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B36备案号: 18617-2006 江西省地方标准DB36/T 4822005花 鱼骨 2005-12-25 发布 2006-02-01 实施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36/T 4822005 I 前 言 本标准由江西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信江特种水产开发有限公司、南昌大学、广丰县水产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汤哲文、吴小平、江路开、夏前征、俞吉波。 DB36/T 4822005 1 花 鱼骨 1 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花鱼骨 主要生物学性状和生理、生化指标以及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花鱼骨( Hemibaybus maculatus Bleeker)的种质鉴定。 2 规范性
2、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8654.1-2002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第一部分检验规则 GB/T 18654.2-2002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第二部分抽样方法 GB/T 18654.3-2002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第三部分性状测定 GB/T 18654. 12-2002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第十二部分染色体组型分析 3 名称与分类 3.1 学名 花鱼
3、骨 (Hemibaybus maculates Bleeker) 3.2 分类位置 隶属鲤形目(Cyprin iformes)、鲤科(Cyprinidae)、鱼 句 亚科(Gobioninae)、鱼 骨 属( Hemibaybus bleeker)。 4 主要形态构造特征 4.1 外部形态特征 4.1.1 外形 体长而侧扁。口下位,口角须一对。背鳍第一硬棘特别发达,背鳍刺长度小于或等于头长。体表侧线上方有612个黑斑块,背鳍、尾鳍有小黑斑点。 花鱼骨 的外部形态见图1。 图1 花鱼 骨的外部形态 4.1.2 可数性状 DB36/T 4822005 2 4.1.2.1 背鳍鳍式 D.III,78
4、。 4.1.2.2 臀鳍鳍式 A.III,68。 4.1.2.3 鳃耙数 左侧第一鳃弓外侧鳃耙数:612。 4.1.2.4 侧线鳞 7 鳞式: 4748 56 4.1.3 可量性状 对于不同年龄的个体(分雌雄),其比例性状值见表1。 表1 花鱼 骨 鱼可量比性状 项 目 一 龄 鱼 二 龄 鱼 三 龄 鱼 体 长 / 全 长 0.820.06 0.860.03 0.840.05 体 长 / 体 高 4.810.15 4.970.13 5.030.16 体 长 / 头 长 3.620.18 4.050.13 4.180.12 头 长 / 吻 长 2.780.27 2.640.15 2.560.2
5、1 头 长 / 眼 径 4.180.23 4.220.18 4.320.22 头 长 / 眼间距 3.350.18 3.050.21 2.850.19 体 长 / 尾柄长 5.710.25 6.040.43 6.660.38 体 长 / 尾柄高 10.080.63 9.880.67 9.630.59 尾柄长/ 尾柄高 1.260.41 1.660.21 1.570.45 4.2 内部特征 4.2.1 鳔 鳔分二室,前室粗短,后室细长,前室与后室长度比为1:22.2。 4.2.2 肋骨 肋骨13对。 4.2.3 下咽齿 下咽齿三行,齿式:多数为1.3.5/5.3.1,小数为1.2.5/5.2.1
6、。 4.2.4 脊椎骨 脊椎骨共42枚。 4.2.5 腹膜 腹膜为银白色。 4.2.6 肠 肠长/体长:1.041.08:1 4.3 生物学特征 4.3.1 生长与繁殖 4.3.2 食性 杂食性 4.3.3 生长 不同年龄组的鱼体长和体重的实测值见表2。 DB36/T 4822005 3 表2 不同年龄组的鱼体长、体重值 1+2+3+4+年 龄 体长,mm 152205 185260 268301 292405 体重 ,g 80150 145240 230403 418910 4.3.4 繁殖 4.3.4.1 性成熟年龄 雌、雄鱼多为1+龄。 4.3.4.2 产卵类型 性腺一年内可发育成熟一次
7、,属于分批产卵。 4.3.4.3 繁殖水温 1628,最适水温为2024。 4.3.4.4 怀卵量 不同年龄个体怀卵量见表3。 表3 不同年龄个体怀卵量 年 龄(龄) 绝对怀卵量(粒) 相对怀卵量(粒/g) 1+698510658 90106 2+2081234482 138168 3+3035444256 151161 4+4608056026 152162 绝对怀卵量,指直观可数的卵粒数。 相对怀卵量,指单位体重(g)所含卵粒数。 5 染色体与核型 体细胞染色体2倍数是2n=50=16m+14m+14s+6t, 见图2。 图2 染色体组型 6 生理生化特性 肌肉乳酸脱氢酶(LDH) DB3
8、6/T 4822005 4 6.1 肌肉( LDH)电泳图谱见图 3。 6.2 肌肉( LDH)同工酶各区带扫描图见图 3。 图3 肌肉(LDH)电泳和肌肉(LDH)同工酶各区带扫描图 7 检测方法 7.1 年龄 主要依据鳞片上的年轮数鉴定(再生鳞除外)。 以沿着背鳍的基部延长线和侧线的焦点为基点向上23个鳞片,向左和向右分别取3片鳞片。以沿着臀鳍的基部延长线和侧线的焦点为基点向下23个鳞片,向左和向右分别取3片鳞片。DB36/T 4822005 5 区分鳞片是原生鳞片还是次生鳞片。中间如果有些发白的就是次生鳞片。 处理:采用 14的福尔马林 1 滴,可去除鳞片上的黏液等。7.2 肌肉同工酶电
9、泳 7.2.1 取材与保存 按GB/T 18654. 2-2002的规定执行,样品鱼数量为30尾以上,活体解剖样品鱼,按被检鱼类种质标准所规定的组织取1g 2g试样,放入编号的小塑料袋中,于低温冰箱中保存。 7.2.2 样品制备 取0.3g样品,以1份试样加入3 5份体积的样品缓冲液,于玻璃匀浆器中匀浆,粉碎组织。将匀浆后的样品移入指管中, 在冷冻离心机中以15000/min离心直至上清液澄清, 以上操作均在4低温下进行。制备后样品于冰箱中暂存或直接电泳。 7.2.3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7.2.4 扫描 用激光扫描仪对电泳谱带进行扫描,扫描波长是345nm。计算同工酶各组分的相对活性强度及迁移率。 7.3 染色体检测 7.3.1 材料制备 按照Yamamot(1973年)建立的肾组织细胞加植物血凝聚素(PHA)短期培养法及空气干燥法制片。Giemas染色。 7.3.2 计数 在显微镜下选取50 100个分散良好,形态清晰,数目完整的中期分裂相,计数每个分相的染色体数目,确定2n。 7.3.3 形态分类 选取10 15个数目完整,分散良好,长度适当(正中期),着丝粒清楚,两条染色单体适度分开,形态清晰的分裂相进行显微摄影,形态类别参照Levan等(1964年)标准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