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B36备案号: 15521-2004 江西省地方标准DB36/T 4342004无公害食品 龙牙百合 2004-06-15 发布 2004-07-01 实施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6/T 4342004 I 前 言 本标准由江西省宜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万载县质量技术监督局、万载县农业局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业斌、李频、刘向众、罗明、张万康。 DB36/T 4342004 1 无公害食品 龙牙百合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食品 龙牙百合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本省无公害食品 龙牙百合的生产、销售。 2 规范性
2、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5009.11-2003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T 5009.12-2003 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 5009.15-2003 食品中镉的测定 GB/T 5009.17-2003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 GB/T 5009.18-2003 食品中氟的测定 GB/T 5009.20-2003 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
3、留量的测定 GB/T 5009.38-2003 蔬菜、水果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 8855-1988 新鲜水果和蔬菜的取样方法 GB/T 14771-1993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方法 GB 14877-1994 食品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GB 14878-1994 食品中百菌清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GB/T 15401-1994 水果、蔬菜及其制品 亚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GB/T 16287-1996 食品中淀粉的测定方法 酶一比色法 GB/T 17332-1998 食品中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 3 术语和定义 3.1 疤斑 指已愈合的病虫害和生理缺陷、
4、机械损伤造成的疤痕,麻点斑等。 3.2 新鲜度 指百合鳞茎有光泽,硬实、不萎蔫。 3.3 机械伤 鳞茎因外力所造成的伤害。 3.4 异味 不良气味和滋味。 3.5 DB36/T 4342004 2 散瓣片 鳞茎鳞片脱落。 4 要求 4.1 感官指标 百合球完整,外形呈扁圆球形或圆球形,形态端正;瓣片宽长、肉厚,抱合紧密。根系部圆形微凹。脱落散瓣片不得大于10%,机械损伤球5%,无不良异味。 4.2 质量分级 按球重和斑痕面积缺陷分为四级,见表1。 表1 指 标 项 目 1级 2级 3级 4级 单个球重, g 250 200 150 100 球面斑痕面积之和 占球面积的百分比, % 2 5 10
5、 10 4.3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项 目 指 标 淀粉含量, % 15 蛋白质, % 1.5 4.4 卫生指标 卫生指标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序号 农 药 名 称 指标 mg/kg 1 六六六(BHC) 不得检出 2 滴滴涕(DDT) 不得检出 3 乐果(dimethoate) 1.0 4 敌敌畏(dichlorvos) 0.2 5 敌百虫(trichlorfon) 0.1 6 溴氰菊酯(deltamethrin) 0.2 7 抗蚜威(pirimicarb) 1.0 8 多菌灵(carbendazim) 0.5 9 百菌清(chlorothalonil) 1.0 1
6、0 砷(以As计) 0.5 11 铅(以Pb计) 0.2 12 汞(以Hg计) 0.01 13 镉(以Cd计) 0.05 14 氟(以F计) 0.5 15 亚硝酸盐(以NaN0 2计) 4.0 注: 国家禁用农药不得检出。 DB36/T 4342004 3 5 试验方法 5.1 感官要求 采用目测法鉴定。检出脱落散瓣片、机械损伤百合球,分别称重计算百分比。 5.2 理化指标 5.2.1 淀粉含量 按GB/T 16287-1996规定执行。 5.2.2 蛋白质 按GB/T 14771-1993规定执行。 5.3 卫生要求 5.3.1 六六六、滴滴涕、溴氰菊酯 按GB/T 17332-1998规定
7、执行。 5.3.2 乐果、敌百虫、敌敌畏 按GB/T 5009.20-2003规定执行。 5.3.3 百菌清 按GB 14878-1994规定执行。 5.3.4 多菌灵 按GB/T 5009.38-2003规定执行。 5.3.5 抗蚜威 按GB 14877-1994规定执行。 5.3.6 砷 按GB/T 5009.11-2003规定执行。 5.3.7 铅 按GB/T 5009.12-2003规定执行。 5.3.8 镉 按GB/T 5009.15-2003规定执行。 5.3.9 汞 按GB/T 5009.17-2003规定执行。 5.3.10 氟 按GB/T 5009.18-2003规定执行。
8、5.3.11 亚硝酸盐 按GB/T 15401-1994规定执行。 6 检验规则 6.1 组批 同产地、同品种、同级别、同时收购的百合作为一个检验批次。 6.2 抽样方法 按GB/T 8855-19 88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6.3 交收检验 每批产品交收前,生产单位都要进行交收检验,交收检验内容包括感官、级别、标志和包装。检验合格并附合格证后方可交收。 6.4 包装检验 应按第7.2条的规定执行。 6.5 判定规则 DB36/T 4342004 4 6.5.1 每批受检抽样检验时,对不符合感官要求的样品予以记录,按一个不合格品计算。不合格品的百分率按式(1)计算: m1X (1 ) m2式中:
9、 X单项不合格百分率,% ; m1单项不合格质量,单位为千克(kg); m2检验批次样品的总质量,单位为千克(kg); 各单项不合格品百分率之和即为总的不合格百分率。 6.5.2 每批样品中不符合感官要求的按质量计,其总不合格率不得超过 10%。 6.5.3 每批样品标志、包装、净含量不合格者,允许生产单位进行整改后申请复检一次,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卫生指标不合格不进行复检。 6.5.4 如果供需双方对质量有异议,可共同抽样申请送法定检验部门进行仲裁检验,以仲裁检验结果为最终判定依据。 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 标志 每一包装上应标明无公害产品名称、产品执行标准,生产单位名称、产地、
10、商标、级别、净含量、包装日期、保质期等。 7.2 包装 7.2.1 用于包装百合的包装容器(如纸箱、塑料箱等)应牢固、整洁、干燥、透气、无污染。塑料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应有无公害食品标志。 7.2.2 产品应按同品种、同级别进行包装,同一包装内需摆放整齐紧密。 7.2.3 每批报验的产品其包装级别、单位质量应一致。 7.2.4 包装检验规则:逐件称量抽取的样品,每件的质量应一致,不得低于包装上标示的质量,根据抽样检验计算的结果,确定所检验批的级别,并检查与包装上所示是否一致。 7.3 运输 运输应进行预冷,运输过程中适宜的温度为1 10,相对湿度85%90%,应注意防雨、防晒,通风散热,防止有害有毒物质污染。 7.4 贮存 贮存适宜温度应保持在110,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 95%,库内堆码应保证气流通畅,清洁卫生,堆码高度以不压伤底层百合为准,不应与有毒有害物混贮。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