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52 T 622-2010 《贵州有机茶产地环境条件》.pdf

    • 资源ID:1233381       资源大小:613.22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52 T 622-2010 《贵州有机茶产地环境条件》.pdf

    1、ICS 13.020.50 Z 51 DB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 52/T 6222010 贵州有机茶产地环境条件 Environmental requirements of growing area of organic tea in Guizhou (本稿完成日期:) 2010 0818 发布 2010 08- 18 实施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52/T 6222010 I 目 次 前言.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要求. .2 4.1 基本要求. .2 4.2 立地条件. .3 4.3 空气. .3 4.4 土壤. .3 4.5

    2、 灌溉水 3 5 取样方法. .4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有效土层厚度及地形坡度的测定 .5 A.1 土层厚 度测定垂直剖面测量法 5 A.2 地形坡 度的测定量角器测定法 5 DB52/T 6222010 I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贵州省茶叶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贵州省茶叶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国兰、鄢东海、王家伦、陈正武、梁远发、刘声传、赵华富。 DB52/T

    3、6222010 1 贵州有机茶产地环境条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有机茶产地环境条件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贵州省有机茶的产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920 水质 pH值的测定 玻璃电极法 GB/T 7467 水质 六价铬的测定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GB/T 7468 水质 总汞的测定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7475 水质 铜、锌、铅、镉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谱法 GB/T 7485 水质 总砷的测定 二乙基二硫

    4、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GB/T 98011988 空气质量 一氧化碳的测定 非分散红外法 GB/T 11896 水质 氯化物的测定 硝酸银滴定法 GB/T 17141 土壤质量 铅和镉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6488 水质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 红外光度法 GB/T 16489 水质 硫化物的测定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GB/T 15264 环境空气 铅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5432 环境空气 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 GB/T 17134 土壤质量 总砷的测定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GB/T 17135 土壤质量 总砷的测定 硼氢化

    5、钾一硝酸银分光光度法 GB/T 17136 土壤质量 总汞的测定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7138 土壤质量 铜、锌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7140 土壤质量 铅、镉的测定 KI-MIBK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9630.12 005 有机产品 第1部分:生产 HJ 479 环境空气 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测定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HJ 481 环境空气 氟化物的测定 石灰滤纸采样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HJ 482 环境空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HJ 484 水质 氰化物的测定 容量法和分光光度法 HJ 487

    6、 水质 氟化物的测定 茜素磺酸锆目视比色法 HJ 491 土壤质量 总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NY/T 396 农用水源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NY/T 397 农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NY/T 1121.1 土壤检测 第1部分: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贮存 NY/T 1121.2 土壤检测 第2部分:土壤pH的测定 DB52/T 6222010 2 NY/T 1121.6 土壤检测 第6部分: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NY 51962002 有机茶 NY 50202001 无公害食品 茶叶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GB/T 19630.1、NY 5020、NY 5196界定的下列术语

    7、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T 19630.1 、NY 5020、NY 5196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有机茶 Organic Tea 在原料生产过程中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用有益于生态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及生长调节剂等物质,在加工过程中不使用合成的食品添加剂的茶叶及相关产品。 NY 51962002,定义3 3.2 环境条件 Environmental requirements 影响茶树生长和茶叶产量与品质的空气、土壤和灌溉水等自然条件。 NY 50202001,定义3.2 3.3 缓冲带 buffer zone 在有

    8、机和常规地块之间有目的设置的、 可明确界定的用来 限制 或阻挡邻近田块的禁用物质漂移的过渡区域。 GB/T 19630.12005,定义3.6 3.4 生物多样性 biological diversity 地球上生命形式和生态系统类型的多样性, 包括基因的多样性、 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GB/T 19630.12005,定义3.9 4 要求 4.1 基本要求 4.1.1 有机茶生产基地应水土保持良好,生物多样性丰富,远离城区、工矿区、交通主干线、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场等,具有较强的可持续生产能力。 4.1.2 缓冲带: 有机茶园和常规农业生产区域之间应当设置缓冲带保证有机茶园不受污

    9、染,起到有效隔离的作用。以防止临近常规农业生产地块的禁用物质的漂移。缓冲带设置根据污染源的强弱、远近、风向等因素而定。缓冲带以自然山地、丛林、荒地或草地等天然屏障为宜,也可以人工营造树林和种植作物设置缓冲带。 DB52/T 6222010 3 4.1.3 栖息地: 茶园周边的山顶、风口、道路、沟渠、陡坡、坎边或梯壁等,有目的地保留原有植被和生物群落,或因地制宜营造防护林或绿化带,茶园中适当种植遮荫树,设置天敌的栖息地,提供天敌活动、产卵和寄居的场所,提高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控制能力。 4.2 立地条件 宜选择符合表1规定之地。 表1 茶园立地条件 项 目 指 标 检测方法 年降水量 /(mm) 1

    10、000 月降水量(4月)/(mm) 100 相对湿度 /(%) 80 按当地气候资料执行 坡度/(度) 30 有效土层厚度 / (cm) 80 见附录 A 有机质(0cm20cm 土层)/(g/kg) 15 NY/T 1121.6 4.3 空气 有机茶园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 有机茶园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 指 标 项 目 年平均 日平均 1h 平均 检测方法 总悬浮颗粒物(TSP)/(mg/m3)(标准状态) 0.20 0.30 GB/T 15432 一氧化碳 CO/(mg/m3)(标准状态) 4.00 10.00 GB/T 9801 二氧化硫(SO 2)/(mg /m3)

    11、(标准状态) 0.06 0.15 0.50 HJ 482 二氧化氮(NO 2)/(mg /m3)(标准状态) 0.08 0.10 0.15 HJ 479 铅(Pb)/( g/ m3)(标准状态) 1.00 1.50 (季平均) GB/T 15264 氟化物(F)/( g/dm2d) 2.0 (季平均) 3.0 (月平均) HJ 481 注:年平均:指任何一年的日平均浓度的算术均值;季平均:指任何一季的日平均浓度的算术均值;日平均指任何一日的平均浓度;1h平均指任何一小时的平均浓度。 4.4 土壤 有机茶园土壤环境应符合表3规定。 4.5 灌溉水 有机茶园灌溉水质应符合表4的要求。 DB52/T

    12、 6222010 4 表3 有机茶园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 检测方法 项 目 浓 度 限 值 试验方法 方法来源 pH 值 4.06.0 玻璃电极法 NY/T 1121.2 镉 /(mg/kg) 0.3 KIMIBK 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7140 GB/T 17141 汞 /(mg/kg) 0.3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7136 砷 /(mg/kg) 30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硼氢化钾硝酸银分光光度法 GB/T 17134 GB/T 17135 铅 /(mg/kg) 50 KIMIBK 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石墨

    13、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7140 GB/T 17141 铬 /(mg/kg) 150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 491 铜 /(mg/kg) 150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7138 注: 重金属和砷均按元素总量计,适用于阳离子交换量5cmol(+)/kg的土壤,若5cmol(+)/kg,其标准值为表内数值的半数。 表4 有机茶园灌溉水质标准及检测方法 检测方法 项 目 指 标 试验方法 方法来源 pH 值 5.58.5 玻璃电极法 GB/T 6920 总砷 /( mg/L) 0.05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GB/T 7485 总汞 /( mg/L) 0.

    14、001 冷原子吸收光度法 GB/T 7468 总镉 /( mg/L) 0.005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7475 铬(六价) /( mg/L) 0.1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GB/T 7467 总铅 /( mg/L) 0.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7475 硫化物 /( mg/L) 1.0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GB/T 16489 氰化物 /( mg/L) 0.5 容量法和分光光度法 HJ 484 氯化物 /( mg/L) 250 硝酸银测定法 GB/T 11896 氟化物 /( mg/L) 2.0 容量法和分光光度法 HJ 487 石油类 /( mg/L) 5.0 红外光度

    15、法 GB/T 16488 5 取样方法 5.1 有机茶园环境空气取样按 NY/T 397 执行。 5.2 有机茶园土壤取样按 NY/T 1121.1 执行。 5.3 有机茶园灌溉水取样按 NY/T 396 执行。 DB52/T 6222010 5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有效土层厚度及地形坡度的测定 A.1 土层厚度测定垂直剖面测量法 在能代表研究对象的采样点挖掘1.0m1.5m左右的长方形土壤剖面坑, 较窄的一面向阳作为剖面观察面。挖出的土应放在土坑两测,而不放在观察面的上方。土坑的深度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般要求达到母质层或地下水位,用长度测量器测量土壤剖面的高度,即为土壤厚度。 A.2 地形坡度的测定 量角器测定法 用一块硬纸板自制一个简易的半圆量角器,在量角器半圆的圆心处用图钉和一根小细线悬一重物,站在山坡的一侧,双手握住量角器,使量角器的底边与山坡保持平行一致,读取细线经过量角器的刻度数,再从该刻度数中减去90则为山坡的坡度。 表A.1 地形坡度的测定 _


    注意事项

    本文(DB52 T 622-2010 《贵州有机茶产地环境条件》.pdf)为本站会员(proposalcash35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