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51 T 707-2007 《无公害林产品生产技术规程 青花椒》.pdf

    • 资源ID:1233110       资源大小:358.28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51 T 707-2007 《无公害林产品生产技术规程 青花椒》.pdf

    1、ICS 65.020.40 B 66 DB51 备案号:21891-2008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 7072007 无公害林产品生产技术规程 青花椒 Standardized Process of Production Technologies for Pollution-free Forest Products- Zanthoxylum spp 2007 - 11 - 01 发布 2007 - 12 - 01 实施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51/T 7072007 I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定义 . 1 4 建园条件 . 1

    2、5 栽培管理 . 2 6 采摘和处理 . 6 附录A(资料性附录)栽培区划表 8 附录B(规范性附录)禁止使用的农药 9 附录C(规范性附录)允许试用的主要农药(低毒农药) . 10 附录D(规范性附录)青花椒树主要病虫防治 . 11 附录E(资料性附录)无公害青花椒生产种苗情况记录 . 12 附录F(资料性附录)无公害青花椒生产田间管理记录 . 13 DB51/T 7072007 II 前 言 由于青花椒包括几个种,因此本标准中青花椒的拉丁学名用 Zanthoxylum spp.表示。 根据青花椒在四川各地栽培的自然地理条件、生态条件等差异,本标准将全省划分为两个栽培区,即区(四川盆地及盆周

    3、边缘山地)和区(川西南山地、川西高山峡谷及高原丘陵区)。 本标准的结构和编写是按国家标准 GB/T1.12000 和 GB/T1.22002 规定进行的。 本标准由四川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由四川省林业科学技术推广总站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国辉、隆孝雄、郭小军、王江、黄永强。DB51/T 7072007 1 无公害林产品生产技术规程 青花椒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四川省无公害青花椒生产的产地生态环境要求,育苗技术、丰产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采摘及处理等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无公害青花椒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

    4、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DB51/336 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条件 DB51/337 无公害农产品农药使用准则 DB51/338 无公害农产品肥料使用准则 GB4284 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 GB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8321.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 GB8321.2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二) GB8321.3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三) G

    5、B8321.4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四) GB8321.5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五) GB8321.6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六) GB/T15772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 GB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NY/T227微生物肥料标准 3 定义 3.1 青花椒 本标准所指青花椒为芸香科花椒属的九叶青、藤椒等几个主要种。 4 建园条件 4.1 花椒园地的选择 4.1.1 气候条件 DB51/T 7072007 2 年平均温度1420,大于10的有效积温在5000以上,最热月(七月)月均温大于24.8,最冷月(一月)月均温大于6.3,极端高温小于38。海拔在500m2200m范围内,较为适宜。 4.

    6、1.2 土壤条件 花椒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强,红壤、燥红土、棕壤、紫色土均可栽培,土壤酸碱度在77.5最为适宜。 4.1.3 水源 选择水质清洁、无污染地区,农田灌溉水符合GB5084要求。 4.1.4 大气质量 大气环境质量要符合DB51/336要求。 4.1.5 地形地势 选择坡度在250以下的坡地及平地上种植,坡度在200以上的山地,建园时宜修筑水平梯地,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按GB/T15772执行。 4.2 花椒园规划 基地应选择相对集中连片,土壤肥沃,水利条 件适中,空气清洁,基地5km内无三废污染源存在,其基地环境质量(大气、灌溉水、土壤)便于控制,水、电、交通方便的地方。完善必要的田间道

    7、路网络,水利设施和健全灌溉系统,附属建筑等设施。 5 栽培管理 5.1 育苗技术 5.1.1 采种与处理 5.1.1.1 采种母树,选择生长健壮,结果多且稳定,品质优良,无病虫害的盛果期椒树。 5.1.1.2 采种果实成熟的标志是本品品种种皮转红,种子呈黑色,有光泽,有 2%5%的果皮开裂。 5.1.1.3 采集的果实要及时阴干,选择通风干燥的地方,薄薄的放一层,每天翻动三至五次,待果皮开裂后,轻轻用木棍敲,收取种子,取种时切忌在阳光下暴晒。 5.1.2 播种及育苗 5.1.2.1 从外地引调的种子应通过植物检疫,防止检疫对象、危险性病虫害传播,鼓励从外地引进新品种栽培,但引进品种要经过试种,

    8、以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 5.1.2.2 播种前应先进行脱脂处理。方法是:采取碱水浸种,将处理好种子放在 1%碱水中浸泡 2 天,除去秕子,搓洗种皮油脂,捞出后再用清水冲洗碱液,再拌入砂土或草木灰即可播种。 5.1.2.3 播种时期 秋季墒情好、出苗整齐,秋播又分早秋播和晚秋播。早秋播选用早熟品种于8月下旬至9月上、中旬进行,晚秋播时应适当推迟到10月中旬和11月上旬进行。 5.1.2.4 播前备耕 DB51/T 7072007 3 5.1.2.4.1 精细整地 应做到上虚下实,土壤厚度10cm以内表层土不能有较大的土块,整地要细,满足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对土壤的要求。 5.1.

    9、2.4.2 深耕施肥 深翻20cm40cm,结合耕翻,施入适量腐熟的农家肥和过磷酸钙作底肥,施肥应符合DB51/338、NY/227标准之规定。 5.1.2.4.3 培垄作畦 青花椒育苗地整好后可作畦。畦宽1m1.2m,畦长5m10m,埂宽30cm40cm,埂要高出畦面3cm4cm,做畦时要留出步行道和灌水沟。 5.1.2.5 播后管理 5.1.2.5.1 灌溉与排水 秋播后立即灌足水,灌水时间为早晨或傍晚,水多要及时排放。注意种子萌发期的土壤湿润,灌溉水质要符合GB5084。 5.1.2.5.2 间苗移苗 幼苗长到5cm10cm、真叶3片5 片时,要及时间苗、定苗。苗距保持10cm左右,间出

    10、的幼苗,可连土移到缺苗的地方,也可移到别的苗床上培育。在移苗前2小时3小时进行灌水,移苗应选择阴天或傍晚。 5.1.2.5.3 中耕除草 当幼苗长到10cm15cm时,要适时拔除杂草。中耕初期应浅些,一般为2cm4cm,随苗木的生长,可逐步加深。苗根附近宜浅些,地间、带间应深些。苗木生长期内应中耕除草3次4次。 5.1.2.5.4 追肥 青花椒苗出土后,3月中下旬开始迅速生长,4月中下旬是生长最盛期。这一时段要及时追施有机肥1次2次,阴天或早晚空气湿润时可辅助喷施叶面肥。喷后4小时内下雨则要重新补喷。 5.1.2.5.5 防治病虫害 青花椒苗期主要病害有叶锈病, 发病时应喷洒400倍液500倍

    11、液65%代森锌粉剂或1000倍液15%粉锈宁。主要虫害有花椒跳甲、蚜虫、红蜘蛛,可分别用1000倍液2.5%溴氢菊脂(敌杀死)喷雾,4000倍液50%灭蚜净喷雾,2000倍液73%克螨特或双甲脒喷雾,或2000倍液20%灭扫利喷雾。 5.1.2.5.6 合格苗木的选择 选用节稀、枝分散,皮色青、刺少、叶数5叶9叶,叶片正面腺多而明显,叶宽、厚、绿,苗高30cm以上,根鲜色白,侧根5条以上的充分木质化的椒苗为合格青花椒苗。 5.2 栽培管理 5.2.1 栽植 DB51/T 7072007 4 5.2.1.1 栽植时间 以每年3月份9月份较好。在区可在3月6月栽植,区宜在6月9月栽植。 5.2.1

    12、.2 栽植密度 根据栽植地方土壤肥力而定,按666.7m2计,瘦瘠坡地为56株,株行距为4m3m;沃土坝地为42株,株行距为4m4m;田边地角、土埂路边、房前屋后为33株,株行距为5m4m。 5.2.1.2.1 栽植技术 在栽植花椒前半年或一年整地,最好在雨季之前进行,在立地条件好的地方,也可随整地随造林。平地建园时,可采取全园整地,深翻30cm50cm,深翻前施足基肥,耕平耙细。也可用带状整地的方法,沟宽1m1.2m,空20cm30cm,生土和熟土分开放,然后将土杂肥和土混合均匀,填入沟内,填至距地面20cm处停止。可用表土代替土杂肥,填入沟内。栽植点挖成1m见方的大坑。在平缓的山坡上,可按

    13、等高线整成外高内低的反坡梯田,阶面的宽窄、阶与阶的距离,一般为1.5m2.5m或2m3m,外边修地埂。栽植点可挖成60cm60cm80cm的大坑, 每穴施有机肥(腐熟的农家肥) 5kg, 加过磷酸钙0.2kg0.25kg,拌细土,回填于栽植穴中。入苗于穴,覆盖土用脚踏实,用手轻提青花椒苗,使其根部与土壤接触良好;盖土做盘,盘内灌足清水(水中可适量放入多菌灵),待水渗入土壤中,而不是泥浆状时用土封好。 5.2.2 椒园土、肥、水的管理 5.2.2.1 土壤管理 5.2.2.1.1 除草松土 在花椒生长季节里,及时进行中耕除草。在杂草刚刚发芽的时候进行第一次锄草和松土,第二次应在6月底以前。青花椒

    14、树栽植后,每年除草至少应当进行1次2次。 5.2.2.2 施肥 5.2.2.2.1 施肥原则 应充分满足青花椒树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求,以大量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为主,高效有机肥、生物菌肥。有机、无机肥结合,重施基肥,合理施用无机肥,做到平衡协调施肥。 5.2.2.2.2 肥料的质量 应按DB51/388的规定选择肥料。使用的叶面肥、生物菌肥应已在农业部登记注册。微生物肥料中有效活菌数量必须符合NY/227的规定。 5.2.2.2.3 施肥方法 5.2.2.2.3.1 土壤施肥 施肥前在树冠滴水线内外挖沟宽20cm50cm,沟深20cm30cm的环状沟。按每收0.5kg 青花椒施2.5kg有机肥

    15、的比例,再按树势大小每株加入2kg 3kg过磷酸钙将所有肥料混匀施入,覆土填平。也可按花量大、结果多的大、老树进行对称砍根施肥,每年每株只能施一个对称面,每株施20kg30kg农家肥,幼树每株施5kg农家肥加0.05kg尿素,磷肥2kg左右,施入后盖土踏实。 5.2.2.2.3.2 根外施肥 DB51/T 7072007 5 叶面喷雾0.2%硼砂溶液和0.5%磷酸二氢钾溶液再加入0.2%钼酸铵溶液,提高青花椒的座果率。时间以青花椒树萌发期和开花盛期分别喷施。高温干旱期应按使用浓度范围的下限施用,喷施时间在上午10时以前或下午16时以后喷施较为有利。 5.2.2.2.3.3 间作 青花椒园实行种

    16、植的间种作物或草类应与青花椒树无共生性病虫,浅根、矮杆作物为主,以豆科、绿肥作物等为宜,适时刈割翻埋于土壤中或用于树盘覆盖。 5.2.2.3 水分管理 5.2.2.3.1 青花椒园灌水 青花椒园要有均衡供水条件,青花椒树较耐干旱,但缺水不利青花椒树生长,根据土壤墒情,萌芽前灌水,提高开花座果率,促进枝叶生长,座果后灌水,土壤相对湿度稳定在60%,以提高果实的风味品质。萌芽前灌水后,可进行树盘覆盖,以减少水分散失,蓄水保墒。 5.2.2.3.2 排水 果实采收前多雨,应适时开深沟排水,降低土壤含水量,提高果实品质。 5.2.3 整形修剪 5.2.3.1 幼树修剪 幼树根据树形的树冠结构,选择培养

    17、骨干枝、扩大树冠,培养丰产树形。常用树形有:单主干延长开心形、三主干自然开心形、双主干V字形。干高40cm60cm。 5.2.3.2 成年树修剪 修剪有疏剪、缩剪、缓放、短截、环剥、摘心、抹芽、扭稍和除萌蘖、拉撑吊袋等方法。吊袋拉枝是青花椒树上应用最多的一种整形方法。根据不同树龄、树势、负载量进行整形,形成科学合理的丰产树体树形。冬剪为主夏剪为辅,冬夏结合的方法,促进分枝、结果。 5.2.3.3 衰老树的修剪 采取回缩复壮地上部(树冠)和深耕施肥促生新根两方面入手,方法是:结合冬季深耕施肥,在原树盘内适当铲除部分根条,施入磷肥和腐熟有机肥,保生大量新根,同时剪除老枝、枯枝,多留新枝、强枝,靠近

    18、主干的直立旺盛枝,培养基部萌芽,恢复树势,重新结果。 5.3 病虫害防治 5.3.1 植物检疫 应禁止危险性病虫害传入。 5.3.2 冬季清园 清除杂草、残叶、病虫危害的枝梢、病株及衰弱枝和干枯枝,远离椒园集中烧毁,并进行青花椒园深翻。涂白树干,药剂喷雾,破坏病虫的越冬环境,减少病虫越冬基数,降低越冬虫源数量。 5.3.3 原则 DB51/T 7072007 6 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5.3.4 物理机械防治 5.3.4.1 诱杀 利用2.5%敌百虫粉1kg+300kg细土拌匀,撒放树下。 5.3.4.2 应用彩色防治害虫可用黄板诱集蚜虫。 5.3.4.3 人工捕捉害虫,集中种植

    19、害虫中间寄主植物诱杀害虫,人工捕捉天牛、蚱蝉、金龟子等害虫;人工种植中间寄主,引诱成虫产卵,再用药剂集中杀灭卵块和幼虫。 5.3.5 生物防治 5.3.5.1 改善青花椒园生态环境。按 4.1.2、5.2. 2.2.3.3 规定执行。 5.3.5.2 应用生物资源药和有益昆虫或菌类(肿腿蜂、白僵菌等)。 使用附录B中的生物源农药防治害虫。 5.3.6 化学防治 5.3.6.1 农药各类选择及使用 5.3.6.1.1 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或有三致作用的药剂,见附录 A。 5.3.6.1.2 允许试用低毒及生物农药、矿物源农药,见附录 B。 5.3.6.1.3 青花椒树主要病虫防治,见附录 C。

    20、5.3.6.2 农药使用准则 5.3.6.2.1 不得使用附录 A 列出的农药种类和为登记的农药。 5.3.6.2.2 允许试用农药(见附录 B),每年药剂最多使用 2 次。 5.3.6.2.3 附录 B 中列出的允许试用的农药必须按要求控制施用量。 6 采摘和处理 6.1 采摘 因品种、气候、地区、海拔高度不同等因素而异,在“大暑”到“白露”之间采摘,早熟中7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摘,晚熟种8月下旬至9月上旬采摘,地势低的地方比海拔高的地方采摘早,阳坡比阴坡采摘早,干旱年份比多雨年份采摘早。适时采摘,色泽碧绿,出皮率高,香味和麻味浓郁,芳香油含量高。采摘时要选择晴朗天气,避免雨天和阴天有露水时采

    21、摘。育苗采种要推迟15天30天为宜,待种子充分成熟后采摘。 6.2 处理 在区种植的青花椒采摘后要及时销售或冷藏,不需晾晒。在区栽植的青花椒在采摘后要放阴凉避雨处摊开放置一晚后,第二天晒干,晒干的青花椒果实,果皮从缝合处开裂,只有小果梗处相连,这DB51/T 7072007 7 时可用细木棍轻轻敲打,使种子与果皮脱离,再用簸箕或筛子将椒皮与种子分开,除去杂质,便可得到干净的果皮即青花椒。晾晒中果实应3小时4小时翻动一次。 DB51/T 7072007 8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栽培区划表 栽培区 主要县(区) 区 (四川盆地及盆周边缘山地) 锦江 青羊 金牛 武侯 成华 龙泉驿 青白江

    22、新都 温江 金堂 双流 郫县 蒲江 新津县 自流井 贡井区 大安区 沿滩区 荣县 富顺县 江阳区 龙马潭 泸县 旌阳区 广汉市 罗江县 中江县 涪城区 游仙区 三台县 盐亭县 梓潼县 元坝区 广元市中区 剑阁 苍溪 船山区 安居区 蓬溪县 射洪县 大英县 内江市中区 东兴区 威远县 资中县 隆昌县 乐山市中区 沙湾区 五通桥 井研 丹棱 青神 东坡区 彭山 仁寿 广安区 华蓥山市 岳池县 武胜县 邻水县 安岳 乐至 雁江区 简阳 顺庆区 高坪区 嘉陵区 阆中市 南部县 营山县 蓬安县 仪陇县 西充县 翠屏区 通川区 达县 开江 大竹 渠县 名山 巴州区 朝天区 青川 旺苍 平武 北川 雨城区

    23、宝兴 天全 芦山 萦经 峨边 马边 金口河 万源 通江 南江 古蔺 叙永 兴文 筠连 珙县 高县 屏山 长宁 区 (川西南山地、川西高山峡谷及高原丘陵区) 汉源 石棉 西昌 越西 冕宁 喜德 甘洛 昭觉 普格 盐源 德昌 会理 会东 宁南 布拖 金阳 雷波 攀枝花东区 攀枝花西区 攀枝花仁和区 米易县 盐边县 阿坝 红原 炉霍 道孚 壤塘 若尔盖 九寨沟 松潘 黑水 茂县 理县 马尔康 小金 金川 丹巴 新龙 巴塘 雅江 康定 泸定 九龙 稻城 乡城 得荣 木里 DB51/T 7072007 9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禁止使用的农药 种类 农药名称 禁用原因 有机氯类杀虫(螨)剂 六六六

    24、、滴滴涕、林丹、硫丹、三氯杀螨醇 高残毒 有机磷杀虫剂 久效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治螟磷、地虫硫磷、蝇毒磷、丙线磷(益收宝)、苯线磷、甲基硫环磷、甲拌磷、乙拌磷、甲胺磷、甲基异柳磷、氧乐果、磷胺 剧毒高毒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涕灭威(铁灭克) 克百威(呋喃丹) 高毒 有机氮杀虫剂杀螨剂 杀虫咪 慢性、致癌 有机锡杀螨杀菌剂 三环锡、薯瘟锡、毒菌锡等 致畸 有机砷杀菌剂 福美砷、福美甲砷等 高残毒 杂环类杀菌剂 敌枯双 致畸 有机氮杀菌剂 双胍辛胺(培福明) 毒性高、有慢性毒性 有机汞杀菌剂 富力散、西力生 高残毒 有机氟杀菌剂 氟乙酰胺、氟硅酸钠 剧毒 熏蒸剂 二溴乙烷、二溴氯丙烷 致癌、致

    25、畸、致突变 二苯醚类除草剂 除草醚、草枯醚 慢性毒性 DB51/T 7072007 10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允许试用的主要农药(低毒农药) 通用名 剂型及含量 主要防治对象 施用量(稀释倍数kg(ml)667m2一次) 施用方法最后一次施药距采果的天数(安全隔期) 实施要点及说明 浏阳霉素 10%乳油 红蜘蛛、黄蜘蛛 10002000 倍液 喷雾 15 华光霉素 2.5%可湿性粉剂 红蜘蛛、黄蜘蛛 400600 倍液 喷雾 15 发生早期使用 硫磺 50%悬浮剂 红蜘蛛、黄蜘蛛 200400 倍液 喷雾 15 不与矿物油混用也不能在其前后施用机油乳剂 95%乳油 红蜘蛛、黄蜘蛛、蚧壳

    26、虫 50200 倍液 喷雾 15 成熟前 45 天不用药,有冻害地区冬季不用药 苏云金杆菌 100 亿个/ml 乳剂 凤蝶、尺蠖、桃蛀螟 5001000 倍液 喷雾 15 烟碱 10%乳油 蚜虫 500800 倍液 喷雾 15 傍晚进行 辛硫磷 50%乳油 花蕾蛆 500800 倍液地面和树冠喷雾 15 敌百虫 90%晶体 蝽象 8001000 倍液 喷雾 30 抗霉菌素120n 2%水剂 白粉病、炭疽病 200 倍液 喷雾 15 多氧霉素 10%可湿性粉剂 黑斑病 10001500 倍液 喷雾 15 30以上降低浓度和施药次数 石硫合剂 45%结晶 白粉病、黑斑病、叶螨、锈壁虱、蚧壳虫 萌发

    27、前(早春)35 度,萌发后0.30.5 度 喷雾 30 春雷霉素 4%可湿性粉剂 脚腐病、流胶病、树脂病 58 倍液 1510-65010-6纵刻病斑后涂稀释液、喷雾15 代森锰锌 80%可湿性粉剂疮痂病、黑斑病、炭疽病、锈壁病 600800 倍液 喷雾 30 甲基硫菌灵 80%可湿性粉剂炭疽病、疮痂病、黑斑病 10001500 倍液 喷雾 30 多菌灵 50%可湿性粉剂炭疽病、疮痂病、黑斑病、青霉病、绿霉病 5001000 倍液 喷雾 30 百菌清 75%可湿性粉剂 疮痂病、沙皮病 500800 倍液 喷雾 30 DB51/T 7072007 11 附 录 D (规范性附录) 青花椒树主要病

    28、虫防治 防治对象 青花椒施药时期 防治指标 防治药剂 煤烟病 高温多湿期 5 月8 月 病斑面积 5,蚧壳虫株占若虫 20 头,蚜虫单株10 头 48%乐斯本乳油、石硫合剂 锈病 7 月初8 月下旬 2%病叶率(防治),病叶率达 0.1%(保护) 15%粉锈宁可湿粉剂、代森锌粉剂 65%、30%石硫合剂、40%福星乳油 根腐病 10 月12 月 枯梢率达到 13.5% 45%代森锌水溶剂、金雷多米尔 干腐病 4 月5 月 病斑面积达 3% 50%的甲基托布津 枯梢病 6 月8 月 枯梢率达到 15% 65%代森锌,50%退菌特 枝枯病 3 月5 月 病株率 1030%,枝条被害率为 515%

    29、50%退菌特 蚜虫 4 月6 月 单株蚜量 20,卷叶株率为 1%,蚜梢率达 10% 20%菊马乳油、25%阿克泰、20%灭扫利、70%艾美乐水分散剂 蚧壳虫 5 月8 月 新梢若虫总数的1020% 48%乐斯本乳油、石硫合剂、机油乳剂、28%蚧宝乳油 黑绒金龟子 4 月5 月 缺叶率达 19% 90%万灵粉剂、20%菊马乳油 跳甲虫 4 月上中旬 腹叶危害率 18%,花序枯萎率达 24% 90%万灵粉剂、48%乐斯本乳油 柳干木蠹蛾 8 月上旬 虫洞率达 3.5% 4000iVBT 水剂,20%菊马乳油 尺蠖 4 月6 月 缺口受害面积 10% 50%氯氰菊酯乳油、48%乐斯本乳油、4000iVBT水剂 红蜘蛛 3 月5 月 椒园中心虫蛛率 30% 10%浏阳霉素乳油、20%灭扫利、5%尼索郎乳油 DB51/T 7072007 12 附 录 E (资料性附录) 无公害青花椒生产种苗情况记录 县 乡 村 组 初挂果 椒农 种苗来源 栽植时间 苗高 苗龄 叶数 时间 产量 DB51/T 7072007 13 附 录 F (资料性附录) 无公害青花椒生产田间管理记录 县 乡 村 组 肥料 灌水 农药 盛果期 椒农 时间 种类 肥量 次数 时间 水量 时间 次数 药量 产量 年限_


    注意事项

    本文(DB51 T 707-2007 《无公害林产品生产技术规程 青花椒》.pdf)为本站会员(registerpick11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