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20 B 21 DB14 山西省 地方标准 DB 14/ T694 2012 谷子化控间苗栽培技术规程 2012 - 12 - 20 发布 2013 - 01 - 20 实施 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4/ T6942012 I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产地环境 1 5 播前准备 1 6 栽培技术 2 7 病虫害防治 3 8 收获与贮藏 3 9 生 产 档案 4 DB14/ T6942012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 起草 。 本标准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提出并归口。 本
2、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 、 襄垣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节之、郭二虎、王根全、郝晓芬、王晓宇、张艾英 、 郭晋襄 。 DB14/ T6942012 1 谷子化控间苗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谷子化控间苗 栽培 的产地环境、播前准备、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收获 与 贮藏 、生产档案 。 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境内的谷子 化控间苗 栽培 。 2 规 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3、 第 1部分 : 禾谷类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8232 粟(谷子)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文件 。 3.1 化控间苗 技术 用化学的方法处理谷种, 播种后正常出苗,当长到 两叶一心 期,一部 分苗自然死亡,留下一部分苗正常生长 ,以达到间苗效果 。 4 产地环境 4.1 产地选择 地块平整,向阳无遮阴,避免重茬、迎茬。 4.2 土壤条件 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 有机质含量 1以上, pH 值在 6.58 的 壤土、粘质土的土壤,禁止选择沙质土。 5 播前准备 DB
4、14/ T6942012 2 5.1 品种选择 选用优质、高产、抗病性强,符合市场消费需求的品种。 5.2 种子处理 使用种子精选机对种子进行精选,去除秕粒和杂质,种子质量符合 GB 4404.1标准。 根据不同生产区域要求, 采用化控间苗技术,配制不同比例的谷种 。 6 栽培技术 6.1 整地 6.1.1 春播谷子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进行秋翻, 深度一般在 20cm 25cm,要求深浅一致、扣垄均匀严实、不漏耕。在秋翻地的基础上,早春耙耢,使土壤疏松,达到上平下碎。 6.1.2 夏播谷子 前茬作物收获后,有条件的可以进行浅耕或浅松,抢茬的可以硬茬播种。 6.2 播种 6.2.1 播期 6.
5、2.1.1 春播 一般在 5 月中旬, 10cm 地温稳定在 10以上,不宜过早,避免谷子病害发病严重。 6.2.1.2 夏播在 前茬收获后应抢时播种,争取 6 月下旬完成播种。 6.2.2 播量 根据整地质量、 墒情、土质而定,一般用种量 9kg/hm2 15kg/hm2。 6.2.3 种植方式 一般采取等行平播 , 行距 33cm左右 , 株距 6.7cm 7.8cm。播种方法同 常规谷种,要求深浅一致,覆土均匀,覆土 2cm 3cm,隔天镇压。 6.3 施肥 一般结合秋耕每公顷施 有机肥 45000kg,磷酸二铵 120kg 150kg,硫酸钾 45kg 75kg,尿素 75kg112
6、kg。谷子孕穗中期每公顷追尿素 75kg 112kg。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496的规定 。 6.4 田间管理 6.4.1 间苗、定苗 在谷苗 5叶期(间苗期),局部苗稠密,要进行人工间苗。 67叶期 定苗。 6.4.2 中耕除草 6.4.2.1 出苗前,每公顷用 44%单扑可湿性粉剂 (谷友 )1.5kg 1.8 kg,对水 750kg,进行喷雾。或者结合间苗人工除草。 DB14/ T6942012 3 6.4.2.2 定 苗后浅耕;拔节后细清垄,深中耕,高培土;孕穗中期浅锄。做到 “头遍浅,二遍深,三遍不伤根 ”。 7 病虫害防治 7.1 药剂使用要求 使用药剂防治时 应符合 GB 4
7、285和 GB/T 8321(所有部分) 的规定 。 7.2 病害 7.2.1 白发病 用 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 0.2拌种。 及时拔除田间病株,并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 7.2.2 黑穗病 用 40%拌种双可湿 性 粉 剂 ,按种子 重量 0.2拌种。 及时拔除田间病株,并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 7.2.3 谷瘟病 在田间初见叶瘟病斑时,用 40%克瘟散乳油 500 800倍液或 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 1000倍液喷雾,视病 情轻重,间隔 5d 7d可再喷 1 2次。为防治穗瘟 , 抽穗前最好针对穗部再防治一次。 7.3 虫害 7.3.1 粟灰螟 成虫产卵至初龄幼虫蛀茎前(谷苗约三
8、叶一心期)用 2.5溴氰菊酯乳油与 40乐 果乳油混配剂 1000倍液喷雾。兼治粘虫。 7.3.2 粟叶甲 用 5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20 氰戊菊酯 乳油、或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1500 2000倍液喷雾。 7.3.3 粘虫 用 90%敌百虫晶体 800倍液或 80%敌敌畏乳油 1000倍液喷雾。 7.3.4 玉米螟 同 7.3.3。 7.3.5 地下害虫 用 50%辛硫磷乳油按 1000ml加 75kg麦麸(或煮半熟的玉米面)的比例,拌匀后闷 5h,晾晒干,播种时施入播种沟内。 8 收获与贮藏 8.1 收获 蜡熟末期或完熟期 95%谷粒硬化,及时收割、晾晒、脱粒。 DB14/ T6942012 4 8.2 贮藏 籽粒充分晾晒,及时贮藏,质量应符合 GB 8232的规定 。 9 生产档案 详细记录产地环境条件、播前准备、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收获和贮藏等各个环节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建立谷子化控间苗栽培技术生产档案 ,保存期两年。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