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14 T 569-2010 《红脂大小蠹综合管理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230652       资源大小:365.02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14 T 569-2010 《红脂大小蠹综合管理技术规程》.pdf

    1、 ICS 65.020.01 B 16 DB14 山西省 地方标准 DB 14/ T569 2010 红脂大小蠹综合管理技术规程 2010 - 09 - 10 发布 2010 - 10 - 01 实施 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4/ T569 2010 I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虫情监测调查 2 5 预测预报 3 6 防控对策 4 7 防治措施 5 8 防治效果检查 7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红脂大小蠹发生期距 9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红脂大小蠹各虫态发生期与物候关系 . 10 DB14/ T569 2010 II 前

    2、言 本 标准 由山西省林业厅提 出并归口。 本 标准 由山西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起草。 本 标准 主要起草人:苗振旺、吴旭东、周维民、霍履远、王晓俪、梁丽珺、张连友、高晋华 。 本 标准 由山西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负责解释。 DB14/ T569 2010 1 红脂大小蠹综合管理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 标准 规定了红脂大小蠹 (Dendroctonus valens LeConte)的 术语和定义、 虫情 监测 调查、预测预报、防 控 对策、 防治 措施及防治效果检查。 本 标准 适用于山西省行政区域内对红脂大小蠹的综合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3、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LY/T 1681-2006 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 术 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标准。 3.1 植物检疫 通过法律、行政和技术的手段,防止危险性植物病、虫、杂草和其他有害生物的人为传播,保障农林业的安全,促进贸易发展的措施 。 3.2 综合管理 在保护环境前提下,重视森林的自然控制作用,对有害生物的一种管理系统,即应用生态系统、有害生物种群动态、遗传学和林业经济学的知识,制定一个规划,有机配合各种手段,调控 有害生物种群低于经济阈值而存在。 3.3

    4、标准地 调查虫害发生情况和防治效果, 根据人为判断选出期望代表预定总体的典型地块。分为临时性和永久性两种,前者只实测调查一次,后者则用于长期、定期观测调查。 3.4 凝脂 DB14/ T569 2010 2 凝固的油脂。本规程特指红脂大小蠹侵染树木后,虫道内的虫粪、木屑随松脂从侵入孔处溢出形成红褐色、灰白色漏斗状凝结物。 3.5 有效积温 生物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从外界摄取一定的热量,而完成其生长发育所需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即为有效积温。 4 虫情监测调查 4.1 定期普查 4.1.1 在松树栽植地的生态林、用材林,重点是风景名胜区、疫情发 生区及毗邻地区、曾调入染疫原木、活体大树、带皮伐桩

    5、的城镇、工矿企业、交通干线附近、贮木场(点)、集贸市场,以自然 分 界线为单位进行踏查。踏查以油松林为主,同时 调查 白皮松、华山松、樟子松等其他松 科 树种组成的林分 。重点 是 枯死树或针叶发黄的树 , 调查林分边缘 50m范围、火烧迹地、当年抚育砍伐地伐木、伐桩及周边树木。 4.1.2 调查树干上有无红脂大小蠹侵入孔、羽化孔 、 凝脂 , 树干基部 地面是否 有 分化 脱落的红褐色或灰白色凝脂碎沫。 4.1.3 用解剖工具撬开树干或树根部位的树皮,查看皮层内是否有 红脂大小蠹 蛀食的坑道痕迹 或 取食韧皮部后留在坑道内的红 褐色细粒状虫粪和木屑。 4.1.4 确认疫情 后 ,应设标准地

    6、(或样方 )做详细调查。 4.1.5 普查时间:每年秋季。 4.2 信息素 监 测 每年 4月上旬 8月 下旬 , 成虫扬飞期内, 在疫情发生区及毗邻地区 的 松林边缘悬挂红脂大小蠹引诱剂诱捕器,一般每 1km挂 1个,观察能否诱到红脂大小蠹成虫,据此判断是否有红脂大小蠹疫情发生。 4.3 标准地调查 4.3.1 以小班为单位设立标准地, 30hm2以下 (含 30hm2)设 1块, 30hm2以上每增加 10hm2增设 1块。 4.3.2 每块标准地面积 0.2hm2。 4.3.3 采取平行线法或对角线取样法,抽取样树 30株,进行危害程度分级调查。 4.4 危害程度分级 标准 . 按 LY

    7、/T 1681-2006执行 , 见表 1。 表 1 红脂大小蠹危害程度 分级标准 分级标准 轻 中 重 被害株率 P P 5% 5% P 15% P 15% DB14/ T569 2010 3 5 预测预报 5.1 发生期预测 5.1.1 期距法 根据红脂大小蠹林间各虫态的发育进度调查和期距,预测各虫态的发生期。各虫态的发生期距见附录 A。 5.1.2 有效积温法 根据 红脂大小蠹 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和当地近期的平均气温预测值,按公式 ( 1) 预测下一虫态的发生期。 . (1) 式中: N 发育 历期; K 有效积温; T 日 平均温度; C 发育起点温度 。 5.1.2.1

    8、成虫发生期预测 用红脂大小蠹蛹期有效积温预测成虫出孔期,需系统调查红脂大小蠹的化蛹进度,当查明红脂大小蠹林间化蛹始盛期和高峰期的临界值时,根据当地气象预报和历年的气象资料,得出后一个月的日平均温度,然后 按 式 ( 2) 计算发育历期: N 32.1267.114T . (2) 式中: N 发育历期; T 日平均温 度。 红脂大小蠹羽化出孔期为:发育历期 N加 10d 15d。 5.1.2.2 初孵幼虫发生期预测 用红脂大小蠹的有效积温预测初孵幼虫的发生期,需进行林间调查。当查明产卵的始盛期、高峰期的临界值时,根据当地气象资料,得出后一个月的日平均温度,然后 按式( 3)计算历期: N= 86

    9、.1459.77T . (3) 式中: N 发育历期 ; T 日平均温度 。 5.1.3 物候预测 利用红脂大小蠹发育进度与周围其它指示植物的间接或直接物候关系预测其各虫态发生期,见附录B。 CTKN DB14/ T569 2010 4 5.2 发生量预测 根据红脂大小蠹当 代虫口基数, 采用有效基数预测法预 测下一世代的发生量 ,见 式 ( 4) 。 P=P0 e mff(1-M) . (4) 式中: P 下一世代发生量 ; P0 当代虫口基数 ; e 雌虫平均产卵量 ; f 雌虫数 ; m 雄虫数 ; M 死亡率 ; 1-M 存活率,可等于( 1-a) (1-b)(1-c)(1-d),a、

    10、 b、 c、 d分别为卵、幼虫、蛹、成虫的死亡率。 5.3 危害程度预测 根据诱捕器诱虫量 与林地被害率和侵入孔数之间的正相关性关系,预测红脂大小蠹危害程度 ,计算方法见 式( 5) 。 Y=81.129X-8.9839 (5) 式中: Y 平均诱虫量 /诱捕器 ; X 林分平均侵入孔 /株 。 6 防控对策 6.1 检疫封锁 6.1.1 产地检疫 按照 4.1定期普查。 6.1.2 调运检疫 对从 红脂大小蠹 疫 情发生 区运出的松树带皮原木、活体大树、带皮伐桩 , 全部进行 检疫 检查 , 检疫合格的凭植物检疫证书调运;不合格的,应进行除害处理,处理合格后凭植物检疫证书调运。 6.1.2.

    11、1 抽样检查方法 6.1.2.1.1 带皮木材采取楞垛表面或分层方式抽样检查。 6.1.2.1.2 大树采用随机方式 抽样检查。 6.1.2.2 抽样比例 6.1.2.2.1 带皮木材按一批货物 总数 (m3、根 )的 10%抽取。 6.1.2.2.2 大树按一批货物总数 (株 )的 50%抽取,少于 50 株的全部检查。 6.1.2.3 现场检疫检验 DB14/ T569 2010 5 6.1.2.3.1 带皮原木、伐桩用解剖工具撬开树皮,查看皮层内是否有红脂大小蠹的危害痕迹,进而查找该虫。 6.1.2.3.2 大树检查树干皮部是否有凝脂,有此症状者应撬开树皮作进一步检查,查看韧皮部与木质部

    12、之间是否有成虫侵入的虫道或幼虫取食韧皮部后的痕迹,进而查找成虫、幼虫或蛹。 6.1.3 除害处理技术 6.1.3.1 对调运的带虫原木和伐桩进行剥皮处理,剥下的树皮用火烧或深埋 , 也可将树皮装入塑料袋用溴甲烷、硫酰氟或 56%磷化铝片剂熏蒸处理。 6.1.3.2 对带虫原木归垛,集中采用熏蒸 剂 熏蒸处理, 可供选择的药剂、 用药量 、熏蒸时间如下。 6.1.3.2.1 溴甲烷 或 硫酰氟用药量 为 20g/m3 30 g/m3, 熏蒸 24h。 6.1.3.2.2 56%磷化铝片剂用药量为 12g/m3 15 g/m3,熏蒸 72h。 6.1.3.3 对带虫大树,严禁调运,且就地采用树干及

    13、树根 密闭熏蒸处 理。 6.2 分区治理 6.2.1 老发生区 红脂大小蠹发生 或传入 3年 以上、 连片 发 生 和危害严重的区域。治理时从发生区外围开始,逐步向内压缩。对虫口密度大、已无挽救价值的林木以更新改造为主,个别辅以药剂 防治。对虫口密度较低的松林以药剂防治为主,清理虫害木和人工物理措施为辅。 6.2.2 新传入区 红脂大小蠹新发生或传入 3年 以下、 零星 发 生 和危害 较轻的区域,以拔点除源、治点保面为主。对虫害木进行皆伐或强度卫生伐或其它措施,根除虫源。 6.2.3 监控区 未发生红脂大小蠹区域或以前发生但治理后未见发生 的 区域。 与红脂 大小蠹发生区毗邻地区应作为重点监

    14、控区。此类地区以监测为主,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理。 7 防治措施 7.1 营林措施 7.1.1 封山育林 : 结合 天 然林保护 工程 ,实行封山育林 , 恢复松林树势。 7.1.2 抚育管理 : 对重点发生区的油松林进行抚育管理 , 提高松林健康状态 ,并对伐桩及时处理。 7.1.3 营造混交林: 采取营造以油松为主的多树种 、多林种 搭配的混交林, 维护生物多样性, 改变林分结构。 7.2 虫害木清理及伐桩处理 7.2.1 虫害木清理 7.2.1.1 清理对象:红脂大小蠹 危害严重无防治价值的 濒死木、枯死木。 7.2.1.2 清理时间及程序:于深秋至早春红脂大小蠹休眠期进行。采伐前,组织

    15、技术人员进行详细调查,对需要清理的虫害木进行标记,办理采伐指标后,组织专业队统一伐除。 DB14/ T569 2010 6 7.2.1.3 虫害木处理:采伐后的虫害木,进行编号,集中码垛, 成虫羽化前 在森防技术人员指导下统一进行灭虫处理(处理方法见 6.1.3) 。 灭虫处理后的虫害木经检疫检查合格后, 方可调运。 7.2.2 伐桩处理 7.2.2.1 刨挖伐桩:人工刨挖伐桩,将挖出的伐桩集中堆放背阴处,使越冬害虫自然死亡。 7.2.2.2 密闭熏杀:利用活立木密闭熏杀办法, 用 塑料布 覆盖伐桩, 塑料 布 四 周 边缘用土 压实,内置3-4片 ( 3g/片) 磷化铝 片剂 ,进行 密闭

    16、熏蒸。 7.3 信息素防治 7.3.1 引诱剂诱杀 红脂大小蠹成虫扬飞期,在发生区松林内悬挂诱捕器,诱集杀灭红脂大小蠹。 7.3.1.1 诱芯 制作 7.3.1.1.1 诱芯由缓释性塑料小瓶加引诱剂、悬挂环组成 。 将引诱剂倒入干净敞口容器(如烧杯等) ,用干净的注射器吸入 20ml引诱剂注入小瓶内 , 瓶口套上悬挂环 , 拧紧瓶盖。 7.3.1.1.2 诱芯应随用随配,配置好的诱芯放 置时瓶口朝上,以免溢漏。 7.3.1.1.3 诱芯内 20ml引诱剂可持续 2个月左右(取决于温度与风力),引诱剂释放完后,应及早更换诱芯。释放小瓶确认无损坏可重复利用,但须 用 溶剂清洗干净。 7.3.1.1

    17、.4 引诱剂为有机化合物,注意避免火源。 7.3.1.2 诱捕器安装 7.3.1.2.1 将各个漏斗用连接杆相连。连接杆双边面一头朝上,从上面漏斗边耳孔中央穿入后用力插入耳孔内的左边,使漏斗耳孔缘正好卡入连接杆双边面间。连接杆的单边面一头朝下从下边漏斗边耳的中间穿过后用力卡入漏斗孔的右边。 7.3.1.2.2 将顶盖 3个孔与最上面漏斗 3个耳的右边孔相对,插入锣丝用改锥拧紧 。 7.3.1.2.3 将悬挂绳与顶盖最上部中央的塑 料小孔相连。 7.3.1.2.4 将盛虫器与最下部漏斗的刻槽相接,用力挤压并向左或向右转动,使盛虫器外缘卡入漏斗刻槽内,即完成全部安装。安装正确的诱捕器,上下剂压,使

    18、各漏斗相叠,便于运输和携带。 7.3.1.2.5 盛虫器内放入用 80%敌敌畏乳油浸泡过的缓释性杀虫药芯,或加入水 , 杀死 、淹死 引诱到的 成虫 ,两个月更换一次。 7.3.1.2.6 将引诱剂诱芯用细铁丝 固定 在诱捕器从下数第 4和第 5节漏斗连接杆上 ,使诱芯 悬挂在诱捕器从下数第 6节漏斗内壁上。 7.3.1.3 诱捕器悬挂方法 成虫 羽化扬飞期,每隔 100m将 安装好的诱捕器悬挂在 被害林地 林缘、山脊 。 诱捕器垂直挂到靠近树体主干下部,下端 距地面 5cm 10cm。监测防治结束后,要对悬 挂诱捕器周围内的松树进行检查,如有受害树木应进行灭虫处理,并及 时回收诱捕器,以便来

    19、年再用。 7.3.2 驱避剂保护:在松林林缘,马蹄形布设以 1-辛烯 -3醇 、 顺 -3-己烯醇和反 -2-己烯 醇为主要成分的 驱避 剂阻隔带。 7.4 饵木饵 桩 诱杀 DB14/ T569 2010 7 在被害林地每 1hm2 2hm2砍伐 1株 2株油松树,砍伐时伐根高度 20cm 30cm,并将砍伐下的主干锯成 2m长木段堆放在林缘。 待 大小蠹扬飞结束后, 对引诱入侵的 木段 和伐桩 采用塑料布内置磷化铝药剂进行熏杀 ,按照 7.6.1和 7.2.2.2执行 。 7.5 生物防 治 红脂大小蠹 2龄 3龄幼虫期 ,在 晴朗的 天 气,每 0.1hm2林地中选择一株受害的寄主树,直

    20、接将欲释放的大唼腊甲雌雄个体各 5头 放置在受害树树干基部 。 7.6 化学防治 7.6.1 活立木密闭熏杀 7.6.1.1 对林地内虫源树和 诱捕器周边受害树 用 塑料布 密封树干( 跨地面 50cm 处 ) , 内置 磷化铝片剂 ,进行 密闭 熏蒸。 7.6.1.2 操作方法 : 在 树干 距 地面 50cm处,用手锯绕树干锯一周凹槽,深至树皮裂缝处 , 刨开树干基部 30cm范围内的土层 。 将厚 0.06mm、宽 1m 的塑料布裁成梯形围绕树干一周,塑料布上缘用线绳嵌入凹槽绑紧,地面处塑料布边缘至少距干基 30cm且呈裙状, 边缘用土埋实 。 内置磷化铝片剂 3片 4片后,将塑料布接口

    21、处用胶带粘牢即可。 7.6.1.3 防治 时间 : 红脂大小蠹成虫羽化基本结束 进行 。 7.6.2 伐桩 密闭熏杀 按照 7.2.2.2执行 。 7.6.3 虫孔注药防治 7.6.3.1 采用高压注射器 或兽用 注射器对树干虫孔注药 毒杀红脂大小蠹。 7.6.3.2 先用铁丝等工具将 树干大小蠹侵入 孔 周围凝脂及 排 泄物 清理干净 ,然后用 高压注射器 或兽用注射器 抽取一些内吸性或具有熏蒸作用的农药原药或 稀释液 , 每虫孔注入 5倍 稀释液 5ml, 然 后用凝脂或湿土将虫孔堵严 。 7.6.3.3 防治时期:在大小蠹成虫刚侵入期进行防治。 7.6.3.4 药剂种类:可供选择 的药剂

    22、有 80%敌敌畏乳油 、 10%吡虫啉水乳剂、 40%毒死蜱乳油、 40%杀扑磷乳油等 。 7.6.4 毒丸毒杀 将磷化铝片剂碾碎装入空胶囊壳内制作成毒丸,在红脂大小蠹侵入高峰期过后,在大小蠹新侵入孔下方 3cm 5cm处的树干,用改锥钻一小孔,将磷化铝毒丸塞入孔中,然后用凝脂或湿土把侵入孔给药孔堵死,毒杀新侵入的成虫或刚产的卵或刚孵化的幼虫。 7.6.5 树干喷药 对于集中连片的受害松林或靠近大小蠹发生区需重点保护的集中连片的松树,成 虫扬飞期,在发 生区或靠近发生区林缘地带或虫源木周围 10m 20m范围内的树干上采用常量或低量喷雾,喷施超长残效期药剂防止大小蠹侵害或 入侵。喷药以树干微湿

    23、为宜。可供选择的药剂有: 2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 48噻虫啉水悬浮剂、 8%氯氰菊酯微胶囊 悬浮 剂 、 10%吡虫啉水乳剂。 8 防治效果检查 DB14/ T569 2010 8 8.1 检查内容 红脂大小蠹成虫当年在树干 上新侵入孔数,以 虫口减退 和受 害株率下降来表示 防治效果。 8.2 检查时间 化学防治效果调查在防治后 7d 10d进行 ,引诱剂诱杀在每年成虫扬飞结束后进行。 8.3 检查方法 8.3.1 防 治前调查:在 计划防治的林地,防治前进行调查,作好记录,标准地设置同 4.3,对所调查标准株作标记以备防治后调查。 8.3.2 在防治区选择有代表性林分设立标准地,标准地的设

    24、置同 4.3。 8.3.3 在标准地内随机 选取 30株,观察是否有大小蠹 侵入孔 和新鲜 凝脂 。计算 受害 株 率 和虫 口密度、死亡率。 8.3.4 在未进行防治 的大小蠹发生区选择与防治区发生情况接近的林分设立对照区,在对照区调查虫口密度和 受害 株率,计算死亡率 、虫口减退率和 受害株减退率 ,计算方法见式( 6)、( 7)、( 8)、( 9) 、 ( 10) 。 死亡率( %) =(死亡幼虫数 /调查幼虫数) 100 . (6) 受害 株率( %) =( 受害 株数 /实际调查总株数) 100 (7) 虫口密度 =有效虫孔数 /调查总株数 . (8) 虫口减退率( %) = (防

    25、治 前虫口密度 防 治 后 虫口密度) /防 治 前虫口密度 100 . (9) 受害株减退率() = (防 治 前受害株率 -防 治 后受害株率) /防 治 前受害株率 100 . (10) DB14/ T569 2010 9 A A 附 录 A ( 资料 性附录 ) 红脂大小蠹发生 期距 表 A.1给出了 红脂大小蠹 的 发生期 距 。 表 A.1 红脂大小蠹发生期 距 越冬态 各 虫 态 始 盛 期 高 峰 期 期 距 成虫 成虫出孔 5 月上旬 5 月中、下旬 5d 产卵 5 月中旬 6 月上旬 10d 初孵幼虫 5 月下旬 6 月中旬 80d 幼虫化蛹 8 月中旬 8 月下旬 9 月

    26、上旬 20d 成虫羽化 (不出孔 ) 9 月上旬 9 月下旬 10 月上旬 幼虫 幼虫化蛹 7 月上旬 7 月中旬 30d 成虫出孔 8 月上旬 8 月中、下旬 5d 产卵 8 月中旬 8 月下旬 10d 初孵幼虫 8 月下旬 9 月上旬 DB14/ T569 2010 10 B B 附 录 B ( 资料 性 附录) 红脂大小蠹各虫态发生期与物候 关系 表 B.1给出了红脂大小 蠹 各虫态发生期与物候关系。 表 B.1 红脂大小蠹各虫态发生期与物候关系 越冬虫态 虫 态 各 发 生 期 的 物 候 特 征 始 见 期 始 盛 期 高 峰 期 盛 末 期 以成虫越冬 成虫出孔 黄刺梅开花始期 山梨花开花末期 黄刺梅开花盛期 山梨花落 蒲公英开花末期 绣线菊开花盛期 绣线菊开花末期 产 卵 山桃花落 杏挂果初期 黄刺梅开花末期 野玫瑰开花盛期 残花忍冬开花始期 杜鹃花开花盛期 初孵幼虫 黄刺梅初果期 杜鹃花开花始期 杜鹃花初果期 小麦开镰收割期 幼虫化蛹 黄刺梅果成熟期山桃果成熟期 黄刺梅落果期 荞麦花盛期 土豆花落期 以 幼虫越冬 幼虫化蛹 土豆花始期 土豆花盛期 玉米谷子抽穗期 瑞香花盛期 成虫出孔 荞麦花始期 黄刺梅果成熟期 荞麦花末期 荞麦挂果盛期 产 卵 瑞香花始期 瑞香花盛期 荞麦开花盛期 野玫瑰果成熟期 初孵幼虫 荞麦开花盛期 荞麦花末期 黄刺梅落果期 土豆花落期 _


    注意事项

    本文(DB14 T 569-2010 《红脂大小蠹综合管理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inwarn12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