - _ M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