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14 T 679-2012 《公路桥梁检测数据采集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230682       资源大小:921.23KB        全文页数:3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14 T 679-2012 《公路桥梁检测数据采集技术规程》.pdf

    1、 ICS 93.040 P00 DB14 山西省 地方标准 DB 14/T 679 2012 公路桥梁检测数据采集技术规程 2012 - 11- 26 发布 2012 - 12 - 26 实施 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 14/T 679 2012 I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一般规定 2 5 数据采集 4 6 常见病害数据采集要点 6 7 数据管理 . 11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梁桥构件编号示意图 . 12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桥梁数据采集工具及设备 . 13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桥梁基础数据采集记录表 . 15 附

    2、录 D(规范性附录) 桥梁检测主要采集 数据内容 . 23 附录 E(资料性附录) 桥梁检测数据采集记录表 . 31 DB 14/T 679 2012 II 前 言 本 标准 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 规则 起草 。 本 标准 由山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 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黄土地区公路建设与养护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本 标准主要起草人:张俊成、姬兵亮、傅卯生、郭茂泉 、曹蔚枝、谢 海龙、赵庆昌、宋茂林、王慧鑫、唐国彪等。 DB 14/T 679 2012 1 公路桥梁检测数据采集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 标准 规定了公路桥梁检测数据 采集 技术 的范

    3、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一般规定、数据采集、常见病害数据采集要点和数据管理 。 本 标准 适用于 山西省境内 公路桥梁 基础及检测数据采集 ,市政桥梁 可参照 执行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 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TG H11-2004 公路桥涵养护规范 JTG/T H21-2011 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JTG/T J21-2011 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空间数据 地理信息系统中桥梁

    4、单元的图形数据。 3.2 基础数据 描述桥梁基本属性状况的文字、图片和图纸、音频和视频数据。 3.3 检测数据 描述桥梁 表观缺损、材料性能、变形 变 位等 技术状况和养护情况的文字和图片数据。 3.4 经常检查 主要指对桥面设施、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及附属构造物的技术状况进行的检查。 DB 14/T 679 2012 2 3.5 定期检查 为评定桥梁使用功能、制定管理养护计划提供基本数据,对 桥梁主体结构及其附属构造物的技术状况进行的全面检查,它为桥梁养护管理系统搜集结构技术状况的动态数据。 3.6 特殊检查 特殊检查是查清桥梁病害原因、破损程度、承载能力、抗灾能力,确定桥梁技术状况的工作。

    5、其又分为专门检查和应急检查。 专门检查:根据经常检查和定期检查的结果,对需要进一步判明损坏原因缺损程度或使用能力的桥梁,针对病害进行专门的现场试验检测、验算分析等鉴定工作。 应急检查:当桥梁 受到灾害性损伤后, 为了查明破损状况,采取应急措施,组织恢复交通,对结构进行的详细检查和鉴定工作。 4 一般规定 4.1 桥梁管养部门可自行 组织本单位人员依照本规程进行桥梁 基础 和经常检查数据采集及数据库建设工作,对技术性要求较 高 的桥梁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数据采集工作应委托具有专门资质的单位实施 ,桥梁检测工作完成后,检测单位应及时提交桥梁检测、鉴定及检算报告。 4.2 桥梁检测单位应依照本规范进行

    6、桥梁基础数据信息及桥梁检测数据信息的采集工作,并依照其他相关规范进行桥梁技术状况评定工作,本规程 未明确或 提及的数据类型检测单位可依据其他相关规范进行数据采集工作。 4.3 在 公路 桥梁检测评定数据采集中鼓励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应有成熟的推广使用经验 ,以保证 采集 数据 的 准确性。 4.4 外业数据采集时应做好安全防范措施,严格按照国家相关安全 管理 规定 和条例 执行。 4.5 数据采集人员配备规定 4.5.1 基础 数据采集人员配备规定 基础数据采集时应有 两 人查阅档案或现场丈量, 一 人作记录;数据采集人员应有一定的桥梁专业技术知识,经数据采集技术培训

    7、。 4.5.2 桥梁检测数据采集人员配备规定 4.5.2.1 经常检查 应配备至少两名人员, 从事桥梁检测 工作 两年以上, 其中桥梁专业技术人员及辅助检查人员各 一 名 。数据采集人员应能准确的对各种桥梁缺损简单识别并进行初步评定。 4.5.2.2 定期检查 应配备至少四名人员, 从事桥梁检测工作三年以上 , 其中桥梁检测工程师及辅助检测人员各 两 名;数据采集人员应能准确的对各种桥梁缺损识别并进行桥梁技术状况评定。 4.5.2.3 特殊检查 DB 14/T 679 2012 3 应配备至少 四 名人员, 从事桥梁检测工作五年以上, 其中桥梁检测工程师及检测员各 两 名;数据采集人员应能准确

    8、的对各种桥梁缺损识别并进行桥梁技术状况评定,能熟练地操作各类检测仪器设备和了解其原理且能对 仪器 采集 的数据进行判别,能对各类桥梁制定桥梁检测方案,具备较强的桥梁检算分析能力,熟悉桥梁维护加固技术,能针对检测结果给出合理的桥梁管养建议。 4.5.2.4 应急检查 应配备至少 三 名人员, 从事桥梁检测工作三年以上, 其中 桥梁检测工程师 两 名 ;数据采集人员应能准确 地 对桥梁 遭受 各种灾害如地震、泥石流、碰撞 等 造成的 病害 进行识别和评定,并 能 初步给 出处置意见。 4.6 数据采集频率规定 4.6.1 基础 数据采集频率 公路桥梁应按照以下频率进行基础数据采集: a) 桥梁竣工

    9、后进行一次全面的桥梁基础数据采集及归档工作。 b) 应及时采集有变化的基础数据,桥梁构件及部件有增减时应及时记录其增减信息;桥梁基础数据有变更时应及时记录其变更信息。 4.6.2 桥梁检测信息采集频率 4.6.2.1 经常检查 每月 应 至少一次, 雨、雪、大风 等特殊天气 条件时 应 加强检查。 4.6.2.2 定期检查 公路桥梁应按照以下频率进行定期检 查: a) 新建桥梁交付使用前检查一次, 桥梁技术状况等级一二类时应至少每 三 年 一 次,三类时应至少每 两 年一次,四类以上时应进行特殊检查,必要时立即封闭桥梁。 b) 在经常检查中发现重要构件(部件)的缺损明显达到三、四、五类技术状况

    10、时,应立即安排一次定期检查。 4.6.2.3 特殊检查 公路桥梁应按照以下频率进行特殊检查: a) 对新建桥梁应按照座数抽取一定比例进行荷载试验,中小 桥梁抽取比例(座)不宜低于 20%且不应低于 1 座, 大桥抽取比例(座)不宜低于 50%且不应低于 1 座, 特大桥梁及异型桥梁 抽取比例为 100%。 b) 桥梁技术状况为三类及四类时的 桥梁、定期检查难以判明损坏原因及程度的桥梁、拟通过加固手段提高荷载等级的桥梁应进行专门检查,建议进行桥梁荷载试验。 c) 当桥梁遭受洪水、流冰、滑坡、地震、风灾、漂流物或船舶撞击,超重车辆通过或其他异常情况影响时,应进行应急检查,并根据受灾情况适当安排专门

    11、检查包括荷载试验等。 d) 条件许可时,特殊重要的桥梁可在正常使用期间周期性进行荷载试验。 4.7 桥梁构件编号规定 按照路线桩号增 大 方向,面向大里程方向按照以下规则进行编号,以“ L”及“ R”前缀区分左、右幅桥梁,如桥梁为单幅桥则编号省略“ L”及“ R”前缀。 DB 14/T 679 2012 4 4.7.1 梁桥构件编号规则 梁桥构件 编号 规则如下: a) 主梁 : 编号由两部分组成,即桥梁的“孔号” -“梁号”,按路线桩号增大方向,先孔号,再按由左至右的顺序对每一片梁进行编号 。 如 L3-2 表示左幅第三跨由左至右第 2 片梁。 b) 湿接缝及绞缝 :编号由两部分组成,即桥梁

    12、的“孔号” -“缝号”,按路线桩号增大方向,先孔号,再按由 左至右的顺序对每一 条湿接缝或绞缝进行编号。如 L3-2 表示左幅第三跨由左至右第 2 道湿接缝或绞缝。 c) 横隔板 :横隔板编号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桥梁“孔号”;第二部分为横隔板“道号” ,按照路线桩号增大方向编号 ;第三部分为“横隔板号”, 按 由左至右顺序对横隔板进行编号。如 L2-1-2 表示左幅桥第二跨第一道由左至右第 2 个横隔板。 d) 支座 :支座编号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桥梁“墩台号”;第二部分为前后支点区分,“ 0”表示小里程支点,“ 1”表示大里程支点;第三部分为“支座号”,按由左至右顺序对支座进行编号。

    13、如 L2-1-2 表示左幅桥 2#墩大里程 由左至右第 2 个 支座。 e) 桥墩、桥台及基础 :编号由两部分组成,即桥梁的“墩台号” -“墩柱号”,按路线桩号增大方向,先墩号,再按由左至右的顺序对每个墩柱进行编号 。 如 L3-2 表示左幅 3#墩由左至右第 2个墩柱。 f) 墩台帽( 盖)梁 :墩台帽 (盖 )梁的编号以墩台为基准,左幅桥 0#台上的帽梁编号为 L0,以此类推。 g) 伸缩缝 :分左、右幅桥梁 按路线桩号增大方向 进行编号 。 如左幅桥第一道伸缩缝编号为 L1,以此类推。 h) 桥面铺装 :分左、右幅桥梁 按路线桩号增大方向 以跨为单位编号 。 如左幅桥第一跨桥面铺装编号为

    14、 L1,以此类推。 i) 翼墙 :小里程桥台左侧 -L0, 小里程桥台右侧 -R0; 大里程桥台左侧 -L1, 大里程桥台右侧 -R1。 j) 护坡 :小里程桥台左侧 -L0, 小里程桥台右侧 -R0; 大里程桥台左侧 -L1, 大里程桥台右侧 -R1。 梁桥构件编号规则见附录 A 图 A.1 图示 。 4.7.2 对于拱桥、斜拉桥及其他异型复杂桥梁宜按照设计图纸对构件统一编号,并绘出编号示意图,编号应容易理解和被桥梁检查工作者掌握, 每次桥梁检查时应参照 编号 示意图进行检查工作,以 保证 统一性。 5 数据采集 5.1 桥梁数据采集常用的 工具及 设备 桥梁数据采集常用的工具及设备 ( 主

    15、要包括数据采集用 的 工具及设备 、 辅助 数据采集的机具和机械设备 ) 详见附录 B表 B.1 B.4。 5.2 桥梁基础数据采集 桥梁基础数据 主要包括 描述桥梁基本属性状况的文字、图片和图纸、报告、音频和视频等数据。 桥梁 基础 数据采集采用室内查阅桥梁档案资料与野外实地量测采集相结合 的方法进行。对于档案资料缺损或数据不确定的桥梁,采集人员应尽可能弥补丢失数据,必要时应到现场实地勘测和核实或找知情人了解情况。 附录 C表 C给出了桥梁基础数据采集的记录表样式和填写格式要求以供在桥梁基础数据 采集时参考使用。 DB 14/T 679 2012 5 5.2.1 文字数据包括桥梁的基本资料信

    16、息数据、桥梁结 构信息数据、桥梁大修及改建信息数据、桥梁超重车过桥信息数据和事故数据等 比较详细的数据信息的文字性描述。 5.2.2 报告、图片和图纸数据包括桥梁 施工过程中及运营中的各种 技术 报告、图片以及规划、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的图纸等。 5.2.3 音频和视频数据包括描述桥梁 状况以及记录 桥梁 规划、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情况的 影像 资料 ,还包括桥梁 在运营过程中出现 异常状况(如事故)时摄录的各种影像资料等。 5.3 桥梁 检测 数据 采集 桥梁检测 数据包括描述桥梁技术状况和养护的文字、图片、视频等数据 。 检测 数据信息可通过桥梁各种不同 方式 的检查获得,为桥梁技术状况评

    17、定提供必要信息数据。 5.3.1 经常检查 经常检查主要利用目视的方式对整座桥梁做全面性的检查, 桥梁经常检查主要检测内容及数据要求见附录 D表 D.1所示 ,数据采集 记录 表格样式见附录 E表 E.1。 经常检查主要工作有: a) 现场填写桥梁基本数据,现场填写“桥梁经常检查记录 表”(附录 E 表 E.1),登记桥梁缺损类型、缺损程度 。 b) 现场 估计或测量缺损范围及养护工作量, 并提出相应的管养措施 。 c) 检查过程中 宜 对重要部位、破裂部位、缺陷或异常现象部位进行拍摄照片,以对桥梁的状况做定性评判 。 d) 经常检查中 如 发现桥梁重要 构件( 部件 ) 存在明显缺损时,应及

    18、时向上级报告以便安排进一步检查。 5.3.2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以目测结合仪器观测进行,应 接近各 构件 仔细检查其缺损情况, 桥梁定期检查主要检测内容及数据要求见附录 D表 D.2,数据采集 记录 表格样式见附录 E表 E.2。 定期检查的主要工作有 : a) 现场填写或校核桥梁基本数 据,摄录桥梁 病害 部位影像数据 。 b) 现场填写“桥梁 定期 检查记录表”,记录各 构件病害 状况并做出技术状况评分 。 c) 现场判断 病害 原因,初步确定维修范围和方案 。 d) 对难以判断 病害 原因和程度的 构件 (部件) ,提出特殊检查的要求 。 e) 对损坏严重、危及安全运行的桥梁,提出交通管

    19、制建议 。 f) 根据桥梁技术状况,确定下次检查时间。 5.3.3 特殊检查 5.3.3.1 应急检查 当桥梁遭遇洪水、流冰、滑坡及泥石流、地震、风振、雪灾、交通事故,漂流物、船舶或其他物体撞击, 或 因超重车辆通过、火灾 及其他异常情况影响造成 比较严重的损害时, 应 对结构进行 详细检查和鉴定工作。各种灾 害致损条件下应急检查的主要内容见附录 D表 D.3所示, 数据 采集 记录 表格样式见附录E表 E.3 E.5。 应急检查的主要工作有: a) 现场填写桥梁基本数据,现场填写“桥梁 应急 检查记录表” (附录 E 表 E.3 E.5), 登记 桥梁 病害 类型、 病害 程度 。 b) 检

    20、查过程中 宜 对重要部位、破裂部位、缺陷或异常现象部位进行拍摄照片 。 DB 14/T 679 2012 6 c) 根据检查情况对桥梁技术状况做初步评价, 初步 给出管养建议 和处置 措施 , 如 发现桥梁重要 构件存在明显 病害 时,应及时向上级报告以便安排专门检查。 5.3.3.2 专门检查 专门 检查应根据桥梁 病害 状况和性质,采用仪器设备对桥梁的 表观 缺陷 、 材料性能、构件变形及 变位等进行现场量测和测试、荷载试验及其他辅助试验,针对桥梁现状进行检算分析。 专门 检查的主要工作有 : a) 充分收集资料,包括设计资料、竣工图、材料试验报告、施工记录、历次桥梁定期检查报告和特殊检查

    21、报告、以及历次维修资料 , 原资料如有不全或有疑问时可现场测绘构件尺寸,测试构件材料组成及性能,勘察水文地质情况等 。 b) 根据需要对 桥梁结构进行 表观 缺陷 检测、 变形及 变位检测、 材料性能检测、动静载试验和结构检算等对 桥梁结构材料缺损状况、承载能力及抗灾能力作出鉴定, 各相应检测项目和工作 应按照国家及行业有关标准和技 术规范进行 。 c) 检测工作完成后应及时出具报告,评价桥梁技术状况,详细分析桥梁 病害 程度及原因,并提出维修加固和交通管制的建议。 6 常见病害 数据采集 要点 6.1 表观 缺陷 6.1.1 仪器及设备 表 1给出了表观缺陷检测常用的工具、设备清单及性能要求

    22、。 表 1 表观缺陷检测常用的工具、设备清单及性能要求 工具类型 工具名称 用途 性能要求 观察工具 望远镜、放大镜 用于远观和微观桥梁病害 便于携带,满足野外使用要求 量测工具 钢 卷尺 、钢板尺 用于量测确定病害的位置及病害区域范围 精度 1mm,刻度标识清晰,结实耐用,满足野外使用要求 游 标卡尺 用于量测缺陷的深度 精度 0.02mm,表面 整洁 量角器 量测支座倾斜角度 精度 1,满足现场使用要求 塞尺 用于量测裂缝宽度 精度 0.02mm,表面整洁 裂缝 观测仪 用于量测裂缝宽度 精度 0.01mm 辅助工具 铁锤子、凿子 等 用于辅助探测缺陷位置及范围 满足现场使用要求 摄录设备

    23、 数码相机 用 于 对缺陷的图像记录 满足 现场 使用要求 6.1.2 检测要点 6.1.2.1 蜂窝、麻面 按照以下要点对混凝土构件 蜂窝、麻面 病害进行检测: a) 肉眼观察并记录病害 的 出现构件、部位、程度等信息要素, 并 拍照记录。 b) 用 钢 卷尺等尺量 工具量测并记录 病害区域的位置、面积 等信息 ,可近似以直角三角形、矩形和圆形等对缺陷面积进行测量 ,面积精确到平方厘米 。 c) 分类统计、汇总 各 构件 病害 情况 信息, 便于 技术状况评定和维修 处理。 DB 14/T 679 2012 7 6.1.2.2 剥落、掉角 按照以下要点对混凝土构件剥落、掉角病害进行检测: a

    24、) 肉眼观察并记录 病害 出现构件、部位、程度等信息 , 并 拍照记录。 b) 用 钢 卷尺等尺量工具量测记录 病害位置 、面积 等信息 , 可近似以直角三角形、矩形和圆形等对缺陷面积进行测量, 面积精确到平方厘米, 用游标卡尺量测缺陷深度信息 ,深度精确到 1 毫米 。 c) 对出现露筋的严重剥落病害,应量测记录露筋 出 现部位、钢筋类型、 直径、根数、长度和锈蚀程度 ,若钢筋有 严重的 锈蚀脱皮现象,应采用砂纸等将锈蚀层打磨干净然后用游标卡尺 量测钢筋直径 变化情况 。 d) 应分类统计、汇总 各 构件 病害 情况信息, 便于技术状况评定和维修处理。 6.1.2.3 孔洞、空洞 按照以下要

    25、点对构件孔洞、空洞病害进行检测: a) 肉眼观察并记录 病害 出现构件、部位、程度等信息要素, 并 拍照记录 , 用铁锤敲击法进一步简易探测空洞范围,必要时凿开检查 。 b) 用 钢卷尺 等尺量工具量测记录 病害位置 、面积,可近似以直角三角形、矩形和圆形等对缺陷面积进行测量, 面积精确到平方厘米, 用游标卡尺量测缺陷深 度信息 ,深度精确到 1 毫米 。 c) 对出现露筋的严重空洞病害,应量测记录露筋出现部位、钢筋类型、直径、根数、长度和锈蚀程度,若钢筋有严重的锈蚀脱皮现象,应采用砂纸等将锈蚀层打磨干净然后用游标卡尺量测钢筋直径 变化情况 。 d) 应分类统计、汇总 各 构件 病害情况信息,

    26、 便于技术状况评定和维修处理。 6.1.2.4 裂缝 按照以下要点对构件出现的裂缝进行检测: a) 肉眼配合放大镜观察并记录裂缝出现构件、部位、走向、裂缝性质、开裂程度等信息要素 ,并拍照记录。 b) 用 钢卷尺等尺量工具量测 并记录裂缝 的 起始位置、长度、间距 及网裂的面积 等信息,起始位置量测 精确到 0.1m, 长度及 间距量测 精确到 0.01m, 并在构件表面标识 出裂缝起始位置 、宽度 及检查日期等信息,便于 长期 观察裂缝开裂发展趋势 。 c) 用塞尺、 裂缝观测仪 等裂缝宽度测量设备量测 裂缝宽度 , 应 选 取宽度较大的三处 进行量测 , 取最大开裂宽度 , 裂缝宽度量测

    27、精确到 0.01mm。 d) 分类统计、汇总 各 构件 病害信息, 便于技术状况评定和维修处理。 e) 必要时应绘制裂缝示意图, 图示 出裂缝分布情况、位置、长度、走向、开裂宽度等信息。 6.1.2.5 磨损、冲蚀 按照以下要点对桥梁下部结构出现的磨损、冲蚀病害进行检测: a) 观察并记录桥梁墩台及基础的磨损、粗骨料外露 、混凝土剥落、露筋、缩颈等现象,描述 病害位置、 程度 等信息 , 并 拍照记录。 b) 用 钢 卷尺等尺量工具量测 病害 的 位置、 面积等信息, 可近似以直角三角形、矩形和圆形等对面积进行测量 , 面积量测数据精确到平方厘米, c) 分类统计、汇总 各 构件 病害 信息

    28、, 便于技术状况评定和维修处理。 6.1.2.6 圬工砌体缺陷 DB 14/T 679 2012 8 肉眼或借助望远镜观察砌体是否出现灰缝脱落、破损、剥落、松动、变形等病害,记录病害出现构件、部位和发展程度,测量或估计获得缺陷面积,对严重的 病害 进行拍照记录。分类统计、汇总 各构件缺陷信息 等便于 技术状况评定和维修 处理。 6.1.2.7 桥面铺装缺陷 观察桥面铺 装是否有 变形 、泛油、破损、裂缝等病害,对严重的病害应拍照记录。分类记录病害出现位置、程度,测量病害面积、高度和深度等信息。分类统计、汇总 各 跨桥面铺装 病害 信息以便于 技术状况评定和维修 处理。 对变形、破损及裂缝等常见

    29、铺装缺陷的检测要点如下: a) 变形 :观察铺装层是否有波浪拥包、局部高低不平和出现车辙等变形现象,用 钢 卷尺等尺量工具量测出现变形的面积,面积量测数据精确到平方厘米,可近似以直角三角形、矩形和圆形等对 变形 面积进行测量; 用水准仪量测变形高处和低处的高差,精确到 1mm。 b) 破损 :观察铺装层是否有局部松散、露骨、坑槽 等破损现象,用 钢 卷尺等尺量工具量测破损的面积 ,面积量测数据精确到平方厘米,可近似以直角三角形、矩形和圆形等对破损面积进行测量。 c) 裂缝 :观察铺装层是否有龟裂 、碎裂、纵横向开裂现象,用塞尺量测开裂宽度,精确到 0.1mm,用卷尺量测裂缝长度,精确到 0.0

    30、1m。 6.1.2.8 伸缩缝缺陷 观察伸缩缝是否有破损、锚固区缺陷和失效等现象, 并 拍照记录。记录伸缩缝编号、缺陷类型及程度,应分类统计、汇总便于技术状况评定和维修处理。对伸缩缝破损、锚固区缺陷和失效等伸缩缝常见病害的检测要点如下: a) 破损 :观察伸缩缝表面是否有坑槽、碎裂现象,用 钢 卷尺量测面积,精确到平方厘米;观察橡胶条是否老化、破裂和脱落现象,用 钢 卷尺量测其长度,精确到 0.01m。 b) 锚固区缺陷 :观察伸缩缝锚固件是否松动 、缺失, 锚固螺栓是否有松动、剪切、松脱现象 ,统计其数量。 c) 失效 :观察伸缩缝槽口是否堵塞、卡死,伸缩缝是否伸缩异常或不能自由变形 。 6

    31、.1.2.9 支座缺陷 观察支座是否有错位、 剪切 、脱空、开裂、变形、卡死、丧失功能 、缺失 等现象, 并 拍照记录。 记录 支座编号 、缺陷 类型及 程度 , 并 应 分类统计 、汇总便于技术状况评定和维修处理 。 对 错位、倾斜、脱空和开裂 等支座典型 病害的检测要点如下: a) 错位 :观察支座 是否有错位、移位现象,用钢卷尺等尺量工具量测移位及错位距离,精确到 1mm,计算错位距离占支座相应边长的百分比。 b) 剪切 :观察支座在桥梁横向及纵向两个方向是否有倾斜 现象,用量角器量测倾斜角度,精确到1 度。 c) 脱空 :观察支座 是否和垫石及主梁有脱空现象,用卷尺等尺量工具量测最大脱

    32、空间隙的高度,精确到 1mm, 量测 计算 脱空面积占支座底面积的百分比。 d) 开裂 :观察支座是否有老化、变形和开裂等现象,用塞尺量测开裂宽度,精确到 0.1mm,用卷尺量测开裂长度,精确到 1mm,计算开裂长度占支座相应边长的百分比。 6.2 材料性能 6.2.1 仪器设备 DB 14/T 679 2012 9 表 2给出了材料性能检测常用的工具设备清单及性能要求。 表 2 材料性能检测常用工具设备清单及性能要求 工具名称 用途 性能要求 钢筋直径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仪 钢筋位置、直径及保护层厚度检测仪 精度 1mm; 工作温度 -10 50 钢筋锈蚀检测仪 锈蚀电位水平检测 测量精度

    33、 1mV; 工作温度 -10 50 砼电阻率检测仪 砼电阻率检测 精 度 1 k cm 回弹仪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经过检定和钢毡率定 混凝土超声波测量仪 回弹超声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精度 0.1 s; 工作温度 -10 50 压力机 取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满足试验要求 酚酞 酒精试剂 用于检测混凝土碳化状况 1%的酚酞酒精溶液 取芯机 钻取混凝土芯样 轻便、结实耐用、易于操作 电锤、凿子等辅助工具 辅助测试工具 轻便、结实耐用 6.2.2 检测要点 6.2.2.1 钢筋锈蚀 按照以下要点对钢筋混凝土构件出现的钢筋锈蚀病害进行检测: a) 观察记录混凝土构件表面是否有锈迹,混凝土是否锈胀开

    34、裂、剥落,钢筋锈蚀情况,对典型的钢筋锈蚀病害应拍照记录。 b) 对锈蚀起皮的钢筋用砂纸打磨 干净 然后用游标卡尺测量钢筋锈蚀直径变化情况。 c) 依需要对混凝土桥梁主要构件及受力 部位设置测区用钢筋锈蚀检测仪测试记录钢筋锈蚀电位水平,每个测区测点数不宜少于 20 个,检测方法宜采用半电池电位法。 d) 对钢筋锈蚀电位评定标度为 3、 4、 5 的主要构件或受力部位,应进行混凝土电阻率测量,测区数量不宜低于 30 个,宜采用四电极法用砼电阻率测试仪测量。 6.2.2.2 混凝土碳化 按照以下要点对混凝土碳化水平进行检测: a) 对钢筋锈蚀电位评定标度为 3、 4、 5 的主要构件或受力部位,在进

    35、行混凝土强度回弹检测时应进行混凝土碳化状况检测,测区数量不低于 3 个和不少于混凝土回弹强度测区数的 30%。 b) 混凝土碳化状况检测采用酒精酚酞溶液指示 剂反应法测试,具体检测方法见 JGJ/T 23-2011中相关内容。 注意事项:钻孔后必须用皮老虎吹 净 孔内混凝土碎屑,为避免混凝土内部未碳化粉末污染已碳化部分造成检测困难,可采用对同一孔多次钻进试测法进行检测。 6.2.2.3 材料强度 按照以下要点对桥梁构件材料强度进行检测: a) 对于运营中桥梁检测构件混凝土强度一般应采用回弹法、超声回弹法等无损检测方法进行检测,钢材强度一般可依据设计及施工等有关资料确定。 b) 确有必要时,应选

    36、择主要受力构件的 次要 受力部位或次要受力构件上取芯、截取钢材试件,并应采取措施保证结构安全, 取样 后应及时进 行修复加固处理;试件取得后应按照相关规范规定的方法进行加工和试验。 DB 14/T 679 2012 10 6.2.2.4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按照以下要点对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进行检测: a)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应包括钢筋位置、保护层厚度测量,对缺失资料的和有疑问的桥梁应包括钢筋直径测量。 b)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主要部位有:主要构件和主要受力部位;钢筋锈蚀电位检测表明钢筋可能存在锈蚀的部位;发生钢筋锈蚀胀裂的部位;布置混凝土碳化测区的部位。 c) 采用钢筋直径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

    37、测仪检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可局部破损进行校验修正检测结果。 6.3 变形及变位 6.3.1 仪器及设备要求 表 3给出了结 构变形及变位检测常用的工具设备清单及性能要求。 表 3 变形及变位检测仪器设备及性能要求 工具名称 用途 性能要求 精密电子水准仪 高程测量,用于挠度及沉降测量 测量精度 0.1mm; 工作温度 -10 50 全站仪 空间位置测量,用于挠度及结构变位测量 测角精度 1以内,测距精度 1mm; 工作温度 -10 50 其他辅助工具 辅助测量 6.3.2 检测要点 6.3.2.1 变形及 变位 按照以下要点对桥梁构件的变形及变位进行检测: a) 观测构件并记录是否有明显移位、

    38、横移、倾斜、变形现象及程度,构件是否存在失稳现象,结构是否有振动、摇 晃或异响。 b) 对设有永久观测点的桥梁构件可通过测量永久观测点空间坐标的变化情况分析其变位;对没有永久观测点的桥梁可采用几何测量、垂线测量、距离测量等间接方法,或测量桥跨结构几何形态参数的变化推定其变位。 6.3.2.2 跨中挠度 按照以下要点对跨中挠度进行检测: a) 桥梁竣工后在桥梁上每跨八分点安装永久观测点,测得观测点绝对标高,大跨径桥梁定期、普通桥梁在必要时对永久观测点进行测试以确知高程,同竣工时标高对比获得桥梁跨中挠度。 b) 无永久观测点的桥梁跨中挠度检测重点应放在观测上,观测结构在跨中附近区域是否有较多超限受

    39、力裂缝,结构是否 存在异常变形、摇晃和声响,如有异常应充分重视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6.3.2.3 沉降 按照以下要点对桥梁下部结构沉降进行检测: a) 观察记录护坡、桥台、桥墩出现的下沉、倾斜、滑动、位移、地表鼓起等现象和程度。 b) 用精密水准仪测量下沉值,用全站仪测量桥墩倾斜值,对严重的病害应拍照记录。 DB 14/T 679 2012 11 6.3.2.4 桥头跳车 按照以下要点对桥头跳车病害进行检测: a) 观察记录桥头、台背是否有沉降现象,伸缩缝是否破坏、车辆通行是否平顺和有跳起现象。 b) 用卷尺测量沉陷区域及面积,用水准仪测量最大沉陷深度,也可用塔尺配合钢板尺简易测量最大沉

    40、陷深度。 7 数据管理 7.1 数据整 理 数据采集工作完成后应按照以下要求对数据进行整理: a) 桥梁基础数据应填写完善桥梁基本状况卡片,有电子化管理要求的应及时录入数据库。 b) 桥梁检测数据应及时按照相关规范的要求对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分析和处理,并编写报告。 c) 宜采用图表、回归分析等多种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以增加分析结果的直观性和科学性。 7.2 数据存储与更新 7.2.1 空间数据应采用 *.shp 地理信息系统文件格式存储,基础数据及检测数据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存储 : a) 文字数据应采用常用的数据库文件格式和纸质文档并行存储。 b) 图片和图纸数据的相关信息应采用常用的数据

    41、库文件 格式和纸质文档并行存储,纸质图片和图纸复印归档应按原图 1 1 进行复印,纸质图片和图纸扫描存储或电子文档复制存储应采用*.jpg 图片文件格式和 *.dwg 工程图文件格式存储。 c) 音频和视频数据应采用 *.mp3 音频文件格式和 *.avi 视频文件等常见格式存储。 7.2.2 有变化的数据应实时更新,检测数据应在数据采集完成后的 1 个月内完成其数据更新。 7.3 行业管理部门应于每年 12 月数据更新完成后对当年的所有数据进行硬盘或光盘备份。 DB 14/T 679 2012 12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梁桥构件编号示意图 图 A.1规定了梁桥构件的编号规则。

    42、 图 A.1 梁桥构件编号示意 图 伸缩缝编号R2 L2L1R1伸缩缝编号R1-2R1-1L1-2L1-1L1-1-2 L1-1-1L1-0-3L1-0-2L1-0-1R1-0-3R1-0-2R1-0-1R1-1-3R1-1-2R1-1-1L1-1-3L1-1-2L1-1-1L2-2L2-1L2-1-1L2-1-2L2-0-1L2-0-2L2-0-3L2-1L2-2L2-3左幅桥L1-3L1-2L1-1L0-1-3L0-1-2L0-1-1梁编号支座编号支座编号R0-1-3R0-1-2R0-1-1R1-3R1-2R1-1湿接缝编号横隔板编号R1-1-1R1-1-2右幅桥R2-1-2 R2-1-1

    43、横隔板编号R2-2R2-1湿接缝编号R2-1R2-2R2-3R2-0-1R2-0-2R2-0-3支座编号支座编号里程桩号增大方向第二跨第一跨2#墩1#墩0#台梁编号DB 14/T 679 2012 13 附 录 B ( 资料 性附录) 桥梁数据采集工具及设备 表 B.1给出 了桥梁现场检测必备的工具及设备 。 表 B.1 桥梁现场检测必备工具及设备 工具类型 工具清单 清洁用工具 长柄扫帚、钢刷、刮刀、平头起子、铲子、皮老虎等。 检测工具 小刀、敲击 榔头 、铅垂及测绳、工具皮带附袋子、其他。 协助目视工具 高倍望远镜、强光手电筒、放大镜、检测镜子、染色渗透液等。 量测工具 钢卷尺、大号量角器

    44、、木折尺、卡尺、塞尺、刻度放大镜或裂缝观测仪、水平尺、温度计、湿度计等。 记录及标示工具 文件记录工具、检测表格、现场记事本 、三角板、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喷漆、粉笔及标示器、中心打孔器、彩色油漆等。 安全设备 反光衣、隔离墩等。 其他工具 根据现场需要配备 。 表 B.2给出 了桥 梁定期检查需要的协助检测机具及机械设备。 表 B.2 桥梁检测需要配备的协助检测机具及机械设备 工具类型 工具清单 攀爬工具 铝合金折叠梯子等。 大型设备 桥梁悬挂式工作架、轻型悬臂式工作架、简易桥梁悬吊检查架、拼装式悬吊检查架、市政路灯车、 悬臂式桥梁检测车、桁架自动行走式桥梁检测车等,其他新型设备等。 表

    45、B.3给出 了桥梁定期检查需要额外配 备的工具及设备。 表 B.3 桥梁定期检查需配备的工具及设备 工具类型 工具清单 测量仪器 精密经纬仪、精密水准仪、电子测距仪、全站仪、测量花杆等、倾斜度量测杆、游标卡尺等。 量测仪器 索力仪及其他可能用到的量测仪器 。 DB 14/T 679 2012 14 表 B.4给出 了桥梁特殊检查需要额外配备的工具及设备。 表 B.4 桥梁特殊检查需配备的工具及设备 工具和设备类型 工具和设备清单 必备工具 角磨机,钢筋切割机,混凝土切割机、冲击钻及配套钻头、发电机及电缆、稳压器或 UPS 等。 荷载试验 应变量测 振弦式传感器、表面应变 仪、电阻丝应变计、半导

    46、体应变计、手持应变仪、刻痕应变仪、静态应变仪、应变仪平衡箱、压力传感器,千分表测应变系统,其他设备等。 挠度及变位量测 磁性表座、百分表(机械式、机电式)、千分表、各类电学光学位移传感器、钢丝挠度计、连通管挠度测试系统、倾角仪、精密水准仪、全站仪、依据实际情况配备近景摄影测量系统和激光测量系统;转角量测仪器如水准式倾角仪、各类电学倾角传感器;其他新型的设备。 测力仪器 机械式拉压力计、液压千斤顶、各类电学力传感器等。 温度 普通温度计、热电偶、热敏电阻、其他电学的温度传感器 等。 动态测试 动态应变测试仪、智能信号采集处理分析仪、多功能滤波放大器、水平拾振器、垂直拾振器、动态挠度传感器、索力仪

    47、、其他新型动态测试设备。 其他 砂纸、 胶水 、钢丝及其他需要准备的耗材。 桥梁结构材料缺损状况检测仪器 回弹仪、酒精酚酞试剂、电位测试仪器、钢筋间距及保护层厚度测试仪、超声波检测仪、钻芯机、压力机、半电池电位测量装置、氯离子检测装置、砼电阻率测试仪、钢材探伤仪等。 应急检查或抗灾能力评估 视需要检测的项目综合确定。 DB 14/T 679 2012 15 B B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桥梁基础数据采集记录表 表 C.1规定 了桥梁管理信息数据采集记录表样式及填写内容要求。 表 C.1 桥梁管理信息数据采集记录表 桥梁名称: 所在路名: 所在地名: 项 目 描 述 桥梁代码 桥梁管理部门

    48、按照统一规则编号,保证桥梁编号唯一性。 桥梁名称 以现有名称填写,无名桥由管理部门根据所在地或河流名称等惯例命名。 所在路名 以路线起讫点所在地点中间加“ -”组成,也可取第一个字表示。 桥位桩号 桥梁类型 梁桥、拱桥、悬索桥、斜拉桥、组合体系、其他 。 桥梁性质 永久性、半永久性、临时性、其他。 桥梁分类 特大桥、大桥、中桥、小桥。 桥梁用途 公路桥、公铁两用、市政桥梁、人行桥、闸坝桥、信道、其他。 桥梁等级 最近一次桥梁评定等级,一到五类桥。 跨越地物类型 河流(运河、湖泊)、跨海、沟壑、管道、道路、铁路、水渠、其他地物。 跨越地物名称 桥梁附属设施类型 电缆及通信光缆、饮水管道、输油气管

    49、道、其他。 桥梁所在地 经纬度 Gps 坐标 桥梁管理部门及联系方式 调查人员: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DB 14/T 679 2012 16 表 C.2规定 了桥梁总体信息数据采集记录表样式及填写内容要求。 表 C.2 桥梁总体信息数据采集记录表 桥梁名称: 所在路名: 所在地名: 信息类型 项 目 描 述 桥梁 所属 道路 信息 数据 道路名称 按国标 GB917.2 规定,以路线起讫点所在地点中间加“ -”组成,也可取第一个字表示 。 道路编号 用 4 位码表示该编号 。 道路等级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等外路 。 路线长度 单位:公里 。 起点 -终点 交通流量 辆 /天 。 设计时速 Km/小时 。 收费情况 收费公路,不收费公路 。 桥梁 构造 设计 信息 数据 桥梁总长 单位: m。 跨数 跨径组合 桥跨组合表达式按道路前进方向(小桩号到大桩号)排列。相同跨径以“孔数 *跨径”表示;不同跨径之间用“ +”号连接 。 最大跨径 单位: m


    注意事项

    本文(DB14 T 679-2012 《公路桥梁检测数据采集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bonesoil32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