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40 B 61 DB14 山西省 地 方 标 准 DB 14/ T700 2012 容器苗脱袋造林技术 点击此处添加标准英文译名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文稿版次选择 2012 - 12 - 25 发布 2013 - 01 - 25 实施 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4/ T700 2012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脱袋造林技术 1 5 抚育管理与有害生物防治 3 DB14/ T700 2012 前 言 本标准按 GB/T 1.1-2009给出的规 则编写。 本标准由山西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2、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林学会 、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常建国、于吉祥、徐瑢、武秀娟、郜慧萍、桑金海。DB14/ T700 2012 II DB14/ T700 2012 11 容器苗脱袋造林技术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容器苗 脱袋造林 的 术语 和定义、脱袋造林技术 、抚育管理与有害生物防治 。 本标准适用于山西 省 油松、侧柏、樟子松 和 柠条 等 主要 造 林树种的 容器苗 脱袋造林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3、GB 6000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LY/T 1766 太行山绿化工程建设技术规程 DB14/T 642 容器苗培育技术规程 三北地区主要造林树种 造林 初植密度规定 表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林业建设技术规定 3 术语和定义 GB 6000和 GB/T 1577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标准 。 3.1 脱袋容器类型 对抑制苗木根系生长发育的、难降解的、降解后对土壤存在潜在污染的育苗容器。 3.2 脱袋造林 对育苗容器采取脱袋等处理方式,并配套相应技术措施的容器苗造林方式。 4 脱袋造林技术 4.1 整地 4.1.1 整地方法 按 GB/T 1
4、5776执行。 4.1.2 整地时间 DB14/ T700 2012 22 在干旱缺水 地区 ,提前一个降水季节 整地 ; 在有冻害的地区和土壤质 地较好的湿润地区 可以随整随造。 其他情况按 GB/T 15776执行。 4.2 容器苗出圃和质量 4.2.1 容器苗出圃 按 DB14/ T642执行 。 4.2.2 容器苗质量 应选择生长健壮、顶芽无损伤、 主干明显 、 色 泽 正常 、 无病虫害 、容器完整的苗 木。 4.3 容器苗脱袋及栽前处理 4.3.1 容器苗脱袋时间 栽植时脱袋。 4.3.2 脱袋方法 对软质塑料类、袋径较小、基质比较紧密、土球不易散落和硬质塑料类容器应全部去除。对袋
5、径较大、基质比较松散、全部去除容器容易致土球散落的应去除容器下部。对土球容易散落的容器,还可采用划破容器的方法处理。 4.3.3 脱袋操作注意事项 容器苗脱袋时, 对软质容器,避免 强行撕裂容器,应借助锋利小刀等工具割破容器,将其轻轻撤下,保持土球完整; 脱袋后 应 随脱随栽 ;应将脱掉的容器全部清理出造林地。 4.3.4 栽前处理 苗木脱袋后, 应 修剪 掉 过长或机械损伤的苗木根系。 4.4 栽植 4.4.1 栽植时间 容器苗造林 在 春、雨、秋三季均可 。 春季栽植,中南部 以 3月下旬至 4月中旬为宜,北部 以 4月中、下 旬为宜;雨季栽植,以 7月上旬至 9月下旬为宜;秋季栽植,以
6、9月下旬至 11月上旬为宜。 4.4.2 栽植密度 按照 LY/T 1766及国家林业局制定的 三北地区主要造林树种 造林 初植密度规定 表和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林业建设技术规定 执行。 4.4.3 栽植方法 挖栽植穴,形状为圆形或方形,深度略大于容器高度 2cm 3cm,圆形穴的直径及方形穴的长度略大于容器直径,将穴的底部整平压实。 然后 ,将 苗木置于栽植穴中央, 定 植 深度以表土完全覆盖容器苗 基质或 土 球上部为准 ;把挖 出的湿土回填到根团周围,并沿根团周围压实,避免 根团 破损;栽后 整修好树盘 。 4.4.4 覆盖保墒 DB14/ T700 2012 33 栽植后,应对穴面进行覆盖,覆盖材料包括 地膜 、 秸秆 和石块等;有条件的地方,覆盖前应浇水。 5 抚育管理与有害生物防治 抚育管理和有害生物防治采用常规造林的有关技术标准。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