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DB51 备案号:30878-2011 四川省地方标 DB51/T 12752011 商品代蛋鸡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2011 - 06 - 27 发布 2011 - 07 - 01 实施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51/T 12752011 I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鸡场选址及布局 2 5 引种 2 6 饲养管理 3 7 卫生防疫 6 8 生产记录 6 1 按照农业部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建立生产记录档案。包括饲养的品种、数量、来源和进出场日期记录;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等投入品的来源及使用记录;检疫、免疫、消毒记录
2、;畜禽发病、死亡和无害化处理记录 . 6 DB51/T 12752011 II 前 言 本标准由四川省畜牧食品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由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蒋小松,杜华锐,李小成,李晴云,姜小雨,杨朝武,张增荣,李雯,刘岚,夏波。DB51/T 12752011 1 商品代蛋鸡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1 2 3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商品代蛋鸡饲养管理技术、鸡场选址及布局、引种、饲养管理、营养需要、环境卫生及健康保护等应遵循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商品代蛋鸡养殖场。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
3、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 16548 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 GB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 18407.3-2001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畜禽肉产地环境要求 NY5027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 NY5040 无公害食品 蛋鸡饲养兽药使用准则 NY5041 无公害食品 蛋鸡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NY5042 无公害食品 蛋鸡饲养饲料使用准则 NY/T 33-2004 鸡饲养标准 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
4、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全进全出制 all-in and all-out 同一鸡舍或同一鸡场只饲养同一批次的鸡,同时进场、同时出场的管理制度。 DB51/T 12752011 2 4 5 3.2 代谢能 metabolizable energy 食入饲料的总能减去粪、尿排泄物中的总能即为代谢能, 3.3 粗蛋白质 crude protein 粗蛋白质包括真蛋白质和非蛋白质含氮化合物。 3.4 非植酸磷 nonphytate P 饲料中不与植酸成结合态的磷,即总磷减去植酸磷。 鸡场选址及布局 4.1 选址 场址用地应符合国家及当地土地利用规划的要求。应建在地势高燥、采光充分、易排水、隔离条件
5、良好、交通便利、沿途无污染、院里噪音,水源和电力供应有保障的区域。 距离主要交通干线和居民区 500m 以上且与其它家禽养殖场及屠宰场距离 1KM 以上。 鸡场环境质量符合 GB/T 18407.3-2001 的要求。 4.2 布局 鸡场周围有围墙或防疫沟,并建立绿化隔离带。 鸡场和鸡舍在总体设计时应有排水、排污、贮粪等设施,防止污物、恶臭对环境造成污染。 鸡场生活区、办公区、生产区、废物处理区等功能区分开,生活区在生产区的上风向或侧风向处,废物处理区在生产区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生产区也要根据主导风向,按照育雏舍、育成舍、产蛋鸡舍的顺序配制。场内净道和污道分离,互不交叉。 4.3 设施与设备
6、场区门口应配备消毒池以及更衣消毒室,鸡舍有专用消毒设备、专用笼具、光照控制系统、降温系统,场内有专用蛋库及兽医室等。 引种 DB51/T 12752011 3 6 雏鸡应来自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和动物防疫合格证的种鸡场。 饲养管理 6.1 营养需要 蛋鸡饲料使用应符合 NY5042 标准,蛋鸡饲料营养应符合 NY/T 33-2004 标准,蛋鸡饲料卫生应符合GB 13078 标准。商品蛋鸡各饲养阶段日粮营养水平见表 1。 表 1 蛋鸡营养需要(推荐量) 营养水平 0 周龄8 周龄 9 周龄18 周龄 19 周龄开产 开产高峰期 (产蛋率85%) 高峰后 (产蛋率85%)代谢能 (MJ/kg
7、) 11.91 11.70 11.50 11.29 10.87 粗蛋白 (%) 19.00 15.00 17.00 16.5 15.5 蛋氨酸 (%) 0.37 0.27 0.34 0.34 0.32 赖氨酸 (%) 1.00 0.68 0.70 0.75 0.70 钠 (%) 0.15 0.15 0.15 0.15 0.15 氯 (%) 0.15 0.15 0.15 0.15 0.15 总磷 (%) 0.70 0.60 0.55 0.60 0.60 非植酸磷 (%) 0.40 0.35 0.32 0.32 0.32 钙 (%) 0.90 0.80 2.00 3.5 3.5 6.2 鸡舍准备
8、DB51/T 12752011 4 6.2.1 鸡入舍前,鸡舍应空置 14d 以上。 6.2.2 清洗及消毒 对育雏鸡舍、育成鸡舍、产蛋鸡舍墙壁、地面、饲养设备以及鸡舍周围彻底清洗,用两种以上的消毒剂交替进行 3 次以上的喷洒消毒;关闭所有门窗、通风孔,对育雏鸡舍升温,温度达到 25以上时,每m3用高锰酸钾 14g,福尔马林 28ml,熏蒸 2h4h。 6.2.3 试温 雏鸡入舍前的所有准备工作应在雏鸡到达前 24h 完毕。雏鸡入舍前应预热试温,使舍内温度达到3234,相对湿度 6070。 6.2.4 运输 夏季宜早晚接运,冬季宜中午接运。运输途中防止缺氧、压死、受寒、受热,运输时间应尽量缩短
9、。 6.3 育雏期饲养管理 6.3.1 饮水 雏鸡入舍后应先饮水,饮水中可加入适量的电解多维;水质应符合 NY 5027 标准。 6.3.2 饲喂 饲料卫生质量应符合 GB 13078 标准。不同阶段商品代蛋鸡营养需要见表 1。 6.3.3 饲养密度 育雏期饲养密度主要依据周龄和饲养方式而定,详见表 2。 表 2 饲养密度 日 龄 笼 养 (只/) 平 养 (只/) 1d21d 3050 2035 22d42d 1525 1020 6.3.4 断喙 在 7 日龄10 日龄进行断喙。断喙前 1 天在饮水中加入复合维生素以减少应激。 6.3.5 温度 1 日龄3 日龄温度控制在 3234,以后每周
10、降低 23,直至常温。 DB51/T 12752011 5 6.3.6 湿度 1 周龄相对湿度 60%70%,1 周后 55%60。 6.3.7 光照 6.3.7.1 时间 1 日龄3 日龄光照 24h,4 日龄开始逐渐过渡到自然光照,每日光照时间应保持一定或逐渐减少。 6.3.7.2 强度 2W/3W/。 6.4 育成期饲养管理 6.4.1 转群 转群前在蛋鸡笼内加垫塑料网,调整好料槽与饮水器的高度,备好饲料及饮用水。转群前停料半天,转群时鸡舍光线宜暗。 6.4.2 体重 5 周龄开始, 每周随即抽取 5%育成鸡测定体重, 与该品种标准体重比较,根据标准体重调整喂料量,10 周龄前差异不得大
11、于5%,10 周龄至开产前不得大于10%。 6.4.3 光照 育成鸡在 18 周龄前不得增加光照时间;夏、秋季鸡舍要避免强光直射,可采用遮阳网或塑料布遮挡门窗,以控制光照强度。 6.5 产蛋期饲养管理 6.5.1 饲料 产蛋率达到 20%时,开始逐步将育成鸡料更换为蛋鸡料。 6.5.2 饲喂 自由采食。 6.5.3 温湿度 产蛋阶段的适宜温度为 1520,适宜的相对湿度为 60%70%。舍内保持空气流通。 6.5.4 光照 产蛋期光照应逐步增加,从 18 周开始每周增加 1h 光照,直至每日 16h17h 光照,固定不变。 6.5.5 鸡蛋收集 6.5.5.1 盛放鸡蛋的塑料蛋托应采取浸泡或喷
12、雾消毒,生产人员集蛋前要洗手消毒。 6.5.5.2 集蛋时将砂壳蛋、软壳蛋、特大蛋、特小蛋等畸形蛋单独存放。 DB51/T 12752011 6 7 8 卫生防疫 7.1 消毒 制定合理的消毒程序和卫生防疫制度,并认真执行。 消毒剂应选择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规定的高效、低毒和低残留消毒剂。 鸡场门口设消毒池和消毒更衣间,进出车辆经过消毒池,并用表面活性剂消毒液进行喷雾消毒;所有进场人员必须经消毒更衣间进入。消毒液应定期更换,保持其有效性。外来人员不得随意进出生产区;特殊情况下,参观人员在沐浴和消毒后穿戴防护服方可进入。 7.2 防疫 7.2.1 免疫接种 免疫程序由兽医根据当地疫情制定,选
13、用疫苗应符合 NY 5041 标准与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标准要求。 7.2.2 抗体水平监测 每月应进行一次新城疫和禽流感的抗体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及时补免。蛋鸡开产前应进行鸡白痢沙门氏菌净化。 7.2.3 鸡场发生疫病或怀疑发生疫病时,驻场兽医应及时进行诊断,并尽快向当地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报告疫情。 7.3 药物使用 药物使用和休药期符合 NY 5040 标准。 7.4 病、死鸡处理 病死鸡按 GB 16548 标准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 生产记录 1 按照农业部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建立生产记录档案。包括饲养的品种、数量、来源和进出场日期记录;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等投入品的来源及使用记录;检疫、免疫、消毒记录;畜禽发病、死亡和无害化处理记录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