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886.2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氢氧化钠2016-08-31发布2017-01-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GB1886.202016 前 言本标准代替GB51752008食品添加剂 氢氧化钠。本标准与GB5175200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氢氧化钠”。GB1886.20201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氢氧化钠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食品添加剂氢氧化钠。2 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2.1 分子式NaOH2.2 相对分子质量40.00(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3 技术要求3.1
2、感官要求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感官要求项 目要 求固体氢氧化钠液体氢氧化钠检验方法色泽白色或近乎白色清亮的或略有混浊,无色或带粉颜色状态固体液体取适量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在自然光线下,观察其色泽和状态3.2 理化指标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 理化指标项 目指 标固体氢氧化钠液体氢氧化钠检验方法总碱量(以NaOH计),w/%98.0100.598.0a103.5a附录A中A.4碳酸钠(Na2CO3),w/%2.0附录A中A.4砷(As)/(mg/kg)3.0GB5009.76GB1886.2020162 表2(续)项 目指 标固体氢氧化钠液体氢氧化钠检验方法重金属(以P
3、b计)/(mg/kg)5GB5009.74不溶物及有机杂质通过试验附录A中A.5汞(Hg)/(mg/kg)0.1附录A中A.6a按氢氧化钠的标示值折算。GB1886.2020163 附 录 A检验方法A.1 安全提示本标准的检验方法中使用的部分试剂具有毒性或腐蚀性,操作时应小心谨慎。如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严重者应立即治疗。使用剧毒品时,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管理;使用时应避免吸入或与皮肤接触,必要时应在通风橱中进行。A.2 一般规定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规定的三级水。试验中所用标准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和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
4、GB/T601、GB/T602、GB/T603之规定制备。试验中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A.3 鉴别试验A.3.1 碱性鉴别本品的水溶液能离解出OH-,呈强碱性反应。A.3.2 钠离子的鉴别用洁净的顶端烧制有铂丝的玻璃棒,铂丝以盐酸润湿后,在火焰上燃烧至无色。蘸取试样,在无色火焰中燃烧,火焰即呈鲜黄色。A.4 总碱量和碳酸钠的测定A.4.1 方法提要A.4.1.1 总碱量(以NaOH计)的测定试样溶液以溴甲酚绿-甲基红为指示液,用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终点,根据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消耗量确定总碱量。A.4.1.2 碳酸钠(Na2CO3)的测定于试样溶液中加入氯化钡,则碳酸钠
5、转化为碳酸钡沉淀;溶液中的氢氧化钠以酚酞为指示液,用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终点,测得氢氧化钠的含量。用总碱量减去氢氧化钠含量,则可得碳酸钠的含量。A.4.2 试剂和材料A.4.2.1 氯化钡溶液:100g/L。使用前以酚酞为指示液,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至粉红色。A.4.2.2 盐酸标准滴定溶液:c(HCl)=1mol/L。A.4.2.3 酚酞指示液:10g/L。GB1886.2020164 A.4.2.4 溴甲酚绿-甲基红指示液:1g/L。A.4.3 分析步骤A.4.3.1 试验溶液的制备用已知质量的称量瓶,迅速称取固体氢氧化钠38g1g或液体氢氧化钠50g1g,精确至0.01g,放入400mL聚
6、乙烯烧杯中,用水溶解。冷却到室温后,移入1000mL具塑料塞的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将溶液置于清洁干燥的聚乙烯塑料瓶中。此为试验溶液A。A.4.3.2 测定用移液管移取50mL试验溶液A,注入250mL锥形瓶中,加入2滴3滴溴甲酚绿-甲基红指示液,在磁力搅拌器搅拌下,用盐酸标准滴定溶液密闭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暗红色,煮沸2min,冷却后继续滴定至溶液再呈暗红色。用移液管另移取50mL试验溶液A,注入250mL锥形瓶中,加入20mL氯化钡溶液,再加入2滴3滴酚酞指示液,在磁力搅拌器搅拌下,用盐酸标准滴定溶液密闭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为终点。A.4.4 结果计算A.4.4.1 总碱量(以Na
7、OH计)的质量分数w1,按式(A.1)计算:w1=V1c1M11000m501000100%(A.1)碳酸钠(Na2CO3)的质量分数w2,按式(A.2)计算:w2=(V1-V2)c1M21000m501000100%(A.2)式中:V1 以溴甲酚绿-甲基红为指示液,滴定试验溶液所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c1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M1氢氧化钠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NaOH)=40.00;m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1000换算系数;501000换算系数;V2以酚酞为指示液,滴定试验溶液所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单
8、位为毫升(mL);M2碳酸钠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12Na2CO3)=52.99。A.4.4.2 以相对于标示值的质量分数表示的液体氢氧化钠的总碱量(以NaOH计)的质量分数w3,按式(A.3)计算:w3=w1b100%(A.3)A.4.4.3 以相对于标示值的质量分数表示的液体氢氧化钠的碳酸钠(Na2CO3)的质量分数w4,按式(A.4)计算:GB1886.2020165 w4=w2b100%(A.4)式中:w1总碱量(以NaOH计)的质量分数;w2碳酸钠的质量分数;b液体氢氧化钠的标示值(氢氧化钠质量分数)。试验结果以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准。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
9、的氢氧化钠质量分数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2%;碳酸钠质量分数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1%。A.5 不溶物及有机杂质的测定称取5.00g0.01g固体氢氧化钠,溶于100mL水中。此溶液应完全清亮、无色或略微带点颜色。A.6 汞(Hg)的测定A.6.1 方法提要同GB/T5342014的5.8.2.1。A.6.2 试剂和材料A.6.2.1 硫酸溶液:1+1。A.6.2.2 其他试剂同GB/T5342014的5.8.2.2。A.6.3 仪器和设备同GB/T5342014的5.8.2.3。A.6.4 分析步骤A.6.4.1 试验溶液的制备称量2.00g0.01g固体氢氧
10、化钠或相当于2.00g0.01g固体氢氧化钠的液体试样,置于100mL烧杯中,溶于20mL水中,滴加10mL硫酸溶液(A.6.2.1),加入0.5mL高锰酸钾溶液,将此烧杯盖上表面玻璃,煮沸几秒钟,然后冷却。A.6.4.2 空白试验溶液的制备除不加试样外,与试验溶液同时同样处理。A.6.4.3 工作曲线的绘制按照GB/T5342014的5.8.2.4.1操作,选择含汞量0g1g的标准曲线。A.6.4.4 试样溶液的测定按照GB/T5342014的5.8.2.4.2操作。A.6.5 结果计算按照GB/T5342014的5.8.2.5。GB1886.2020166 A.6.6 含汞废液的处理将含汞废液收集于约50L的容器中,当废液大约40L时依次加入400g/L氢氧化钠溶液400mL、100g硫化钠(Na2S9H2O),摇匀。10min后缓慢加入30%过氧化氢溶液400mL,充分混合,放置24h后将上部清液排入废水中,沉淀物转入另一容器中,由专人进行汞的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