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B36备案号: 17820-2006 江西省地方标准DB36/T 4602006军山湖清水大闸蟹养殖技术规范 2006-01-05 发布 2006-02-01 实施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6/T 4602006 I 前 言 本标准由南昌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进贤县军山湖鱼蟹开发公司、进贤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标准起草人:赵城珍、胡鹏飞、胡友发、邓小凌。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DB36/T 4602006 1 军山湖清水大闸蟹养殖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军山湖清水大闸蟹豆蟹培育、扣蟹培育、成蟹养殖及成蟹暂养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军山湖清水大闸蟹(长
2、江水系中华绒螯蟹)湖泊养殖和池塘培育河蟹苗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1607-1989 渔业水质标准 GB 13078-2001 饲料卫生标准 NY 5051-200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64-2005 无公害食品 中华绒螯蟹 NY/T 5065-2001 无公害食品 中华绒螯蟹养殖技术规范 NY 5071-20
3、02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200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豆蟹 蟹苗经过一次蜕皮变成外形接近成蟹的称为期豆蟹;经三次蜕壳而成的豆蟹称为期豆蟹,经过五次蜕壳即成为期豆蟹,营底栖生活,规格为5000只/kg 6000只/kg。 3.2 扣蟹 豆蟹经过120d150d饲养,培育成100只/kg200只/kg左右的性腺未成熟的幼蟹。 4 豆蟹培育 4.1 准备工作 4.1.1 严格用生石灰清塘消毒,生石灰用量每亩 125kg。 4.1.2 培育池每口 0.5 亩,池内移植伊乐藻,0.4kg/m2;移植水花生,每亩
4、 150kg;移植浮萍,约占总水面积的1/3;种植苦草,每亩苦草籽0.1kg。 4.1.3 防逃设施。防逃采取专用防逃黑膜做成,防逃膜高 60 ,下端埋入泥土 10 ,上端用 24 股聚乙烯绳作纲,每 40 打一竹片桩固定。 4.1.4 防逃设施外用 1m 高的网布围好,防止蛇、蛙等敌害进入培育池。 4.1.5 施肥培水 放苗前7d15d,每亩施用腐熟发酵后的有机肥150kg250kg。 4.1.6 加注新水 放苗前,加注经过滤的新水,使培育池水深达 20cm30 ,加水后调节水色呈黄褐色,放苗时水DB36/T 4602006 2 位加至 50 ,透明度为 50 。 4.2 投放蟹苗 4.2.
5、1 蟹苗来源 军山湖清水大闸蟹,蟹苗来源于沿海地区定点蟹苗繁殖场。 4.2.2 蟹苗选择 军山湖清水大闸蟹所放的蟹苗采用从军山湖挑选雌蟹,从异地湖泊挑选雄蟹作亲本,送到沿海地区定点繁殖的大眼幼体。选购蟹苗标准:日龄在 6d 以上,淡化 4d 以上,盐度 2以下;体质健壮,手握有硬壳感,活力很强,呈金黄色;个体大小均匀,规格 15 万只/kg 左右。 4.2.3 蟹苗运输 采用泡沫箱内放置蟹苗箱的运输方法。每个蟹苗箱放蟹苗 0.5kg,蟹苗称重后,用手轻轻均匀撒在箱中。泡沫箱打数个小孔,便于通气。每个泡沫箱放置冰冻成冰块的矿泉水 4 瓶。蟹苗用空调车运输。 4.2.4 蟹苗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 1
6、000 只/ 。放苗时,先将蟹苗箱放置在池塘埂上 10min,然后将蟹苗用于均匀地酒向池水中,防止蟹苗抱团。切忌一倒了之。 4.3 培育管理 4.3.1 饲料投喂 a) 蟹苗下池后前十天投喂黄豆浆,每天每亩用量 2.5kg 黄豆; b) 蟹苗下池后前五天辅助投喂鸡蛋,每天每亩用量 15 个; c) 十天后改喂麦麸,每天每亩投喂 2.5kg; d) 十天后每三天每亩投喂小浮萍 0.5kg。 4.3.2 水质调控 蟹苗下塘后,前三天不加水,不换水。期豆蟹后逐步加注经过滤的新水,水深达 100 以后开始换水,先排后进,一般日换水量为培育池水的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每隔 5d,向培育池中泼洒石灰水上清液
7、调节池水PH 值7.5 左右。 5 扣蟹培育 5.1 准备工作 按4.1规定。 5.2 豆蟹放养 5.2.1 豆蟹质量 大小、规格均匀,附肢齐全,无病害,严禁掺杂软壳豆蟹。沿海外购豆蟹,要求无病无伤,体质要健壮。 5.2.2 放养密度 期豆蟹40只/m260只/m2期豆蟹30只/m240只/m25.2.3 放养时间 5月底至6月中、下旬。 5.2.4 放养方法 沿池四周均匀摊开使豆蟹自行爬走。 5.3 饲料投喂 5.3.1 饲料种类 天然饲料(浮萍、水花生、苦草、野杂鱼、螺、蚌等),人工饲料(豆腐、豆渣、豆饼、麦子等)和配合饲料。 5.3.2 饲料质量 DB36/T 4602006 3 应符合
8、GB 13078-2001和NY 5072-2002的规定。 5.3.3 投喂量 日投喂量为池内蟹体重量的5以内。 5.3.4 投喂时间 7月上旬前早、晚各一次;7月中旬至月底隔天投一次,傍晚时投;9月上旬至11月上旬每天投一次,傍晚时投。 5.3.5 投饵方法 7月前9月后,投喂以动物性饵料占70以上;7月至9月期间投饵以植物性饵料占90以上。所投饵料以面粉作成颗粒状,均匀撒在塘的四周浅水带。 5.4 水质调控 5.4.1 注水与换水 豆蟹下塘后每周加注新水一次,每次10cm;7月份后保 持水深1.5m 左右,7d10d换水一次,每次换水水深20cm50cm。 5.4.2 调节PH 值 月份
9、后每半个月用生石灰水一次,每次生石灰用量为每亩10kg. 5.5 日常管理 5.5.1 巡塘值班 早晚巡视,观察仔蟹摄食、活动、脱壳、水质变化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5.5.2 防逃防鼠 下雨加水时严防幼蟹顶水逃逸。在池周设置防鼠网、灭鼠器械防止老鼠捕食幼蟹。 5.6 扣蟹起捕 采用地笼张捕、灯光诱捕、水草上用网捕捞、干塘捉捕、挖洞捉捕等多种方法,以求尽量捕尽存塘扣蟹。 6 成蟹养殖 6.1 大湖养殖技术措施 6.1.1 条件与设施 6.1.1.1 选择在水量充沛、水质清新、水草茂盛、天然生物饵料丰富,无任何污染的湖泊。水草覆盖30%以上。 6.1.1.2 水质应符合GB 11607-
10、1989 和 NY 5051-2001 的规定。饲养环境具体水质要求件见附录 A . 6.1.2 放蟹前准备 6.1.2.1 搞好大湖进出水口防逃设施。在主要进出水口用竹箔和网片双层防逃。 6.1.2.2 在浅水区种植苦草、伊乐藻等水生植物。 6.1.3 蟹种放养 6.1.3.1 蟹种质量 规格整齐,投放豆蟹规格 5000 只/kg6000 只/kg 、扣蟹规格 100 只/kg200 只/kg,体质健壮,爬行敏捷,附肢齐全,指节无损伤,无寄生虫附着。 6.1.3.2 放养时间 豆蟹投放时间78月,扣蟹投放时间3月底放养结束为宜。 6.1.3.3 放养方法 蟹种下湖前,应将蟹种在湖水中浸泡1
11、min,再 放在船上10 min,然后再放入湖中养殖,增强蟹种对大湖环境的适应能力,调节温差,提高成活率。放养地点选在水浅、草多、风浪小的地方投放蟹种,尽量缩短蟹种运输时间,提高蟹种成活率,确保蟹种运输成活率在97%以上。 6.1.3.4 放养密度 DB36/T 4602006 4 军山湖清水闸蟹养殖以投放豆蟹为主,每亩投放豆蟹 60100 只,或每亩投放扣蟹 4080 只。 6.1.4 捕捞收获 大湖成蟹主要采用地笼和迷魂阵两种办法回捕。地笼高 0.4m,宽 0.5m,每个地笼长 40m,设跃进斗 2 个,成蟹从跃进斗倒出。迷魂阵每部设跃进斗 4 个。此两种捕捞成蟹回捕率高,无损伤,便于暂养
12、和运输。 6.2 网拦湖汊养蟹技术措施 6.2.1 放蟹前准备 建好网拦设施:网拦设施用毛竹打桩固定,每 1.5m 打一个桩,桩的顶端用毛竹扎横杆,使各桩连成一体,增加牢固性。网片采用聚乙烯网片,网目 2a=2.5 3.0 ,下纲用石笼沉湖底,上纲固定在毛竹桩上。 6.2.2 蟹种放养 蟹种质量、放养时间、放养方法与大湖放养蟹种相同。放养密度为每亩放养豆蟹 80 200 只。 6.2.3 饲养管理 浅水处种植苦草,每亩用草籽 0.1kg; 移植伊乐藻, 0.4kg/m2; 投放活螺、蚬,每亩投螺、蚬 100kg。 6.2.4 捕捞收获 网拦湖汊内成蟹的捕捞同样采用地笼和迷魂阵两种工具,每亩平均
13、用地笼 5m 较为适宜,再辅以每100 亩用迷魂阵一部,捕捞效果更佳。 7 成蟹暂养 7.1 暂养池 7.1.1 暂养池面积 4 亩左右。 7.1.2 暂养池用生石灰消毒,每亩用量 125kg。 7.1.3 暂养池移植伊乐藻, 每平方米 0.4kg;种植苦草,每亩用苦草籽 0.1kg;移植水花生,约占池塘面积三分之一。 7.1.4 暂养池进排水分开,进出水口用聚乙烯网片或铁丝网防逃。 7.1.5 暂养池四周用黑膜防逃,黑膜规格及安装同蟹苗培育池防逃设施相同。 7.1.6 每亩投放活螺蛳300 kg 400 kg。 7.1.7 暂养池为土池,严禁采用水泥板作为护坡和防逃材料。 7.2 暂养成蟹选
14、择 暂养蟹必须检查合格后,才能进入暂养池。暂养蟹标准是: 体重雄蟹 150g/只以上,雌蟹125g/只以上。 肢全两螯八足齐全,八个步足的趾节不能磨损,无外伤。 背厚个体肥壮,性腺发育良好。 活泼两螯、八足有力,反应敏捷,行动迅速。 洁净无附着物,无寄生虫。 7.3 暂养时间 每年的 10 月上旬至春节前。 7.4 暂养密度 一般每亩暂养成蟹150kg250kg。 7.5 暂养期间的管理 7.5.1 经常换水加水,确保水质清新,暂养期间用水质应符合 NY 5051-2001 的规定。并注意防水老鼠、防逃、防偷。 DB36/T 4602006 5 7.5.2 适当投饵。饵料必须多样化,严禁投喂咸
15、鱼、蚕蛹等有怪味的食物,原则上以植物性饵料为主。10以上时投饵量为成蟹量的 5% 8%; 水温5 10时投饵量为成蟹体重 1%的饵料; 5以下不投饵。暂养期间的饵料应符合NY 5072-2002 的规定。 7.5.3 暂养池塘水草不够时,中后期要补充附着物,如竹梢,树枝、瓦片等。 7.6 商品蟹运输 成蟹暂养出池,外销时运输要注意以下事项: a) 河蟹出池后须在网箱中吊养 24h 以上,让河蟹吐净鳃内的污泥后才能长途运输; b) 运输工具在装货前应清洗、消毒,做到洁净、无毒、无异味; c) 在低温清洁的环境中装运,保证鲜活; d) 运输过程中,防温度剧变,防挤压,防剧烈震动,不得与有害物混运,
16、严防运输污染。 DB36/T 4602006 6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军山湖清水大闸蟹环境质量要求 军山湖清水大闸蟹的苗种培育选择在交通方便,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的进贤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良种场,成蟹养殖选择在213.33平方公里的军山湖,成蟹暂养选择在东门口成蟹暂养基地和湖内网箱、网围暂养,具体环境质量要求是: A.1 水温 适宜1530,最佳2225 A.2 溶氧 溶氧5/L; A.3 pH值 A.4 适宜pH值 7.09.0,最佳pH值 7.58.5; A.5 透明度 0.5m以上; A.6 硝酸氮(NH 3-N) NH3-N0.1/L A.7 硫化氢(H 2S) 不能检出 A.8 底泥总氮 底泥总氮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