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34 T 1439-2011 Base Materials for Rigid and Multilayer Printed Boards《刚性及多层印制板用基材》.pdf

    • 资源ID:1231392       资源大小:261.12K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34 T 1439-2011 Base Materials for Rigid and Multilayer Printed Boards《刚性及多层印制板用基材》.pdf

    1、 ICS 31.180 L 30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 34/T 14392011 刚性及多层印制板用基材 Base Materials for Rigid and Multilayer Printed Boards 文稿版次选择2011 - 05 - 10 发布 2011 - 06 - 10 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34/T 14392011 I 前 言 本标准为刚性及多层板用基材及粘接片产品的生产检验提供依据。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铜陵市经委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铜陵浩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葛志华、王

    2、永东。 DB34/T 14392011 1 刚性及多层印制板用基材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刚性及多层印制板用基材的术语和定义、型号和命名、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刚性及多层印制板用基材。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GB/T 2828.1-2003 计数 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3、2829-2002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 4721-1992 印刷电路用覆铜箔层压板通用规则 GB/T 4722-1992 印制电路用覆铜箔层压板试验方法 SJ/T 11363-2006 电子信息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 SJ/T 11365-2006 电子信息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 IPC-T-50 电子电路互连和封装术语及定义 IPC-SG-141 印制板用S型玻璃纤维布标准 IPC-A-142 印制板用聚芳酰胺纤维织物标准 IPC-QF-143 印制板用石英纤维织物标准 IPC-CF-148 印制板用涂树脂金属箔 IPC-CF-152

    4、印制线路板用复合金属材料标准 IPC-TM-650 试验方法手册 IPC-QL-653 印制板、元件和材料检验/试验设施的资格 IPC-1730 层压板商的资格纲要 IPC-4110 印制板用非编织纤维素基纸标准和特性试验方法 IPC-4121 多层印制板用芯板结构选择指南 IPC-4130 非编织“E”玻璃毡标准和特性试验方法 IPC-4411 非编织对应聚芳酰胺增强材料标准和特性试验方法 IPC-4412 印制板用处理“E”玻璃纤维布标准 IPC-4562 印制线路用金属箔 J-STD-003 印制板的可焊性试验方法 UL94 用于设备和装置的塑料材料零部件的可燃性试验 ASTM D547

    5、0 薄导热固体电气绝缘材料导热性能的标准试验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DB34/T 14392011 2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术语的定义应按照 IPC-T-50 叙述。 3.1 覆铜箔面 铜箔板的铜箔面。 3.2 粘结面 铜箔板蚀刻掉铜箔后的表面。 3.3 层压面 单面覆铜板没有铜箔面的表面。 3.4 多官能环氧 带有三个或更多潜在反应环氧官能团的任何环氧聚合物、单体或低聚物。 3.5 双官能环氧 带有两个潜在反应环氧官能团的任何环氧聚合物、单体或低聚物。 3.6 点值 根据凹痕缺陷大小,规定不同取值,以此作为板材等级依据。 4 型号和命名 4.1 产品型号 按照覆铜板的特性,对其产品型

    6、号规定如下: C XX XX - XX- X 产品编号 增强材料类型 树脂类型 产品代号 4.2 产品命名原则 DB34/T 14392011 3 4.2.1 产品型号第一个字母 C(铜),表示覆铜板。 4.2.2 第二、三两个字母,表示基材所用树脂。 a) PF 表示酚醛 b) EP 表示环氧 c) UP 表示不饱和聚酯 d) SI 表示有机硅 e) TF 表示聚四氟乙烯 f) PI 表示聚酰亚胺 g) BT 表示双马来酰亚胺三嗪 4.2.3 第四、五两个字母,表示基材所用的增强材料 a) CP 表示纤维素纤维纸 b) GC 表示无碱玻璃纤维布 c) GM 表示无碱玻璃纤维毡 d) AC 表

    7、示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布 e) AM 表示芳香族聚酰胺纤维毡 覆箔板的基材内芯以纤维素为增强材料,两表面贴附无碱玻璃布者,可在“CP”之后加“G”表示。 4.2.4 在字母末尾,用一短横线连着两位数字,表示同类型而不同性能的产品编号。 a) 覆铜箔酚醛纸层压板编号为 0120; b) 覆铜箔环氧纸层压板编号为 2130; c) 覆铜箔环氧玻璃布层压板编号为 3140; d) 覆铜箔环氧合成纤维布或毡层压板编号为 4150; e) 覆铜箔聚酯玻璃纤维布或毡层压板编号为 5160; f) 耐高温覆铜箔层压板编号为 6170; g) 高频用覆铜箔层压板编号为 7180。 4.2.5 在产品编号后加有字母

    8、 F 的,表示具有阻燃性的覆箔板。 4.3 其他原则 根据型号的制定原则,按顺序读出,末尾加上“层压板”即为产品的名称,产品编号列于产品编号列于产品名称之前,可用产品编号作为产品型号简称。 示例1: CPFCP-03产品命名为03号覆铜箔酚醛纸层压板,简称为“3号板”。 5 要求 5.1 外观 5.1.1 层压板 5.1.1.1 金属箔凹痕 凹痕应用于正常或矫正的感官视力查找。每个凹痕的最长 尺寸将用带有合适刻度的最小 4 倍的放大镜进行测量,仲裁时应用 10 倍放大镜。如表 1 所示,按最长尺寸来确定点值。 DB34/T 14392011 4 表1 凹痕的最长尺寸与点值 最长尺寸/mm 点值

    9、 0.130.25 1 0.260.50 2 0.510.75 4 0.761.00 7 1.00 30 表面质量等级应根据任一300 mm300 mm 面积上金属箔凹痕的总点值,按表 2 的规定来确定。 表2 表面质量分等 表面质量等级 最大点值 其他要求 A级129 B级 17 C级 5 最长尺寸380m D级20 最长尺寸150m 树脂点=0 X级 由供需双方商定 注1: 除非另有规定,应采用 A 级规定。 注2: 如果规定了 D 级,其它与此级相关的质量性能按 IPC-4562 的规定。 凹痕上既不应有粘结剂,也不应露出层压基板。金属箔凹痕的要求对两面处理的铜箔不适用。除非另有规定,否

    10、则采用 A 级。 5.1.1.2 皱折 用正常或矫正的感观检查整版或剪切板所覆的金属箔,不允许有皱折。 5.1.1.3 划痕 在任何部分不允许有深度大于铜箔标称厚度 20的划痕(例如:对 17m 的铜箔其最大划痕深度为 3.4m),对于深度在铜箔标称厚 520 的多余 5 条,且其可接受的最大长度为 100 mm。任何划痕的深度小于铜箔标称厚度 5时,则不管其长度多长均忽略不计。 5.1.1.4 单面覆箔基材未覆箔面外观 基材未覆铜箔一面的层压表面应保持压制固化时的状态,没有明显的缺胶或焦斑。 5.1.1.5 固化后金属箔表面(双面处理除外) 除非另有规定,由于固化工艺所造成的铜箔表面变色是可

    11、以接受的。 5.1.1.6 表面和次表面缺陷 除去金属后的剪切板应进行检验以验证其次表面没有存在超过下述规定的缺陷。 检验时的照明条件应与被检材料的类型、级别和厚度相适宜或由供需双方商定。 表面和次表面的缺陷(如显织纹、胶点、焦点、气泡、夹杂物)符合如下情况是可以接受的。 DB34/T 14392011 5 a) 增强纤维没有断裂和暴露。 b) 每 0.55m2 被检面中,残余金属不超过一处,且该处残余金属的直径不超过 0.125 mm。 c) 不允许存在任何尺寸的嵌入金属粒子。 d) 经过热应力试验后缺陷不扩展。 e) 外来杂质是半透明的。 f) 不透明的外来纤维类外来杂质的尺寸不超过 13

    12、 mm,并在每 300 mm300 mm 的面积上平均不多于 1 条。 g) 不透明的非纤维类外来杂质的尺寸不超过 0.50 mm,小于0.13 mm 的外来杂质可以不计。介于0.50 mm和 0.13 mm 之间的不透明外来物,在每 300 mm300 mm 的被测面上,平均应不多于 2个。 h) 气泡最大尺寸不大于 0.075 mm,并在3.2 mm 直径的圆内,无聚集超过 3个气泡的气泡群。 5.1.2 粘结片 粘结片的目测用正常或矫正至感观视力进行检查。 5.1.2.1 夹杂物 金属夹杂物不可接受。非金属的夹杂物或外来物,如其最长尺寸0.50 mm,且在每 300 mm300 mm剪切

    13、片或 610 mm宽的样品表面上不超过 2 个,是可以接受的。 5.1.2.2 .浸胶缺陷 浸胶缺陷如符合下列条件是可以接受的。 a) 由增强材料缺陷造成的粘结片总厚度的增加最大为 99。 b) 未浸胶区域(至少测量两个尺寸)最大为 2.3 mm。 c) 针孔面积最大为 0.65 mm。 d) 整幅 2.5以内。 e) 暴露增强材料的折痕长度小于 15 mm。 f) 银色条纹及未湿润纤维不存在。 g) 棕色条纹(粘合剂印记)不存在。 5.2 尺寸 应采用合适精度的设备测量长度、 宽度、 厚度和其它的尺寸性能, 以验证其是否满足本标准的要求。 5.2.1 长度和宽度 材料的长度和宽度应符合 5.

    14、2.1.1 至 5.2.1.4 的要求。 5.2.1.1 压层板 对于压层板,生产厂商提供的标准尺寸,其可接受的长度应为 0.45 m3 .6 m,宽度应为 0.15 m1.5 m。长度和宽度与标准尺寸的差异不超过 25 mm,除非另有规定,切割试样后的标准尺寸的覆金属层压板应可接受。 当标准尺寸板被剪切成较小尺寸板时,其长度和宽度允许 的偏差应符合表 3 的规定或由供需双方商定。 DB34/T 14392011 6 表3 层压板长度和宽度允许的偏差 剪切板 偏差 300 mm 0.80 mm 300600 mm 1.6 0mm 600 mm 3.2 mm 生产厂商标准尺寸 0.45 m宽度1

    15、.5 m 0.45 m长度3.6 m 5.0/-0.0 mm 5.2.1.2 粘结片 粘结片的长度和宽度应按照采购文件的规定。规定的长度 和宽度所允许的偏差见表 4 规定或由供需双方商定。 表4 粘结片长度和宽度所允许的偏差 剪切片 A级1 B级 300 mm 1.6 mm 0.8 mm 300600 mm 3.2 mm 1.6 mm 600 mm 6.4 mm 3.2 mm 卷 宽 6.4/-0.0 mm 长 规定值的 1% 注1: 除非另有规定,否则应符合 A 级要求。 5.2.1.3 粘结片幅宽 对于粘结片,其幅宽应按采购文件的规定。长度与规定值的偏差为 6.4/-0.0 mm。 5.2

    16、.1.4 粘结片卷长 粘结片的卷长应按采购文件的规定,长度与规定值的偏差为 1。 5.2.2 垂直度 5.2.2.1 层压板 层压板相邻两边必须垂直,每 25 mm 不超过 0.075 mm 的偏离。 5.2.2.2 粘结片 相邻两边必须垂直,每 25 mm 不超过 0 .13 mm 的偏离。 5.2.3 厚度 5.2.3.1 、和级层压板 对于、和级层压板,其厚度为未覆金属箔的厚度,采用千分尺进行测量,按表 5 进行判等。 DB34/T 14392011 7 表5 层压板厚度和公差 单位:mm 层压板标称厚度 级 级 级 0.0250.019 0.018 0.013 -0.013 +0.02

    17、5 0.1200.164 0.025 0.018 -0.018 +0.030 0.1650.299 0.038 0.025 -0.025 +0.038 0.3000.499 0.050 0.038 -0.038 +0.050 0.5000.785 0.064 0.050 -0.050 +0.064 0.7861.039 0.10 0.075 不适用 1.0401.674 0.13 0.075 不适用 1.6752.564 0.18 0.10 不适用 2.5653.579 0.23 0.13 不适用 3.5806.35 0.30 0.15 不适用 5.2.3.2 级层压板 级层压板为供需双方自行

    18、商定的级别。 5.2.4 层压板弓曲和扭曲 允许的弓曲和扭曲见表 6,此要求不适用于绝缘材料厚度 0.50 mm 的双面层压板,也不适用于两面铜箔厚度之差 0.065 mm 的两面覆不同厚度金属箔的层压板。 表6 层压板允许的弓曲和扭曲 层压板厚度 弓曲和扭曲 层压板厚度 0.5t0.78 mm 单面板试样尺寸 200 mm 1.5 单面板试样尺寸 200300 mm 1.5 双面板试样尺寸 200 mm 1.0 双面板试样尺寸 200300 mm 1.0 层压板厚度 0.5t1.67 mm 单面板试样尺寸 200 mm 1.0 单面板试样尺寸 200300 mm 1.0 双面板试样尺寸 20

    19、0 mm 0.75 双面板试样尺寸 200300 mm 0.75 DB34/T 14392011 8 表6 (续) 层压板厚度 弓曲和扭曲 层压板厚度 t 1.67 mm 单面板试样尺寸 200 mm 1.0 单面板试样尺寸 200300 mm 1.0 双面板试样尺寸 200 mm 0.75 双面板试样尺寸 200300 mm 0.75 5.2.4.1 长度尺寸300 mm 的整板和剪切板 从整板或剪切板上以不对试样增加其弓曲和扭曲的方式制取 300 mm300 mm 的试样(即:进行剪切时,试样的各边应为那些每次剪切时位于剪床台面上的边)。 5.2.4.2 长宽尺寸300 mm 的剪切板 如

    20、果长宽尺寸均300 mm,则可用接收到的剪切板作为试样。当有一边尺寸300 mm,则应将其剪短为 300 mm。 5.3 物理性能 5.3.1 层压板 5.3.1.1 剥离强度 各种类型铜箔的剥离强度应符合 5.3.1.1.1 至 5 .3.1.1.3 的要求。对于不是铜箔的其他金属箔,其粘合强度试验方法和数值由供需双方商定。 所有小于 35m 厚度的箔都可以电镀至 35m,剥离强度采用原来的规定值检查。 5.3.1.1.1 热应力后剥离强度 热应力后的最小平均剥离强度应符合适用相应的规格单的规定。 5.3.1.1.2 高温下剥离强度 高温下的剥离强度应符合相应的适用规格单的规定。 5.3.1

    21、.1.3 工艺溶液处理后剥离强度(供选) 工艺溶液处理后的最小平均剥离强度应符合相应的适用规格单的规定。 5.3.1.2 尺寸稳定性 尺寸稳定性标称值应由供需双方商定,除非在采购订单另有规定或供需双方有其它的规定,其偏差应为范围 A。 范围 A 300 ppm (0.0003 cm/cm) 范围 B 200 ppm (0.0002 cm/cm) 范围 C 100 ppm (0.0001 cm/cm) 范围 X 不作规定,不适用或由供需双方商定。 5.3.1.3 弯曲强度 DB34/T 14392011 9 平均最小弯曲强度应符合相应的适用规格单的规定。 5.3.1.4 热导率 按制造商推荐的层

    22、压条件,将导热材料制成厚度约为 0.25 mm、0.50 mm 和 0.75 mm 的层压板,作为试样。 热导率应符合订单或相应的适用规格单规定的以下等级之一的要求。 A 级 1.0 W/(mk) B 级 1.0 2.0 W/(mk) C 级 2.0 3.0 W/(mk) D 级 3.0 5.0 W/(mk) X 级 由供需双方商定 5.3.2 粘结片 5.3.2.1 树脂含量 用树脂含量或上胶后总重量规定某一特定增强材料上的树脂含量。 5.3.2.1.1 树脂含量百分比 (称重法) 树脂含量百分比应符合相应的规格单的规定或由供需双方商定。 5.3.2.1.2 树脂含量百分比(灼烧法) 上胶后

    23、树脂和增强材料一起的总重量应符合相应的适用规格单的规定或由供需双方商定。 5.3.2.2 树脂流动度 标称流动度应符合采购文件的规定,其偏差应符合相应的适用规格单的规定或由供需双方商定。 5.3.2.3 固化度(供选) 标称固化度及其偏差应符合采购文件的规定或由供需双方商定。 5.3.2.4 凝胶时间 标称凝胶时间应符合采购文件的规定,其偏差应符合适用规格单的规定或由供需双方商定。 5.3.2.5 挥发物含量 挥发物含量应符合采购文件的规定。 5.3.2.6 热导率(供选) 按制造商推荐的层压条件,将热传导材料制成厚度约为 0.25 mm、0.50 mm 和 0.75 mm 的层压板作试样。

    24、热导率应符合订单或适用规格单规定的以下等级之一的要求。 A 级 1.0 W/(mk) B 级 1.0 2.0 W/(mk) C 级 2.0 3.0 W/(mk) D 级 3.0 5.0 W/(mk) DB34/T 14392011 10 X 级 由供需双方商定 5.4 化学性能 5.4.1 层压板 5.4.1.1 燃烧性 UL94 检验时,燃烧等级应符合使用规格单和表 7 的要求。供选条件 125,24 h 对于本标准所述的材料是可以接受的。 表7 燃烧性要求 要求 代号 性能 V-0 V-1 单个试样每次点火后的有焰燃烧时间 10 s 30 s 每组 5 个试样 10 次点火后的总有焰燃烧时

    25、间 50 s 250 s 第 2 次试验火焰移开后的无焰燃烧时间 30 s 60 s 有焰燃烧或无焰燃烧至夹具 无 无 燃烧滴落物引燃绵纸 无 无 注: 相应的规格单中规定为不适用、不要求或由供需双方商定时,在鉴定过程中,该材料必须进行燃烧性试验并将结果记录。 5.4.1.2 热应力 试样不应出现气泡、分层、皱折或开裂。 5.4.1.3 可焊性 可焊性应符合订单或相应的规格单的规定。 5.4.1.4 金属表面可清洁性 材料金属表面可清洁性应符合供需双方商定的要求。 5.4.1.5 玻璃化温度 Tg 应符合供需双方商定的要求。 5.4.1.6 Tg(玻璃化温度改变)(供选) Tg 应符合供需双方

    26、商定的要求。 5.4.1.7 热膨胀系数(供选) x 和 y 轴方向的 CTE 应符合供需双方商定的要求。 注: 对于多层板生产,应符合供需双方商定的要求。 5.4.1.8 卤素含量 DB34/T 14392011 11 卤素含量应符合订单或相应的规格单的规定。 注: 对于无卤素板材,应符合溴含量不高于 900 ppm,氯含量不高于 900 ppm,卤素总含量(溴+氯)不得高于 1500 ppm。 5.4.1.9 热分解温度 热分解温度应符合订单或相应的规格单的规定。 注: 对于无铅高耐热板材生产,应符合热分解温度标准为不低于 325。 5.4.1.10 Z 轴热膨胀系数 Z 轴热膨胀系数应符

    27、合订单或适用规格单的规定。 注1: 试样的构成应使其厚度为 1.5 mm2.36 mm,保留树脂含量为 4045。 注2: 对于无铅高耐热板材生产,应符合订单或适用规格单的规定。 5.4.1.11 分层时间(TMA) T 260、T 288 和 T 300 的试验结果应符合订单或适用规格单的规定。试样的最小厚度是 1.52 mm。 注: 对于无铅高耐热板材生产,此检测项目为必检项。其标准为 T 260 不低于 30 min、T 288 不低于 5 min 和 T 300 由供需双方商定。 5.4.2 粘结片 5.4.2.1 燃烧性 UL 94 检验时,燃烧等级应符合所适用规格单和表 7 的规定

    28、。粘结片应压制成最小厚度 0.50 mm的层压板。如果相关规格单中规定为不适用、不要求或由供需双方商定,在鉴定过程中,该材料必须进行燃烧性试验并将结果记录。 5.4.2.2 双氰胺结晶 可接受的双氰胺结晶量应符合供需双方商定的要求。 5.5 电性能 5.5.1 层压板 5.5.1.1 介电常数 平均最大介电常数应符合适用规格单的规定。根据测试频率的不同可以规定不同的测试方法,板材的不同结构和树脂含量所对应的介电常数见 IPC-4121。 5.5.1.2 介质损耗角正切 平均最大介质损耗角正切应符合适用规格单的规定。根据测试频率的不同可以规定不同的测试方法,板材的不同结构和树脂含量所对应的介质损

    29、耗角正切见 IPC-4121。 5.5.1.3 体积电阻率 最小体积电阻率应符合 I 相应的适用规格单的规定。 5.5.1.4 表面电阻率 DB34/T 14392011 12 最小表面电阻率应符合相应的适用规格单的规定。 5.5.1.5 耐电弧性 当表面形成导电通路且电弧消失于材料中时,会出现终点或失效。平均最小耐电弧性应符合IPC-4101 相应的适用规格单的规定。 5.5.1.6 击穿电压 击穿电压应符合相应的适用规格单的规定。 5.5.1.7 电气强度 电气强度应符合相应的适用规格单的规定。 5.5.2 粘结片 电性能试验的试样应在按照制造商推荐的制备条件制造的 由 2 层完全固化的粘

    30、结片组成的最小尺寸为 150 mm150 mm 的样品上切取。 5.5.2.1 介电常数 1MHZ 下检验时,平均最大介电常数应符合相应的适用规格单的规定。 5.5.2.2 介质损耗角正切 1MHZ 下检验时,平均最大介质损耗角正切应符合相应的适用规格单的规定。 5.5.2.3 电气强度 电气强度应符合相应的适用规格单的规定。 5.6 环境性能要求 5.6.1 层压板 5.6.1.1 吸水率 平均最大吸水率应符合不大于 0.5的规定。 5.6.1.2 耐霉性 感观测试,试样应无霉菌生长。 5.6.1.3 压力容器试验(供选) 试样应按供需双方商定的标准进行评价。 5.6.2 粘结片 5.6.2

    31、.1 耐霉性 感观测试,试样应无霉菌生长。 5.7 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 DB34/T 14392011 13 应符合 SJ/T 11363- 2006 中 4 的要求。 5.8 标志 5.8.1 层压板标志 整张或剪切层压板应按照订单资料的规定进行标志。适用时,所需的标志、标志的位置、标志里表示的信息及标志的类型应进行规定。可接受的标志类型如下: a) 非腐蚀性油墨,在正常操作中能保持字符清晰,但在制造前能快速除去,并不影响基材的物理和电气性能。 b) 非腐蚀性油墨,在正常操作中能保持字符清晰,但对于永久标识的剪切板,可以作为阻蚀剂。 c) 在正常操作中能牢固地附着和具有清晰字符的标签。 d)

    32、 金属压印标志或刻字。 5.8.2 粘结片标志 片状粘结片应有一标签附于每个包装上,卷状粘结片应有一标签牢固地附于卷的保护性包装袋上,并有另一标签附于里面的卷纸芯两端。 5.8.3 运输箱标志 层压板和片状粘结片应有一运输标签附于包装箱上, 所有的标签在正常的操作过程中应具有附着牢固和清晰可辨的特点。标签的位置和标志的类型应符合图纸或订单资料的要求,如无规定,为供应商标准的标签和标志。标签和标志包含下列内容: a) 标准号和材料型号; b) 制造商的材料号和批号; c) 单位数量和尺寸; d) 毛重; e) 包装日期(运输给客户前或入库前的包装日期) f) 适用时,合同号,制造商产地代码; g

    33、) 制造商名称和地址; h) 生产日期(材料浸胶的日期); i) 粘结片参数(至少包括树脂含量或粘结片重量、树脂流动度或比例流动度,如适用)。 5.9 材料安全性 在有要求时,按照本标准提供的层压板和粘结片基材应提供材料安全资料表(MSDS)和其它附加的安全信息。 5.10 粘结片贮存期 除非另有规定,所提供的粘结片按条件 1 或条件 2 贮存时,应保证其能够符合使用规格单的所有要求。 条件 1:在温度5 下贮存时,贮存期为 6 个月。 条件 2:在温度23、相对湿度50下贮存时,贮存期为 3 个月。 在运输给用户之前已超过贮存期要求的粘结片,必须由供应商或授权的分销商重新进行测试,测试合格的

    34、粘结片才能进行销售。供应商或授权分销商重新测试的目的是为了销售有贮存期保证的材料,贮DB34/T 14392011 14 存期自粘结片生产之日起算。粘结片应贮存在无催化作用的环境里,例如无 UV 光或过量的辐射。粘结片使用前,允许在加工条件下进行平衡处理。 6 试验方法 6.1 外观 6.1.1 层压板 除非另有规定,试样的工作面积应用正常或矫正的感官视力进行检查,最差的 50 mm 50 mm 区域应用 10 倍放大镜检查。目测检查可以在室内温湿度条件下进行。 6.1.1.1 金属箔凹痕 按照 IPC-TM-650 的 2.1.5 中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应符合 5.1.1.1 条的要求。 6

    35、.1.1.2 皱折 按照 IPC-TM-650 的 2.1.5 中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应符合 5.1.1.2 条的要求。 6.1.1.3 划痕 按照 IPC-TM-650 的 2 .1.5 和 2.1.9 中规定的测 试方法进行,应符合 5.1.1.3 条的要求。 6.1.1.4 单面覆箔基材未覆箔面外观 感观测试,应符合 5.1.1.4 条的要求。 6.1.1.5 固化后金属箔表面(双面处理除外) 感观测试,应符合 5.1.1.5 条的要求。 6.1.1.6 表面和次表面缺陷 采用光学仪器或具有最小 4 倍放大镜进行检验,仲裁时应为 10 倍,应符合 5.1.1.6 条的要求。 6.1.2

    36、粘结片 6.1.2.1 夹杂物 按照 IPC-TM-650 的 2 .1.5 中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应符合 5.1.2.1 条 的要求。 6.1.2.2 浸胶缺陷 按照 IPC-TM-650 的 2.1.5 中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应符合 5.1.2.1.2 条的要求。 6.2 尺寸 6.2.1 长度和宽度 按照 IPC-TM-650 的 2.1.19.1 中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应符合 5.2.1 条的要求。 6.2.1.1 压层板 按照 IPC-TM-650 的 2.1.19.1 中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应符合 5.2.1.1 条的要求。 DB34/T 14392011 15 6.2.1.2 粘

    37、结片 按照 IPC-TM-650 的 2.1.19.1 中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应符合 5.2.1.2 条的要求。 6.2.1.3 粘结片幅宽 按照 IPC-TM-650 的 2.1.19.1 中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应符合 5.2.1.3 条的要求。 6.2.1.4 粘结片卷长 按照 IPC-TM-650 的 2.1.19.1 中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应符合 5.2.1.4 条的要求。 6.2.2 垂直度 6.2.2.1 压层板 按照 IPC-TM-650 的 2.1.19.1 中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应符合 5.2.2.1 条的要求。 6.2.2.2 粘结片 按照 IPC-TM-650 的 2.1

    38、.19.1 中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应符合 5.2.2.2 条的要求。 6.2.3 厚度 6.2.3.1 、和级层压板 按照 IPC-TM-650 的 2 .1.18 和 2.1.18.1 中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应符合 5.2.3.1 条的要求。 6.2.3.2 级层压板 按照 IPC-TM-650 的 2 .1.18 和 2.1.18.1 中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应符合 5.2.3.2 条的要求。 6.2.4 层压板弓曲和扭曲 按照 IPC-TM-650 的 2.1.22.1 中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应符合 5.2.4 条的要求。 6.2.4.1 长度尺寸300 mm 的整版和剪切板 按照 IPC

    39、-TM-650 的 2 .1.18 和 2.1.18.1 中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应符合 5.2.4.1 条的要求。 6.2.4.2 长和/或宽尺寸300 mm 的剪切板 按照 IPC-TM-650 的 2 .1.18 和 2.1.18.1 中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应符合 5.2.4.2 条的要求。 6.3 物理性能 6.3.1 层压板 6.3.1.1 剥离强度 按照 IPC-TM-650 的 2.4.8、2.4.8.2 和 2.4 .8.3 中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应符合 5.3.1.1 条的要求。 6.3.1.1.1 热应力后剥离强度 按照 IPC-TM-650 的 2.4.8 中规定的测试方法

    40、进行,应符合 5.3.1.1.1 条的要求。 DB34/T 14392011 16 6.3.1.1.2 高温下剥离强度 按照 IPC-TM-650 的 2.4.8、2.4.8.2 和 2.4 .8.3 中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应符合 5.3.1.1. 2 条的要求。 6.3.1.1.3 工艺溶液处理后剥离强度(供选) 按照 IPC-TM-650 的 2.4.8 中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应符合 5.3.1.1.3 条的要求。 6.3.1.2 尺寸稳定性 按照 IPC-TM-650 的 2.4.39 中规定 的测试方法进行,应符合 5.3.1.2 条的要求。 6.3.1.3 弯曲强度 按照 IPC-T

    41、M-650 的 2.4.4 中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应符合 5.3.1.3 条的要求。 6.3.1.4 热导率 按照 ASTM D5470 的 AABUS6 中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应符合 5.3.14 条的要求。 6.3.2 粘结片 6.3.2.1 树脂含量 按照 IPC-TM-650 的 2.4.16 和 .2.4.16. 1 中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应符合 5.3.2.1 条的要求。 6.3.2.1.1 树脂含量百分比 (称重法) 按照 IPC-TM-650 的 2.4.16.1 中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应符合 5.3.2.1.1 条的要求。 6.3.2.1.2 树脂含量百分比(灼烧法) 按照

    42、IPC-TM-650 的 2.4.16 中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应符合 5. 3.2.1.2 条的要求。 6.3.2.2 树脂流动度 按照 IPC-TM-650 的 2.4.17 中规定 的测试方法进行,应符合 5.3.2.2 条的要求。 6.3.2.3 固化度(供选) 按照 ASTM D5470 的 AABUS 中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应符合 5.3.2.3 条的要求。 6.3.2.4 凝胶时间 按照 IPC-TM-650 的 2.4.18 中规定 的测试方法进行,应符合 5.3.2.4 条的要求。 6.3.2.5 挥发物含量 按照 IPC-TM-650 的 2.4.19 中规定 的测试方法进行

    43、,应符合 5.3.2.5 条的要求。 6.3.2.6 热导率(供选) 按照 ASTM D5470 的 AABUS 中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应符合 5.3.2.6 条的要求。 6.4 化学性能 DB34/T 14392011 17 6.4.1 层压板 6.4.1.1 燃烧性 按照 UL94 中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应符合 5.4.1.1 条的要求。 6.4.1.2 热应力 按照 IPC-TM-650 的 2.4.13.1 中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应符合 5.4.1.2 条的要求。 6.4.1.3 可焊性 按照 J-STD-003 的边缘 浸悍中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应符合 5.4.1.3 条的要求。 注

    44、: 覆金属表面不应出现不润湿,半润湿不超过 5%。试验前,试样应按如下方法进行处理:切取 75 mm75 mm 的方形试样,用异丙醇擦洗,然后浸入 20% 体积比的盐酸溶液中,盐酸 为工业级,比重为 5.6 波美度,在(215) 下保持 15s。试样应用冷水冲洗 5s,并用经过过滤的、无油的压缩空气吹干。 6.4.1.4 金属表面可清洁性 按照 IPC-TM-650 的 2.4.1.1 中规定 的测试方法进行,应符合 5.4.1.4 条的要求。 6.4.1.5 玻璃化温度 按照 IPC-TM-650 的 2 .4.24 和 2.4.25 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应符合 5.4.1.5 条的要求。

    45、6.4.1.6 Tg(玻璃化温度改变)(供选) 按照 IPC-TM-650 的 2.4.24 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应符合 5.4.1.6 条的要求。 6.4.1.7 热膨胀系数(供选) 按照 IPC-TM-650 的 2 .4.41 和 2.4.41.1 中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应符合 5.4.1.7 条的要求。 6.4.1.8 卤素含量 按照 IPC-TM-650 的 2.3.41 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应符合 5.4.1.8 条的要求。 6.4.1.9 热分解温度 按照 IPC-TM-650 的 2.4.24.6 规定 的测试方法进行,应符合 5.4.1.9 条的要求。 6.4.1.10 Z

    46、轴热膨胀系数 按照 IPC-TM-650 的 2.4.24 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应符合 5.4.1.10 条的要求。 6.4.1.11 分层时间 按照 IPC-TM-650 的 2.4.24.1 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应符合 5.4.1.11 条的要求。 6.4.2 粘结片 6.4.2.1 燃烧性 按照 UL94 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应符合 5.4.2.1 条的要求。 6.4.2.2 双氰胺结晶 DB34/T 14392011 18 按照 IPC-TM-650 的 2.1.10 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应符合 5.4.2.2 条的要求。 6.5 电性能 6.5.1 层压板 6.5.1.1 介电常数

    47、按照 IPC-TM-650 的 2.5.5.2、2.5.5.3 和 2.5 .5.9 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应符合 5.5.1.1 条的要求。 6.5.1.2 介质损耗角正切 按照 IPC-TM-650 的 2.5.5.2、2.5.5.3 和 2.5 .5.9 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应符合 5.5.1.2 条的要求。 6.5.1.3 体积电阻率 按照 IPC-TM-650 的 2.5.17.1 规定 的测试方法进行,应符合 5.5.1.3 条的要求。 6.5.1.4 表面电阻率 按照 IPC-TM-650 的 2.5.17.1 规定 的测试方法进行,应符合 5.5.1.4 条的要求。 6.5.1.

    48、5 耐电弧性 按照 IPC-TM-650 的 2.5.1 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应符合 5.5.1.5 条的要求。 6.5.1.6 击穿电压 按照 IPC-TM-650 的 2.5.6 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应符合 5.5.1.6 条的要求。 6.5.1.7 电气强度 按照 IPC-TM-650 的 2.5.6.2 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应符合 5.5.1.7 条的要求。 6.5.2 粘结片 6.5.2.1 介电常数 按照 IPC-TM-650 的 2.5.5.2、2.5.5.3 和 2.5 .5.9 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应符合 5.5.2.1 条的要求。 6.5.2.2 介质损耗角正切 按照 IPC-TM-650 的 2.5.5.2、2.5.5.3 和 2.5 .5.9 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应符合 5.5.2.2 条的要求。 6.5.2.3 电气强度 按照 IPC-TM-650 的 2.5.6.2 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应符合 5.5.2.3 条的要求。 6.6 环境性能 6.6.1 层压板 DB34/T 14392011 19 6.6.1.1 吸水率 按照 IPC-TM-650 的 2.6.2.1 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应符合 5.6.1.1 条的要求。 6.6.1.2 耐霉性 按照 IP


    注意事项

    本文(DB34 T 1439-2011 Base Materials for Rigid and Multilayer Printed Boards《刚性及多层印制板用基材》.pdf)为本站会员(dealItalian20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