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20 B 21 DB14 山西省 地方标准 DB 14/ T685 2012 无公害滑菇 袋 式 生产 技术规程 2012 - 12 - 20 发布 2013 - 01 - 20 实施 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4/ T685 2012 I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生产场所 2 5 生产原料 3 6 生产技术 3 7 病虫害防治 5 8 生产管理档案 5 DB14/ T685 2012 II 前 言 本标准 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西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2、:山西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 起草人 : 王紫艳、 冀航、 张福元、 张颖、 宋瑞娟、 周花、贾彬良、苗春淼。 DB14/ T685 2012 1 无公害滑菇袋式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 滑菇 生产的术语和定义、 生产 场 所、生产原料、 生产技术 、 病虫害防治 和 生产管理档案 。 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境内无公害 滑菇的 袋式 生产。 2 规 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
3、卫生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9688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T 12728 食用菌术语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NY/T 528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 5099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 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NY 5358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 和 定义 GB/T 12728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文件 。 3.1 滑菇 又 名滑子蘑、光帽 鳞 伞 , 属担子菌 亚 门 , 层菌纲 , 伞菌目 , 球盖菇科 ,鳞伞属 。 3.2 接 种 菌种 移植到培养 基物 中的操作 。 GB/T 12728
4、 2006, 定义 2.4.41 3.3 培养料 DB14/ T685 2012 2 为 食用菌 生长繁殖提 供营养 的 物质。如木 屑、棉籽壳、麦麸 、 米糠等 。 GB/T 12728 2006, 定义 2.6.44 3.4 生产季节 按照气候的自然变化和食用 菌生长发育对外 界 条件的要求 , 安排完成接种、菌丝培养、出菇采收一个 完整生产周期的时间。 GB/T 12728 2006, 定义 2.6.12 3.5 袋栽 将 拌好 的培养料 及时装 入 ( 17 22) cm( 40 50) cm 的 聚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塑料 袋内 ,进行 滑菇 栽培的方法。 3.6 培养 在一定环境条件
5、下,用人工培养基使微生物生长繁殖,食用菌生产中特指创造适宜条件使菌丝生长的过程。 GB/T 12728 2006, 定义 2.1.19 3.7 搔菌 搔动培养料表面的菌丝,形成机械损伤,刺激子实体形成的技术措施。 GB/T 12728 2006, 定义 2.6.74 3.8 污染源 带有孳生杂菌、病原菌、害虫及有毒物质的场所或物体。 GB/T 12728 2006, 定义 2.7.6 3.9 养菌 采菇后调控环境条件,使其利于菌丝调整生理代谢、吸收和积累养分、继续生长,以利下潮菇的发生。 GB/T 12728 2006, 定义 2.6.84 4 生产场所 4.1 选址 DB14/ T685 2
6、012 3 生产场 地 要求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平坦开旷、给水方便 ,生产场所 包括原料储备库、灭菌房、接种室、发菌室、出菇房。 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 NY 5358的规定 。 4.2 菇房 菇房可以是人 工调控的气候室, 也可以利 用闲置的房屋建造简易 菇棚。培养架要求宽 90 100 ,层间距 45 , 可 用木板或铁板、塑料板铺平,用来放置菌袋发菌和进行出菇管理。 5 生产原料 5.1 木屑 要选用阔叶树木屑,针叶树木屑不得超过 15%。 新鲜木屑最好先进行“堆制腐熟”,即将 木屑堆起来,撒水后盖上薄膜使之自然升温腐熟后再用。 木屑颗粒直径要求 0.3cm 0.5cm。 粗、细锯末搭配使用
7、。培养二级菌时可粗、细比例各半,培养三级种时,粗、细 比例为 4:6, 装袋 栽培时 粗细 比例为 3:7。 5.2 作物秸秆 棉 秸秆粉的粉碎粒度以小米粒大小的一半为宜。秸秆中以大豆秸、玉米芯的原料栽培效果好。秸秆粉与木屑、 籽壳搭配使用,效果更好,但要添加一定 量的米糠或麸皮 。 5.3 麦麸与米糠 必须选用新鲜的麦麸、米糠,不能有霉变。 5.4 原料 安全要求 应符合 NY 5099 的规定。 6 生产技术 6.1 生产季节 普通菇房 利用自然条件出菇 。春季栽培,气温回升到 0度时即可进行播种,加温保温发菌, 3月末 4月初完成发菌和生理成熟, 4月 6月出菇;秋季栽培,则应在 8月
8、9月播种, 10月以后进行出菇管理。控温菇房 播种时间可随时确定。 6.2 生产流程 6.2.1 培养料配方 常用培 养料配方 含水量为 60% 65%, 拌料用水应符合 GB 5749 的 规定, 石膏应 符合 NY/T 496 的 规定。 常用配方如下: a) 木屑培养料配方 , 木 屑 75%,麸皮 23%,蔗糖 1%,石膏 1%; b) 棉籽壳培养料配方 , 棉籽壳 88%,麸皮 10%,蔗糖 1%,石膏 1%; c) 玉米芯木屑培养料配方 , 玉米芯粉 68%,木屑 20%,麦麸或米糠 10%,石膏 1%,蔗糖 1%; d) 秸秆粉木屑培养料配方 , 大豆秸秆粉 35%,木屑 45%
9、,麸皮 15%,玉米面 5%。 6.2.2 培养料 处理 DB14/ T685 2012 4 6.2.2.1 拌料 将 原料 过筛 去除 杂物 ,如 木屑过筛,去除木块、 秸秆粉去除尖硬小棍 。 按 培养料 配方比例称量混合拌料, 把主料、麸皮和石膏充分混和 , 把蔗糖溶于水中,将糖水倒入料中,边加水边搅拌,使料与水混合均匀。培养料含水量为 60% 65%, pH值在 6.5 7.0之间。 堆放 20分钟再搅拌一次 备用 。 6.2.2.2 装袋 用装袋机或人工装料。 采用 高压 灭菌料袋时,使用聚丙烯袋;采用常压灭菌料袋时,使用聚乙烯袋。将料 装到所要求的高度后 (能够扎口为准 ),稍压实用
10、直径 1.5 的铁棍或木棍在料中央穿一透气孔洞,袋口用透气塑料盖封口或用一个直径 3 ,高 3 4 的塑料颈环套上,最后塞上棉塞。 料 袋应符合 GB 9688的 规定。 6.2.2.3 灭菌 用铁筐或耐热塑料箱装袋,然后放进灭菌锅内,进行灭菌。 采用高压灭 菌排净冷气后,在 0.12MPa/ 2压力下持续 1.5h;常压灭菌在 100条件下维持 8h以上。 6.2.3 接种 6.2.3.1 接种室消毒 采用紫外线、 电子消毒器(臭氧) 或气雾消毒剂 进行消毒 。 6.2.3.2 人员消毒 接种前 工作人员要穿白色工作服,将双手和用具用 75%酒精棉球擦拭消毒。 6.2.3.3 接种操作 将菌
11、种瓶放在接种架上,菌种瓶口正好处于 酒精灯火焰的上方,揭去菌种瓶封盖 物 ,接种操作时 2人配合进行, 1人 手托料袋,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的无菌区内拔 掉 棉塞;另 1人 用接种勺将表面老化菌丝 去掉,瓶内菌种挖成玉米粒大小的碎块,挖 一 勺菌种迅速送入袋口,重新塞上棉塞。直到接种完毕,操作人员方可离开接种室,中途不得进出无菌室。 菌种 生产 应符合 NY/T 528的 规定。 6.2.4 发菌 春季 栽培 , 将接种后的 菌袋 堆叠 3 5层,利用培养料自身温度和加温来提高养菌温度。 秋季栽培 ,菌袋分散在 培养架上 , 室温控制在 20 25。室内要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地面要干燥洁净, 以
12、 防 杂菌发生造成污染。 发菌期间, 定期检查发菌情况 ,发现污染菌袋及时消除。 6.2.5 出 菇管理 当菌袋表面出现淡黄色蜡质层,用手拍打后有嘭嘭 声 时表明 菌丝已经生理成熟,进入 出菇管理期。将具备出菇条件的菌袋去掉棉塞, 袋口向外翻,露出菌棒两端,立放或平 放 在出菇架上 ,再用塑料薄膜覆盖 菌棒两端 , 以 促进袋内菌丝转色形成蜡质层,蜡层完 全形成后,要将裸露菌棒两端 表面进行 搔菌处理, 即用 刀片 在菌棒两端面上 划痕 ,划痕 间隔为 3 ,深 0.5 2 。划面后, 向 菇房 地面 空间 喷水 ,保 持 菇房温度在 10 15, 空气湿度在 85 90 ; 同时 对菇房进行
13、经常性的通风换气 ,并 增加 菇房散射光 ,保证原基尽快形成和子实体的正常分化。 6.2.6 采收 DB14/ T685 2012 5 6.2.6.1 采收标准 滑菇从原基形成到成形期为 8d 10d, 一般 15d可完成 1个菇 潮 。在 菌盖 未 开伞、菌膜未破裂前采收 。 6.2.6.2 采收方法 采收时 要 将菇体全部采下,用手按住菇根部的菌料,捏住菇柄 左右旋转后 向上拔 出 即可。 6.2.6.3 采 后管理 采后要及时清理培养料表面,去掉老菌膜,清除残菌柄 ,停止浇水,关门闭窗以稍稍提高 菇房 培养温度 和湿度 ,使菌丝能积存更多养分,为下 潮 菇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采菇后 经
14、 5d 7d的菌丝自身养分积累 后,按出菇管理要求进行 下一 潮 菇 的管理。 7 病虫害防治 7.1 防治原则 预 防为主、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提倡使用生物防治 。 7.2 预防措施 选用高抗多抗、菌丝生长健壮、 种性纯正的菌种;选用优质、 无霉变的栽培材料,科学配料,彻底灭菌; 菇房(棚)门窗安装防虫网等 。 种菇前,进行菇房空间和表面消毒 , 密闭菇房, 用 甲醛 10 mL/m3、高锰酸钾 5g m3熏蒸消毒 48h; 也可用 硫磺 10g/m3、甲醛 10mL/m3和敌敌畏 2mL,加入适量木屑与药剂拌和,用火点燃后人立即离开,关门密闭 48h, 然后打开门窗通风
15、换气 , 还 可用 2%的甲醛或 3%克霉灵喷洒 菇房内壁及床架 进行消毒 。 栽培 过程中发现病虫害发生,对菇房定期消毒杀菌 ; 废弃料运至远离菇房的地方并销毁。 7.3 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7.3.1 虫害 防治 为 害滑菇 的主要虫害有 菇蝇类、蚊类、螨 类等有害生物 。 若 发现菇螨时,用 糖、醋、敌敌畏与炒黄的麦麸( 5: 1: 10: 48)制成的毒饵撒于菇床周围进行诱杀; 发现菇蚊 、菇蝇 时,用灯光 或糖、醋和敌敌畏混合液诱杀成虫,也可挂敌敌畏棉球 或 用 5%的蚊蝇净进行 熏蒸,还可在采菇后用 0.1%的鱼藤精或杀灭菊酯喷雾四壁; 若 发菌期发现蝇蛆,及时清除带虫培养基。 7.3.2 病害 防治 为 害滑菇的主要病原物有 青霉、曲霉和链孢霉 等 。 在配置培养料时 可 加入 0.1% 0.2%的多菌灵 或 百菌清 和 链霉素 ,以防病菌污染 ;菌袋破损 时 立即用透明胶带 粘补 ;料袋内发现病原物污染,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其扩散,病 菌菌落较少时,可用 75%的酒精或 10% 15%的甲醛注入污染部位,感病较重的,将料袋或菌块 带出菇房 深埋或烧毁。农药使用应符合 GB 4285、 GB/T 8321(所有部分)的相关规定。 8 生产 管理 档案 在生产过程中应建立生产技术档案,并记录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相关内容。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