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 B 16 DB64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 64/T 8322013 设施黄瓜靶斑病防治技术规程 2013 - 01 - 04发布 2013 - 01 - 04实施 宁夏回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64/ T 8322013 I 前 言 本标准的编写格式符合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 本标准由宁夏农林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农牧厅归口。 本标准由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查仙芳、杜玉宁、郭成瑾。 DB64/ T 8322013 1 设施黄瓜靶斑病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
2、标准规定了设施黄瓜靶斑病防治技术的术语和定义、病害发生规律、综合防治和施药量与安全间 隔期。 本标准适用于设施环境下黄瓜靶斑病的综合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1-200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 GB/T 8321.2-200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二) GB/T 8321.3-200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三) GB/T 8321.4-2006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四) GB/T 8
3、321.5-2006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五) GB/T 8321.6-200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六) NY/T 393-2000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菌丝体 mycelium 真菌丝状营养体上的单根菌丝的总称。 3.2 分生孢子 conidium 由真菌产生的一种形小、量大、外生的无性繁殖体。 3.3 黄瓜靶斑病 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 & Curt.)Wei. 山扁豆生棒孢菌,属半知菌尾孢属类真菌。菌丝体细长,分生孢子顶生。 4 病害发生规律 DB64/ T 8322013 2 4.1 症状 主要危
4、害黄瓜叶片,严重时蔓延至叶柄、茎蔓。叶片正、背面均可受害,叶片发病,起初为黄色水 浸状斑点,后随着病斑的不断扩大,叶片正面病斑略凹陷,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外围黄褐色, 中部淡黄色,患病组织与健康组织界限明显。发病中期病斑极易穿孔,叶片正面病斑粗糙不平,病斑整 体变为褐色,中央灰白色、半透明,且病斑中央常有明显的眼状靶心。湿度大时病斑上常伴有环状灰黑 色霉状物(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严重时叶片干枯死亡,造成提早拉秧。 4.2 发生条件 以分生孢子丛或菌丝体在土中的病残体上越冬, 种子也可带菌。 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 并经叶缘水、 棚膜结露珠等途径再侵染,该菌1035下均能生长,以2530
5、、湿度90%以上最适。高温和通 风不良发病重。此菌还危害甜瓜、番茄等,蔓延趋势明显。 4.3 发生期 3月下旬5月中下旬,黄瓜结果期为该病害发生盛期。 5 综合防治 5.1 农业防治 5.1.1 抗病品种 选用裕优3号、博杰21、博耐系列和津春系列等抗病品种。 5.1.2 种子消毒 催芽前用55温水浸种15min,搓洗后催芽。 5.1.3 轮作倒茬 不能和同类作物连作。 5.1.4 培育壮苗 用灭菌消毒过的育苗营养土育苗。 垄作暗灌,增温降湿。 5.1.5 棚室管理 通风排湿,摘除中下部病叶,科学施肥,及时采摘,拉秧后清除残株落叶。 5.2 化学防治 5.2.1 发病初期,喷施 3%中生菌素可
6、湿性粉剂 600 倍800 倍,25%嘧菌酯 2000倍液(60kg/667m 2 )均 匀喷雾,连续 2 次,间隔 10d1 次。 5.2.2 发病较重时,25%醚菌酯悬乳剂 2000 倍液(60kg/667m 2 )+3%中生菌素600 倍800 倍(30kg/667 m 2 )均匀喷雾,可防 2 次3 次,间隔7d10d1 次; 或 25%吡唑醚菌酯稀释倍数为 2000 倍(30kg/667 m 2 ) +20%噻菌铜600 倍液(60kg/667m 2 ) 喷雾 3 次, 间隔 10d1 次; 或 50%烯酰吗啉稀释 2000倍液 (60kg / 667 m 2 );喷施2次3 次,间隔期 7d10d。 DB64/ T 8322013 3 6 施药量与安全间隔期 应按GB4258、GB/T 8321.1-2000、GB/T 8321.2-2000、GB/T 8321.3-2000、GB/T 8321.4-2006、GB/T 8321.5-2006、GB/T 8321.6-2000的要求控制施药量与安全间隔期。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