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备案号: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 14552012 额定电压 30kV 及以下盾构机用电缆技术规范第 1 部分:额定电压 0.6/1kV 及以下电缆 2012 - 07 - 25 发布 2012 - 10 - 01 实施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51/T 14552012 I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符号和型号编制 2 5 型号和规格 3 6 使用特性 . . 4 7 技术要求 . . 4 8 试验方法 . . 8 9 产品验收规则 . . 9 10 标志 10 11 包装 10 12 运输
2、11 DB51/T 14552012 II 前 言 本标准由四川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四川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院、特变电工(德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郫县三电电缆有限责任公司、四川鑫电电缆有限公司、成都德源电缆有限公司、四川鑫南方高压电缆有限公司、四川交联电缆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亚赤、翟旭亚、党飞、崔天峰、曾凡令、夏庆均、朱永辉。DB51/T 14552012 1 额定电压 30kV 及以下盾构机用电缆技术规范第 1 部分:额定电压0.6/1kV 及以下电缆 1 范围
3、 本标准规定了额定电压 0.6/1kV 及以下盾构机用电缆的术语和定义, 代号和型号编制, 型号与规格,使用特性,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规定的适用于盾构机的配电系统、控制系统、信号系统的电气装置用电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900.10 电工术语 电缆 GB/T 3956 电缆的导体 GB/T 4909.2 裸电线试验方法 第 2 部分:尺寸测量 GB/T 4910 镀锡圆铜线 GB/
4、T 6995.3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 第 3 部分:电线电缆识别标志 GB/T 8170 数字修约规则 GB/T 5023.1 额定电压 450/750V 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第 1 部分:一般规定 GB/T 5023.3 额定电压 450/750V 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第 3 部分:固定布线用无护套电缆 GB/T 5023.4 额定电压 450/750V 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第 4 部分:固定布线用护套电缆 GB/T 5023.5 额定电压 450/750V 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第 5 部分:软电缆(软线) GB/T 9330.1 塑料绝缘控制电缆 第 1 部分:一般规定
5、GB/T 9330.2 塑料绝缘控制电缆 第 2 部分:聚氯乙烯绝缘和护套控制电缆 GB/T 9330.3 塑料绝缘控制电缆 第 3 部分:交联聚乙烯绝缘控制电缆 GB/T 12528 交流额定电压 3kV 及以下轨道交通车辆用电缆 GB/T 12706.1 额定电压 1kV(Um=1.2kV)到 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 第 1 部分:额定电压 1kV(Um=1.2kV)和 3kV(Um=3.6kV)电缆 GB/T 12972.1 矿用橡套软电缆 第 1 部分:一般规定 GB/T 18380.11 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 第 11 部分:单根绝缘电线电缆
6、火焰垂直蔓延试验 试验装置 GB/T 18380.12 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 第 12 部分:单根绝缘电线电缆火焰垂直蔓延试验 1kW 预混合型火焰试验方法 GB/T 18380.13 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 第 13 部分:单根绝缘电线电缆火焰垂直蔓延试验 测定燃烧的滴落(物) /微粒的试验方法 GB/T 18380.35 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 第 35 部分:垂直安装的成束电线电缆火焰垂直蔓延试验 C类 DB51/T 14552012 2 JB/T 8137 电线电缆交货盘 GB/T 2951.11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 11 部分:通
7、用试验方法厚度和外形尺寸测量机械性能试验 GB/T 2951.12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 12 部分:通用试验方法热老化试验方法 GB/T 2951.13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 13 部分:通用试验方法密度测定方法吸水试验收缩试验 GB/T 2951.14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 14 部分:通用试验方法低温试验 GB/T 2951.21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 21 部分:弹性体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耐臭氧试验热延伸试验浸矿物油试验 GB/T 2951.31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 31 部分:聚氯乙烯
8、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高温压力试验抗开裂试验 GB/T 2951.32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 32 部分:聚氯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失重试验热稳定性试验 GB/T 3048.4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第 4 部分: 导体直流电阻试验 GB/T 3048.5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第 5 部分:绝缘电阻试验 GB/T 3048.8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第 8 部分:交流电压试验 GB/T 3048.9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第 9 部分:绝缘线芯火花试验 GB/T 3048.10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第 10部分:挤出护套火花试验 3 术语和定义 3.1 术语 本标
9、准的名词术语采用 GB/T 2900.10 、G B/T 12706.1 的术语解释 3.2 额定电压 电缆设计、使用和进行电性能试验用的基准电压,用 U0/U( Um)表示,单位为 kV。 注1: U0 为任一相导体和 “地 ”(金属屏蔽、金属护层或周围介质 )之间的电压有效值。 注2: U 为多芯电缆或单芯电缆系统任何两相导体之间的电压有效值。 注3: Um 设备可承受的 “最高系统电压 ”的最大值(见 GB/T 156 2007)。 当用于交流系统时,电缆的额定电压应至少等于使用电缆系统的标称电压。该条件均适用于 U0和 U值。当用于直流系统时,该系统的标称电压应不大于电缆额定电压的 1
10、.5倍。 注4: 系统的工作电压应不大于系统额定工作电压的 1.1 倍。 3.3 电缆额定电压 U0/U 分别为: 仪表电缆: 300/500 V、 450/750 V; 动力电缆: 450/750 V、 0.6/1 kV; 拖链系统电缆: 300/500 V。 4 符号和型号编制 4.1 系列代号 DB51/T 14552012 3 DG 盾构机用电缆 DG 4.2 材料及结构特征代号 铜导体 省略 硅橡胶绝缘 G 聚氯乙烯绝缘 V 交联聚乙烯绝缘 YJ 热塑性弹性体绝缘 (TPU、 TPV、 TPE 或类似聚合物 ) N 聚氯乙烯丁腈复合物护套 F 热塑性弹性体护套 (TPU、 TPV、
11、TPE 或类似聚合物 ) N 铜丝(镀锡铜丝)编织屏蔽 P 铝塑复合带 P3 加强 J 阻燃 ZR 4.3 产品表示方法 产品用型号、规格及本标准编号表示。 4.3.1 产品表示方法举例: a) 铜芯硅橡胶绝缘热塑性弹性体护套铜丝(镀锡铜丝)编织屏蔽盾构机电缆,额定电压 0.6/1kV,三芯、标称截面 95mm2,表示为: DGGNP-0.6/1 395 b) 铜芯硅橡胶绝缘热塑性弹性体护套盾构机电缆,额定电压 0.6/1kV,三芯、标称截面 95mm2,表示为: DGGN-0.6/1 395。 5 型号和规格 型号及规格见表1 盾构机用 绝缘 护套 导体类型 屏蔽 DB51/T 145520
12、12 4 表1 电缆的型号及规格 产品型号 产品名称 产品规格 芯数DGGF 铜芯硅橡胶绝缘丁腈聚氯乙烯护套盾构机用电缆 DGGN 铜芯硅橡胶绝缘热塑性弹性体护套盾构机用电缆 DGVN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热塑性弹性体护套盾构机用电缆 DGVF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丁腈聚氯乙烯护套盾构机用电缆 DGNF 铜芯热塑性弹性体绝缘丁腈聚氯乙烯护套盾构机用电缆 DGNN 铜芯热塑性弹性体绝缘及护套盾构机用电缆 DGYJN 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热塑性弹性体护套盾构机用电缆 DGYJF 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丁腈聚氯乙烯护套盾构机用电缆 DGGFP 铜芯硅橡胶绝缘丁腈聚氯乙烯护套铜丝(镀锡铜丝)编织屏蔽盾构机用电缆 D
13、GGNP 铜芯硅橡胶绝缘热塑性弹性体护套铜丝(镀锡铜丝)编织屏蔽盾构机用电缆 DGVNP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热塑性弹性体护套铜丝(镀锡铜丝)编织屏蔽盾构机用电缆 DGVFP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丁腈聚氯乙烯护套铜丝(镀锡铜丝)编织屏蔽盾构机用电缆 DGNFP 铜芯热塑性弹性体绝缘丁腈聚氯乙烯护套铜丝(镀锡铜丝)编织屏蔽盾构机用电缆 DGNNP 铜芯热塑性弹性体绝缘及护套铜丝(镀锡铜丝)编织屏蔽盾构机用电缆 DGYJNP 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热塑性弹性体护套铜丝(镀锡铜丝)编织屏蔽盾构机用电缆 DGYJFP 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丁腈聚氯乙烯护套铜丝(镀锡铜丝)编织屏蔽盾构机用电缆 0.5300mm2161
14、注:阻燃型电缆在型号前加 ZR-;抗拉加强型电缆在型号后加 -J。 6 使用特性 6.1 电缆允许运行环境温度范围为: 硅橡胶绝缘及护套:(60180); 特种橡塑弹性体绝缘及护套(6090); 热塑性弹性体绝缘及护套:(4090)。 6.2 电缆敷设时的最小弯曲半径为: 用于固定设备时为10D;以自由活动方式连接时为6D;用电缆盘收放时为15D;用转向导轮时为12D。 其中D为成品电缆外径。 7 技术要求 7.1 导体 导体应采用铜导体或镀锡铜导体,其性能应符合 GB/T 3956第 5种导体或第 6种导体的规定。导体外允许采用一层非吸湿性包带绕包。长期工作温度在 105 级及以上的电缆,无
15、论导体或编织用丝,应采用镀锡铜丝。镀锡铜线应符合 GB/T 4910规定。 多芯电缆中性线导体截面应符合 GB/T 12706.1-2002附录 E的规定。 7.2 绝缘 绝缘材料应为热塑性弹性体( PTU、 PTE、 PTV) 、硅橡胶、聚氯乙烯或交联聚乙烯的一种。 DB51/T 14552012 5 7.2.1 绝缘应紧密挤包在导体或包带上,且应容易剥离而不损伤导体或包带。 7.2.2 绝缘线芯应应按 GB/T 3048.9 的规定受工频火花试验作为中间检查。 7.2.3 绝缘的识别标志应符合 GB/T 6995.5 的规定。若电缆含黄绿双色地线,在规格中用 G 表示,其它用 “”表示 7
16、.2.4 0.6/1kV 交联聚乙烯绝缘厚度应符合 GB/T12706.1表 6 的规定, 聚氯乙烯绝缘厚度符合 GB/T 12706.1 表 5 的规定, 0.6/1kV 以下交联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绝缘厚度应符合 GB/T 9330 的规定,其它材料绝缘厚度符合表 2 的规定。每一段绝缘线芯,绝缘厚度测量值的平均值在按 GB/T 8170 修约到0. 1 mm 后,应不小于规定的标称厚度 ;其最小测量值应不低于规定标称值的 90%一 0. 1 mm,即 : tm 0. 9tn一 0. 1 式中 :tm最小厚度,单位为毫米 (mm) ; tn标称厚度,单位为毫米 (mm) 。 表2 绝缘的标称厚
17、度 0.6/1kV 及以下 0.6/1kV 及以下 标称截面 mm2标称厚度 mm 标称截面 mm2标称厚度 mm 0.5 0.6 35 1.2 0.75 0.6 50 1.4 1 0.6 70 1.4 1.5 0.8 95 1.6 2.5 0.8 120 1.6 4 1.0 150 1.8 6 1.0 185 2.0 10 1.0 240 2.2 16 1.0 300 2.4 25 1.2 7.2.5 交联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绝缘的非电气性能及电气性能应符合 GB/T 12706 的规定。 其它材料非机械性能应符合表 3 的规定。电气性能应符合表 4 的规定 表 3 绝缘机械性能试验要求(老化前
18、后) 硅橡胶 TPU TPV TPE 序号 项目 单位 普通 阻燃 普通 阻燃 普通 阻燃 普通 阻燃1 老化前 1.1 抗拉强度 最小 N/mm26.0 5.0 15 15 6.0 5.0 11.0 9.5 1.2 断裂伸长率 最小 % 200 150 400 300 300 300 350 350 2 空气箱老化后 处理条件: 温度 偏差 持续时间 d 200 2 10 110 2 7 120 2 7 120 2 7 DB51/T 14552012 6 表 3(续) 硅橡胶 TPU TPV TPE 序号 项目 单位 普通 阻燃 普通 阻燃 普通 阻燃 普通 阻燃2.1 抗拉强度 最小 N/
19、mm25.0 4.0 10 8 5 4.0 8 6 2.2 断裂伸长率变化率 最大 % - 30 25 25 热延伸试验 试验条件: 温度 2003 载荷时间 min 15 机械应力 N/cm220 试验结果 载荷下最大伸长率 % 175 3 载荷下最大永久伸长率 % 25 - - - 低温冲击脆化 4 -40(2) 2 小时 6 次冲击 - 通过 通过 通过 通过 表 4 绝缘的电气性能 性能要求 序号 试验项目和条件 单位 硅橡胶 TPU TPV TPE 1 1.1 1.2 2 2.1 2.2 体积电阻率 20 正常运行时导体最高温度 绝缘电阻常数 20 正常运行时导体最高温度 cm cm
20、 Mkm Mkm - 1011 - 3.67 101210936.7 0.037 10131010 36.7 0.037 1013101036.7 0.037 7.3 内衬层 符合 GB/T 12706.1第 7.1条规定。 7.4 屏蔽 7.4.1 屏蔽可采用金属编织屏蔽或铝塑复合带绕包外加金属丝编织屏蔽结构。编织层外允许采用合适的包带绕包。 7.4.2 编织屏蔽由软圆铜线或镀锡圆铜线构成。镀锡铜线应符合 GB/T 4910 规定。其编制密度应不小于 80%。 7.5 护套 护套应采用聚氯乙烯丁腈复合物或热塑性弹性体(TPU、TPE、TPV)的一种。表面光洁,色泽均匀。 7.5.1 护套的标
21、称厚度: 0.6/1kV 电缆应符合 GB/T 12706.1 第 13.3 条规定; 0.6/1kV 以下电缆应符合 GB/T 9330.1 第 6.7.2 条的规定。 7.5.2 护套的非电气性能应符合表 5 的规定 DB51/T 14552012 7 表 5 护套机械性能试验要求(老化前后) TPU TPE TPV 序号 项目 单位 聚氯乙烯丁腈复合物 普通 阻燃 普通 阻燃 普通 阻燃1 老化前机械性能 1.1 抗拉强度 最小 N/mm212.5 15 15 11 9 6.0 5.0 1.2 断裂伸长率 最小 % 250 300 300 350 350 300 300 撕裂强度 最小
22、N/mm - 20 12 6.0 5.0 5.0 4.0 2 空气箱老化后机械性能 处理条件: -温度 1202 1102 1202 1202 -时间 h 120 168 168 168 2.1 抗拉强度变化率 最大 % 30 30 30 30 2.2 断裂伸长率变化率 最大 % 30 30 30 30 3 低温冲击脆化温度 -40 -40 -40 -40 4 4.1 4.2 护套低温拉伸试验 处理条件: -温度 -时间 最小伸长率 h % -402 6 20 -503 6 30 -402 6 50 -402 6 50 浸油试验 处理条件: -油液温度 -时间 h 1002 24 1002 1
23、68 1002 168 1002 168 5 5.1 5.2 断裂伸长率变化率,最大 % 30 40 40 40 7.6 成品电缆 7.6.1 印刷标志耐擦应符合 GB/T 6995 的规定。 7.6.2 耐磨性能试验 经过往返 150 次后电缆护套应无目力可见的裂纹。 7.6.3 抗弯曲性能试验 电缆弯曲 9000次后导体不短路、不断路 7.6.4 成品电缆不延燃试验 7.6.5 电缆的单根阻燃试验 试验要求应符合 GB/T 18380.11、 GB/T 18380.12、 GB/T 18380.13的规定 7.6.6 电缆的成束阻燃试验 试验要求应符合 GB/T 18380. 35 规定。
24、 DB51/T 14552012 8 8 试验方法 8.1 导体 8.1.1 导体结构测量方法按 GB/T 4909.2 的规定进行。 8.1.2 导体直流电阻测量方法按 GB/T 3048.4 的规定进行。 8.2 绝缘 8.2.1 绝缘外观采用目测和手感方法进行。 8.2.2 绝缘厚度测量方法按 GB/T 2951.11 的规定进行。 8.2.3 绝缘线芯工频火花试验按照 GB/T 3048.9 规定进行。 8.2.4 绝缘线芯标识采用目测方法进行。 8.2.5 绝缘材料物理机械性能测量方法按照 GB/T 2951.11、 GB/T 2951.12 规定进行。 8.2.6 绝缘低温性能测量
25、方法 GB/T 2951.14 规定进行。 8.2.7 绝缘热延伸试验方法 GB/T 2951.21 规定进行。 8.2.8 20绝缘体积电阻 8.2.9 额定电压为 450/750 V 的电缆按照 GB/T 5023.2 第 2.4 条规定进行。 8.2.10 额定电压为 0.6/1kV、 1.8/3kV 的电缆按照 GB/T12706.1 第 17.1 条规定进行。 8.3 多芯电缆内衬层按照 GB/T12706.1 第 7 条规定进行。 8.4 屏蔽 电缆屏蔽采用正常目力和千分尺进行测量,屏蔽密度计算按 GB/T 9330.1第 7.4条规定进行。 8.5 护套 8.5.1 护套外观采用
26、目测和手感方法进行。 8.5.2 护套厚度测量方法按 GB/T 2951.11 的规定进行。 8.5.3 护套老化前后的物理机械性能测量方法按 GB/T 2951.11, GB/T 2951.12 的规定进行。 8.5.4 护套低温性能测量方法按 GB/T 2951.14 的规定进行。 8.5.5 护套浸油性能测量方法按 GB/T 12528 附录 B 的规定进行。 8.6 电压试验 8.6.1 5min 电压试验 单芯屏蔽电缆的试验电压应施加在导体与金属屏蔽之间,时间为 5min。单芯无屏蔽电缆应将其浸入室温水中 1h,在导体和水之间施加试验电压,时间为 5min。 非分相屏蔽的多芯电缆,应
27、依次在每一绝缘导体对其余导体和绕包金属屏蔽层(若有)之间施加试DB51/T 14552012 9 验电压,时间为 5min。 额定电压 0.6/1kV 成品电缆应经受 3.5kV 的工频交流电压试验。 额定电压 450/750V 成品电缆应经受 2.5kV 的工频交流电压试验。 额定电压 300/500V 成品电缆应经受 2.0kV 的工频交流电压试验。 8.6.2 4h 电压试验 0.6/1kV电缆应做 4h电压试验。 电缆试样的各个绝缘线芯应浸入室温水中至少 1h后进行试验,在水与导体之间施加 4U0的工频电压,电压逐渐升高并持续 4h。要求绝缘应不击穿。 8.7 成品电缆性能试验 8.7
28、.1 印刷标志耐擦试验按照 GB/T 6995 进行试验。 8.7.2 成品电缆耐磨性能试验方法 GB/T 12528 附录 A 进行试验。 8.7.3 抗弯曲试验方法按 GB/T 12972 附录 D 规定方法进行。 8.7.4 成品电缆不延燃试验 8.7.5 电缆的单根阻燃试验 试验方法应符合 GB/T 18380.11、 GB/T 18380.12、 GB/T 18380.13的规定。 8.7.6 电缆的成束阻燃试验 试验要求和方法应符合 GB/T 18380. 35规定。 9 产品验收规则 9.1 电缆须经制造厂的检验部门检验,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出厂电缆应附有质量检验合格证。检验分抽
29、样试验( S)、例行试验( R)及型式试验( T)。 9.2 成品电缆的检验应在护套挤出后至少 16 小时后进行。 9.3 出厂检验项目包含例行试验与抽样试验两类。例行试验应在成品电缆的每盘产品上进行,抽样试验采用 GB/T2828 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确定的样本大小进行检验,检查水平类、合格质量水平( AQL) 4.0、判定组数 0, 1。进行抽样检验时,应将一天内连续生产的同一型式的电缆组成一个检查批进行抽样。具体规定见表 6,按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确定样本大小 表 6 抽样基数和抽样数量 批量范围(盘) 样本大小(盘) 1-90 3 91-200 6 注:当批量小于 3 盘时,全检。 注
30、:电缆的型式试验应在产品进入市场前进行,以后如产品工艺、生产条件、原材料有较大变动时均应进行型式试验。 型式试验抽样在已经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抽取 DB51/T 14552012 10 9.4 成品电缆应按表 7 的规定进行试验,其性能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表 7 试验项目及方法 序号 试验项目 符合本标准 条文号 试验类型 试验方法 1 1.1 1.2 1.3 1.4 结构尺寸检查 导体 绝缘 屏蔽 护套 本标准 7.1 本标准 7.2.4 本标准 7.4.2 本标准 7.5.1 T、 S T、 S T、 S T、 S GB/T 4909.2 GB/T 2951.11 正常目力和千分尺 GB
31、/T 2951.11 2 2.1 2.2 2.3 电气性能 导体直流电阻 5min 电压试验 4h 交流耐压试验 本标准 7.1 本标准 8.6.1 本标准 8.6.2 T、 R T、 R T、 S GB/T 3048.4 GB/T 3048.8 GB/T 3048.8 3 绝缘机械性能 本标准 7.2.5 T GB/T 2951.1 4 绝缘低温冲击脆化 本标准 7.2.5 T GB/T 2951.14 5 热延伸 本标准 7.2.5 T、 S GB/T 2951.21 6 护套耐磨试验 本标准 7.6.2 T GB/T 12528 附录 A 7 抗弯曲试验 本标准 7.6.3 T GB/T
32、 12972.1 附录 D 8 护套机械性能 本标准 7.5.2 T GB/T 2951.1 9 护套低温冲击脆化 本标准 7.5.2 T GB/T 2951.14 10 护套耐油试验 本标准 7.5.2 T GB/T 12528 附录 B 11 护套低温拉伸性能 本标准 7.5.2 T GB/T 2951.14 12 燃烧试验 本标准 7.6.4 T GB/T 18380.1113 GB/T 18380.35 13 标志耐擦试验 本标准 7.6.1 S GB/T 6995.1 10 标志 成品电缆护套表面应有制造厂名称、 产品型号及额定电压的连续标志。 标志应字迹清楚、 容易辨认、耐擦。成品
33、电缆标志应符合 GB/T 6995.3 的规定。 11 包装 11.1 电缆应妥善包装在符合 JB/T 8137 规定要求的电缆盘上交货,电缆盘筒体直径应不小于本标准第6.2 条规定的电缆最小弯曲直径。 11.2 电缆端头应可靠密封。 11.3 重量不超过 80kg 的短段,允许成圈包装。 11.4 成盘电缆的电缆盘外侧及成圈电缆的附加标签应标明: a)制造厂名称或商标; DB51/T 14552012 11 b)电缆型号及规格; c)长度, m; d)毛重, kg; e)制造日期: 年 月; f)表示电缆盘正确旋转方向的符号; g)标准编号。 12 运输 电缆应避免在露天存放,电缆盘不允许平放; 运输中严禁从高处扔下装有电缆的电缆盘,严禁机械损伤电缆; 吊装包装件时,严禁几盘同时吊装。在车辆、船舶等运输工具上,电缆盘应放稳,并用合适方法固定,防止互撞或翻到。 _ DB51/T 1455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