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B36备案号: 15524-2004 江西省地方标准DB36/T 4372004龙牙百合鳞片快速繁育种球生产技术规程2004-06-15 发布 2004-07-01 实施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6/T 4372004 I 前 言 本标准由宜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万载县科委、万载县质量技术监督局、万载县科委龙牙百合鳞片快速繁育组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向众、罗惟稀、朱业斌、李频、罗明、张万康。 DB36/T 4372004 1 龙牙百合鳞片快速繁育种球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龙牙百合鳞片繁育种球的生产技术规程。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龙牙百合的鳞片繁育百合种球的生
2、产技术,通过对鳞片催芽及改善冬前气候条件,使鳞片育成苗长成3040片叶以上的植株,在一个生产周期内形成20g50g的百合种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285-1989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2-1987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片繁 用百合鳞片进行种球繁育的方法。 3.2
3、立杆率 用百合鳞片繁育种球,翌年长出茎杆的苗数与所用鳞片数的比值。 3.3 快速繁育 用磷片繁育种球,通过相关技术应用,一年可育成达标种球的繁育技术。 4 技术指标 4.1 用于片繁的龙牙百合应具有其品种的典型性状,选用百合鳞茎外 13 层鳞片,且无病斑和烂片,其种片应不低于 2 级要求。 种片分级:(见表1) 表1 单位为厘米 项目 指标 片长 片宽 片厚 一级 4.505.00 1.401.60 0.120.13 二级 3.504.00 1.201.40 0.100.12 4.2 片繁苗的立杆率达 70%以上。 4.3 每 667 m2收获 20g的种球达 60%以上。 5 技术管理措施
4、5.1 催芽 DB36/T 4372004 2 5.1.1 选用良种 选择龙牙百合一级或二级鳞片做种片。 5.1.2 场地选择 选择阴凉通风无阳光直射场所,作好宽1m的高畦苗床,准备种片重量10倍以上的中砂为培养基质,并将砂堆用干净水(井水、自来水)淋湿备用。 5.1.3 种片处理 选择健壮无病种球,剥除外层枯烂鳞片,依次由外向内剥下2g以上的鳞片。轻轻横向用力,使每个种片带有黄色基盘,切勿压伤弄断种片,立即在500倍50%多菌灵溶液中浸泡30m,取出稍晾后即可播片,不应久放,每亩大田需种片约120kg 140kg。 5.1.4 播种催芽 在苗床畦面堆一层厚约3.3cm的中砂, 将种片弯月面朝
5、上均匀挨片排放一层, 盖一层3.3cm厚的中砂,按同样方法直至多层,顶层盖5cm以上中砂。在其上支架拱膜(四周不盖、不落地)以隔热保湿防雨。 5.1.5 催芽管理 控制砂床温度2126,中午不超过30,经常检查温湿度,基质表面水份蒸发干时应及时喷淋少量干净井水或清洁水补湿,保持砂堆湿润通气状态。 5.2 大田播片前准备 5.2.1 有机肥的处理及基肥的选择 5.2.1.1 高温堆肥 每667m2准备猪牛粪1500 kg 2000kg,菜枯饼100kg。选择地势较高的平整地面,将猪牛粪一层层松散堆成高约1.2m,下宽1.5m的肥堆,每层施入钾磷肥和碎枯饼,上面支架拱膜防雨。经过7天后堆温升至60
6、70时进行翻堆,将堆内部料翻到外部,外部料翻到堆内部,使堆肥发酵均匀,再按此方法每隔5天左右连续翻堆3次,最后一次将堆外部压紧,覆上盖膜封存备用。一般堆肥时间应在7月中旬开始,需2个月堆沤后再使用为好。 5.2.1.2 枯饼发酵 每667m2准备50kg菜枯饼作追肥。将饼肥打碎用人畜粪尿或污水浸泡堆沤至发热,再贮存于室内或覆盖薄膜密闭。 5.2.2 选地与整地作畦 5.2.2.1 选地 选择地势较高不易积水,土层较深厚,肥力中等(土壤有机质含量1.5%2%)以上的微酸性砂壤土或壤土,前茬未种过百合和茄科及葱蒜类作物,切忌连作,水田应隔3年以上轮作,旱地隔5年。 5.2.2.2 整地作畦 距播种
7、15d前开始翻耕,翻土耕作深度要求20 cm23cm。开沟作畦,畦高23cm,畦宽1m,畦长10m,畦沟宽40cm,水田应开较深中沟围沟。做到沟沟相通,平整光滑,下雨不渍水,雨停即干。翻后晒白土壤,待杂草发芽后喷施除草剂或再次耕耙时捡尽草根,反复翻耕晒白23次,打碎土壤。 5.2.2.3 施基肥 应在7月上旬开始整地施基肥,结合整地深耕,每667m2施入上述腐熟高温堆肥,并使其在反复翻耕时与土壤充分拌匀。 5.2.2.4 土壤消毒 播前10d结合最后一次翻耕倒松土壤,每667m2均匀撒入石灰75kg,最后畦面作成龟背形。 5.3 播片 5.3.1 播片时机 应在9月中旬至10月上旬,选择气候转
8、凉土壤水分适中时进行播片。 5.3.2 播片方法 DB36/T 4372004 3 从砂堆中扒出种片,注意切勿使小鳞茎脱离种片,轻轻装入容器运到田头,立即播种。采用宽窄行种植,按宽行13.3cm、窄行10cm,即在畦面隔11.7cm开一条 宽11.7cm,深约6cm6.6cm的播种沟,每隔6.6cm交叉放入二行种片,种片弯月面朝上,用下一条播种沟的碎土覆盖平整畦面。 5.3.3 技术管理和措施 5.3.3.1 苗前除草 每667m2用50%乙草胺乳油或25%除草醚可湿性粉剂500g或48%地乐胺乳50ml,兑水喷雾畦表。 5.3.3.2 覆盖 覆盖一薄层芦萁、谷壳、稻草等保温保湿。 5.3.3
9、.3 盖地膜 于11月上旬土壤含水适中时,在畦面上覆盖地膜,用沟土压紧四周地膜。 5.4 苗期管理 5.4.1 拱膜防霜 出苗后掀开地膜、支起拱篾,有霜冻时夜间覆盖拱膜防冻。 5.4.2 追施催苗肥 3月上旬齐苗后,拔除杂草,每667m2施腐熟人畜粪尿250kg兑水2000kg,隔10天后再施一次,共二次,浇泼于行间,注意尽量不接触幼苗。或在宽行间用小锄开浅沟,每667m2施入复合肥12.5kg,覆土盖肥。 5.4.3 追施促根壮苗肥 3月底至4月初,撤去拱膜,每667m2用腐熟饼肥50kg,硫酸钾复合肥15kg,尿素5kg于宽行开沟条施或撒施于宽行中,结合清沟除草将沟淤泥培土覆盖。 5.4.
10、4 病害防治 主要有灰霉病、立枯病、病毒病等,应从苗期开始防治。齐苗后,每隔7d10d用杀灭菊脂800倍加波尔多液或45%代森锰锌、百菌清、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药剂应轮换使用,直至收获前20d停止。 5.4.5 虫害防治 出苗前对园地周围十字花科作物、杂草及树木等用杀灭菊脂类杀虫剂释稀液每亩50kg喷杀蚜虫、叶蝉、飞虱等害虫,及时清沟排水,清除杂草,农事操作时切勿弄伤植株。 5.5 鳞茎膨大期 5.5.1 早施壮球肥 4月下旬至5月叶片出全,每667m2及时用尿素5kg、三元复合肥25 kg30kg,撒施于宽行间,立即清沟铲深边沟,将沟泥培土覆盖植株及肥料,做到深沟高畦,防止高温高湿诱发病害。
11、 5.5.2 病害防治 5月下旬气温开始骤升并是常年降雨量最大季节,易诱发灰霉病、立枯病,检查发现病株,进行药剂喷雾重点防控,发现病植株应及时拔除并烧掉,并用托布津加多菌灵兑水浇灌根部进行土壤消毒。 5.5.3 后期防止早衰 当百合叶片变浅发黄,每667m2用尿素2.5kg5kg(或碳铵5 kg10kg)兑水1500kg(30担)浇施。也可用叶面肥兑水加尿素0.2%浓度每667m250kg喷施植株。 5.6 采收与留种 5.6.1 采收时间 大暑节后,地上茎开始变黄枯萎,选择晴天采挖,雨天或土壤不干爽时不宜采挖。 5.6.2 采收分级 采收时应尽量减少人为机械损伤,及时运回室 内,稍晾干后将20g以上的健康鳞茎作为种球,不能作种球的小鳞茎分开贮藏,下年再行培育成种。 5.6.3 贮藏方法 DB36/T 4372004 4 将种球除去须根和泥土,用5%可湿性多菌灵600倍液浸泡5min,取出凉干缩水2d3d后,于干燥阴凉通风处地面先撒一薄层石灰, 再铺上宽66cm约2cm厚湿河砂, 然后将种球倒放,盖上一层砂,可堆到34层。贮藏于室外的应在其上架拱膜。每隔半月抽查一次,发现腐烂种及时翻堆剔除,及时重新消毒,晾干后更换河砂重新堆放。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