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B21 辽 宁 省 地 方 标 准 DB21/T 1608-2008 青 杨 天 牛 检 疫 技 术 规 程 2008-03-30 发布 2008-04-30 实施 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 局 发布 DB21/T1608-2008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 A 为资料性附录,附录 B、附录 C、附录 D、 附录 E 为规范性附录。 本 标准 由 辽宁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 本标准由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 本 标准起草单位:辽宁 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本 标准 主要起草人: 屈 年华、杨云博、郭斌、于秀杰 。 本 标准 由 辽宁 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负责解释。 本标准首次发布。 DB2
2、1/T1608-2008 1 青杨天牛检疫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 标准 规定了 青杨天牛 (Saperda populnea Linnaeus) 术语和定义、 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和检疫技术档案。 本 标准 适用于 森林植物检疫机构 对 青杨天牛寄主植物 的 苗木、林木及其产品的疫情调查、检疫检验和检疫处理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 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LY/T 1861-2006 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
3、DB21/554-1999 森林植物检疫技术 国家林业局 林护通字 199843号 森林植物检疫技术规程 ISPM 第 5号出版物, 2002年,粮农组织,罗马 植物检疫术语词表 3 术语 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植物检疫 plant quarantine 旨在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或扩散或确保其官方控制的一切活动 , 本标准是 指对森林植物的检疫。 3.2 检疫检验 quarantine inspection 对植物、植物产品或其他限定物进行官方的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有害生物或是否符合植物检疫法规,本标准是指对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的检疫检验。 3.3 产地检疫 origin
4、quarantine 指对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在原产地(县域内)所进行的疫情调查、检疫检验和检疫处理措施。 3.4 调运检疫 transport quarantine 指对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在调运时、调运途中及到达新的种植或使用地 点之后,所采取的检疫检验和检疫处理措施。 DB21/T1608-2008 2 3.5 疫情 pest status 指某种特定的林业有害生物在某个特定的地域内的寄主或在其载体上生存和传播扩散的情况。 3.6 检疫处理 quarantine treatment 包括旨在杀灭或消除有害生物或使有害生物丧失繁殖能力的官方许可的做法,本标准是指对携带有林业
5、有害生物的林木及其产品进行除害处理的过程。 3.7 踏查 reconnaissance 为初步了解调查区域内各种林木有害生物的种类、数量、分布、为害情况,沿着预定的有代表性的路线进行的调查。 3.8 标 准地调查 sample plot survey 在踏查的基础上,根据专题调查的要求确定设立的详查地点。 4 产地检疫 4.1 种苗繁育基地的建立 4.1.1 种苗繁育基地 应在无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地区设立,基地应具备自然隔离条件。选址前,应征求当地森检机构的意见。 4.1.2 培育青杨天牛的寄主植物应远离该虫发生地 5km以上。 4.1.3 种苗 繁育基地所用的苗木及其繁殖材料应确保健康无检疫性
6、有害生物。 4.2 产地检疫调查 4.2.1 踏查 4.2.1.1 在种苗繁育基地、寄主植物栽植地以自然界 限、道路等为单位进行线路(目测)踏查。 4.2.1.2 调查寄主植物的 枝干上有 无纺锤形 瘿 瘤 ,有 无马蹄形产卵痕、 排粪孔及新鲜的纤维状虫粪 (青杨天牛为害状见附录 A)。 4.2.1.3 采集青杨天牛为害的树木枝干,观察并解剖检查有无青杨天牛成虫、卵、幼虫或蛹(青杨天牛形态特征见附录 A)。 4.2.1.4 将调查情况记入附录 B。 4.2.2 标准地调查 4.2.2.1 种苗繁育基地 、寄主植物栽植地 :应设在有代表性的地段, 采用随机抽样或机械抽样的方法调查。 4.2.2.
7、2 标准地 按总面积的 0.1% 5%设 置,每块 标准地 20m 20m, 抽取的样株 不少于 15株,对抽取的样株按本标准 4.2.1.2和 4.2.1.3逐株检查 。 4.2.2.3 将调查结果记入附录 B。 4.2.3 贮木场、集贸市场及木材加工厂 (点 )的检疫调查 DB21/T1608-2008 3 4.2.3.1 抽样 对 苗木、幼树及其他活体林木等 应检物,按应检物总量的 1 5抽样检查。 少于 100株的 应检物全部检查。 4.2.3.2 检疫检查 4.2.3.2.1 寄主植物的 苗木 及其枝干 、砧木、插条、接穗等繁殖材料有 无纺锤形 瘿 瘤 ,有 无马蹄形产卵痕、 排粪孔
8、及新鲜的纤维状虫粪 (青杨天牛 为害状见附录 A)。 4.2.3.2.2 寄主植物的 苗木 及其枝干 、砧木、插条、接穗 等繁殖材料 有 无 青杨天牛 成虫、卵、幼虫或蛹( 青杨天牛 形态特征见附录 A) 。 4.2.3.2.3 将调查情况记录(附录 B)。 4.2.4 室内检验 经现场检验不能确定为青杨天牛的带回实验室进行鉴定。 4.3 检疫 除害 处理 4.4.1 在割条、掘苗、过数、打包、剪穗等环节严格把关,及时清除有纺锤形瘿瘤的苗木,并集中烧毁。 4.4.2 对市场经营 寄主植物的 苗木 及其枝干 、砧木、插条、接穗等繁殖材料 有纺锤形瘿瘤的应集中烧毁 。 4.3.2 用 50%杀螟松
9、 1500倍液、 40%氧化乐果 1500倍液、 2.5%溴氰菊酯 800倍液毒杀成虫和初孵幼虫。 4.4 产地检疫结果评定 4.4.1 经产地检疫未发现青杨天牛为害的发放产地检疫合格证(附录 C);发现青杨天牛为害的下达检疫处理通知单(附录 D)。 4.4.2 发现青杨天牛为害 的 经检疫除害处理合格的发放产地检疫合格证。 4.4.3 未进行检疫除害处理或除害处理不合格的,禁止出圃、调运。 5 调运检疫 5.1 受理报检 5.1.1 森检机构自接到调运检疫申请之 日起 15 日内实施现场检疫。 5.1.2 检疫人员应查核应施检疫物品的产地检疫情况,审核省际间调运苗木的检疫要求书、报检单,核对
10、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名称、数量和来源是否相符。 5.2 现场检疫 5.2.1 对寄主植物的 苗木 及其枝干 、砧木、插条、接穗 等繁殖材料 进行 检 查。 5.2.2 抽样见 4.2.3.1。 5.2.3 检疫检查 5.2.3.1 现场检查见 4.2.3.2。 5.2.3.2 室内检验见 4.2.4。 5.2.4 将检疫结果记入调运检疫现场检疫证明(见附录 E)。 5.2.5 检疫除害 处理见 4.3。 DB21/T1608-2008 4 5.3 调运检疫结果评定 5.3.1 未发现携带有该虫的苗木、幼树或其他活体林木,由检疫员签发调运检疫现场检疫证明。 5.3.2 对携带有该虫的苗木、幼树或其他
11、活体林木进行了检疫除害处理,经检查,除治效果达 100的,由检疫员签发调运检疫现场检疫证明。 5.3.3 对携带有该虫的苗木、幼树或其他活体林木未进行检疫除害处理或处理不合格或不具备检疫除害处理条件的应停止调运。 6 检疫技术档案 6.1 在检疫过程中发现 疫情 的 应保存 样品 ,并制成标本。样品应注明 报检单位 、 取样时间、 调入(出)地 、发现人 和发现时间 。 不易制成标本的被害状可摄制照片、录像保存。 6.2 专家出具 的 书面鉴定材料、 检疫结果和最后处理意见 等要存档备查。 6.3 植物检疫证书等 法律文书 要 建立专门档案,一般需保存年,以备检查、查询之用。 DB21/T16
12、08-2008 5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青杨天牛 分类地位、传播途径、为害状及形态特征 A 1 分类地位 青杨天牛 Saperda populnea Linnaeus 是 一种林木蛀干 害虫 , 主要为害杨属( Populis spp.)柳属( Salix spp.)树种, 主要有山杨( P. opulus davidiana)、 加拿大杨( P. canadensis)、银白杨( P. alba)、小叶杨( P. simonii)、小青杨( P. pseudo simonii)毛白杨( P. tomentosa)、朝鲜垂柳( Salix pseudo-lasiogyne)、蒿柳( S
13、. viminalis) 等 。 分类地位 属 鞘翅 目( Coleoptera),天牛科 ( Cerambycidre) , 楔天牛属( Saperda) 。 A 2 传播途径 除靠成虫飞行进行自然扩 散外,主要是幼虫、蛹借助苗木、幼树等的运输进行远距离传播。 A 3 为害状 A 3 1 产卵前在枝干上咬一倒马蹄形刻痕,产卵于其中(以后随树木长大,刻痕形成明显的深色伤疤)。 A 3 2 幼虫孵化后进入枝干木质部危害,使被害处受到特别的刺激而逐渐 膨 胀,形成纺锤形虫瘿。 A 3 3 幼虫蛀食的排泄物堆积在坑道内,过多时,往往从刻痕的裂缝处挤出。 A 3 4 被害枝梢干枯、或风折,造成树冠畸形
14、,或呈秃头状,影响成材。 A 3 5 成虫羽化后,羽化孔为规整的圆形,成虫有假死性。 A 4 形态特征 A 4 1 成虫:雄虫体长 11mm 左右,雌虫体长 13mm 左右。虫体黑色,密被浅黄色茸毛。复眼黑色,椭圆形。触角鞭状,着生在复眼内上方。雄虫触角约与体长相等,雌虫稍短于体长,相当于体长的 5/6,第 3 节最长,其后各节逐渐又短。前胸背板近圆筒形,上面有三条纵向的黄色茸毛带,向前延伸到头部的后缘。鞘翅两侧平行,鞘翅上布满粗糙的刻点。在两鞘翅上各有四个距离几乎相等的黄色茸毛斑点 A 4 2 卵:圆筒形,两端钝尖,中央稍弯曲。初产时乳白色,孵化前变为深褐色。 A 4 3 幼虫:体长 13
15、mm 15mm。初孵化时体扁平, 乳白色,中龄幼虫体圆筒形,浅黄色,老熟幼虫体稍扁,深褐色。头小,褐色,缩入前胸。前胸宽阔,其背面有一具光泽的硬背板,两侧隆起,中间凹入,在凹入处有由无数条几丁质小颗粒组成的“凸”形纹。背部有一条明显的背中线。中胸前缘两侧和腹部 1 8 节两侧的气门椭圆形,褐色。腹部 1 7 节的背、腹面生有纺锤形步泡突。 A 4 4 蛹:裸蛹,化蛹初期乳白色,以后渐变为褐色。腹部背中线明显。 DB21/T1608-2008 6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青杨天牛产地检疫调查表 B.1 踏查记录表见表 B1。 表 B1 踏查记录表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调查人 调查地点 县(
16、市、区) 乡(镇) 村(场、圃) 树种 树(苗)龄 ( a) 面积 ( hm2) 调查 株数 受害 株数 受害株率 () 发生程度 备注 B.2 标准地调查记录表见表 B2。 表 B2 标准地调查记录表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调查人 调查地点 县(市、区) 乡(镇) 村(场、圃) 标准地或样方编号 树种 树(苗)龄( a) 林分(育苗)面积( hm2) 标准地( hm2) 调 查 株数 受害 株数 受害株率() 虫态 备注 B.3 贮木场、集贸市场及木材加工厂 (点 )疫情调查记录表见表 B3。 表 B3 贮木场、集贸市场及木材加工厂 (点 )疫情调查记录表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调查人 调查
17、地点 县(市、区) 乡(镇) 厂(场) 品种名称 树(苗)龄 ( a) 数量 (株) 抽 样 数 量 (株) 带 虫 数 (幼虫、蛹、卵) 备 注 注:材种指原木、小径材、方材、板材或包装材 DB21/T1608-2008 7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 产地检疫合格证 C.1 产地检疫合格证。 省(自治区、直辖市) 县林产检字 年 号 受检单位(个人) 通讯地址 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名称 数量 产地检疫地点 预定启运时间 预定运往地点 检疫结果: 经检疫检验,上列森林植物及其产品中未发现森林植物检疫对象、补充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和其他危险性森林病、虫,产地检疫合格。 本证有效期: 年 月 日至 年
18、 月 日 签发机关(森检专用章) 森检人员: (签名或盖章) 签发日期: 年 月 日 注: 1.本证一式二份,一份交受检单位或个人,一份存签证机关。 2.调运检疫时,森检机构凭本证确认合格后可直接签发植物检疫证书。 3.数量单位:公斤、立方米、株、件、公顷。 DB21/T1608-2008 8 附 录 D (规范性附录) 检疫处理通知单 D.1 检疫处理通知单。 省(自治区 、直辖市) 县林检处字 年 号 受检单位(个人) 通讯地址 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名称 数量 产地或存放地 运输工具 包装材料 经检疫检验,上述森林植物及其产品中发现有下列森林病、虫: 根据植物检疫条例第 条 的规定必须按如下要
19、求进行处理: 签发机关(森检专用章) 森检人员: (签名或盖章) 签发日期: 年 月 日 注: 1.本通知单一式二份,一份交受检单位或个人,一份存签证机关。 2.数量单位:公斤、立方米、株、件、公顷。 DB21/T1608-2008 9 附 录 E (规范性附录) 调运检疫 现场检疫证明 E.1 调运检疫 现场检疫证明。 省(自治区、直辖市) 县 林现检字 年 号 受检单位(人) 联系电话 受检单位地址 存放地点 由何地调入 调入时间 植物及产品名称 品名(材种) 单位 数量 抽样数量 合 计 检疫结果及意见 本证有效期限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签发机关(森检专用章) 森检人员: (签名或盖章) 年 月 日 受检单位(人)签字: 年 月 日 注: 1.本证一式二份, 一份交受检单位或个人,一份存签证机关 。凭此证明在有效期内到本证明 签发机关办理植物检疫证书。 2.数量单位:公斤、立方米、株、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