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65.020.30 B 43 备案号:23060-2008 四川省地方标准DB51/T786-2008代替BD5100B43020-89雅 南 猪 Yanan Pig 2008-06-06 发布 2008-06-15 实施DB51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51/T786-2008 代替BD5100B43020-89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1 2 产地与分布 1 3 体型外貌 1 4 生产性能 1 5 性能测定 2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性能测定技术规范 . 3 A.1 体长 3 A.2 胸围 3 A.3 体重 3 A.4 胴体重与屠宰率 3 A.5 瘦肉率 3 A
2、.6 背膘厚度与眼肌面积 3 DB51/T786-2008 代替BD5100B43020-89 II 前 言 本标准代替DB/5100 B 4302089雅南猪 本标准为DB/5100 B 43020 89雅南猪修订版 本标准的主要变化是取消了1989年版标准的分级评定、检 验方法,并相应删除了附录A评分计算对照表、附录B雅南猪种猪评定登记表、附录C雅南猪饲养水平表,修订和增补了生长发育重要阶段的体重与体尺、繁殖、肥育、胴体品质等性能测定指标。与前版标准比较,减少了种猪分级评定程序,更加简明、实用。 本标准按GB/T1.12000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
3、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进行编制。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四川省畜牧食品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 本标准由四川省畜禽繁育改良总站、洪雅县畜牧食品局、邛崃市农村发展局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林小伟、曾仰双、刁运华、廖志明、李远忠、李良权、刘文其。 本标准1989年首次发布,2007年第一次修订,自本标准发布之日起,原DB/5100B43020-89雅南猪同时作废。 DB51/T786-2008 代替BD5100B43020-89 1 雅 南 猪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雅南猪品种的特征特性和生产性能。 本标准适用于雅南猪品种鉴定、选育、科研
4、、生产等。 2 产地与分布 雅南猪主产于川西南的邛崃山系及青衣江流域的洪雅、丹棱、名山、邛崃、犍为和荣县等县(市),分布于东坡、彭山、雨城、蒲江、夹江、峨边、马边、金口河、沐川等县(市、区)。 3 体型外貌 全身被毛黑色,体型较大,体躯较长;头大小适中,面部微凹,口岔较深,耳中等大、下垂;肩部较平窄,后躯稍倾斜,腿臀欠丰满,四肢结实,乳头7对8对,排列均称。 4 生产性能 4.1 体尺、体重 体尺、体重见表1 : 表1 体重体尺(群体均值) 二 月 龄 六 月 龄 成 年 阶段 性别 体重 (kg) 体重 (kg) 体长 (cm) 体重 (kg) 胸围 (cm) 体长 (cm) 母猪 8.5
5、33.0 75.0 99.4 112.4 115.7公猪 9.0 35.0 79.0 105.6 114.2 123.34.2 繁殖性能 繁殖性能见表2: 表2 繁殖性能(群体均值) 胎 次 项 目 指 标 总产仔数 (头) 8.5 活产仔数 (头) 7.5 窝重(kg) 7.6 头数 (头) 6.5 初产 30日龄 窝重(kg) 30.3 总产仔数 (头) 9.5 二产 活产仔数 (头) 8.5 DB51/T786-2008 代替BD5100B43020-89 2 续表2 窝重(kg) 8.5 头数 (头) 7.5 二产 30日龄 窝重(kg) 32.1 总产仔数 (头) 10.9 活产仔数
6、 (头) 10.0 窝重(kg) 9.5 头数 (头) 8.5 三产以上 30日龄 窝重(kg) 35.0 4.3 肥育测定性能 肥育测定性能见表3: 表3 肥育测定性能(群体均值) 项 目 指 标 起始重(kg) 10.5 结束重(kg) 80.0 饲养天数(天) 140 日增重(g) 496 料肉比 3.95 4.4 胴体品质 胴体品质见表4: 表4 胴体品质(群体均值) 项 目 指 标 宰前重(kg) 80.0 胴体重(kg) 53.0 背膘厚(cm) 4.1 眼肌面积 (cm2) 22.0 后腿比例 () 14.9 屠宰率() 66.2 瘦肉率() 43.0 5 性能测定 按附录A规定
7、的方法测定。 DB51/T786-2008 代替BD5100B43020-89 3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性能测定技术规范 A.1 体长 两耳根连线中点沿背线至尾根处的长度(软尺测量)。 A.2 胸围 在肩胛骨后缘作垂直线绕体躯一周的长度(软尺测量)。 A.3 体重 2月龄、6月龄称重测量,成年猪称重测量或用“猪体重(kg)胸围2(cm)体长(cm)/15200”公式估测。 A.4 胴体重与屠宰率 胴体重为屠宰放血除毛后,去掉头、蹄、尾和内脏(保留板油、肾脏)后的胴体重量。 屠宰率为胴体重占宰前体重的比例。 A.5 瘦肉率 手工剥离半胴体,按瘦肉、脂肪、皮、骨四部分称重,瘦肉占四部分总量的比例。 A.6 背膘厚度与眼肌面积 背膘厚度:肩部最厚处、最后肋骨处、腰荐结合处三点背膘厚度的平均值。 眼肌面积:最后肋骨处背最长肌横断面面积, 用“眼肌高度(cm)眼肌宽度(cm)0.7”公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