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51 T 1038-2010 《四川省水稻-秋马铃薯 油菜保护性耕作》.pdf

    • 资源ID:1232363       资源大小:229.02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51 T 1038-2010 《四川省水稻-秋马铃薯 油菜保护性耕作》.pdf

    1、 ICS 65.020.20 DB51B 20 备案号: 27247-2010 四川省地方标准DB51/T 10382010四川省水稻-秋马铃薯/油菜保护性耕作 The standard of rotation pattern techniques of rice-potato/oil-seed rape conservation farming in Sichuan 2010-02-10 发布 2010-03-01 实施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51/T 10382010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水稻种植技术 1 5 马铃

    2、薯种植技术 3 6 油菜种植技术 4 DB51/T 10382010 II 前 言 本标准由四川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四川省农业厅土壤肥料与生态建设处和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小蓉、吴晓军、周孝强、冯娜娜、蒲 波。 本标准由四川省农业厅归口并负责解释。 DB51/T 10382010 1 四川省水稻-秋马铃薯/油菜保护性耕作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保护性耕作条件下与水稻-秋马铃薯/油菜农作制有关的秸秆还田、播种、育苗、栽培管理等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有水源保障的多熟制稻田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

    3、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404.1-2008 粮食作物种子 DB51/T277-1998 水稻旱育秧栽培技术规程 DB51/T483-2005 水稻抛秧技术规程 DB51/T 806-2008 四川省稻- 麦(油)保护性耕作技术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3.1 稻田保护性耕作 paddy field conservation farming 是指在有水源保障的多熟制稻田区,作物收获后,结

    4、合少、免耕,及时将秸秆覆盖还田,然后进行下季作物种植的农作方式。 3.2 秋马铃薯 autumn potato 是指利用水稻收获后、油菜封行前的有利光热条件,增种的一季马铃薯。 4 水稻种植技术 4.1 品种 水稻品种宜选用早熟的优质中稻品种。稻种质量应符合GB4404.1-2008粮食作物种子第1 部分:禾谷类。 4.2 秧苗培育技术 4.2.1 旱地育秧 旱地育苗按DB51/T277-1998 水稻旱育秧栽培技术规程进行。 4.2.1.1 准备苗床地 选择苗床地:选择地势较高,土壤疏松、透气、爽水、肥沃,水源好,四周无荫蔽,地下水位在50cm 以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在25g/kg 以上的旱地

    5、或菜园地作为苗床地。苗床最好长期固定,常年培肥,以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苗床地与本田面积的比例一般按1 : 35或 1:40 安排。 培肥床土:播种前25d 左右,每 1m2苗床地预先施入沤制腐熟有机肥5kg10kg ,均匀翻耕入10cm15cm厚的土层内。 土壤调酸:当苗床地土壤pH 值在6.0以上时,要进行调酸。播种前25d30d,按每 1m2施用硫磺粉100g,可降低 1个pH 值点估算硫磺粉用量。方法是将磺粉均匀翻入10cm 15cm 的土层内,并用粪水泼DB51/T 10382010 2 湿床土,促使土壤酸化至pH 值4.55.5。 施肥与杀灭地下害虫:播种前2d3d ,每 1

    6、m2用 5%辛硫磷颗粒剂6g 7g 、纯N18g 、 P2O518g、K2O24g一并撒匀后翻耕入10cm 15cm 厚的土层内。 作厢:播种前12天,精细平整好所需苗床地,按厢面宽1.2m 1.3m ,厢沟宽30cm 40cm ,厢高5cm 10cm ,厢长8cm 15cm 作厢,并将开厢沟时挖出的培肥床土过筛备用。 4.2.1.1 4.2.1.2 播种技术 浸种催芽:每1hm2本田备足杂交水稻种15kg 。将精选好种子用新型广谱菌剂36% 三氯异氰尿酸300倍液浸种 24h,再用清水浸4850 h ,冲洗干净后, 3638 保温破胸,待90% 稻种露白,便逐渐降温至25,催芽至粉嘴谷即可,

    7、然后将芽谷放在常温下摊凉,练芽半天后即可播种。 播种时间:以常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为始播期。一般最佳播种期较当地传统育秧提早7d左右,即川东、川南2 月下旬至3 月上旬;川中3 月中下旬;川西、川北3 月下旬至4 月上旬。 精细播种:先将开好厢整平的厢面,浇透底水,使 10cm以上的厢面土壤充分湿透后,用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兑成1 000倍液喷施或泼施于厢面上消毒。播种量视秧龄长短而定,小、中、大苗秧的每1m2杂交稻芽谷的播种量分别为200g、 150g、 100g;常规稻芽谷的播种量加倍。根据播种量分厢定量撒播芽谷,再用秧板将种子轻轻压入床土中,盖上1cm 左右的过筛细床土,喷清水使

    8、盖种土充分湿透,即可进行芽前化学除草,最后搭架盖膜保温保湿,并注意防虫、鼠、雀害等。 4.2.1.2 4.2.1.3 苗床管理 出苗期:保温保湿,保证出苗齐整,膜内温度35以下。 立针现青期:保温保湿,开始透气炼苗,膜内温度25 以下, 1.5叶时每1m2可用多效唑2g 兑水成100倍液喷施苗床,促蘖控长。 二叶期:控温控湿,促根生长,通风炼苗,膜内温度不超25,可用10% 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兑水成1 000 倍液喷雾叶面,防止“ 立枯病 ”和“ 青枯病” 等病害。 三叶期:控温控湿,揭膜换气,炼苗控高,追肥促蘖,当苗土发白时,适度补水。苗2.5 叶时追施“ 断奶肥 ”,每1m2用纯 N9g、

    9、K2O6g兑水 5kg喷施,并用清水洗苗2 次。 四叶期后:控苗徒长,防止过湿,土壤不发白,叶片不卷筒则不浇水,反之则早晚适度补水。及时防治稻瘟病和二化螟等病害。 4.2.2 旱地塑盘育秧苗 先按DB51/T277-1998 水稻旱育秧栽培技术规程要求做好选地、培肥、调酸、消毒、作厢、催芽等工作,再按塑料钵体软盘育苗按DB51/T483-2005 水稻免耕抛秧技术规程把握好好以下技术环节: 制备营养土:选用质地适中的肥沃土壤,打碎过筛,按每张秧盘用250g左右过筛的腐熟优质农家肥与3g4g 复合肥比例进行混合,使土肥相溶,堆沤半个月以上。为防止立枯病发生,用 600倍 800倍菌毒清药液喷施在

    10、营养土上,进行土壤消毒。 准备秧盘:按每1hm2抛270 000穴 300 000穴, 428孔的秧盘,每1hm2本田需660张 720张,每1hm2秧田需33 000张 36 000张。 精细播种:将厢面浇足底水,秧盘种孔装入2/3 的营养土,再将秧盘分置厢面,让种孔与厢面紧贴,切忌盘孔悬空。秧盘四周用细土封闭保湿,采用播种器,在每个钵孔播种粉嘴谷1 粒3 粒,接着盖满营养土,清扫孔格间多余营养土,用水喷湿,搭上盖膜,防治虫、鼠害等。 苗期管理:旱地育苗按DB51/T277-1998 中的第6 章进行。 4.3 本田技术 本田技术主要参照DB51/T 806 -2008四川省稻- 麦(油)保

    11、护性耕作技术标准进行。 4.3.1 除草 根据田间杂草情况进行除草:每1hm2可用10% 草甘膦 7 500ml兑水750kg全田喷雾除草,有水花生等恶性杂草的田块,每1hm2用20% 百草枯3 000ml+20% 氟草定750ml 兑水750kg 除杂草。 4.3.2 秸秆还田 DB51/T 10382010 3 前作留桩高度:油菜收割的留桩高度为40cm 左右,或按当地习惯方式(扯、砍)收获;小麦收割的留桩高度为510cm 。 秸秆还田:一是将收获后的小麦或油菜秸秆分置全田均匀不规则铺平,切忌秸秆成堆,灌深水泡田2d3d后,每 1hm2撒施秸秆腐熟剂15kg 30kg。二是泡田移栽水稻前,

    12、将秸秆集中在田边,待秧苗定根直立后再将前茬作物秸秆均匀铺撒至全田,然后每1hm2撒施秸秆腐熟剂15kg 30kg于秸秆上。 4.3.3 施肥 一般每1hm2用纯N150kg 180kg (前三年每1hm2要施纯N200kg 225kg)、 P2O560kg 90kg和K2O60kg 120kg,并配合施用一定的有机肥。在抛栽秧前1d2d均匀全田撒施底肥,其中氮肥占70% 、钾肥占60% 、磷肥全施,其余分别用作分蘖肥与穗粒肥。 4.3.4 抛钉 在旱育秧拔秧的前3d 左右对秧苗进行一次彻底的稻瘟病和一化螟等防治。 拔秧的前一天下午将秧床用水浇透,拔秧时要边扯边运,尽可能带大泥团以利抛钉。 抛钉

    13、前先将田水灌至7cm10cm 深。 每1hm2抛钉270 000300 000穴,抛钉采用定苗,一般是先抛70% ,后抛20% ,剩余 10%补稀。抛钉完后,每隔5m 宽捡出一条30cm 宽的管理走道。 4.3.5 大田管理 4.3.5.1 4.3.5.1 水分 抛钉后7 天内必须保持田里有水,并保证秧根能与水接触。 4.3.5.2 4.3.5.2 追肥 一周后大部份秧苗扎根直立后,灌5cm 深的水层施分蘖肥,每1hm2施纯N30kg;剑叶露尖,追施穗肥,每1hm2用纯N15kg、 K2O18kg、KH2PO4(磷酸二氢钾)4kg 。 4.3.5.3 4.3.5.3 除草 结合施分蘖肥,对草多

    14、的田块每1hm2用300g苄嘧磺隆进行苗期化学除草,并保持水层5d7d。 4.3.5.4 4.3.5.4 晒田 分蘖期后,以干湿交替,间隙灌溉为主。 当田间苗数达预定有效穗的80%90% 时,及时排水晒田。 在水稻生育中、后期,可较常规栽培减少2 次3 次灌水。 在水稻抽穗扬花期保持浅水层,灌浆期保持湿润,蜡熟后排水落干。 4.3.5.5 4.3.5.5 病虫防治 根据当地病虫测报和田间观察调查,及时防治蓟马、蝗虫、螟虫、稻苞虫、稻瘟病、纹枯病等病虫害。 4.3.6 收获 当95% 的穗子黄熟时,即抢晴天收割,晒干后及时收藏。 5 马铃薯种植技术 5.1 土壤条件 稻田保护性耕作种植秋马铃薯以

    15、地势较高、排灌方便、不易积水的田块最为适宜,土壤质地要求一般为砂壤性或壤性土壤。 5.2 开沟作厢 水稻收获前半月进行开沟排水,水稻收获后要开好厢沟、十字沟和围边沟以排干田水。一般厢面宽1.5m,厢沟宽 30cm、深 20cm,十字沟沟深30cm ,围边沟30cm40cm. 。开沟取土要分二次进行:第一次取土填平厢面低洼处,使厢面横向略呈拱形;第二次是在覆盖上稻草后进行,将沟内取出的土均匀地撒在稻草上,再将各条沟清理顺畅,做到沟沟相通。 5.3 施肥 DB51/T 10382010 4 保护性耕作种植秋马铃薯的肥料施用采用马铃薯和油菜所需底肥一次性施入的方式。一般每 1hm2施用渣厩肥18 0

    16、00kg 30 000kg ,配合高浓度复合肥(含氮磷钾比例14% 、 15%、 18%) 375kg 450kg,混合均匀撒入施肥沟(窝)内,且肥料不能接触种薯。 5.4 覆盖稻草 播完马铃薯种后应及时覆盖稻草,覆盖时要求稻草横盖于厢面,下端朝厢沟与厢边对齐,草尖朝厢内并相互交错,做到均匀整齐、压实不见泥。稻草不够时,也可采用先覆盖一层稻草,再覆盖一层玉米秸秆的方式。稻草用量根据不同种植方式而异。 摆放秋马铃薯后覆浅土并覆盖稻草起垄种植,一般1hm2稻田的稻草覆盖1hm2秋马铃薯。 摆放秋马铃薯后覆盖稻草平作种植,一般2hm22.5hm2稻田的稻草覆盖1hm2秋马铃薯。 5.5 种植 5.5

    17、.1 品种 以6 月下旬前收获的中早熟春马铃薯作为秋马铃薯种,要选择适宜当地生长的熟期早、块茎膨大快、抗病性强、商品性好的优质高产(脱毒)品种,最好用每个重25g30g 的无病、无破损整薯作种薯。 5.5.2 播种 在8 月下旬至 9月上旬,当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28以下时抢农时进行播种。播种前将未发芽的种薯按芽口均匀切为小块,然后用15mg20mg赤霉素兑水1 000倍溶液浸泡20min30min,浸种后捞起凉干沾上草木灰,埋入湿沙中催芽;或用50% 可湿性多菌灵兑水500 倍喷雾 23次,再用稻草覆盖遮光、保湿3d 5d。待芽长1cm 2cm时播种最为理想,用种量一般为小薯块马铃薯1 500

    18、kg/hm2或切块马铃薯 1 800kg/hm2。 播栽马铃薯时按宽窄行进行,窄行行距30cm ,宽行行距50cm ,窝距均为 25cm,边行离沟 20cm。安放薯种时切口面不要向下,要芽眼向上或侧向,轻按薯块与泥接触。 5.6 田间管理 出苗期有部分苗被稻草缠绕,可用木条拔开稻草,加快出苗速度。 苗全后应及时除草,并视情况用清粪水追一次提苗肥。 如遇久晴无雨,要及时灌沟水渗透湿润,但遇阴雨天气要注意清沟排水。 秋马铃薯病虫害主要是晚疫病、病毒病、茎腐病、蚜虫等,可使用代森锰锌、甲基硫菌灵、甲霜灵+ 代森锌、吡虫啉、毒死蜱 +氯氰等农药防治。晚疫病对秋马铃薯产量影响最为严重,最好用瑞毒霉等内吸

    19、性杀菌剂防治12 次。 5.7 收获 1月份前后在油菜株间拨开已半腐烂的稻草直接捡秋马铃薯,马铃薯收获后可根据油菜苗情酌施追肥。 6 油菜种植技术 6.1 种植 6.1.1 品种 选择适宜当地生长的优质、高产、多抗的中早熟品种,集中连片进行种植。 6.1.2 直播 保护性耕作的油菜直播方式以撒播为主。撒播的播种期与当地常规直播期相近。每 1hm2播种用量为精选的油菜良种2 250g 3 000g 。将种子加入45kg 75kg 尿素或炒熟的15kg商品油菜籽中混匀后,分厢定量、均匀撒播。播种后用捞草耙拍打稻草,使种子、肥料掉在稻草下面,然后泼施一道清粪水。 撒播油菜定苗后的密度控制在105 0

    20、00株/ hm2120 000株 / hm2左右。 6.1.3 移栽 保护性耕作的油菜也可采用育苗移栽。 DB51/T 10382010 5 中熟品种育苗在9 月 15日20 日播种,苗龄30dd 左右移栽。播前整地时每1hm2可施熟石灰粉1 500 kg或草木灰 450kg 750kg,改变土壤酸性状况,减少根肿病发生,并施足肥料; 油菜播种后,要保持田间湿度以利种子发芽出苗; 在移栽前5d7d内施一次肥和喷一次防病虫农药,做到健苗带肥、带药、带土移栽。 移栽油菜可采用撬窝或挖窝移栽,栽植规格一般为4025cm ,每窝双株。移栽油菜的密度为90 000株/ hm2105 000株/hm2。

    21、6.2 田间管理 撒播在5 叶期(约25d 左右)内要进行匀苗、间苗、补苗和定苗,每1m2留健壮苗30株左右;移栽油菜在栽植后7d进行补苗; 大寒至立春干旱时可灌一次跑马水,严重干旱时应提前灌水。 生育期内适当追肥2 次3 次,一般每1hm2每次用纯N18kg ,配合施用人畜粪水1 500kg 左右; 23叶期后,易遭到青虫危害,每1hm2用高效氯氰菊酯或溴氯氰菊酯1 200g1 500g兑水 900kg喷施叶面防治青虫;发现根肿病应立即除去病株消毁,在病窝及周围撒石灰,并浇 10%石灰水0.10kg0.15kg;封行至初花前应分次摘除老黄脚叶,减轻病核病等危害,青荚期每1hm2用辛硫磷300ml防蚜虫。 6.3 收获 当油菜85% 以上成熟时(有2 3 以上角果呈淡黄色,主轴中部角果的种子呈本品种固有色泽),按当地习惯方式(扯、砍、割)进行收获。露晒或堆垛5d7d 后,选晴天收打,风净收藏。


    注意事项

    本文(DB51 T 1038-2010 《四川省水稻-秋马铃薯 油菜保护性耕作》.pdf)为本站会员(eastlab11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