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B21 辽 宁 省 地 方 标 准 蜜 蜂 防 疫 技 术 规 范 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2008-09-27 发布 2008-10-01 实施 ICS 备案号: DB21/T 1645-2008 DB21/T 1645 2008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蜂场环境 1 5 蜂场、蜂机具的卫生消毒 1 6 引种 2 7 蜜蜂用药原则 2 8 蜂群饲料 2 9 主要蜂病的诊断 2 10 疫情的控制和扑灭 2 附表 1 蜜蜂防疫常用消毒药 3 附表 2 无公害食品蜜蜂防疫允许使用的药物及使用规定 4 附表 3 主要蜜蜂疫病的症状、流行规律
2、 5 DB21/T 1645 2008 前 言 为了提高蜜蜂的饲养水平,防止蜜蜂疫病的发生,促进养蜂业的发展,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为条文强制 7,8。 本标准按 GB/T1.1-2000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要求编写。 本标准由辽宁省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省蜜蜂原种场。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术环 袁春颖 袁小波 熊成 高春宝 石丽萍 王小柱 徐士磊 DB21/T 1645 2008 蜜蜂防疫技术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蜜蜂饲养过程中的蜂场环境及养蜂用具的消毒、蜂群疫病诊断、疫病控制和扑灭、兽药应 用等方面的操作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蜂场
3、的防疫。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NY5138 无公害食品 蜜蜂饲养兽药使用准则 NY/T5139 无公害食品 蜜蜂饲养管理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养蜂管理暂行规定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 范。 3.1 蜜蜂防疫 蜜蜂疫病的预防、控制、扑灭。 3.2 蜂场 进行蜜蜂饲养和产品生产的场所 . 3.3 蜜粉源植物 能提供花蜜、产生花
4、粉,对维持蜜蜂生活和繁殖起作用的植物。 3.4 巢脾 由巢房组成的,供蜜蜂栖息、育虫、贮存食物的脾状蜡质结构。 蜂场环境 4.1 蜂场场址应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排水良好、小气候适宜的场所。 4.2 蜂场附近空气清洁,且有良好的水源。蜂场周围不能有严重污染空气和水源的厂矿。 4.3 蜂场周围 3 km范围内应具备丰富的蜜粉源植物;要避开有毒蜜粉源植物。且无以蜜、糖为 生产原料的食品厂、化工厂、农药厂。 4.4 蜂场周围农作物及其他栽培作物施药期间,蜂群要远离。 4.5 蜂群摆放时,正前方要避开路灯、诱虫灯等强光源 蜂场、蜂机具的卫生消毒 5.1 消毒剂 应选择对人、蜂安全,无残留毒性,对设备
5、无破坏性,不会在蜂产品中产生有害积累的消毒剂(详见附表 1)。 5.2 蜂场环境消毒 5.2.1 每周要清理一次蜂场内的死蜂和杂草,清理的死蜂及时深埋。 5.2.2 蜂场内地面、墙壁等环境每周 应消毒一次。 5.2.3 在疫病发生期间,每天应对蜂场内环境进行一次消毒。 1 DB21/T 1645 2008 5.3 养蜂用具的卫生消毒 5.3.1 木制蜂箱、竹制隔王板、隔王栅、巢脾 等 每年 蜂闲季节彻底消毒 一次。 5.3.2 饲喂器 、 起刮刀、割蜜刀 、 蜂 扫等蜂机具每次使用前和使用后要进行 消毒。 5.3.3 工作服 每周要进行一次 清洗和 消毒 。 引种 6.1 不得从疫区引进种王、
6、种群或卵虫。 6.2 引进的种王和种群至少要隔离观察 10天以上 ,确认无病后再用于育种或生产。 蜜蜂用药的原则 7.1 优先选用日光、烘烤、灼烧、洗涤和铲除等物理的消毒方法,必要时再使用消毒药物对饲养环境、蜂箱、巢脾和器具进行消毒,但应符合 NY/T5139的相关规定。 7.2 蜜蜂病敌害防治药物的使用应符合 NY-5138的相关规定。 7.3 防治蜂病用药,应考虑交替用药,以降低耐药性的产生,使用时要严格遵守药物的用法和用量。 7.4 蜜蜂防疫有关药物的使用,应严格遵守附表 2中规定。 7.5 在蜂产品生产期,蜂群禁止使用可造成产品污染的蜂药。 7.6 患病蜂群禁止用于蜂产品生产。 蜂群饲
7、料 8.1 饲喂蜂群的蜂蜜、糖浆、花粉或花粉替代品应灭菌消毒后再使用。 8.2 重金属污染、发酵的蜂蜜,生虫、变质的花粉或花粉替代品不能用做蜂群饲料。 9 主要蜂病的诊断 9.1 定期对蜜蜂主要疫病的发生情况进行抽样检查。 9.2 对蜜蜂疫病的监控和防治应由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 9.3 蜜蜂主要疫病的防治见附表 3。 10 疫情的控制和扑灭 10.1 发生重大疫情或疑似重大疫情时 , 应 立即将病群隔离, 及时向 县级以上(含县级,下同)动物疫病防控部门 报告。 10.2 蜜蜂 发生或怀疑发生疫病时,应及时 将病群隔离并 采集病料送指定监测单位确诊。 10.2.1 病群(即具有典型症状的发病蜂
8、群):选择远离蜂场,不易散播病原体,消毒处理方便的地方隔离治疗。 10.2.2 疑似病群(即没有症状但与病群有密切接触的蜂群,其病害可能处于潜伏期):应选择远离健康蜂群的地点进行隔离观察,也可预防性投药。 10.2.3 假定健康群(即与病群没有密切接触的,表面健康的蜂群):应进行观察,必要时转移到其它地方。 10.3 确诊蜜蜂发生疫病时,为防止流行性病害的传播、蔓延,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疫法 和农业部 养蜂管理暂行规定 ,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疫区养蜂生产活动实行限制,禁止他们进行长距离转地放蜂,必要时采取就地扑灭措施,以保护周围养蜂区和全国养蜂大局的安全。 2 DB21/T 1645 2
9、008 附表 1 蜜蜂防疫常用消毒药 消毒药品 使用浓度 消毒对象 消毒方法 新洁尔灭 1%-2% 蜂箱、巢脾、用具、蜂场 浸泡、喷洒 火碱 2% 蜂箱、蜂具、摇蜜机 浸泡 次氯酸钠 0.5-1% 蜂箱、蜂具、摇蜜机、蜂场 浸泡、喷洒 高锰酸钾 稀释 1000 倍 蜂箱、蜂具、摇蜜机 浸泡 甲醛 4% 巢脾、花粉脾、蜜脾 浸泡、熏蒸 过氧乙酸 0.1-0.2% 蜂箱、蜂具、巢脾 浸泡、喷雾 百毒杀 0.00025-0.5% 环境、蜂群、饮水、蜂机具 浸泡、喷雾、饮水 3 DB21/T 1645 2008 附表 2 无公害食品蜜蜂防疫允许使用的药物及使用规定 名 称 作用与用途 用法与用量 休药
10、期 双甲脒条( 500mg) ( amitraz strip ) 用于防治蜂螨 悬挂于蜂群空隙处,每群 1 条,点燃密闭烟熏 15min,每周 1 次, 3 周为 1 个疗程。 7 天 氟氯苯氰菊酯条 (flumethrin strip) 用于防治蜂螨 悬挂于蜂群内,每群 2 条, 6 周为 1 个疗程 采蜜期禁用 氟胺氰菊酯条 (fluvalinate strip) 用于防治蜂螨 悬挂于蜂群内每群 2 条, 3 周为 1 个疗程 采蜜期禁用 甲酸溶液 (甲 酸 7mL 与乙醇 3mL) (formic acid solution) 用于治疗蜂螨 无蜂使用 熏蒸 临用前将二者混合,在 22以上
11、气温下,密闭熏蒸 5h 6 h,每 1O ml 在标准箱内熏蒸 7 8 张无蜂封盖子脾 甲硝唑片 ( metronidazole tablets) 用于防治 蜂孢子虫病 饲喂 每升 50%糖水加本品 500mg,隔 3 天1 次,连用 6 次 采蜜期禁用 盐酸金刚烷胺粉 (13 ) (amantadine hydrochloride powder) 用于防治 蜂囊状幼虫病 饲喂 每升 50%糖水加本品 2 g,每群250ml,3 天 1 次,连用 6 次 采蜜期 停止使用 酞丁胺粉 (4 ) ( etibamzone powder) 用于蜂麻痹病 饲喂 每升 50%糖水加本品 12 g,每群2
12、50ml,隔日 1 次,连用 5 次 采蜜期 停止使用 盐酸土霉素可溶性粉 (oxytetracycline hydrochloride soluble powder) 用于防治 细菌性疾病 饲喂 每群 200 mg(按有效成分计 ),与1:1 糖浆适量混匀,隔 4 天 5 天 1 次,连用 3 次 采蜜前 6 周 停止给药 制霉菌素 (nystatin) 用于防治 真菌性疾病 饲喂 每升 50%糖水加本品 200 mg,隔 3天 1 次,连用 5 次 采蜜期 停止使用 4 DB21/T 1645 2008 附表 3 主要蜜蜂疫病的症状、流行规律 主要疫病 症 状 流行规律 美洲幼虫 腐臭病
13、封盖子脾表面呈现湿润和油光状,子房封盖下陷,出现针头大小穿孔。患病幼虫虫体顺着背部下塌,尾尖位于巢房底。腐烂的幼虫具有粘性和鱼腥臭味,可拉成丝。干枯后的死虫呈鳞片状。 发病季节明显 ,通常在气温较高的夏季 ,病情随蜂群的快速发展而减弱 . 欧洲幼虫 腐臭病 子脾呈花子。 3-4 日龄的小幼虫死亡 。虫体有明显的白色背线,盘缩于巢房底。腐烂的幼虫无粘性、有酸臭味。 多发生于早春 ,气温变化大 ,蜂群群势较弱、保温不良、饲料不足等容易诱发此病。 大蜂螨病 封盖子房有穿孔,可发现黑色的死亡幼虫和蛹;在蜜蜂、蜂蛹、封盖子脾表面和巢房内可发现大蜂螨寄生。 此病春秋多发 ,与蜂群群势、气温、蜜源及蜂王产卵时间有关。 小蜂螨病 有蜂蛹和幼蜂死亡现象,常出现白头死蛹;出房的幼蜂身体瘦小、翅残缺;迎着太阳光用镊子挑开封盖巢房,可发现小蜂螨。 此病的发生与蜂群的繁殖状况和蜂群的群势有关,多发于 7-9月气温较高季节。 白垩病 主要为封盖幼虫死亡,死亡幼虫初为白色,逐渐变成灰色至黑色。虫体干枯后呈白垩状,表面覆盖白色菌丝。在箱外可见白垩状死虫。 通常发生于高温高湿的条件下 ,广泛流行 ,连续阴雨则病情加重 . 蜜蜂 孢子虫病 病蜂腹部末端呈暗黑色,第 1、 2 节背板呈棕色略透明状。中肠为灰白色、膨大,表面纹路模糊不清。 有明显的季节性 ,与温湿度关系蜜切 ,多发于春秋季节。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