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7.260 X 04 DB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 52/T 6302010 贵州茶叶加工场所基本条件 Basic requirements of tea processing site in Guizhou 文稿版次选择2010 08 - 18发布 2010 08- 18实施 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52/T 6302010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贵州省茶叶研究所归口。
2、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省茶叶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罗显扬、王家伦、周国兰、郑文佳、张正秋、汪桓武、潘科、段学艺。 DB52/T 6302010 1 贵州茶叶加工场所基本条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贵州茶叶加工场所的环境条件、厂区布局、生产车间、加工设备、卫生设施与管理等 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贵州省茶叶初制和精制加工场所。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11680 食品包装用纸卫生标准 GB 13271
3、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GB/T 18204.21 公共场所照度测定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茶叶加工场所 有固定的生产场地、生产设备和批量生产能力的茶叶加工厂。 4 选址条件 4.1 茶叶加工场所应选择地势干燥,交通方便的地方。加工场所不应设于受污染河流的下游。 4.2 生产场所远离排放“三废”的工业企业,周围不得有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 污染源,应离开交通主干道 20m 以上,离垃圾场、畜牧场、医院、粪池 50m 以上,离开经常喷洒农药的 农田 100m 以上。 4.3 生产场所所处的大气环境应达到
4、 GB 3095 的要求。 4.4 水源清洁、充足。茶叶加工用水应达到 GB 5749 的要求。 5 规划布局 5.1 加工场所的规模与原料来源的茶园规模相适应;生产潜力与新发展的茶园规模相适应;厂房面积 和设备配置相适应;工艺流程和生产规模相适应。 DB52/T 6302010 2 5.2 根据厂址特点,合理规划布局厂区、生活区、道路、给排水系统。生产区应在生活区的下风向。 生产区建筑物与外缘公路或道路应设有防护林带。 5.3 建筑物、设备布局与茶叶加工工艺流程衔接合理。合理布局贮青间、燃料间、车间、观察通道、 包装车间、仓库(含辅料、半成品和成品仓库)。加工场所相对独立,与毗邻车间不相互干
5、扰。 5.4 锅炉房、厕所应处于加工车间的下风口。 5.5 初加工厂宜建在茶园中心或附近较平坦、安全地带,兼顾交通、生活、通讯的便利。 6 基础设施要求 6.1 厂区道路应通畅,便于机动车辆通行,道路应采用便于清洗的混泥土、沥青及其他硬质材料铺设, 防止积水和尘土飞扬。 6.2 加工场所的建筑物符合 GB 14881 的有关规定,符合制茶工业建筑的相关要求。 6.3 给排水系统应能适应生产需要,设施应合理有效,经常保持畅通,有防止污染水源和鼠类、昆虫 通过排水管道潜入车间的有效措施。 6.4 加工后的废弃物存放设施,应密闭或带盖、便于清洗和消毒。 6.5 加工场应配置相应的消防设施。燃油油箱、
6、燃气钢瓶等易燃易爆物应安全存放。 6.6 锅炉房与加工车间相隔离,且锅炉烟囱高度和排放粉尘量应符合 GB 13271 的规定。 6.7 建筑物及各项设施应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和原材料贮存等特点,相应设置有效的防鼠、防蚊蝇、防 尘、防飞鸟、防昆虫的侵入、隐藏和滋生的设施。 6.8 车间进口处应设洗手、消毒设施,配备相应数量的洗手、清毒、杀菌、干手设备或用品。 6.9 设置更衣室,室内应设储衣柜或衣架、鞋柜(架)。 6.10 设置水冲式厕所,备有洗手设施,其数量和便池坑位应根据生产需要和人员情况设置。 7 车间 7.1 贮青间 贮青车间面积按大宗茶鲜叶堆放厚度不超过25cm(或按每100kg鲜叶需8m
7、 2 10m 2 ),名优茶鲜叶摊 放厚度一般为3cm5cm,贮青设备按其作业效率确定,具备通风排湿性能。 7.2 燃料间 7.2.1 宽度不低于 3m,长度 4m6m。 7.2.2 加工设备的烧火口、热风炉、加工噪音的风机不得直接开向车间,燃料及残渣设有专用房,烧 火间以一面敞开为宜。排烟除尘装置应设置在生产季节风向的下风向。 7.3 加工车间 7.3.1 加工车间面积应不少于设备占地总面积的 8 倍,与加工产品种类、数量相适应。门、窗宽敞, 大宗茶车间宽度一般为 10 m12m,开间 6m,车间(檐口)高度 5m 以上,名优茶车间宽度一般为 8 m 10m,开间与高度和大宗茶车间相同。初制
8、车间多开门窗,精制车间则少开门多开窗。门窗面积以占门 窗所在墙的总面积 35%40%为宜。 7.3.2 加工车间屋顶或天花板应选用不吸水、表面光洁、耐腐蚀、耐温、浅色材料覆涂或装修,并有 适当坡度;地面应使用不渗水、不吸水、无毒、防滑材料铺设,且应有适当坡度,在地面最低点设置地DB52/T 6302010 3 漏,以保证不积水;门和窗户安装有防尘纱网,且易于拆下清洗,窗台设于地面 1m 以上,内侧下斜 45;墙裙1.5m 高砌白色瓷砖。有通风排湿、排汽和排尘设施。 7.3.3 加工车间照明以不改变茶叶在制品的本色为宜, 宜装置日光灯, 加工工作面光照度不低于 220lx 以上。测定按 GB/T
9、 18204.21 规定执行。 7.4 包装车间 生产线包装车间面积为200m 2 360m 2 ;手工包装10人以内按每人4m 2 确定车间面积,10人以上人均面 积可酌减。 7.5 观察通道 车间建立隔离的玻璃窗结构通道,可观察车间内作业情况。 8 仓库 仓库设在干燥处,地面垫板高度不得低于15cm,具有防潮、防霉、防蝇、防虫和防鼠设施。仓库面 积按250kg/m 2 300kg/m 2 计算确定。宜使用冷藏库贮存茶叶,保存温度06。 9 加工设备 9.1 直接接触茶叶的设备和用具应用无毒、无异味、不污染茶叶的材料制成。宜选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的茶叶加工设备,也可使用竹子、藤条、无异味木材等
10、天然材料和食品级塑料制成的器具和工具。 9.2 直接接触茶叶的加工零部件不宜用铅及铅锑合金、铅青铜、锰黄铜、铅黄铜、铸铝及铝合金等材 料制成。 9.3 新购设备应清除材料表面的防锈油。适时对加工设备进行清洁、除锈和保养。 10 人员要求 10.1 加工人员上岗前参加制茶技术和卫生知识的培训,掌握制茶的基本技能和卫生要求。 10.2 加工人员应持有卫生部门的有效健康合格证书,且应每年体检一次。进入车间应着工作装、戴工 作帽、净手、换鞋,头发应置于帽内。 10.3 加工人员应按 GB 14881的规定,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车间内禁止吃食物、吸烟和随地吐痰, 不得染指甲、涂口红和使用其他化妆品。不得将与生产无关的个人用品和饰物带入车间。 10.4 负责人和主要生产人员应学习和熟悉食品质量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知识,应通过食品质量 安全相关培训,提高对产品和质量安全的认识,明确其责任。 11 卫生管理 应按GB 14881的有关规定进行。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