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备案号: 辽 宁 省 地 方 标 准 DB21 DB21/T 1644 2008 中 华 蜜 蜂 保 护 区 建 设 标 准 2008-09-27 发布 2008-10-01 实施 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21/T 1644 2008 1 中 华 蜜 蜂 保 护 区 建 设 标 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华蜜蜂保护区蜂群数量、边界范围、环境、蜜源、引种、疫病控制等方面的操作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蜜蜂品种保护区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2、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NY5027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 NY/T5139无公害食品 蜜蜂饲养管理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养蜂管理暂行规定 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管理办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中蜂保护区 是指国家或地方为保护中华蜜蜂这一特定的遗传资源 ,在其原产地中心产区划定的特定区域。 3.2 蜜粉源植物 能分泌花蜜、产生花粉的植物的总称。 3.3 蜂群 以群体为单位,由蜂王、工蜂、雄蜂组成的能独立生活的蜜蜂群体
3、。 3.4 野生种群 在自然状态下,不掺杂人工饲养成份, 生长在岩石、树洞等处的蜂群。 3.5 人工饲养 在人为控制条件下饲养蜜蜂的方法。 3.6 防疫监测 为了预防疫病而对蜂群进行的全面检查观测。 4 保护区环境 DB21/T 1644 2008 2 4.1 保护区空气质量符合 GB3095 空气质量功能区二类区要求 4.2 水质符合 NY5027中幼畜禽的饮用水标准 4.3 保护区内应具备丰富的蜜粉源植物,能够为蜜蜂的自然生存提供充足的食物,无以蜜、糖为生产原料的食品厂、化工厂、农药厂及喷洒农药的果园。 4.4 保护区要选择在中蜂主产区中心,保护区内应没有西蜂饲养户。保护区内具有自然交尾隔
4、离区,山区隔离半径不 小于 12公里 ,平原隔离区半径不小于 16公里。 4.5 保护区的确立应由县级以上(含县级,下同)地方人民政府发布文件确立区域,保护区内禁止饲养西蜂群 ,对进入保护区的西蜂群 ,当地政府有权进行处置。 4.6 保护区范围界限明显,周边交通要道、重要地段应当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保护标志。 5 种群要求 5.1 保护区内野生种群不得少于 200群或人工饲养种群 500群以上。进行人工饲养的种群不少于三个蜂场,每个蜂场之间的直线距离不小于 3公里。 5.2 种群质量符合品种标准。 6 蜜粉源 6.1保护区内蜜粉源植被充足 ,能保证蜂群的正常繁衍需要。 6.2保护区
5、内有明确的植被保护规定,保证蜜粉源植被不被破坏。 7 引种 保护区内不经国家或省级畜牧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不得以任何形式从其它地区引进不同品种或同品种其它类型的种王、种群。 8 疫病的监测和扑灭 8.1 防疫监测 蜜蜂防疫监测对象病是中华蜜蜂易感的传染病。主要包括囊状幼虫病、欧洲幼虫腐臭病 、蜜蜂孢子虫病等。 8.1.1 监测时间:每年 3-9月对蜂群疫病分二次进行监测。 8.1.2 监测人员 应经省级以上的畜牧兽医行政部门或其委托单位培训,并获得资格认证,方可实施监测。 8.1.3 监测准备 监测前应准备经消毒的镊子、放大镜、取样瓶、消毒液等器具及药物。 8.1.4 抽样 8.1.4.1 抽样
6、方法 采取随机取样。 8.1.4.2 抽样比例 种群少于 10群的全部检验,多于 10群的按 3-5%的比例抽样检验。 8.1.4.3 箱外观察 a)观察蜜蜂飞行状况有无异常。 b)观察巢门及附近场地上的蜜蜂行为,有无急躁、不安表现、有无爬蜂、下痢以及蜜蜂幼虫拖出现象。 c)观察蜜蜂的体色光泽、腹部及蜂翅的形态。有无瘦小、发黑、翅残、下痢的蜜蜂。 d)检查腹部异常膨大的蜜蜂或蜂 尸中肠病变。 8.1.4.4 箱内检查 1 DB21/T 1644 2008 3 a)观察蜜蜂有无异常行为。 b)提出巢脾,观察卵、幼虫、封盖子分布和发育情况,有无花子现象。 8.2 蜂病典型症状 8.2.1 中蜂囊状
7、幼虫病 5-6日龄幼虫死亡或幼虫发育不良,死亡幼虫头部上翘,白色、无臭味,体表无光泽,用镊子拉出如一个小囊,内含液体,末端积聚透明的小液滴,巢房盖穿孔或开启。 8.2.2 欧洲幼虫腐臭病 子脾呈花子。 3-4日龄的小幼虫死亡。死亡虫体初为苍白色,后变成黄色至褐色,虫体有明显的白色背线,盘缩于巢房底。腐烂的幼虫无粘性、有酸臭味。 8.2.3 蜜蜂孢子虫病 病蜂腹部末端呈暗黑色,第 1、 2节背板呈棕色略透明状。中肠为灰白色、膨大,表面纹路模糊不清。 8.3 疫病的扑灭 8.3.1 发生疫情或疑似疫情时,应立即将病群隔离,及时向 县级以上动物疫病防治 部门报告。 8.3.2 蜜蜂发生或怀疑发生疫病时,应及时进行隔离,并采集病样送指定监测单位确诊。 8.3.3 病群(即具有典型症状的发病蜂群):选择远离蜂场,不易散播病原体,消毒处理方便的地方隔离治疗。病蜂的蜂产品、蜂 具等要进行消毒处理后才能利用。 8.3.4 疑似病群(即没有症状但与病群有密切接触的蜂群,其病害可能处于潜伏期):应另选地方远离健康蜂群进行隔离观察,也可预防性给药。 8.3.5 假定健康群(即与病群没有密切接触的,表面健康的蜂群):应进行观察,必要时转移其它地方。 8.3.6 确诊蜜蜂发生疫病时,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疫法 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疫区养蜂生产实行限制或采取扑灭措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