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市地方标准DB编号:DB 111510 -2007备案号:J11070-2007丈、4吞Z-13.鱼少渔七全匕石怡,.Rr- M -IL建议将第3.0.2, 3.0.5, 3.0.6, 6.0.5条部分修改后作为强制性条文;同意该标准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备案,备案号为J 11070一20070该项标准的备案公告,将刊登在近期出版的工程建设标准化刊物上。建设部标准定额司二00七年十月八日DBII/510一2007月明青本规程为条文强制性标准,其中第3.0.2, 3.0.5, 3.0.6,4.2.3, 4.2.8, 6.0.5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是按北京
2、市建设委员会京建科教【20051 293号文件关于印发“北京市工程建设技术标准2005年编制计划”的通知要求,由北京城建科技促进会等单位共同编制的。在标准编制过程中,编制组结合北京市公共建筑节能工作的特点,进行了深人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北京市节能保温工程的经验,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反复讨论、修改形成。本规程共分7章和2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I、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围护结构节能工程验收,5、采暖、空调与通风系统节能工程验收,7i、节能工程质量验收,附录A节能保温工程材料现场抽样复验项目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节能施工验收记录表为资料性附录。为提高规程质量,请各单位在执行本规程过
3、程中,积累资料,认真总结经验,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北京城建科技促进会,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规程主要编制单位和主要起草人:主要编制单位:北京城建科技促进会北京住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中建建筑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市建筑材料管理办公室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振利节能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DBII/510一2007北京康筑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敬业达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王建明 鲍宇清 黄 维 段 恺 夏祖宏郑玉洁 田桂清 黄振利 章银祥DBII/510一2007目次I总则12术语23基本规定44围护结构节能验收54.1屋面,54.2外墙I-loi4.3外门窗74.4透
4、明幕墙/屋顶透明部分104.5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楼板和非采暖空调房间与采暖空调房间的隔墙或楼板11l采暖、空调与通风系统节能验收125.1一般规定125.2冷热源125.3输配管网135.4末端控制175.5计量控制196节能工程质,验收21附录A节能工程材料现场抽样复验项目,23附录B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记录表28条文说明35DBII/510一20071总则1.0.1为贯彻国家和北京市节能政策,控制公共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统一验收标准,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北京地区新建、扩建公共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1.0.3公共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应按照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要求进行。有关节能工程
5、施工质量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程的规定。1.0.4北京地区公共建筑的节能工程,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北京市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DB 111510一20070术语2.0.1公共建筑节能T-程energy efficiency construction of publicbuilding按照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本规程及相关标准对新建、扩建的公共建筑围护结构及采暖空调系统所进行的节能施工、监理等各项技术工作及完成的工程实体。2.0.2透明幕墙transparent curtain wall可见光可直接透射人室内的幕墙。2.0.3可见光透射比visible transparence透过
6、玻璃(或其它透明材料)的可见光光通量,与投射在其表面上的可见光光通量之比。2.0.4遮阳系数(SC) shape coefficient of building实际透过窗玻璃的太阳辐射得热,与透过标准的3mm透明玻璃的太阳辐射得热之比值。2.0.5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 )overall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ofbuilding envel叩e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I K,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围护结构的传热量。2.0.6外墙平均传热系数(Km) averag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ofouter一wall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与热
7、桥部位传热系数按照面积的加权平均值。2.0.7水力平衡度(HB) hydraulic halanceness在集中热水采暖或中央空调循环水系统中,整个系统的循环水量满足设计条件时,分支管路或末端管路循环水量(质量流量)的测量值与设计值之比。2DB11/510一20072.0.8空调通风系统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system采用空气调节和通风技术,对空气进行处理、输送、分配,并控制其参数的所有设备、管道及附件、仪器仪表的总和。2.0.9风量失调率rate of airflow disorder在空调通风的送风系统中,分支风管或末端风管风量的实测值与设计值的偏差绝对值,
8、与设计值的比值。2.0.10散热器恒温控制阀thermostatic radiator valve与采暖散热器配合使用的一种专用阀门,可人为设定室内温度,通过温包感应环境温度产生自力式动作,无需外界动力即可调节流经散热器的热水流量从而实现室温恒定的阀门。2.0.11温包temperature sensor:恒温阀的组成元件中,用来剐受温度变化并产生驱动动作的部件,又称感温包,其中的工质通常为液体、固体(石蜡)或气液混合体。DBII/510一20073基本规定3.0.1公共建筑节能工程划分为:屋面、外墙、外门窗、透明幕墙/屋顶透明部分、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楼板和非采暖空调房间与采暖空调房间的隔墙或
9、楼板、冷热源、输配管网、末端控制、计量监测等9个分项工程。各分项工程检验批划分可参照国家有关规范的规定进行。当特殊分项检验批划分未做规定时,可由监理(建设)、设计、施工等各方协商进行划分。3.0.2公共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工程的建设各方不得扭自修改建筑节能设计文件,当确实需要变更时。该项变更应经原施工图设计审查机构审查,在实施前应办理设计变更手续,并获得监理或建设单位的确认。3.0.3公共建筑节能工程使用的建筑材料和产品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及国家和北京市有关法规、标准的规定,严禁采用国揭或北京市主管部门明令淘汰的建筑材料和产品。对涉及安全和使用功能的主要材料应按本规程附录A规
10、定进行复验。3.0.4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应加强对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各工序应按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应进行检查;工序之间应进行交接检查。对于以下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应由施工单位通知有关单位进行验收并应有详细的隐检记录:保温层与基层的联结、保温材料厚度、热桥部位的处理、内置保温板的规格和性能、锚固件的数量、位置和深度、保护层的平整度及加强层的处理、变形缝的处理、门窗密封等。(加设备隐检)3.0.5墙体节能工程使用的保温隔热材料,其导热系数、密度、抗压强度或压缩强度、燃烧性能及保温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4DBII/510一20073.0.6建筑节能工程质a验收应进行外墙节能构造现场实体
11、检验、外窗气密性现场实体检测、建筑设备工程系统节能性能检测和系统联合试运转与调试。检测调试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DB11/510一20074围护结构节能验收4.1屋面踊般规定4.1.1本节适用于除透明部分外的公共建筑屋面节能工程的质量验收。公共建筑屋面的传热系数限值应符合DBJOI一62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有关规定。4.1.2保温层应干燥,封闭式保温层的含水率应相当于该材料在自然风干状态下的平衡含水率。4.1.3种植屋面工程施工验收除应符合GB50207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外尚应符合DB I I /T366种植屋面防水施工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4.1.4保温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I、保温层的基
12、层应平整、干燥、干净。2、保温材料应紧靠在需保温的基层表面上,并应铺平垫稳。3、分层铺设的板块状材料,上下层接缝应相互错开;板间缝隙应采取同类材料嵌填密实。4、粘贴的板状保温材料应贴严、粘牢。4.1.5整体现浇的硬质聚氨醋应按配比准确计量,发泡厚度应均匀一致。4.1.架空屋面架空隔热层的高度、安装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主控项目4.1.7保温材料进场后,应作质量检查和验收,其品种、规格、ilt能等应符合设计和有关标准的要求。7iDBII/510一2007检验方法:I、检查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测报告。2、检查进场复验报告,复验项目及要求见附录Ao4.1.8板状保温材料厚度负偏差不得大于3mm,现场喷涂
13、的保温材料厚度不得有负偏差。检验方法:用钢针插人和尺量检查。检查数量:按保温层面积每100廿抽检一处。每个单位节能保温工程的屋面至少抽检5处。4.1.,屋面热桥部位的保温隔热做法必须符合设计和标准要求。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数量:全数检查。一般项目4.1.10保温层的铺设应表面平整、找坡正确。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尺量届查。4.1.11当倒置式屋面保护层采用卵石铺压时,卵石应分布均匀,卵石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按堆积密度计算其质量。4.2外墙一般规定4.2.1本节适用于采用内、外保温等各种复合保温做法及结构自保温的建筑外墙节能工程质量验收。公共建筑墙体的传热系数限值应符合D
14、BJOI一62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有关规定。4.2.2外墙外保温系统的性能检验应满足JGJ144外墙外保温技术规程要求,其系统性能和构造措施还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当采用粘贴饰面砖做饰面层时,饰面砖粘结强度尚应符合JGJ 110建筑工程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标准的规定。DBII/510一20074.2.3外墉热桥部位均应按设计要求采取隔断热桥和保温措施。4.2.4窗口外侧四周墙面应按设计要求进行保温处理。4.2.5机械固定系统的金属锚固件、网片和承托架等,应满足防锈要求。4.2.外墙采用内保温构造时,应按设计要求采取可靠的防潮、防结露措施,热桥部位宜有保温或“断桥”措施。4.2.7外墙饰面
15、层施工质量应符合国标GB50210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4.2.8保温层(板)与基层及各构造层之间的粘结或连接必须牢固。粘结强度和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主控项目4.2.9所用材料和半成品、成品的品种、规格、性能必须符合设计和有关标准的要求。检验方法:I、检查产品合格证和型式检验报告;2、检查进场复验报告,复验项目及要求见附录Ao4.2.10保温层与墙体以及各构造层之间必须连结牢固,连结方式以枯结为主的无松动和虚粘现象,粘结面积不小于40%(内保温30%)。加强部位的粘结面积应符合设计要求。面层无粉化、起皮、爆灰。检验方法:按JGJ 110建筑工程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标准的方法
16、选取三处有代表性的部位实测干燥条件下保温层与基层墙体的拉伸粘结强度;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4.2.11安装锚固件的墙面,锚固件数量、锚固位置和锚固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4.2.12板状保温材料厚度负偏差不得大于3mm,现场喷涂的保8DBII/510一2007温材料厚度不得有负偏差。检验方法:用钢针插人和尺量检查,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4.2.13外墙采用内置保温板现场浇筑混凝土墙体时,保温板的安装应位置正确、接缝严密,保温板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不得移位、变形,钢丝网的位置及间距应符合设计和标准要求,保温板内外表面及钢丝网表面应预喷涂界面剂,与混凝土粘结应牢固。检验方
17、法:观察检查,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4.2.14采用预制保温墙板现场安装的墙体,应符合下列规定:I、保温墙板应有型式检验报告,其安全性应符合设计要求;2、保温墙板的结构性能、热工性能及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与主体结构连接必须牢固;3、保温墙板的板缝处理、构造节点及嵌缝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4、保温墙板板缝不得渗漏。检验方法:核查型式检验报告,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4.2.15饰面层采用饰面板开缝安装时,保温层表面应按设计要求采取相应的防水措施。检验方法:对照设计观察检查。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4.2.16当设计要求在墙体内设置隔气层、防火隔离带时,隔气层、防火隔离带的位置、使用的材
18、料及构造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的规定。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一般项目4.2.17保温层面表面应平整洁净无裂缝,接茬平整,线角顺直、清晰。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尺量检查。DBII/510一20074.2.18增强网应铺压严实,不得有空鼓、褶皱、翘曲、外露等现象,搭接长度必须符合规定要求。加强部位的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4.2.1,外饰面为幕墙时幕墙与周边墙体间的缝隙应采用弹性闭孔材料填充饱满,并应采用耐候密封胶密封。检验方法:观察检查。4.3外 门窗一般规定4.3.1本节适用于建筑外门窗节能工程的质量验收。外门窗热工性能应符合DBJ
19、OI一62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有关规定。4.3.2门窗安装前,应对门窗洞口进行检验。4.3.3建筑外门窗的安装必须牢固。在砌体墙上安装门窗严禁用射钉固定。4.3.4门、窗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外门窗框与副框之间,应采用高效保温材料填堵,不得采用普通水泥砂浆补缝;门、窗框四周与抹灰层之间的缝隙,宜采用保温材料和嵌缝密封膏密封,避免不同材料界面开裂,影响门、窗的热工性能。4.3.5外门窗工程的验收还应符合GB50210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主控项目4.3.6外门窗进场后,应做质量检查和验收,其品种、规格、性能应符合设计和有关标准的要求。检验方法:I、检查产品合格证和检测报告。10D
20、BII/510一20072、查验进场复验报告,复验项目和抽检数量见附录Ao4.3.7外门窗框与副框之间应进行密封处理,不得遗漏。检验方法:观察,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4.3.8按设计要求设置外窗遮阳设施,遮阳设施位置正确,数量、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观察、尺量。一般项目4.3.9门窗开闭应灵活、调节到位。检验方法:现场调节试验,观察检查。4.3.10活动遮阳设施的调节机构应灵活、调节到位。检验方法:现场调节试验,观察检查。4.4透明幕墙/屋顶透明部分一般规定4.4.1本节适用于透明幕墙和屋顶透明部分的施工质量验收。透明幕墙和屋顶透明部分热工性能应符合DBJOI一62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21、的有关规定。4.4.2透明幕墙和屋顶透明部分工程的验收还应符合GB50210(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和JGJ 102(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的规定。主控项目4.4.3透明幕墙和屋顶透明部分工程所使用的各种材料、构件及组件的质量和热工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产品标准和工程技术规范的规定。检验方法:DBII/510一2007I、检查产品合格证和检测报告。2、查验进场复验报告,复验项目和抽检数量见附录Ao4.4.4透明幕墙和屋顶透明部分工程热桥部位的隔断热桥措施应有效可靠,断桥节点的连接应牢固。检验方法:对照热工性能设计文件,观察检查4.4.5按设计要求设置遮阳设施,遮阳设施位置正确,数量、
22、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观察、尺量。4.4.6镀(贴)膜玻璃的安装方向、位置应正确。检验方法:观察、尺量。4.5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楼板和非采暖空调房间与采暖空调房间的隔培或楼板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楼板和非采暖空调房间与采暖空调房间的隔墙或楼板等围护结构其他部分节能分项工程可采用外墙外保温做法,其施工质量验收规定参见本规程第4.2节。DBII/510一2007l采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节能验收5.1一般规定5.1.1采暖、通风与空调系统中的温度、压力、流量、热量、耗电量、燃料消耗量等监测和计量仪表,应按照要求进行检验、标定和维护,仪表工作应正常有效并可靠。5.1.2主要设备和风管的检查孔、检修孔和
23、测量孔,不得被省略或被遮挡。5.1.3空气一空气能量回收通风装置,其型号、规格、数量、技术性能和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标准。5.1.4地面辐射供暖工程应符合JGJ142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及DBJ/TOI一49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应用技术规程的规定。5.2冷 热源主控项目5.2.1制冷机组的额定能效比以及部分负荷能效比应满足设计要求。检验方法:对照设计文件和设备文件查看。检查数量:全数检查。5.2.2空气一空气能量回收通风装置的型号、规格、数量、技术性能和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标准。检验方法:对照图纸和设备说明书查看。检查数量:全数检查。5.2.3供热/供冷水系统应进行冲洗过滤,水
24、质应满足冷热源设13DBII/510一2007备、仪表和控制设备要求。供热系统水质应符合DBJOI一619供热采暖系统水质及防腐技术规程的要求。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查验检测报告。目测水色应干净透明,无可见杂物。检查数量:全数检查。5.2.4冷却塔补水总管上应按照设计要求安装水量计量表。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数量:全数检查。5.2.5冷却塔进风应流通通畅,不得遮挡。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数量:全数检查。一般项目5.2.6水过滤器前后压差应在允许范围之内,空气过滤器前后压差应在允许范围之内,当压差不能直接显示时,应增设仪器仪表。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数量:按检验批划分的检查数量抽查。5.2.
25、7空气和水过滤器的安装应便于拆卸和清洗。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数量:按检验批划分的检查数量抽查。5.3输配管网主控项目5.3.1平衡阀或调节阀应具备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和技术监督部门出具的性能检测报告;其调节特性曲线应与其说明书吻合并达到产品标准的要求。14DBII/510一2007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和质检报告,对照图纸和产品使用说明书查看。检查数量:按检验批划分的检查数量抽查。5.3.2平衡阀或调节阀的型号、规格、公称压力、水流方向等技术参数以及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和设备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和质检报告,对照图纸和说明书现场查看。检查数量:按检验批划分的检查数量
26、抽查。5.3.3循环水泵应具备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和技术监督部门出具的性能检测报告,其流量一扬程曲线应满足标准要求,应与使用说明书一致。检验方法:检查核对产品名牌、合格证和检测报告。检查数量:全数检查。5.3.4平衡阀或调节阀的安装位置,应保证阀门前后有足够的直管段,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直管段最小长度应为阀门上游5倍管径、下游2倍管径。检验方法:检查产品质检报告,对照图纸和说明书现场查看。检查数量:按产品数量抽查2%,且不得少于5个。5.3.5平衡阀或调节阀的测量孔和手轮不得被破坏或遮挡,应便于观察、操作、调节和调试。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数量:按产品数量抽查2%,且不得少于5个。5.3
27、.6采暖和空调水系统节能工程验收之前,应完成系统平衡调试工作,应提供完整的调试报告;调试报告的内容应包括调试后的系统总流量和水泵扬程,每一平衡支路的设计流量、实际流量和水力平衡度,应由调试人员签字确认。检验方法:检查调试报告。15DBII/510一2007检查数量:全数检查。5.3.7竣工验收时,采暖和空调水系统实际总流量应为设计值的100%一110%,应对管径不小于50mm的末端支路的水力平衡度检验,结果应在0.9一1.2范围之内。检验方法:采用便携式超声波流量计现场检测系统总流量和抽查对象的实际流量。检查数量:抽取系统冷热源近端、远端和中间位置支路至少各两路(管径不小于50mm的管路)为抽
28、查检验对象;当有一个支路的水力平衡度不满足要求,则判定为协调水力平衡不合格。5.3.8空调通风系统验收之前,应先完成设计工况下系统的平衡调试工作,并提供完整的平衡调试报告;调试报告的内容中,应包含每一平衡支路的设计风量和调试后实际风量,由调试人员签字确认。检验方法:检查调试报告。检查数量:全数检查。5.3.9风量不小于1000耐A的末端支路,其风量失调率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检验方法:采用风速仪现场复测总风量和抽查对象的实际风量。检查数量:抽取系统风机近端、远端和中间位置支路各两路(风量不小于1000耐A的末端支路)为抽查检验对象。当有一个支路的风量失调率超标,则判定为不合格。5.3.10风管
29、和管道的绝热,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其材质、密度、规格与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查验材料合格证。检查数量:按检验批划分的检查数量抽查。5.3.11循环水泵出口的阀门处于全开状态、变频器不起作用的情况下,水泵实测工作电流不应大于额定值的120%016DBI 1/510一2007检验方法:用电流表检查,或查验单机试运转记录。检查数量:全数检查。5.3.12风系统主风机在正常运行时,其风量、风压应满足设计要求,其实测工作电流不应大于额定值的120%0检验方法:用电流表检查,或查验单机试运转记录。检查数量:全数检查。5.3.13风管系统的应按系统类别进行严密性检验,漏风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30、和GB50243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检验方法:查验检测报告。检查数量:全数检查。5.3.14现场组装的组合式空调机组的实测漏风量应满足GB/T14294组合式空调机组的规定。检验方法:查验检测报告。检查数量:按同类产品数量抽查20%,且不得少于I台。5.3.15空调通风系统的风管内的清洁,应符合GB19210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的要求。检验方法:查验检测报告。检查数量:全数检查。一般项目5.3.16管道阀门、过滤器及法兰部位的绝热结构应严密,且能单独拆卸并不得影响其操作功能。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数量:按数量抽查10%,不少于5个。5.3.17设备及管道的保温情况,应符合G
31、B/T8174 (设备及管道保温效果的测试与评价的要求。检验方法:观察检查。17DBII/510一2007检查数量:全数检查。5.3.18主要设备和风管的检查孔、检修孔和测量孔,不得被省略或被遮挡。5.3.19循环水泵运行时不应有异常振动和声响、壳体密封处不得渗漏、紧固连接部位不应松动、轴封的温升应正常。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数量:全数检查。5.3.20循环水泵的转向应与标志一致,其工作电压、工作电流、工作流量和工作扬程,与设计和说明书中的要求一致。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数量:全数检查。5.3.21管道系统中应不含空气,水泵的压力和水泵电机的电流不应出现大幅波动。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数
32、量:全数检查。5.4末端控制主控项目5.4.1散热器供暖系统应按照设计要求安装恒温阀等调节控制阀门。恒温阀应具备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和技术监督部门出具的性能检测报告;其调节特性应满足产品标准JG/T195一2007的要求。检验方法:对照设计图纸和说明,对照查看产品合格证和检测报告。检查数量:按总数抽查5%,不得少于5个。5.4.2散热器恒温阀的型号、规格、水流方向等技术参数以及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和设备使用说明书的要求;18DBI 1/510一2007检验方法:对照设计图纸和说明现场查看。检查数量:按总数抽查5%,不得少于5个。5.4.3恒温阀的阀头和温包不得被破坏或遮挡,应能够正常感应室温
33、并便于调节,温包内置式恒温阀的阀头应水平安装,安装散热器应采用温包外置式恒温阀,温包应处于空气流通且能正确反映房间温度的位置上。检验方法:对照设计图纸和说明现场查看。检查数量:按总数抽查5%,不得少于5个。5.4.4散热器恒温阀应按照设计要求完成阻力预设定和温度限定工作,恒温阀应统一设定在设计温度范围内;检验方法:对照设计图纸和说明现场查看。检查数量:按总数抽查5%,不得少于5个。5.4.5室内温控器和控制阀的型号、规格、水流方向等技术参数以及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和设备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和检测报告,对照图纸和说明书现场查看。检查数量:按检验批划分的检查数量抽查。5.4.
34、6风机盘管机组与风管、回风箱及风口的连接应严密可靠,不应采用吊顶回风的方式。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数量:按总数抽查5%,不得少于5台。一般项目5.4.7系统处于设计工况下的正常流量循环时,恒温阀不应产生噪声,不应阻塞不畅通。检验方法:现场查看、检查。检查数量:按检验批划分的检查数量抽查。5.4.8恒温阀应具有带水带压清堵或更换阀芯的功能。19DBI 11510一2007检验方法:现场查看、检查。检查数量:按检验批划分的检查数量抽查。5.4.9空调室内温控器的感温元件应能够正常感应室温并便于调节。检验方法:现场查看、检查。检查数量:按检验批划分的检查数量抽查。5.4.10空调系统房间温控器应调
35、节灵敏、无卡涩、温度指示清楚。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和检测报告,对照图纸和说明书现场查看。检查数量:按检验批划分的检查数量抽查。5.4.11地面辐射供暖系统中敷设的聚苯板的厚度和容重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现场查看、检查隐蔽工程检验记录。5.5计,控制主控项目5.5.1热能表应具备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和技术监督部门出具的计量检定报告;热能表应能够正常测量、读取、存储或传输数据。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和计量检定报告,对照图纸和说明书查看。检查数量:按检验批划分的检查数量抽查。5.5.2热能表的安装位置,应保证表前后有足够的直管段;直管段长度应满足产品具体的技术要求,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
36、,直管段最小长度应为表上游5倍管径、下游2倍管径。检验方法:现场查看检查。20DBI 1/510一2007检查数量:按检验批划分的检查数量抽查。5.5.3热能表不得被破坏或遮挡,温度传感器应按照相关要求插到管道中心范围,传感器连线和接头应处于不易破坏的安全位置,供、回水温度传感器安装位置不得颠倒。检验方法:现场查看检查。检查数量:按检验批划分的检查数量抽查。5.5.4热能表的型号、规格、水流方向等技术参数以及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和设备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和检测报告,对照图纸和说明书现场查看。检查数量:按检验批划分的检查数量抽查。5.5.5安装于制冷机房、热力站、锅炉房或水
37、泵附近的热能表,仪表工作不应受电磁干扰的影响,读数应正常合理。检验方法:现场查看。检查数量:全数检查。一般项目5.5.6计量制冷量的热能表应按要求进行保温,不得造成计算仪内部结露。检验方法:现场查看。检查数量:全数检查。5.5.7热能表内部时钟应调整设定,与当地时间一致;检验方法:现场查看。检查数量:全数检查。DBII/510一20075Lli节能工程质量验收6.0.1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程序和组织按GB5030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的规定进行,并宜与其它相关分部的验收结合共同验收。6.0.2检验批质量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I.主控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合格;2.一般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
38、合格,当采用计数检验时,一般项目的合格率应达到90%及以上,且其余检查点不得有严重缺陷;3.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和质量检验记录。6.0.3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I.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均符合质量合格的规定;2.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记录应完整。6.0.4节能工程质量验收时,施工单位应提供下列文件和记录:I.建筑节能设计文件和设计变更文件;2.节能工程所用的主要材料、设备、成品、半成品的合格证及检(试)验报告,部分材料和产品的进场复验报告;3.隐蔽工程质量检验记录、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4.现场检测报告;5.工程质量问题的处理方案和验收记录;6.其它必
39、要的文件和记录。6.0.5节能工程质t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1.各分项工程的质:9均应验收合格;2.质A控制资料应完整;3.现场检测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22DBI 1/510一2007节能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6.0.6当节能工程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处理:I.经返工、返修或更换材料、部件的检验批,应重新进行验收;2.经法定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的检验批,应予以验收;3.经法定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认可能够满足节能设计标准要求,可予以验收;4.经返修或技术处理能满足节能设计标准要求时,可予以验收。6.0.7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合格后,应将所有的验收文件归人单位工程技术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