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备案号: 辽 宁 省 地 方 标 准 DB21 DB21/T 1649 2008 大骨鸡 dagu fowl 2008-09-27 发布 2008-10-01 实施 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21/T 1649 2008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体形外貌 3 5 生产性能 4 参考文献 5 DB21/T 1649 2008 II 前 言 大骨鸡是辽宁省地方良种,具有 200余年的历史,其以体大蛋大、风味独特、外貌喜人著称,且耐粗饲、抗病力及适应性强。 2002年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农业部 130号公告
2、), 2006年被确定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农业部 662号公告)。由于种种原因,大骨鸡一直没有自己的品种标准,给大骨鸡的品种鉴定、市场管理、开发利用带来诸多不便。本标准的制定由辽 宁省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局提出、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管理、辽宁畜牧科学研究院暨辽宁省家畜家禽遗传资源保存利用中心负责起草。在制定过程中,得到了很多专家及大骨鸡主产地广大基层畜牧工作者、大骨鸡养殖户的大力支持与帮助。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是周孝峰、李长江、高景旭、王世权、刘庆权、韩迪。DB21/T 1649 2008 1 大骨鸡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骨鸡的外貌特征、体尺、主要生产性能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大骨鸡
3、品种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 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本标准修订时引用最新版本的规范性文件为适用于本标准。 GB 16567 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体斜长 body slope length 沿体表测量肩关节至坐骨结节间距离。 3.2 龙骨长 fossil bone length 体表龙骨突前端到龙骨末端的距离。 3.3 胸深 breast depth 用卡尺在体表测量第一胸椎到龙骨前缘的距离。 3.4 胸宽 breast
4、width 用卡尺测量两肩关节之间的体表距离。 3.5 胸角 breast angel 用胸角器在龙骨前缘测量两侧胸部角度。 3.6 胫长 shank length 从胫部上关节到第三、四趾间的直线距离。 3.7 胫围 shank circumference 胫骨中部的周长。 3.8 髋骨宽 pelvis width 两腰角间宽。 3.9 初生重 day old weight DB21/T 1649 2008 2 雏鸡出壳后 24小时内的重量,以克为单位,随机抽取 50只以上,个体称重后计算平均值。 3.10 活重 live weight 鸡禁食 12小时后的重量,以克为单位。每次至少 随机抽
5、取公、母各 30只进行称重,计算其平均值。 3.11 宰前体重 slaughter weight 鸡宰前禁食 12 小时后的体重,以克为单位。 3.12 屠体重 dressed weight 鸡放血致死,去羽毛、脚角质层、趾壳和喙壳后的重量。 3.13 屠宰率 dressed percentage 屠体重占宰前体重的百分比。 3.14 半净膛重 half eviscerated weight 屠体去除气管、食道、嗉囊、肠、脾、胰、胆和生殖器官、肌胃内容物及角质膜后的重量。 3.15 半净膛 率 percentage of half eviscerated yield 半净膛重占宰前体重的百分比
6、。 3.16 全净膛重 eviscerated weight 半净膛重减去心、肝、肺、腺胃、肌胃、腹脂及头脚的重量。去头在第一颈椎与头部交界处连皮切开;脚沿跗关节处切开。 3.17 全净膛率 percentage of eviscerated yield 全净膛重占宰前体重的百分比。 3.18 腹脂率 percentage of abdominal fat 腹脂包括腹部脂肪和肌胃脂肪。腹脂率 为腹脂重占全净膛和腹脂总重的百分比。 3.19 翅膀率 percentage of wing 将翅膀向外侧拉开,在肩关节处切下,称左右二侧翅膀重,计算其占全净膛重的百分比。 3.20 腿比率 percen
7、tage of quarter 将腿向外侧拉开使之与体驱垂直,用刀沿着腿内侧与体驱连接处中间向后,绕过坐骨端避开尾脂腺部,沿腰荐中线向前直至最后胸椎处,将皮肤切开,用力把腿部向外掰开,切离髋关节和部分肌腱,即可连皮取下整个腿部,称左右两侧腿重,计算其占全净膛重的百分比。 3.21 腿肌率 percentage of leg muscle 去腿骨、皮肤、皮下脂肪后的全部腿肌,称重并计算其占全净膛重的百分比。 3.22 胸肌率 percentage of breast muscle 沿着胸骨脊切开皮肤并向背部剥离,用刀切离附着于胸骨脊侧面的肌肉和肩胛部肌腱,就可将整块去皮的胸肌剥离,称重并计算其占
8、全净膛重的百分比。 DB21/T 1649 2008 3 3.23 产蛋率 laying rate 存栏母鸡在生产统计期内的平均产蛋百分比。 5%开产日龄 age at 5% laying rate 鸡群达 5%产蛋率的日龄。 3.24 高峰产蛋率 laying peak 产蛋期内最高周平均产蛋率。 3.25 平均蛋重 average egg size 从 43周龄开始测定,连续 3天称取总产蛋量并求平均值。 3.26 受精率 fertility 指受精蛋数占入孵种蛋数的百分比。 3.27 受精蛋孵化率 hatchability of fertile eggs 指出雏数占受精蛋数的百分比。 4
9、 体形外貌 4.1 外貌特征 4.1.1 羽色及羽毛重要遗传特征 公鸡:颈羽、背羽、腹羽为金红或火红色,主翼羽、副主翼羽为黑色,尾羽为墨绿色,镰羽 上翅弯曲。 母鸡:颈羽、背羽、腹羽为草黄色或麻黄色并带有黑斑点或条纹,主翼羽、副主翼羽、尾羽为黑色。 雏鸡:绒毛为棕褐色,约 50%背部有深色纵向条纹,部分为花色。 4.1.2 肉色、胫色、喙色及肤色 肉色为红色;喙前端为黄色,基部为褐色,胫、趾为黄色,约 10%为灰绿色;皮肤为黄色。 4.1.3 体型特征,头部特征 具蛋肉兼用型品种特征,体躯敦实,胸深且广,背宽而长,腹部丰满,腿高粗壮,结实有力,头颈粗壮,眼大明亮。公鸡单冠直立,冠齿 6 9 个
10、,鲜红湿润;母鸡单冠红色,冠齿较小,有 6 9 个。耳、肉髯为红色。虹彩为黄褐色。 4.2 体尺和体重 300 日龄大骨鸡体尺体重见表 1。 表 1 大骨鸡 300 日龄体尺体重 性别 体重 (kg) 体斜长 (cm) 胸宽 (cm) 胸深 (cm) 胸角 (度 ) 龙骨长 (cm) 髋骨宽 (cm) 胫长 (cm) 胫围 (cm) 公 3.24 0.25 21.33 0.67 8.56 0.41 11.88 1.24 73 5.32 12.29 1.36 10.09 0.51 12.16 1.00 4.38 0.32 母 2.54 0.27 18.73 1.18 7.95 0.66 10.7
11、8 0.56 81.62 2.57 11.22 0.64 11.27 0.74 9.79 0.43 3.93 0.42 DB21/T 1649 2008 4 5 生产性能 5.1 大骨鸡肉用生产性能 按自由采食、自由饮水的饲养管理模式,在舍饲网上平养、自然光照、平均舍温 22、饲喂全价配合饲料的情况下,大骨鸡的生产性能见表 2 表 4。 表 2 大骨鸡各周龄体重 单位:克 周龄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公 929 99 1078 117 1185 188 1256 131 1418 151 1567 209 1690 181 1800 204 1922 249 母 6
12、26 78 848 102 939 99 1093 117 1163 155 1285 176 1371 165 1455 201 1585 222 表 3 大骨鸡各周龄累计采食量 单位:克 周龄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公 1811 2275 2760 3168 3606 4172 4768 5305 6087 母 1711 2075 2460 2868 3306 3772 4268 4805 5388 表 4 大骨鸡 (300 日龄 )肉用性状 单位:克 性别 活重 屠体重 半净膛重 全净膛重 腹脂重 腿肌重 胸肌重 瘦肉重 翅膀重 公 3256 193 2870
13、 168 2648 148 2491 175 18.10 5.66 526.73 83.56 411.9 64.19 938.67 147.73 345.47 48.79 母 2489 242 2304 240 2093 255 1891 210 95.79 8.81 323.87 23.15 405.73 7.7 729.47 30.86 259.07 35.7 5.2 大骨鸡蛋用及种用生产性能 5.2.1 20 周龄体重: 1910 2010 克 5.2.2 5%开产日龄: 165 175 天 5.2.3 5%开产体重: 2020 2120 克 5.2.4 高峰产蛋率: 73%-76% 5.2.5 受精率: 90%-95% 5.2.6 受精蛋孵化率: 88% 93% 5.2.7 72 周龄产蛋数: 155-175 枚 5.2.8 平均蛋重: 62 70 克 5.2.9 蛋壳颜色:棕红色 5.2.10 初生雏体重: 41 48 克 5.2.11 6 周龄雏鸡成活率: 95% 98%DB21/T 1649 2008 5 参考文献 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技术手册 陈伟生主编 2005年出版 辽宁省家禽品种志 1986年出版 中国家禽品种志 1988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