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40 B 61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 15142012 台湾桤木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2012 - 12 - 20 发布 2013 - 09 - 01 实施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51/T 15142012 I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苗圃地的选择 . . 1 4 苗圃地准备 1 5 原床苗播种育苗 2 6 移床苗的育苗 . . 3 7 苗木出圃 . . 3 附录 A(规范 性附录)台湾桤木育苗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4 DB51/T 15142012 II 前 言 本标准由四川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
2、标准由四川省林业厅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金锡、王海沁、杨小建、徐慧、何家秀、吴宗兴、梁颇、彭晓溪、吴林芝、吴万波。DB51/T 15142012 1 台湾桤木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台湾桤木( Alnus.formosana (Burkill) Makino.)播种育苗技术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境内的台湾桤木播种育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3、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6000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T 6001 育苗技术规程 GB 7908 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DB51/T 705 四川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3 苗圃地的选择 3.1 固定苗圃地的选择 固定苗圃选择地势平坦,交通方便,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排水良好的地段,土层厚度50cm以上,土壤结构良好,质地为壤土或砂壤土, pH值5.07.0,地形平坦或坡度在10以内的均匀坡地或平地。种植过蔬菜和土豆的农地不宜作为苗圃地。 3.2 临时苗圃地的选择 临时苗圃主要选择在人工造林相对集中地段附近,要求苗圃设置在山坡的中下部,坡度20,土层深厚、肥力
4、较好的生荒地、采伐迹地、林中空地或坡耕地。 4 苗圃地准备 4.1 土壤处理和改良 育苗前应采用药剂消毒、烧土、施肥等方法对土壤进行处理。土壤瘠薄的圃地要逐年增施有机肥;偏沙性土壤要混伴泥碳土;偏粘性土壤要混细沙;偏酸性土壤增施石灰或草木灰;偏碱性土壤混伴生石膏、泥碳土或松林土。 4.2 整地作床 整地:要求做到深耕细整、清除草根石块、地平土碎。春季翻耕深度应在 20cm 以上,随耕随耙,及时平整和镇压;秋(冬)季翻耕深度应在 30cm 以上,待次年春季耙地。 DB51/T 15142012 2 施放底肥:在土壤翻耕时施优质腐熟的有机肥(厩肥、堆肥或饼肥)4500kg/hm27500kg/hm
5、2、复合肥 450kg/hm2750kg/hm2,多次翻挖使土肥均匀混合。 土壤消毒:结合施底肥撒施代森锌粉剂对土壤进行消毒,代森锌粉剂用量为 30kg/hm2。 作床: 苗圃作床前,再行翻耕一次,碎土耙平,然后作高床育苗。苗床规格:一般苗床长度不限,宽 120cm,高 20cm(干旱地区可适当降低高度,水湿地区可增加高度),以方便田间操作。苗床床面要平,土粒要细,以保证种子落土深浅一致,分布均匀,出苗整齐。为减少除草的工作量,可在整地时施放除草剂,20 天后方可育苗。 移栽苗床作床:台湾桤木采用二段式育苗,即在苗床撒播种子培育原床苗,待苗木长到一定高度再进行二次移栽,以利于苗木走根和生长,培
6、育出优质壮苗。移栽苗床的整地作床与原床苗整地作床方法一样。 5 原床苗播种育苗 5.1 种子质量 优良的种源最好采自15a生以上的树干通直、发育良好的母树。种子质量要求:千粒重0.6250.806g, 每克种子数11001600粒, 种子纯度为75%90%, 种子含水率6.02%17.34%, 种子发芽率25%36%,出种率5.5%7.5%,优良度50%85%。种子须在12月上中旬成熟后,方可采集。 5.2 种子存储 将采摘的果实置于通风良好地段摊开凉干,忌暴晒,待果实完全风干后,将种子抖出,去除杂质,放入麻袋存放。种子须在5的恒温下存储,在常温下存储超过半年将丧失发芽率。 5.3 种子处理
7、播种前将种子用0.1的高锰酸钾液浸泡20min, 再用清水浸泡24h,去除浮于水面的杂质和空壳种子,将下沉的种子捞起在室内摊开,晾至种子表面见干后,与细沙按1:1比例混匀待用。 5.4 播种季节 采取春季播种,一般在 3 月分,平均气温达到 10 12为宜。 5.5 播种量 按纯净种子30kg/hm245kg/hm2。 5.6 播种方法 采用条播(行距15cm20cm)或撒播方式两种方式,播于种床的种子一定要均匀,并用筛过的细土进行覆盖,覆土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宜,一般厚约0.5cm左右,再用茅草或铁芒箕覆盖,忌用稻草覆盖。 5.7 苗期管理 揭草:播种后 10d20d 种子开始发芽处土,在播种后
8、 20d25d 进行第一次揭草,均匀揭去 40的覆盖草,揭草最好在阴天的傍晚进行。当幼苗长出第 3 片真叶时(一般为播种后 30d40d),全部揭去覆盖草。在揭草时注意不要损伤幼苗。 DB51/T 15142012 3 浇水灌溉:播种后,每间隔 5d7d 于傍晚用喷雾器在覆盖草上喷洒清水一次;揭草后至幼苗发出第 4 片真叶期间,每间隔 3d5d 用喷雾器在早晚喷洒清水一次,以保持苗床湿润,遇连续干旱还需在傍晚浇透水;当幼苗长出第 6 片真叶以后,每间隔 7d10d 在傍晚浇灌透水一次。 松土除草:除草应坚持“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及时连根拔除杂草,除草可与松土结合进行,注意不要损伤幼苗,松
9、土深度 5cm15cm 为宜。 应特别指出:台湾桤木从种子出土到移栽这段时间,生长十分缓慢,大大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到苗木移植前应塑料拱棚的遮盖,防止大雨或暴雨直接淋袭,造成溅滴,致使苗木穿“泥裤子”而受到危害,因此,出圃前苗木也最好采用漫灌 。 6 移床苗的育苗 6.1 原床苗的移植时间与方法 原床苗育苗 70-80d( 5月底至 6月初) ,苗木高生长达 7-8cm时,即可移植到移植苗床继续培育。由于幼苗出土时间不一致,可以先移植大苗,分期栽植。为保持苗床湿润,移栽前应适量灌水。移栽时用小撬刀挖穴,一刀一苗,若主根过长可以适当剪短,采用排栽,移栽后苗木密度为 40 50株 m2,分布均匀,保
10、证 40万 50万株 hm2(按土地利用率 70%左右计算 )。苗木移栽后立即浇足定根水, 6.2 移植苗木的管理 移栽后若遇连续天晴,每天应浇水1次,7 天左右苗木可转青成活。幼苗成活后每10 天左右淡施人粪尿或化肥(0.5%1%尿素)。第一次追肥时 间在移栽后半月进行,叶面施肥,喷施浓度为0.20.3%的尿素溶液,施肥量为15 kghm2。以后7月、8月,每月施肥1次,适量施用1015清粪水,可加入0.20.3的尿素或0.40.6的硫酸铵;9月起应停止施用速效肥,但可适量施用钾肥。 6.3 病虫害防治 主要防治桤木立枯病、白粉病、根腐病、小地老虎、金龟子等,防治方法见附录A。使用农药符合防
11、治病虫害,应符合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7 苗木出圃 12月中下旬,苗木开始落叶时,即可出圃,起苗宜选择阴雨天气或晴天的早晚进行,要求用锄头或铁铲取苗,严禁拔苗,苗木起好后,进行分级打捆,起运前,应检测此批苗木质量,附上苗木标签、检验合格证和检疫证,并及时运输,及时造林。苗木出圃质量标准执行GB/T6000、DB51/T705的规定。 DB51/T 15142012 4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台湾桤木育苗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病虫害种类 危害部位 防治方法 安全间隔期 立枯病 茎、根 75百菌清可湿性粉济 600 倍液喷施。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济 500 倍液喷施。 25
12、甲霜灵可湿性粉济 800 倍液喷施。 50多菌灵可湿性粉济 600 倍液喷施。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8001500 倍液喷施。 15d 白粉病 叶 及时清除病枝、病枝叶,并于烧毁。 0.30.5 波美度石硫合济喷施。 25粉锈宁 1500 倍2000 倍液喷施。 50多菌灵可湿性粉济 600 倍800 倍液喷施。 15d 根腐病 根 育苗地床面增撒草木灰。 75百菌清可湿性粉济 600 倍液灌施。 50多菌灵可湿性粉济 600 倍液灌施。 45结晶石硫合剂 300 倍400 倍液灌施 15d 小地老虎 根 用灯光诱杀成虫。 发现断苗,及时人工挖出幼虫杀死。 人工灌水,迫使幼虫出土杀死。 呋喃丹种衣伴种育苗。 敌百虫 1000 倍液灌施。 50马拉松乳剂 800 倍液灌施。 15d 金龟子 根 用灯光诱杀成虫。 发现断苗,及时人工挖出幼虫杀死。 人工灌水,迫使幼虫出土杀死。 呋喃丹种衣伴种育苗。 敌百虫 1000 倍液灌施。 50马拉松乳剂 800 倍液灌施。 15d _ DB51/T 151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