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14 136-2011 Forest tree seedling technology procedures《林木育苗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230537       资源大小:573.16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14 136-2011 Forest tree seedling technology procedures《林木育苗技术规程》.pdf

    1、 ICS 65.020.40 B 61 DB14 山西省 地 方 标 准 DB 14/ T136 2011 代替 DB14/T 136 2005 林木育苗技术规程 点击此处添加标准英文译名 2011 - 12 - 18 发布 2012 - 01 - 18 实施 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4/ T136 2011 I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苗 圃建设 1 4 大田育苗 3 5 温室大棚育苗 . 10 6 苗圃管理 . 12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十个树种种子处理、播种、苗期管理技术 . 13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苗圃防治病虫害常用药剂 . 2

    2、3 DB14/ T136 2011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 DB14/T 136-2005林木 育苗 技术规程,与 DB14/T 136-2005 相比主要 技术 变化如下: 将 DB14/T 136-2005中 “ 容器苗生产技术 ”一章 章标题改为“ 容器 育 苗 ”,内容改为“ 按 DB14/T 642 的规定执行”; 将 附录 A“ 主要造林树种育苗技术参数 ”改为 附录 A“十个 树种种子处理、播种、苗期管理技术 ”,删除 附录 B、 附录 C,将 附录 D改为 附录 B; 在第 3章中增加 了 附录 A的条款。 本标准由山西

    3、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林业种苗管理总站 。 本标准 主要起草人:张芝庆、徐树文、王国和、常书平、范秀娟、常艳君、王国彦、樊新中、 刘志国、赵凤香 、 李治爱。 本标准 2005年 12 月 首次发布,本次 为 第一次修订。 DB14/ T136 2011 1 林木育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林木育苗的苗圃建设、大田育苗、温室大棚育苗 和 苗圃管理。 本 标准 适用于 山西省境内林木 育苗 的 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4、用于本文件。 DB14/T 642 容器苗培育技术规程 3 苗圃建设 3.1 苗圃选址 3.1.1 苗圃应设在交通方便 、 劳力充足 、 有水源 和 电源的地方。面积大小, 可 根据植树造林对苗木的需要量和苗圃耕作 制度来 确定 。 3.1.2 苗圃应选择地势平坦 、 排水良好 、 背风向阳 、 地下水位低于 1.5m、 土层厚度不小于 50cm、 土壤为微酸性至微碱性的轻沙壤土、壤土。 3.2 苗圃区划 3.2.1 区划要求 选定苗圃地后,测绘出平面图,根据育苗任务,各类苗木的育苗特点,树种特性和圃地的自然条件,做出生产用地和辅助用地的合理区划,划定各个生产作业区,分期分批搞好圃地基础建设及

    5、必要的生活设施。 3.2.2 区划原则 充分利用,合理布局, 便于管理; 道路、输电、排灌设施和房屋统一规划,便于生产和机械作业; 辅助用地不超过总面积的 25%; 风沙地 区和面积较大的苗圃, 应 设置防护林带 。 3.2.3 生产区 3.2.3.1 原种圃 用于收集、定植种质资源和优良品种。 3.2.3.2 采穗圃 用于生产优良品种穗条。 DB14/ T136 2011 2 3.2.3.3 繁育圃 用于 大量 扩繁苗木。 3.2.3.4 播种育苗区 设 在地势平坦,土层厚度 50cm以上,肥力中等以上,排灌溉方便,背风向阳地段。 3.2.3.5 无性繁殖区 依据植物生物学特性,设在能满足扦

    6、插、嫁接、根蘖等育苗条件,排水良好的地段。 3.2.3.6 大苗移植区 依据苗木培育规格、树种生长速度和特性, 设在 土地平整深厚 、 起苗能带土球的地段。 3.2.3.7 品种实验区 根据实验内容,设在可满足试验要求 、 便于试验、观测的地段。 3.2.3.8 温室栽培区 在背风向阳处,建立可人工控制光照、温度、水分、养分的育苗设备。 3.2.3.9 原种圃、采穗圃、繁育圃所占面积规划比例为 1:5:500。 3.2.4 辅助用地 3.2.4.1 灌溉系统 设立主渠(管)道、支渠(管)道,应为地埋管或防渗明渠等永久性结构;作业区四周为临时性灌溉渠道,其平面走向应顺地势由高往低布设,渠道坡降比

    7、为 0.1 0.4。在缺水地区、保护地育苗,要配置管道式喷灌或微灌系统,具备导流渠、机井、贮水池、水塔等与喷灌配套的设施。 3.2.4.2 排水系统 根据苗圃地形地势、暴雨径流和地质条件,设置排水系统。 3.2.4.3 道路系统 设置主干道、支道和作业道。 3.2.4.4 供电通讯系统 有稳定的电源和完善的通讯设备。 3.2.4.5 防护系统 风沙危害区苗圃应设置与危害主风方向垂直的防护林带,人畜危害严重的苗圃 应 修筑圃地围栏 或 围墙。 3.2.4.6 设施设备 3.2.5 生产机械 DB14/ T136 2011 3 根据条件配备运输车、拖拉机,以及配套的犁、耙、悬耕机、播种机、起苗机、

    8、切根机、容器装播机等机械化生产设备。 3.2.6 育苗设施 根据条件逐步建立塑料大棚、温室、容器育苗车间、组织培养室、种苗冷藏库、地窖、实验室、档案室等生产设施。 3.3 繁殖材料 3.3.1 用于播种育苗 的种子,应选择符合国家和地方质量标准规定的 、适宜本地条件的优良种源 。 3.3.2 用引进种子进行苗木培育时,应经过区域性试验,成功后方可繁殖推广。 3.3.3 无性繁殖材料应选择适宜当地的优良品种。 4 大田育苗 4.1 苗圃整地 4.1.1 苗圃整地 应 深耕细整, 及时耕耙, 清除石块、草根。夏、秋季 翻耕深度 25cm 30cm,春耕播种区翻耕深度20cm,扦插区翻耕深度 25c

    9、m 30cm。 4.1.2 土壤改良 圃地瘠薄的土壤 应 增施有机肥,偏沙的土壤除增施有机肥外,还 应 混拌粘壤土;偏酸的土壤 应 增施石灰、草木灰和 骨粉;偏碱的土壤 应 增施酸性肥料或适量硫磺,或在床面铺撒微酸性黄土。 4.1.3 土壤消毒 在做好床基、整平床面后进行土壤消毒。常用的灭菌药剂有:硫酸亚铁、硫酸铜、五氯硝硝基苯、敌克松、呋喃丹、辛硫磷等。 4.2 圃地作床 4.2.1 作床要求 山地育苗苗床长度可适当短些 ,圃地下湿时可作高床,气候干旱 ,地势较高的地区可作低床;苗床走向一般以东西向为宜,坡地做床应使床的长边与等高线平行;苗床 应 土粒细碎,表面平整,上实下虚。 4.2.2

    10、苗床规格 4.2.2.1 小粒种子 播种育苗采用宽 1m左右 、 高 20cm 25cm、 长 10m 20m的窄床。 4.2.2.2 大、中粒种子 播种育苗采用宽 1.3m 2m、 高 15cm 25cm、 长 20m 30m的宽床。 4.2.2.3 大苗移植 DB14/ T136 2011 4 埋根苗及大苗移植区采用单行垄床育苗,垄宽 40cm 70cm,高 30cm 40cm,垄间步道宽度为 20cm30cm。 4.3 圃地轮作 苗圃地宜采用针叶树种和阔叶树种、深根树种和浅根树种、豆科树种与非豆科树种、播种苗与无性繁殖苗及大苗等无共同病虫害的树种间轮作,采用育苗与种植绿肥、农作物间的轮作

    11、。 4.4 圃地施肥 4.4.1 施肥原则 施足基肥,适当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氮、 磷、钾三要素适当配比,做到看天施肥,看土施肥,看苗施肥。 4.4.2 基肥 4.4.2.1 基肥施肥方法 基肥以农家有机肥为主。 播种的种子及扦插苗 应 避免直接与基肥接触 ,在床面均匀撒施肥料,然后耕翻埋入耕作层。 4.4.2.2 基肥施肥量 需肥量大的树种每公顷施腐熟栏肥 60000kg 75000kg或腐熟饼肥 2250kg, 其它树种每公顷施腐熟栏肥 不少于 45000kg,或腐熟饼肥 1500kg。缺磷的土壤每公顷增施磷肥 750kg。 4.4.3 种肥 用钙镁磷肥、焦泥灰或菌根土和种子均匀

    12、混合在一起播种,亦可采用微量元素肥料的稀溶液浸种(条、根)作种肥。 4.4.4 追肥 4.4.4.1 追肥种类 苗木生长初期, 应 用速效性肥料,以施腐熟人粪尿为宜;苗木速生期前期、中期 , 以施氮素化肥为主;速生期后期 , 以施磷、钾肥为主。 4.4.4.2 追肥方法 追肥 时 在苗行间开沟,将肥料施于沟内,然后盖土; 也 可用水将肥料稀释后,全面喷洒于苗床(垅、畦)上(喷洒后用水冲洗苗株)或浇灌于苗行间。 4.4.4.3 追肥时间 一般在苗木生长侧根时进行第一次追肥,在苗木封顶前一个月左右,停止追施氮肥,最后一次追肥不得迟于苗木高生长停止前半个月。 4.5 播种育苗 4.5.1 种子处理

    13、4.5.1.1 选种 DB14/ T136 2011 5 经过检验的种子,采取风、水筛选等方法,清除杂物,提 高种子纯度。大粒种子可按大小粒分级,中、小粒种子 可按 千粒重、发芽率进行分级,分别催芽播种。 4.5.1.2 消毒 针叶树种和一些易感病的阔叶树种子,催芽前进行种子消毒 。 常用药剂有高锰酸钾、多菌灵、福尔马林、硫酸铜等。 4.5.1.3 催芽 4.5.1.3.1 层积催芽方法 对休眠期长、发芽迟缓的种子,播种前应经催芽处理。 生理休眠的种子催芽,选择低温( 0 10)、通气的室内,或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阴凉湿润的室外,挖深、宽各 1m,长度不等的坑,底层铺 10cm湿沙(含水

    14、60),每隔 1m放置通气草把,然后将种子和沙按 1:3体积 比例混合,均匀撒在沙层上,高度不 大于 50cm,再 在 上 面 覆沙 5cm 6cm,最后覆土层成屋脊形,坑四周开好排水沟。定期检查翻藏,注意保温和通气,以防霉变,贮前 应 用 0.1%的 多菌灵消毒。当“裂嘴”种子数达三成时,即可播种。 4.5.1.3.2 水浸催芽方法 发芽容易的种子采用水浸催芽,浸种时种子与水的容积比例以 1:3为宜,不同树种浸种水温和时间按 附录 A的要求执行 。当用热水浸种时, 应 注意搅拌,使其自然冷却。 当 浸种超过 12h时 应换水(冷水)一次,对种皮致密、不易吸水膨胀的种子,分批催芽分批播种。 4

    15、.5.1.4 油松、核桃等 10 个树种的种子处理 按 附录 A的要求执行 。 4.5.2 播种 4.5.2.1 播种 期 大多数种子适宜春播,春播要适时早播;夏季成熟的种子,应随采随播;对休眠期长和外种皮坚硬的大、中粒种子,可秋播。 4.5.2.2 播种量 播种前按下列公式计算出理论播种量。公式中损耗系数的取值,根据树种种粒大小,圃地环境条件,育苗技术水平和经验来确定,一般大粒种子大于或等于 1,中、小粒种子大于 1小于 5。 公式: P n 10 X(g/m2或 g/m)= C E K 式中: X 播种量(每平方米或每米长播种沟); P 种子千粒重(克); 10 常数; E 种子净度( %

    16、); K 种子发芽率( %); C 损耗系数; n 计划产苗量( 每平方米或每米长播种沟 株数)。 DB14/ T136 2011 6 4.5.2.3 播种方法 4.5.2.3.1 撒播 一般小粒种子采用撒播,播前将床面先行镇压,落子均匀(按床计量下种)。选用细沙土、沙壤土并拌以除草醚(每公顷 25粉剂 15kg 22.5kg)进行覆土。子叶出土的小粒种子宜薄,以不见种子为 宜 ;子叶留土的大、中粒种子覆土可适当 加 厚。覆土厚度一般为种子直径的 2 3倍。 4.5.2.3.2 条播 一般中粒种子实行条播,行距视树种而定,播种 时应 沟底平、条距齐、深浅一致、播种均匀。覆土可就地用土、细沙土或

    17、腐殖土进行覆盖。 4.5.2.3.3 点播 一般大粒种子实行点播。其它要求同于中粒种子。 4.5.2.3.4 芽苗移栽 一些珍贵稀有种子,可采用先育芽苗再移栽方法,将种子先播于薄膜封闭的湿沙床中,当种子萌动,子叶伸展,种壳开始脱落时,将芽苗(幼苗)分批移栽至床中,浇定根水,保持苗床湿润,扎根成活后转入正常管理。 4.5.2.4 油松、核桃等 10 个树种的播种方法详见附录 A 。 4.5.3 播种苗前期管理 4.5.3.1 复盖物保护 小粒种子覆土薄, 用 干净的稻草、麦秆、草帘、地膜等材料覆盖,厚度以不露床面为 宜 。 应 经常检查,防止风揭。当幼苗五成以上出土时,选阴天或傍晚 及时揭去 覆

    18、 盖物。 4.5.3.2 水分管理 当床面干燥时, 应 及时喷水保湿,雨天圃地积水 应 及时排涝。 4.5.3.3 松土除草 秋冬和早春播种的育苗地, 应 及时除草和行间松土。 4.6 扦插育苗 4.6.1 采穗(根)圃建立 4.6.1.1 材料选择 选用通过审定和认定的优树或优良无性系作材料,建立采穗(根)圃,绘制品系排列图,避免品系混杂。 4.6.1.2 作业方式 一般采用灌丛式,株行距 100cm 100cm, 4 6年更新一次。采穗圃的面积一般按育苗面积的 1/10设置。 4.6.2 种条(种根)选择 DB14/ T136 2011 7 4.6.2.1 硬枝种条 应采用幼龄母树上的当年

    19、生健壮枝条,或壮年母树上靠近主干的当年生枝条以及基部萌芽条。 不得采用 生长衰退的老龄树枝条。 4.6.2.2 嫩枝种条 选优良母树上萌发的生长健壮、呈半木质化或未完全木质化的当年生枝条。 4.6.2.3 根插条 挖取苗床残留和苗木上修剪下来的余根及幼、壮林母树的侧根作为根插条。 4.6.3 种条(种根)剪取和保存 4.6.3.1 硬枝种条 落叶树种条在落叶后、萌动前剪取。插穗截制时上端距芽 1cm平剪,下端紧靠节斜剪,呈马耳形。常绿树种条 应 随剪随插 ,插穗截制时,针叶树一般应保持上部二分之一的针叶。分级计数捆扎。提前截制的插穗(根), 应 在室内沙藏或室外窖藏。经常翻动检查,防止干枯霉变

    20、。 4.6.3.2 嫩枝种条 在阴天或早晨剪取,做到随剪随插。插穗应留 有叶片和芽, 阔叶树应在顶部保留 2 3片完好正常的叶片。 在采条、截制、扦插的过程 中应 注意保湿,保持鲜活状态。 种条(种根) 在 扦插前可采用生长激素等药剂对插穗进行消毒、催根处理,以提高成活率。 4.6.4 扦插方法 4.6.4.1 一般树种扦插 扦插时直插、斜插均可,但不得倒插。不伤插条(根),应使土壤与插条(根)密接。硬枝扦插完后,立即灌一次透水,并在行间撒铺覆盖物。 4.6.4.2 难生根树种扦插 采取封闭式育苗或电子间歇全光喷雾育苗。先在砂床或蛭石床中扦插,待生根后移入圃地。 4.6.5 扦插苗管理 4.6

    21、.5.1 落叶树扦插苗 应 保持 插床湿度适中,发叶前保持表 土不发白。适时松土、覆草,避免土壤板结。干风、高温天气可采用洒水或侧方沟灌的方法保持土壤湿度。 4.6.5.2 常绿树扦插苗 在四周设防风障、搭荫棚,并根据气温和湿度状况及时供水,保持土壤湿度适中。封闭扦插育苗棚内气温应控制在 28 30,空气湿度 应 控制在 80%以上。 4.6.5.3 消毒杀菌 应间隔采用多菌灵液喷雾、灭菌。详见附录 B。 DB14/ T136 2011 8 4.7 嫁接育苗 4.7.1 接穗准备 选择优良品种(品系),从采穗圃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良母树上,剪取发育良好的当年生新枝(夏、秋季芽接)或一年生枝

    22、条(春季枝接)作接穗。应注明品种、系号,分别捆扎,保湿包装,及时运输。 4.7.2 砧木选择 选择生长健壮,根系发达,适应当地环境并具有一定抗性(如抗寒、抗旱、耐瘠、抗病虫)与接穗亲和力强的苗木作砧木。夏季芽接、秋季芽接,选一年生苗作砧木 ;春季枝接选 1 2年生苗作砧木。 4.7.3 嫁接方法 4.7.3.1 枝接法 主要有切接、劈接、插皮接、袋接、髓心形成层对接法等。 4.7.3.2 芽接法 主要有“ T”字形芽接、块状芽接、套管芽接等。根据当地具体情况、接穗性质、嫁接的时期和不同目的,选择适宜的嫁接方法。 4.7.4 嫁接苗管理 4.7.4.1 松绑、培土 多数树种芽接后两周,枝接(春接

    23、) 5 6周即可愈合、成活。当芽片萌发时,应及时将 绑扎物分期松 绑、解带和培土。 4.7.4.2 剪砧、抹芽 4.8 移植苗培育 4.8.1 移植时间 一般情况下,落叶树在落叶后至发芽前进行,常绿树在 10月下旬至 4月下旬进行。 4.8.2 移植方法 移植苗应分级,剔除病虫害和机械损伤苗木,适当修剪枝叶和根系,从起苗至移植 应 注意苗木保湿,不得 风吹日晒。栽直、踏实、不窝根,比苗木根茎部略深,栽后 应 及时浇灌“定根水”。 4.9 苗期管理 4.9.1 苗木遮荫 耐阴树种及扦插繁殖生根缓慢的树种, 幼苗期或生根期应 搭荫棚或间 种遮荫植物遮荫保护, 透光度控制在 50。 播种苗一般 在

    24、6月中、下旬开始, 9月中、下旬 去 除 ; 扦插苗一般在发根转入正常生长后 去除。 4.9.2 灌溉和排水 DB14/ T136 2011 9 4.9.2.1 灌溉 根据不同树种适时、适量浇水。苗木速生期应次少量大,一次灌透;生长后期, 应 控制灌溉。灌溉时间应在早晨、傍晚或夜间进行。深井水应经储蓄后灌溉。 4.9.2.2 排水 苗圃地形成积水后,应及时排除,对苗床清沟培土。山地育苗应开好避水沟,防止暴雨冲毁苗圃。 4.9.3 松土除草 松土与除草结合进行,降雨和灌溉后及土壤干结后应及时进行。一般每年 4 6次,灌溉条件差 的 应增加次数。松土深度,以不伤苗木根系为原则。一般针叶树苗宜浅,阔

    25、叶树苗宜深,株间宜浅,行间宜深。出苗初期,一般松土深 2cm 4cm,速生期可逐步加深 到 6cm 12cm。 杂草多或育苗任务大时,可采用除草剂进行除草。 4.9.4 间苗、补苗、定苗 4.9.4.1 间苗、补苗 根据不同树种的苗木密度及时间苗,除去弱苗、病苗,保留壮苗。一般在幼苗出土后 10 15d开始。对生长快 、 抗性强的阔叶类树苗,一般间苗 1 2次,针叶树苗 一般间苗 2 3次。间苗,应结合移植补缺。当土壤干燥时,间苗、补 苗 后应进行浇水灌溉,保护苗木根系。 4.9.4.2 定苗 根据不同树种特性、苗木规格要求和圃地条件确定适宜产苗量,定苗株数应略大于预定产苗量,在幼苗生长稳定后

    26、进行定苗。 4.9.5 苗木截根 4.9.5.1 苗木截根一般用于针叶树苗 及其它深根性树种。 4.9.5.2 针叶树幼苗高达 8cm 12cm时进行截根,用截根机或截铲在行间成 45角将幼苗主根根梢截断,保留主根 18cm 22cm,截根后 应 及时浇水。 4.9.6 油松、核桃等 10 个树种的苗期管理 按 附录 A的要求进行 。 4.10 灾害防治 4.10.1 病虫害防治 根据病虫害种类,选用 合适的 农药品种、剂型、浓度、用量和施用方法。 具体按 附录 B的规定执行 。 4.10.2 日灼防治 根据立地条件和树种应适时早播;对易发生日灼的树种,在高温干旱期及时遮荫;在苗木速生中、后期

    27、,逐步停施氮肥和控制灌溉,增施磷、钾肥。 4.10.3 冻害防治 对抗寒能力弱的幼苗,应采用熏烟、架 设暖棚、薄膜封闭、设草篱风障、撒施覆盖物等方法, 并 结合床面培土做好排水,防止霜、冻害。 4.10.4 鸟兽害防治 DB14/ T136 2011 10 带种壳出土的针叶树幼苗,播种前进行染色处理;出土后,子叶退壳前进行驱鸟;鼠兔类危害地区,在苗床四周撒施毒饵、驱避剂,施放粘鼠胶板,结合人工捕打驱赶。 4.11 苗木出圃 4.11.1 调查 4.11.1.1 苗木调查每年进行 2次。第一次在 5月,核实育苗面积,检查苗木出土和生长情况;第二次在 11月,苗木生长季节结束时,进行苗木产量、质量

    28、调查。 4.11.1.2 按树种、育苗方法及苗龄等分别进行调查;选取标准地或样行进行调查;苗木产量调查精度应达 90以上,质量精度达 95以上。 4.11.2 起苗 4.11.2.1 起苗要求 保持根系完整,不损伤顶芽,不破损根系,伤苗率针叶树种不超过 1,阔叶树种不超过 5。 起苗深度应视根系大小, 按相 关苗木质量标准执行。 4.11.2.2 起苗时间 应在苗木休眠期进行(雨季造林及特殊情况例外),并与造林时间相衔接,避免起苗后长时间存放。 4.11.2.3 苗木分级和统计 起苗后应在背阴避风处,剔除有病虫害、劈根扯皮、根系发育不健全、缺损顶芽的不合格苗,然后按苗木质量标准分级计算。 4.

    29、11.3 苗木假植 4.11.3.1 临时假植 临时假植时,应将苗木根部和干基下部埋在湿润土 中, 或浸入流动水池、水沟中。 4.11.3.2 长期假植 长期假植应选择土壤疏 松、湿润、排水良好,背风的地方开假植沟,深度视苗木根系长短而定,开沟方向与主风方向垂直,迎风沟壁成 45斜坡,将苗木排列在斜坡上,根部覆土盖严、踏实、浇水。 4.12 包装 、 运输 4.12.1 包装 调运苗木 时, 根据苗木种类 、大小及运输距离,采 取 根部保湿措施并进行捆扎,系 上标签。常绿树苗 应 适当露出苗冠,防止发热。 4.12.2 运输 包装后及时运输,不得重压,防止风吹日晒。苗木运到后, 应 及时拆包假

    30、植或造林。 5 温室大棚育苗 5.1 棚内用地规划 DB14/ T136 2011 11 5.1.1 棚内主道应顺大棚长边设置,副道与主道垂直。主道宽度 50cm 60cm,副道宽度 30cm 40cm。 5.1.2 喷灌、喷雾 设备、排灌渠及管道布设应与道路结合,便于棚内作业。 5.2 育苗前准备 棚内一般采用低床作业,步道高出床面 10cm 15cm,苗床的方向与主道垂直,床宽 1m 1.2m,床长依棚宽而定。筑床整地结合进行,整地时施入基肥,并进行土壤消毒,将土壤粉碎搅匀,搂平床面。 5.3 播种育苗 播前疏松土壤,灌足底水,开沟条播。种子在播前做好消毒与催芽处理,待 70% 80%种子

    31、裂嘴时即可播种。 5.4 扦插育苗 5.4.1 扦插时间 根据树种特性,棚内温度达到 25 30时进行。 5.4.2 扦插方法 按 3.6.5的要求 执行。 5.5 容器育苗 按 DB14/T 642的规定执行 。 5.6 温室苗管理 5.6.1 温度控制 棚内温度应保持在 25 30。 当 棚内气温升至 30时,应采取喷雾、洒水、灌水、开窗、卷起棚底薄膜等降温措施。 当棚内气温 达 35时 , 应揭去全部棚膜,必要时可用遮阴网遮阴。 当 棚内 气温 降至25以下时,放下薄膜,关闭部分气窗。秋末冬初夜间应在棚膜外覆盖草帘, 注意 增温、保温, 保持 大棚密闭,减少通风换气的面积与次数。 5.6

    32、.2 通风换气 棚外气温低于 10时,夜间关闭气窗。棚外气温达 20 25时,夜间打开门、气窗,白天打开所有边窗和天窗。在大风天气要关闭大棚所有通 风气窗及门窗,以防大风将棚膜撕裂。 5.6.3 水分管理 按不同树种、不同育苗方法,结合土壤墒情适时浇水,针叶树苗 1 2d洒水 1次,阔叶苗,扦插苗应采用喷雾洒水 ,同时给苗床、道路洒水。新下种时的温室湿度为 70% 80%,苗期的温室湿度为 40% 60%。 5.6.4 施肥除草 施肥采用土壤施肥和根外施肥相结合。早期以氮、磷肥为主,后期以磷、钾肥为主。每一生长周期施 5 6次。容器苗每 10 15d手工拔草 1次,地床育苗可用小锄松土除草。

    33、5.6.5 病虫害防治 注意通风换气,控制温湿度,及时防治病虫害。防治方法 按 附录 B的要求进行 。 DB14/ T136 2011 12 5.6.6 炼 苗 苗木出圃前应逐步撤棚炼苗,先撤掉上部棚薄膜的 1/4,以后逐渐撤除全部棚膜。 6 苗圃管理 6.1 管理档案 主要包括苗圃基本情况,育苗面积,播种苗、营养繁殖苗等比例,育苗树种、品种结构,作业计划,管理措施,可出圃苗木数量、规格,总产苗量,成本核算,实现产值、利润等。 6.2 生产档案 主要包括苗圃作业设计任务书、设计施工图、基本情况年报、苗木产量、质量、苗木成本、消耗定额、灾害、病虫害调查,各项实验设计记录记载;新树种、新品种、新技

    34、术的引进及应用效果等。 6.3 出圃管理 苗木出圃应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进行苗木检验,出圃时应 附有苗木检验证书和苗木标签,标签应注明树种、产地、苗龄、数量、苗木等级、生产、经营许可证编号、发苗日期等内容。 DB14/ T136 2011 1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十个树种种子处理、播种、苗期管理技术 十个树种种子处理、播种、苗期管理技术按表 A1的要求执行。 表 A1 十个树种种子处理、播种、苗期管理技术 序号 树种 种子处理 播 种 苗期管理 1 油松 种子消毒。 (1)0.15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泡 15min 30min; (2)0.5的高锰酸钾溶液 浸泡 2h; ( 3)多菌

    35、灵 500 倍液淋湿种闷 5h 7h。 种子催芽。 (1)始温为 50 的温水浸 种一昼夜 ; ( 2)捞出进行催芽,春季干旱出苗没有把握时,最好不要催芽。 经催芽处理的种子,待大部分种子露白时播种。播种时间 :春、秋皆可播种,以春季播种较好 ;播种方法 :一般 采用条播法, 小锄或山镢开沟,沟宽 5cm 7cm,沟间距 10cm 20cm,沟底宜 平。将种子均匀撒人沟内,覆土厚 1cm 1.5cm,干旱地区覆土 厚度可增至2cm 3cm,覆土后稍加镇压。 上面覆一层 2cm 厚的锯末。 播种量每 666 25kg 左右。 幼苗 出土期间,保持表土壕湿润,喷水。鸟兽危害采取防护措施。播后 20

    36、d 左右开始出苗。 待 苗出齐后,每隔 15d 喷波尔多液 2 3 次,防猝倒病发生。 幼苗生长期间加强松土、除草等管理 工作 。根据苗木规格要求,及时进行苗木移植。 DB14/ T136 2011 2 表 A1(续 ) 序号 树种 种子处理 播 种 苗期管理 2 华北 落叶松 ( 1) 种子经过簸选后,用 0.5硫酸铜溶液浸种 8h12h,再 用清水冲洗; ( 2)用 l的硫酸铜溶液喷种后,再堆集,覆盖闷种12h,然后用温水浸种 1 2d;也可进行摊晒 ,并经常翻动 洒水,保持湿润以加快萌动。 ( 3)秋播,只消毒种子,不催芽。 在早春 (5月上旬 )土壤刚解冻时播种,采用条播法 。幅宽 3

    37、cm 5cm,条距 10cm 15cm,覆土厚度一般 1cm即可。 覆土用轻沙壤土拌熏肥土最好,并经筛选除尽杂质。床面盖草 (厚 5cm)或条状草束,可减少床面水分蒸发, 又可防鸟兽害。播种量每 666 7kg 10kg。 在 1 2 年苗期,每年施追肥 1 2 次,每 666 施硝酸 铵 5.8kg,采用开沟或冒雨追肥。在 78 月间,做好苗 圃的排水防淤防冲、平整床面或松土除草等管理,并喷射等量式波尔多 液 2 3次。在高寒地区,注意防止冻拨现象,其方法是,在床面上覆盖疏松的枯枝或干草,厚度10cm, 再盖一层 湿土 防风刮,翌年 3 4 月 间撤草,如发现漏盖冻拨处,可及 时扶苗、踏实,

    38、培土防寒。 DB14/ T136 2011 3 表 A1(续 ) 序号 树种 种子处理 播 种 苗期管理 3 樟子 松 先用 0.3高锰酸钾溶液浸种 3min 灭菌,取出种子用清水 洗净,再用约 30 温水浸泡 24h,捞出晾去表面水分,与河 沙按体积 1: 2 混拌,含水量保持饱和持水量的60,种沙温度 为 15 20 ,每天翻动1 2 次 ,催芽 十 多天,有 50种粒裂 口露白即可播种。 播种前进行土壤灭菌,每平方米用 40mL 60mL 的工业用硫酸,加水 6L 或稍多,喷洒床面,要撒匀,使土层湿润 3cm。1 周后播种,播种量每 666 3.5kg 5kg,覆土厚为 0.5cm1cm

    39、,以草炭粉、锯木屑和土混合物作覆盖物,覆土后 镇压。播后垄沟侧方灌水,切勿满垄面。为防止风蚀、鸟害,保持土壤湿润和增温,可用地膜覆盖,随幼苗出土量的逐渐增加,地膜由扎孔通气至逐步撤除。 出苗后为防立枯病,每周喷 1次 0.5 1.O波尔多液,至 6 月下旬为止;亦可用 0.5高锰酸 钾液或退菌特 800倍液喷 洒床面,喷后宜用清水喷淋苗木。前期要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则。雨季来临后,适当灌溉。在幼苗期应及时追肥,每平方米施硫铵 8g 10g。从 6 月中旬开始要大量追肥,每 2 3 周追一次,至 8 月上旬,每次每平方米追 20g30g。每次追肥后要用清水冲洗 苗木。 幼苗越冬,为防止土壤结冻期间苗

    40、木失水,尤其要防止春季 苗木地上部分开始萌动而土壤未解冻根系不能吸水,造成生理干旱,应在土壤结冻前,将步道土打碎,覆盖苗床,以苗梢全部埋盖为度,翌年 4月上、中旬化冻即可撤除。 DB14/ T136 2011 4 表 A1(续 ) 序号 树种 种子处 理 播 种 苗期管理 4 白皮松 ( 1)雪藏。封冻前选背阴处挖深 1m、宽 1m,长根据种子多少而定的坑。降雪后,先把种子用 0.5 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 2h 进行灭菌后冲洗干净,与 3倍雪 混拌均匀,填人备好的坑中,在填的过程中要踩实。 ( 2)沙藏。如无降雪,在清明前两个月,把灭菌处理过的种子用始温 45 水 浸泡 24h 后换凉水再浸泡

    41、 24h 后捞出,与 3 倍颗粒状湿沙混拌均匀,填入备好的坑中,每隔 20d 要进行检查,发现问题 要采取相应措施。( 3)不论雪藏、沙藏,坑 151 都要用沙封成屋脊形,以防积水。经雪藏 (沙藏 )处理过的种子,免疫力、出苗率明显提 高。播种前 10d 把种雪 (沙 )混合物转移到温暖处,经常 翻动,待有 40的种粒裂嘴时即可播种。 ( 4) 春季育苗,种子又未经 处理,在这种情况下,要优先选用贮存过的种子。把用高锰酸钾灭菌处理过的种子用始温 60 水浸泡 24h后,每天换一次 凉水,共浸种 3d,捞出混拌 3 倍颗粒状湿沙,堆放在温暖处进 行催芽,待有 40的种粒裂口时即可进行播种。 播种

    42、采用开沟行播,行距 30cm,每666 播种量50kg 60kg。播种后覆盖 1.5cm2cm细沙土。 幼苗出土后,主要管理任务是病害防治,其 次是防鸟害 (因 幼苗是带壳出土 ),追肥,松土,除草、设遮荫网和喷水,喷水 要多次少量,经常保持地面湿润等。白皮松苗木病害的防治主要使用波尔多液效果较好,不论发病与否,均应使用。用药要在晴天进行,每隔 7 10d 喷洒一次,连续 415次,浓度一般用 1 2,先稀后浓。波尔多液要随配随用,不可存放时间过 长。另外,代森锰 (五氯硝基苯与代森 锰 3: 1 的比例 ),加水 200倍,代森 锰 (配成 800倍溶液 或者用 2-3%的硫酸亚铁 以及 0

    43、.5的明矾液 )对防治 立枯病都有较好的效果。 幼苗 3年后才可移植。 DB14/ T136 2011 5 表 A1(续 ) 序号 树种 种子处理 播 种 苗期管理 5 侧柏 ( 1) 播种前用 30 40 温水浸种 12h,将上浮空粒除去,把 饱满粒置于蒲包或篮筐内,放在背风向阳的地方,每天用清水淘洗一次,并经常翻动,当种子有一半裂嘴,即可播种。 ( 2) 种子用始温 40 水浸泡 20h,把上浮的空 粒除去,再换凉水继续浸泡 20h,捞出拌 3 倍颗粒状湿沙,置于背风向阳处,上盖草帘、麻袋等,经常翻动,干时喷水,待有 1 3 裂嘴露白即可播种。 采用垄播和床播,每 666 播种量 25kg

    44、 40kg 左右。 垄播时, 垄底宽 70cm,垄面宽 30cm 35cm,垄高 12cm 15cm,垄距 70cm。床播可作床长 10m、床面宽 1m,可顺床面 行条播,播幅 5cm 10cm,播后覆土 2cm。 在干旱地区还可播后再培成土垄,即在整平的 育苗地上,锄开宽 12cm,深 2cm 3cm 的沟,种子撒播沟内后,再用锄在播 种沟两旁开沟,把土覆在播种沟上,呈屋脊状,在种子刚萌发出芽时,用锄轻轻去掉播种沟上的土堆,一般 3 5d 可出齐苗。 播种后,保持种子层土壤湿润,并适当控制给水,防止鸟兽 为害。幼苗生长期间及时灌水,生长盛期根据土壤墒情每 10 15d 灌溉一次,以侧方灌水或

    45、喷灌为宜。 侧柏苗高生长,一年中有二次高峰,第一次在 6 月底至 7月 底,第二次在 8 月中旬至 9月中旬,地经生长,以 8 9月生长 最快。为此必需掌握适时灌水追肥,即在每次生长高峰之前进行追施速效肥,保证生长所需。 培育大苗要进行移植,移植密度根据培育年限而定。移植后,培育 1年,株行距 10cm20 cm;培育 2年,株行距 20cm 40cm;培育 3年,株行距 30cm40 cm。一般 两 年 半移植苗高 5070cm,地经 0.6cm 1.5cm以上。 DB14/ T136 2011 6 表 A1(续 ) 序号 树种 种子处理 播 种 苗期管理 嫁接繁殖 嫁接方法 6 核桃 (1

    46、)凉水浸种把选好的种子放人缸内,加水,每天搅动一次,另换一次清水,经 5 7d 后即可播种。 (2)冷浸日晒 用上述方法浸水 5 7d,捞出后,日晒2h 播种。 (3)冷浸湿沙催芽 先用冷水浸泡 2 3d,捞出后混入湿沙,堆在向阳的地方,高约 30cm 35cm,上部覆盖 10cm左右的湿沙。每日洒水一次,保持湿润,晚间用草帘覆盖保温。 10 15d 后,壳破裂,露出白芽,即可挑出播种。每天挑选一次,分批播种。 (4)石灰水浸种用 10 15的生石灰水浸种一 星期,每天搅拌 2 次,隔膜变软后就捞出来,摊在阳光下晒 2h,种子裂口即可播种。 播种前先灌足底水,待水渗透晾干后表土松散时,在畦床上

    47、开 5cm 7cm 深的浅沟,行距25cm 30cm,株距 15cm 20cm。土垄育苗可不浇底水,在垄上按 15cm 20cm 的株距播种,覆土后再灌足水。播种时核果的合缝线与地面垂直(胚根尖端不能向下也不能向上)。覆土厚度 3 cm 5cm,秋、冬条播覆土5 cm 7cm。 每 666 播种100kg 150kg。 播种后 20d -30d 开始出土,出苗经常延续到 1 个月,在此期均要注意保墒。 为防止干旱及地面高温灼伤苗木,可以盖草。幼苗出齐后及时揭草、浇水、中耕,速生期在 6、 7 月,追施以氮为主的速效肥 1 2次。 8 月下旬进入苗木硬化期施磷钾肥 ,促进木质化和芽眼饱满。当年苗

    48、自然越冬常有枯干现象,故应起苗假植或埋土越冬。翌年春移植时修剪主根,以促侧根。 嫁接所用砧木, 一般为核桃、 核桃楸、枫杨。 方块芽接或 T 字形芽接 DB14/ T136 2011 7 表 A1(续 ) 序号 树种 种子处理 播 种 苗期管理 7 杜梨 ( 1)杜梨种子需后熟才能发芽,完成后熟常用的办法是混沙处理。在春季播种前两个月 选背阴、高燥、不易积水之处进行种子处理。土壤封冻前,先在计划挖坑处覆盖一层杂草,防止冻结,有利挖坑,如果层积处挖坑后过于干燥,可先浇少量的水,以增加土壤湿度,层积沟宜东西走向,沟深约 40cm,宽 50cm,长短根据种子数量来确定,沟底和沟壁都要用锨铲得平直、光滑。( 2)作业时,先在沟底铺一层厚 6cm 7cm 的湿沙,再按沙、种 4: 1的比例混拌均匀 (沙的含水量适中 ),铺放在沟里,距地面 10cm处为止。最后在顶部稍加镇压,再撒盖一层 6cm 7cm 的湿沙,最上面覆 15cm 的细土,土面堆成屋脊形,以防积水。 先将育苗 地整好。整地时要施足底肥,最好用农家肥,化肥也可以,每 666 施 70kg100kg硫酸亚铁。播种前 10d将处理的种子挖出


    注意事项

    本文(DB14 136-2011 Forest tree seedling technology procedures《林木育苗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twoload29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