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40 B64 DB51 备案号:28678-2010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 51/T 11462010 山苍子造林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fforestation of Litsea cubeba (Lour.) Pers. 2010 08 18 发布 2010 10 01 实施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51/T 1146-2010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造林作业设计 1 4 选地整地 1 5 造林 1 6 幼林抚育 2 7 检查验收及造林技术档案 3 DB51/T 1146-2010 前
2、 言 本标准所指的山苍子,是指樟科木姜子属中的山鸡椒( Litsea cubeba(Lour.) Pers.),中文名又名木姜子、山胡椒。 本标准为推荐性标准。 本标准由四川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由四川省林业科学技术推广总站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郭小军 先开炳 隆孝雄 黄永强 黄颜梅 DB51/T 1146-2010 山苍子造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四川省山苍子( Litsea cubeba (Lour.) Pers.)人工造林技术的内容和要求,适用于四川省山苍子人工造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
3、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51/T 380 造林经营环境保护技术规程 DB51/283.1 森林抚育调查设计规范 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GB 60001985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 LY/T 1607 造林作业设计规程 3 造林作业设计 执行LY/T1607的规定。 4 选地整地 4.1 造林地选择 选择海拔1000m以下,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荒地、疏林地、灌木林地、退耕地等,作为造林地。 4.2 林地清理 按DB51/T380规定执行。但应保留林地内的乔木。 4.3
4、整地时间 在造林前一个月完成整地。 4.4 整地方式及规格 低丘缓坡可用全垦整地或带状整地,按DB51/T380规定执行;坡度较大的山地,采用穴状整地。打穴规格为40cm40cm30cm。 5 造林 5.1 造林方式 DB51/T 1146-2010 5.1.1 播种造林 最好随采种随播,最多不超过5天,穴宽30cm,深15c m,每穴播种6粒8粒,覆土2cm。如果采后3天5天不能按时播种,结合催芽用湿沙贮藏。 5.1.2 植苗造林 栽植前,应修剪断残根,带土或用泥浆蘸根。栽苗不宜过深,在根颈3cm4cm处,覆土踏实,浇足定根水。 小面积造林可移栽野生小苗或挖蔸栽植。3月4月,选择雨后阴天或无
5、风晴天,土壤较湿润时进行野生苗移栽造林,要求上山挖取1年生2年生、约手指粗、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野生山苍子苗。挖取时不要伤根太多,宜多带宿土,苗高50cm以上,随挖随运随栽。栽时做到根系舒展、覆土紧实、苗栽正。 5.1.3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在现有分布较集中、结实较好的野生山苍子纯林或混交林中,加强人工抚育管理,去杂去密、补稀填空、调整林相密度,使之成为高产的山苍子林。对结实较差、树势衰老或分布不均的野生山苍子林地,可于3月4月或7月8月后,割除林地杂草、灌木,将落在地上的山苍子种子翻入土内,出苗后,再进行2年3年的抚育管理。 5.2 造林时间 播种造林为随采随播或沙藏后播种;植苗造林为12月
6、至翌年2月。 5.3 造林密度 造林密度一般采用3330株/hm2,提倡混交造林方式。 5.4 补植 对成活率不达标的地块,应及时进行补植或重造。 6 幼林抚育 6.1 松土 出苗或栽植半月后及时除草、松土,松土抚育每年2次,5月下旬进行1次,11月下旬进行1次。第三年以后,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中耕松土。 6.2 施肥 造林后1年3年每年培蔸施肥2次,5月下旬进行1次,施用尿素50g/株;11月下旬进行1次,施用复合肥200g/株。第三年以后,每年至少追肥一次。 6.3 疏除雄株 疏除雄株在开花期后进行,雌雄比为73左右,每公顷保留株数在1650株左右,雌雄树最好呈梅花形配置,使雄株均匀分布。 6.4 矮化整形 山苍子投产后应进行适当的矮化整形,控制高生长在4m以下,每年修剪1次,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进行。 DB51/T 1146-2010 6.5 病虫鼠害防治 做好林木的病虫鼠害防治工作。林木病虫害采取高效、低毒药物与生物相结合方法进行防治。 7 检查验收及造林技术档案 执行GB/T 15776-2006的规定。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