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ICS 65.020.20 DB51B 32 备案号: 27242-2010 四川省地方标准DB51/T 10332010常规棉良种繁育技术规程 The Producing Technical Procedure of Cotton Varieties 2010-02-10 发布 2010-03-01 实施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51/T 10332010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良种繁育生产 1 5 种子贮藏 3 6 种子质量检验 3 DB51/T 10332010 II 前 言 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
2、准由四川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四川省农业厅经济作物处、四川省农科院经作所、射洪县农业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宇、 毛正轩、邓旭阳、李涛、张小军 DB51/T 10332010 1 常规棉良种繁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棉花良种(包括杂交棉常规亲本种子,下同)生产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常规棉良种繁育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
3、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3242 棉花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GB/4407 经济作物种子 纤维类 GB/T3543.1-7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GB4407.1 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3.1 育种家种子 指育种家育成的遗传性状稳定的品种的最初一批种子。 3.2 良种 指用育种家种子直接繁殖并按良种生产技术规程生产的达到良种质量标准的优良种子。 4 良种繁育生产 4.1 良种生产方法 良种生产可采取用育种家种子直接繁殖的方法,同时,可以采用三圃法。 4.2 用三圃法生产良种 采取单株选择、分系比较、混系繁殖的方法,即株行圃、株系圃、良种圃的三圃制。三圃
4、面积的比例为1:10:100。 4.2.1 单株选择 4.2.1.1 选择的材料 在良种圃、决选的株系圃中选取,也可专门设置选择圃。 4.2.1.2 选择的重点 株型、叶型、铃型、生育期、抗逆性等主要特征、特性应与原品种一致,同时注重丰产性、抗病(虫)性、感观品质等性状。 4.2.1.3 选择的时间 第一次在结铃盛期,着重观察叶型、株型、铃型等形态特征,作好标记;第二次在吐絮期,着重观察结铃和吐絮情况。 4.2.1.4 单株选择的数量按 GB/3242 的规定执行。 4.2.1.5 单株室内考种决选 考种包括六个项目:纤维长度、整齐度、衣分、籽指、异色异型籽、单铃重。考种过程中,前一项不合格者
5、即淘汰,以后各项不再考察。考察纤维分梳长度,每单株随机取5瓣籽棉,每瓣各取中部籽棉1DB51/T 10332010 2 粒,用分梳法测定;整齐度100%;单株所收籽棉轧花后,计算衣分率;在轧出的棉籽中任意取100粒(除去虫籽和破籽)测定籽指、异色异型籽。对出现异色异型籽的单株,如纤维长度、衣分、籽指、单铃重测定结果与该品种的典型性状有明显差异,予以淘汰。单株最后决选率一般不超过50%。 4.2.1.6 收花 单株采收中部1-2果节正常吐絮铃5-8个,每株一袋,9月20日后所收籽棉不作种用。 4.2.2 株行圃 4.2.2.1 田间设计按 GB/3242 的规定执行。 4.2.2.2 田间观察鉴
6、定 4.2.2.2.1 记载本按GB/3242的规定执行。 4.2.2.2.2 观察记载的时间和内容 苗蕾期: 观察整齐度、生长势、抗病(虫)性等。 花铃期: 观察各株行的典型性、一致性和抗病(虫)性。 吐絮期: 观察结铃性、生长势、吐絮的集中程度,着重鉴定其丰产性、早熟性等。 调查记载出苗期、开花期、吐絮期。 4.2.2.2.3 田间纯度标准按GB/3242的规定执行。 4.2.2.2.4 田间选择与决选 根据田间观察和纯度鉴定,进行选择淘汰。当一个株行内有一棵杂株时即全行淘汰;形态符合典型性,但结铃性、早熟性、抗逆性、出苗等方面显著差别于邻近对照的株行也必须淘汰。田间当选的株行分行收花计产
7、,进行室内考种后决选。 4.2.2.3 株行圃室内考种决选 田间当选株行及对照行,收花前,每株行采摘中部果枝上第12节位吐絮完好的内围铃20个作为考察样品。考察项目:单铃籽棉重、纤维长度(20粒)、纤维整齐度、衣分、籽指、异色异型籽率。株行考察决选标准应达到下列要求:单铃籽棉重、纤维长度、衣分和籽指与原品种标准一致,对出现异色、异型籽的株行,对纤维长度、整齐度、衣分、籽指、单铃重的平均测定结果与该品种的典型性状有明显差异的株行,应予以淘汰。株行圃最后决选率一般为60%。 4.2.2.4 株行圃收花加工 先收淘汰行,后收当选行:9月20日后花不作种用,但需先分收计产;落地籽棉作杂花处理,不计产量
8、。一般先轧留种花,后轧淘汰花和9月20日后花,要求加工破籽率不超过1%。 4.2.3 株系圃 4.2.3.1 播种按 GB/3242 的规定执行。 4.2.3.2 株系鉴定期按 GB/3242 的规定执行。 4.2.3.3 田间观察鉴定决选 田间观察同4.2.2.2 4.2.3.4 田间决选 决选时要根据记载、测产和考种资料进行综合评定,一系中当杂株率达0.5%以上时,则该系淘汰;如杂株率在0.5%以内,其他性状符合要求,拔除杂株后可以入选。 4.2.3.5 株系圃室内考种和决选 每一株系和对照各采收中部果枝上第12节位吐絮完好的内围铃100个铃作为考察样品。 考察项目:单铃籽棉重、纤维长度(
9、50粒)、纤维整齐度、衣分、籽指、异色异型籽率。株系考察决选标准应达到下列要求:单铃籽棉重、纤维长度、纤维整齐度、衣分和籽指与原品种标准一致,异型籽不超过3%,株系圃最后决选率一般为80%。 4.2.3.6 株系圃收花加工 先收淘汰系(作杂花),后收当选系;9月20日后花不作种用,但需先分收计产;落地籽棉作杂花处理,不计产量。一般先轧留种花,后轧淘汰花和9月20日后花,要求加工破籽率不超过2%。 DB51/T 10332010 3 4.2.4 良种圃 4.2.4.1 播种、观察和去杂 当选株系的种子,混系种植于良种圃,种植密度可以比一般大田略稀,采取育苗移栽,以扩大繁殖系数,在花铃期和吐絮期进行二次观察鉴定。要调查田间纯度,严格拔除杂株,以9月20日前籽棉留种,此即为良种。 4.2.4.2 良种圃室内考种和决选按 GB/3242 的规定执行。 4.2.4.3 良种圃收花加工9月20日后花不作种用,落地籽棉作杂花处理,不计产量,要求加工破籽率不超过2%,良种可轻剥短绒两遍。 5 种子贮藏 保持种子水分控制在12%以下,注意防热、防潮、防火、防杂、防鼠害及虫害。 6 种子质量检验 生产单位要搞好种子质量检验,并由种子检验部门根据GB/T3543.1-7 进行复检,对符合GB4407规定标准的种子签发合格证书;对不合格的种子,提出处理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