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51 T 1317-2011 《蜜蜂白垩病诊断规程》.pdf

    • 资源ID:1232547       资源大小:173.97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51 T 1317-2011 《蜜蜂白垩病诊断规程》.pdf

    1、ICS 65.202.30 B 41 DB51 备案号:30920-201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 13172011 蜜蜂白垩病诊断规程 2011 - 06 - 27 发布 2011 - 07 - 01 实施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51/T 13172011 I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诊断人员 2 5 发病规律 2 6 现场检测 2 7 实验室检测 2 8 结果判定 3 DB51/T 13172011 II 前 言 本标准由四川省畜牧食品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由四川省蜂业管理站、

    2、四川省蜂产品质量检验中心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顺海、邹志坚、赵平、李念周、罗勤、唐友海。 DB51/T 13172011 1 蜜蜂白垩病诊断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蜜蜂白垩病的发病规律、现场检测、实验室检测等方面的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蜜蜂白垩病的诊断、检疫。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682-2008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DB51/T 657-2007 蜜蜂检疫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

    3、准。 3.1 工蜂 worker bee 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生殖器官发育不完全的雌性蜂,具有二倍染色体,是蜂群的主体,担负着蜂群内外的主要工作。 3.2 雄蜂 drone bee 由未受精卵发育而成,具单倍染色体,头近圆形,身体粗壮。主要是寻求与处女王交配,只有在蜂群需要时才出现。 3.3 巢脾 comb 由 12 日-18 日龄的工蜂分泌蜡鳞筑造成蜂巢排列而成,是蜜蜂繁衍生息、储藏食粮的场所。每片培育蜜蜂卵、幼虫、蛹的巢脾称为子脾;储存蜂蜜、花粉的巢脾称为蜜脾、粉脾。 3.4 封盖巢房 capped cell 封了盖的巢脾。封盖子一般位于巢脾的中下部,呈黄褐色,形状规则,轮廓清晰;封盖蜜一般

    4、位于巢脾的上部,色浅,轮廓不清晰,具波浪纹。 DB51/T 13172011 2 3.5 蜜蜂白垩病 bee chalkbroo d disease 又名“石灰质病”,是蜜蜂球囊菌寄生而引起的蜜蜂幼虫死亡的传染性真菌病。一般 4 日龄的蜜蜂幼虫,特别是雄蜂幼虫易感染。 4 诊断人员 4.1 诊断人员 符合DB51/T657-2007 蜜蜂检疫技术规范中对检疫人员的要求。 5 发病规律 5.1 发病条件 多流行于初夏、秋季节,特别是阴雨潮湿,温度变化频繁的气候条件下易产生。 5.2 病原来源 被病原污染的饲料、患病的幼虫尸体或被病原污染的巢脾是病害传播的主要来源。 5.3 典型症状 主要是蜜蜂老

    5、熟幼虫或封盖幼虫易感染死亡,尤以雄蜂幼虫易被感染死亡。幼虫死后,初呈苍白色,渐变成灰色至黑色。虫尸干枯后,变成一块似白垩状的质地较为坚硬的块状物,表面覆盖白色的菌丝与深墨绿近黑色孢囊。 6 现场检测 6.1 箱外检查 蜂箱外巢门近旁有被工蜂拖出的幼虫干尸,质硬,有的干尸呈苍白色,表面有一层绒毛膜,劈开幼虫干尸可见内心为浅棕色;有的干尸为部分或全部黑色,表面有一层黑色颗粒状物质。 6.2 开箱检查 在已封盖的子脾上有呈星点式分布的被工蜂咬开的巢房,巢房内有向一侧帖壁的幼虫干尸,形态完整,质地柔软,无光泽,无臭味,干尸有的为白色,有的为部分或全部黑色。 7 实验室检测 7.1 设备、材料和试剂 7

    6、.1.1 设备 低倍光学显微镜、恒温培养箱、超净工作台。 7.1.2 材料 DB51/T 13172011 3 无菌培养皿、载玻片、试管(10ml)、无菌镊子、接种针。 7.1.3 试剂 实验室用水(符合GB/T6682-20 08中三级水的规格要求)、马铃薯酵母膏琼脂培养基、青霉素、链霉素、75%酒精。 7.2 抽样 7.2.1 抽样比例 当蜂群数量小于或等于10群时,均采样;在10群100 群时,以10群采样量为基础,每增加10群,采样量增加1群;在101群200群时,按总群数的15%采样;在201群以上时,按总群数的10%采样。采样时, 每群蜂取10只20只幼虫送实验室检查。 若现场诊断

    7、有疑似感染蜜蜂球囊菌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采样的比例。 7.2.2 抽样方法 从每个蜂群中随机抽取子脾一张,按照5点式采样方法,分别从巢脾四角与中央各开启相邻的封盖幼虫房5个,观察是否有患病幼虫存在。采样时,若发现明显变色或死亡的幼虫则不受所圈定的部位限制,应尽量采集送实验室检查。 7.3 实验室检测 7.3.1 镜检法 取幼虫尸体样品于无菌培养皿中,刮取样品表层物于干净的载玻片上,加一滴无菌蒸馏水,制成水浸片,等5分钟后在低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放大倍数为400 或600。有呈白色似棉花状的菌丝和椭圆形内含有孢子的孢囊,可初诊为白垩病。 7.3.2 分离培养 将马铃薯酵母膏琼脂培养基加热溶

    8、化冷却至47时加入青霉素、链霉素各50万单位抑制杂菌生长,然后用接种针取病死幼虫体表物接种到培养基上,一般接种3个点4个点,置2729培养,72小时后进行观察,当真菌在培养基上产生孢囊后,用接种针取少许孢囊置载玻片上,做水浸片,在低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菌丝内有许多细胞核,圆形孢子囊内含有孢子球,球内含有孢子,孢子表面平滑。 8 结果判定 在现场检查时,若见到巢门前、箱底或巢脾上长有白色菌丝或黑白两色的幼虫尸体等临床症状时,可做出初步判断。 在分离培养时,菌落呈白色,较致密,中央凸起,在菌落中间位置或两菌落交接位置出现绿色的孢子囊。菌落老化时颜色变成浅棕色至棕色。菌丝多呈分支状,分支间距较大,菌丝体呈疏松的蛛网状。 一般通过现场检查、镜检和分离培养后,即可对蜜蜂白垩病进行确诊。 _


    注意事项

    本文(DB51 T 1317-2011 《蜜蜂白垩病诊断规程》.pdf)为本站会员(fatcommittee26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