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29.240 Q/GDW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企业标 准 Q/GDW 13011.1 2018 代替 Q/GDW 13011.1 2014 500kV 单相自耦电力变压器采购标准 第 1 部分:通用技术规范 Purchasing Standard for 500kV single-phase auto power transformers Part 1: Gener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2019 - 06- 28 发布 2019 - 06- 28 实施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发布 Q/GDW 13011.12018 I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
2、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总则 3 5 结构和其他要求 8 6 试验 . 23 7 设计联络、监造和检验、技术服务 . 27 8 包装和运输 . 29 9 投标时应提供的材料 . 31 编制说明 32 Q/GDW 13011.12018 II 前 言 为 规范 国家 电网有限公司 500kV单 相 自耦 电力变压器 的 采购 , 制定 本部分。 500kV单相自耦电力变压器采购标准分为 8个部分: 第 1 部分:通用技术规范; 第 2 部分: 500kV/250MVA(低压 36kV)单相自耦电力变压器专用技术规范; 第 3 部分: 500kV/250MVA(低压 66kV)单相自耦
3、电力变压器专用技术规范; 第 4 部分: 500kV/334MVA(低压 36kV)单相自耦电力变压器专用技术规范; 第 5 部分: 500kV/334MVA(低压 66kV)单相自耦电力变压器专用技术规范; 第 6 部分: 500kV/400MVA 单相自耦电力变压器( OFAF 或 ODAF)专用技术规范; 第 7 部分: 500kV/400MVA 单相自耦电力变压器(三段冷却)专用技术规范; 第 8 部分: 500kV/400MVA 单相自耦电力变压器( ONAN 或 ONAF)专用技术规范。 本部分为 500kV单相自耦电力变压器采购标准的第 1部分。 本部分代替 Q/GDW 1301
4、1.1 2014, 主要技术性差异如下: 增加了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 2018修订版) 的相关要求 、 抽检试验和抗短路校核等要求等 ; 修改了绕组、 铁心 、套管、 分接开关 、油箱 、变压器油 等 组 部 件 和材料 的 性能 要求 。 本部分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物资部提出并解释。 本部分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蔡胜伟、王胜权、吴兴旺、林元棣、吴鹏、尹晶、邵苠峰、陈江波、季坤、张晨晨 本部分 2014年 9月首次发布, 2018年 12月 第一次 修
5、订。 本部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部。 Q/GDW 13011.12018 1 500kV 单相自耦电力变压器采购标准 第 1 部分:通用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 500kV单相自耦电力变压器采购标准招标的总则、技术参数和性能要 求、试验、包装、运输、交货及工厂检验和监造的一般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 500kV单相自耦电力变压器采购标准招标。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11.1 绝缘配合 第 1部分
6、:定义、原则和规则 GB/T 1094.1 电力变压器 第 1部分:总则 GB/T 1094.2 电力变压器 第 2部分: 液浸式变压器的温升 GB/T 1094.3 电力变压器 第 3部分: 绝缘水平、绝缘试验和外绝缘空气间隙 GB/T 1094.4 电力变压器 第 4部分:电力变压器和电抗器雷电冲击和操作冲击试验导则 GB/T 1094.5 电力变压器 第 5部分:承受短路的能力 GB/T 1094.7 电力变压器 第 7部分: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负载导则 GB/T 1094.10 电力变压器 第 10部分:声级测定 GB/T 20840.2 互感器第 2部分:电流互感器的补充技术要求 GB
7、2536 电工流体 变压器和开关用的未使用过的矿物绝缘油 GB/T 2900.95 电工术语 变压器、调压器和电 抗器 GB/T 4109 交流电压高于 1000V的绝缘套管 GB/T 4585 交流系统用高压绝缘子的人工污秽试验 GB/T 5273 高压电器端子尺寸标准化 GB/T 5582 高压电力设备外绝缘污秽等级 GB/T 6451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 GB/T 7354 局部放电测量 GB/T 7595 运行中变压器油质量 GB/T 10230.1 分接开关 第 1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 10230.2 分接开关 第 2部分:应用导则 GB 13026 交流电
8、容式变压器套管型式和尺寸 GB/T 13499 电力变压器应用导则 GB/T 16847 保护用电流互感器暂态特性技术要求 GB/T 16927.1 高压试验技术 第 1部分:一般定义及试验要求 GB/T 16927.2 高压试验技术 第 2部分:测量系统 GB/T 17468 电力变压器选用导则 Q/GDW 13011.12018 2 GB/T 26218.2 污秽条件下使用的高压绝缘子的选择和尺寸确定 第 2部分:交流系统用瓷和玻璃绝缘子 GB 5015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DL/T 264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电抗器)现场密封性试验导则 DL/T 272 220kV 7
9、50kV油浸式电力变压器使用技术条件 DL/T 572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 DL/T 5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DL/T 722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与判断导则 DL/T 911 电力变压器绕组变形的频率响应分析法 DL/T 1093 电力变压器绕组变形的电抗法检测判断导则 DL/T 1094 电力变压器用绝缘油选用指南 DL/T 1386 电力变压器用吸湿器选用导则 DL/T 1388 电力变压器用电工钢带选用导则 DL/T 1424 电网金属技术监督规程 DL/T 1538 电力 变压器用真空有载分接开关使用导则 DL/T 1539 电力变压器(电抗器)用高压套管选用导则 JB/T
10、 501 电力变压器试验导则 JB/T 3837 变压器类产品型号编制方法 JB/T 6484 变压器用储油柜 JB/T 8314 分接开关试验导则 Q/GDW 1152.1 电力系统污区分级与外绝缘选择 第 1部分 交流系统 Q/GDW 11306 110(66) 1000kV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 Q/GDW 13001 高海拔外绝缘配置技术规范 下列为所参照的 IEC标准,但不仅限于此 : IEC 60815.1 污秽条件下用高压绝缘子的选择和尺寸 第一部分:定义、信息和通用原理 IEC 60815.2 污秽条件下用高压绝缘子的选择和尺寸 第二部分:交流系统用陶瓷和玻璃绝缘子 3
11、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招标人 bidder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规定,提出招标项目,进行招标的法人或其他组织。 3.2 投标人 tenderer 响应招标、参加投标竞争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3.3 卖方 seller 提供本部分货物和技术服务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包括其法定的承继者 。 3.4 Q/GDW 13011.12018 3 买方 buyer 购买本部分货物和技术服务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包括其法定的承继者和经许可的受让人。 4 总则 4.1 一般规定 4.1.1 投标人应具备招标公告所要求的资质,具体资质要求详见招标文件的商务部分。 4.1.2 投标人
12、应仔细阅读包括 本 标准(通用部分和专用部分) 在内的招标文件阐述的全部条款 。 本部分投标人提供的变压器本体及其附件应符合 技术规范 所规定的要求,投标人亦可推荐符合本部分要求的类似定型产品,但应提供详细的技术偏差。 4.1.3 本部分提出了对变压器本体及其附件的技术参数、性能、结构、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有关变压器的包装 、标志、运输和保管的要求见商务部分的规定 。 4.1.4 本部分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人应提供符合本部分引用标准的最新版本标准和本部分要求的全新产品。如果所引用的标准之间不一致或本部分的要求如与投标人
13、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要求较高的指标执行。 4.1.5 如果投标人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部分的条文提出差异,则表示投标人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部分的要求。 4.1.6 本部分将作为订货合同的附件, 与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本部分未尽事宜,由合同签约双方在合同谈判时协商确定。 4.1.7 本部分 中涉及有关商务方面的内容,如与招标文件的商务部分有矛盾时,以商务部分为准。 4.1.8 本部分各条款如与专用部分有冲突,以专用部分为准。 4.2 投标人应提供的资质文件 投标人在投标文件中应提供下列合格的资质文件,否则视为非响应性投标。 4.2.1 由 权威机构颁发的 ISO 9000 系列的认证证书或
14、等同的质量保证体系认证证书。 4.2.2 履行合同所需的独立设计能力、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的证明文件。 。 4.2.3 有能力履行合同设备维护保养、修理及其他服务义务的文件。 4.2.4 由有资质的第三方见证的与招标产品结构相类似设备的型式试验报告。 4.2.5 所提供的组部件如需向第三方外购时, 投标人应详细说明并就其质量做出承诺,并提供分供方相应的例行型式检验报告和投标人的进厂验收证明。 4.3 工作范围和进度要求 4.3.1 包括变压器本体及其附件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以及供货和现场技术服务。 4.3.2 签订技术协议 时 , 应确定 卖方向买方提 交 生产进
15、度计划 的时限 。卖方 应在买方要求的时限内向买方提交 详尽的 生产进度计划。 4.3.3 如生产进度有延误,卖方应及时将延误的原因、产生的影响及准备采取的补救措施等向买方加以解释,并尽可能保证交货的进度。否则应及时向买方通报,以便买方能采取必要的 应对延迟交货的 措施。 4.4 对设计 图、说明书和试验报告的要求 4.4.1 需经买方 认可的图纸 。 Q/GDW 13011.12018 4 4.4.1.1 所有需经买方确认的图纸和说明文件 (见表 1) ,均应由卖方在技术协议签订后的 4 周内提交给买方进行审定认可。买方审定时有权提出修改意见。 表 1 需认可的图纸、资料 序号 内 容 序号
16、 内 容 ( 1) 变压器外形图( 包括套管吊装尺寸、含二次电缆的安装图等 ) ( 4) 冷却装置和分接开关控制接线图 ( 2) 变压器的重心图 ( 5) 变压器基础图 ( 3) 进线电缆布置位置 ( 6) 运输尺寸和运输质量 、 装配注油后的总质量 买方在收到需认可图纸 2周后,将一套确认的或签有 买方校定标记的图纸(买方负责人签字)返还给卖方。买方有权对供货设备的卖方图纸提出修改意见。凡买方认为需要修改且经卖方认可的,不得对买方增加费用。在未经买方对图纸做最后认可前,卖方任何采购或加工所造成的材料损失应由卖方单独承担。 4.4.1.2 卖方在收到买方确认图纸(包括认可方修正意见)后,经修改
17、应于 2 周内向有关单位提供最终版的正式图纸和一套供复制用的底图及正式的 CAD 文件电子版,正式图纸应加盖工厂公章或签字。变压器应按照经确认的最终图纸进行制造。 4.4.1.3 完工后的产品应与最后确认的图纸及生产过程中 经买方认可的设计修改通知单等相一致。买方对图纸的认可并不减轻卖方对其图纸的完整性和正确性的责任。设备在现场安装时,如卖方技术人员进一步修改图纸,卖方应对图纸重新收编成册,正式递交买方,并保证安装后的设备与图纸完全相符。 4.4.1.4 图纸的格式:所有图纸均应有标题栏、全部符号和部件标志、文字均用中文书写,并使用国际单位制( SI)。 4.4.2 需随设备提供的图纸(见表
18、2)。卖方应免费随设备提供给买方下述最终版的图纸,应一式不少于 6 份。 表 2 需随设备提供的 图纸 、资料 序号 内 容 序号 内 容 1 买卖双方协商确定的 图纸、资料和说明 17 变压器安装基础图 2 有关设计图纸、资料 18 变压器外部二次线及电源线布置图 3 运输、保管、现场安装调试用 图纸、 资料 19 分接开关切换装置及控制部分电气接线图、控制盘的正视图 4 变压器主要部件及配件图表 20 变压器接地线路图及端子位置图 5 外形尺寸图(包括吊装图及顶启图) 21 变压器本体运输图 6 冷却系统图(冷却系统自动装置、冷却器图) 22 展开图及接线图 7 梯子及储油柜安装图 23
19、变压器器身示意图 8 控制电缆安装图 24 上节油箱起吊图 9 套管及接线端子零件图 25 注有尺寸的套管升高座的横断面图 10 套管与变压器引线装配图 26 所有供应的附件外形尺寸图 11 与 GIS 直接连接的变压器,应提供连接部件的外形尺寸及内部结构图 27 分接开关和变压器温度控制器的装配图 12 二次保护、测温、信号、动力电源的端子布置图 28 分接开关、变压器冷却装置和变压器组成组控制等使用的控制柜装配图 13 压力释放装置结构及安装图 29 铁心接地套管布置图、中性点接地套管引线支撑详图 Q/GDW 13011.12018 5 表 2(续) 14 电流互感器安装图 30 拆卸图
20、15 变压 器铭牌 图 (包括三相成组连接的铭牌) 31 对于其他未列入合同技术清单但却是工程所必 需 的文件和资料及图纸,如设计继电保护、控制操作及与其他设备配合需要 的 相关文件和技术数据等 16 电流互感器铭牌图 对表 2 中部分图纸的要求如下: a) 外形尺寸图(包括吊装图及顶启图) : 应标明全部所需要的附件数量、目录号、额定值和型号等技术数据,运输尺寸和 质 量 、 装配总 质 量和油量 , 它还应 标 示出变压器在运输准备就绪后的变压器重心 , 储油柜的位置、尺寸 、 带电部位与邻近接地体的空气净距。 图纸应标明所有部件和附件的尺寸 、 位置,以及 拆卸高压和中压套管时所需要的空
21、间高度 , 上节油箱起吊高度 , 起顶 、 拖耳位置,各阀门法兰尺寸及位置。 图纸应标明变压器底座和基础螺栓尺寸 、位置 。 b) 套管及接线端子零件图 : 图纸应包括套管型号、套管内结构解剖详图、接线端子详图、固定法兰及伞型详图 、套管末屏结构示意图 ,套管顶部安全承力、顶部破坏作用力及爬电距离和干弧距离均应给出 。 c) 展开图及接线图 : 包括计量、保护、控制、报警、照明及动力等所需的交流和直流回路的线路原理图。 冷却装置的原理接线图应包括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能自动向备用电源切换的原理说明。 原理接线图 应 标 示变压器控制柜和所有变压器附件的端子,如电流互感器、报警装置、风扇电机等,
22、以及这些设备在变压器上的布线和用户电缆连接的接线板的标志。 位于控制柜内的设备,应以接近其实际位置的方式表示在连接线路图上。位于控制柜外面的器件,如电流互感器在图上的位置,应能简明标示其向接线端子上的引出连线,接线板上的端子间至少应留出一定的空隙,以备买方在向接线板上增加电缆连接时用 。 d) 变压器器身示意图 : 绕组位置排列及其与套管、分接开关的连接,包括引线连接装配的说明。 e) 上节油箱起吊图 :应 标明起吊重量、起吊高度和吊索、吊点布置 方式 。 f) 注有尺寸的套管升高座的横断面图 : 应显示出法兰、电流互感器座等 。 g) 所有供应的附件外形尺寸图 : 包括套管、气体继电器、压力
23、释放装置、 油面温控器 和绕组 温控器 、电流互感器及升高座、带有油泵及风扇电机的冷却器等。 h) 铁心接地套管布置图、中性点接地套管引线支撑详图 :应 包括支柱绝缘子、支持钢结构排列、接地导体及钢结构详图 。 i) 拆卸图:应包括套管的拆卸方法、铁心吊环位置、铁心和绕组拆卸方法等。 4.4.3 需随设备提供的资料。 卖方应免费 随设备提供给买方下述 资料 (见表 3),原则上不少于 10 份。 表 3 需随设备 提供的资料 序号 内 容 序号 内 容 2 说明书 18 特殊需要的说明 2 变压器的安装使用说明书 19 储油柜安装使用说明书 3 吸湿器使用说明书 20 速动油压继电器安装使用说
24、明书 表 3(续) 4 净油器(如有)使用说明书 21 设备 运行 维护 资料 Q/GDW 13011.12018 6 5 套管及其电流互感器保管、安装、使用说明书 22 变压器 运行 、 检修手册 6 气体继电器使用说明书 23 变压器有关部件及附件的图纸和安装维护说明,例如 , 套管 、 冷却器(散热器) 、 套管式电流互感器 、分接 开关 , 以及所有保护装置和测量装置等 7 绝缘油使用说明书 24 具有 详细图纸的有载分接开关维护说明 8 冷却系统安装和使用说明书 25 变压器励磁特性曲线 9 分接开关安装和使用说明书 26 套管式电流互感器的 相关资料 包括套管式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电阻
25、、拐点处的磁通密度、铁心截面和铁心平均长度等所有技术数据,套管式电流互感器的励磁曲线图等 10 变压器检测装置及控制柜等说明书 27 对强油冷却的变压器 (冷却装置运行台数、油温、负荷)负 载 能力(包括正常周期、长时和短期急救负 载 能力)的说明或试验报告 11 其他仪表的使用说明书 28 相同类型、相近容量 变压器承受短路能力的计算书和本厂做过的最大容量变压器承受短路能力试验报告 12 变压器结构、绕组排列及连接的说明 29 变压器用的特殊工具和仪器的清单、专用说明书、样本和手册等 13 温控器 使用说明书 30 各部位密封垫的规格图表 14 压力释放装置安装和使用说明书 31 为了 对所
26、供设备进行维 修所需要的相关图纸和资料 15 其他附件的安装使用说明书 32 主要设计数据 16 投入不同数量冷却器时长期负载情况说明书 33 设计、制造所依据的主要标准 17 高海拔修正说明(如果需要) 34 备品备件图纸、清单 35 变压器所用主要材料、部件、配件清单 4.4.4 需提供的试验报告。卖方应免费随设备提供给买方下列试验报告(见表 4),应一式不少于 6 份。 表 4 卖方向买方提供的试验报告 序号 内 容 序号 内 容 ( 1) 变压器例行试验报告 7) 温控器例行 试验和型式试验报告 ( 2) 变压器型式试验和特殊试验报告(含短路承受能力试验报告和第三方出具的抗短路能力校核
27、报告)及抗震计算报告 8) 压力释放 装置例行 试验和型式试验报告 ( 3) 组 部件试验 报告 9) 套管式 电流互感器 例行 和型式试验报告 1) 变压器油试验报告 7) 冷却 器(散热器) 例行 试验和型式试验报告 2) 分接开关 例行 和型式试验报告 8) 其他 组 部件的 例行 和型式试验报告 3) 套管 例行 试验、型式试验报告和油色谱分析报告 9) 主要材料检验报告 表 4(续) 序号 内 容 序号 内 容 Q/GDW 13011.12018 7 4) 风扇电机 例行 试验和型式试验报告 10) 硅钢片检验报告 5) 油泵电机(如果有) 例行 试验和型式试验报告 11) 导线试验
28、报告 6) 各种 继电器 例行 试验和型式试验报告 12) 绝缘纸板等的检验报告 4.5 标准和规范 4.5.1 按有关标准、规范或准则规定的合同设备,包括卖方向其他厂商购 买的所有 组部 件和设备,都应符合这些标准、规范或准则的要求。 4.5.2 所有螺栓、双头螺栓、螺纹、管螺纹、螺栓头和螺帽均应遵照 ISO 及 SI 标准。 4.5.3 当标准、规范之间存在差异时,应按要求高的 指 标执行。 4.6 投标时应提供的技术数据和信息 4.6.1 投标人应按 专用部分表 1(技术参数特性 表 ) 列举的项目逐项提供技术数据,所提供的技术数据应为保证数据,这些数据将作为合同的一部分。 4.6.2
29、产品性能参数、特点和其他需要提供的信息。 4.7 安装、调试、运行和验收 4.7.1 合同设备的安装、调试,将由买方根据卖方提供的技术文件和安装使用说明书的规定,在卖方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 4.7.2 完成合同设备安装后,买方和卖方应检查和确认安装工作,并签署安装工作完成证明书,共两份,双方各执一份。 4.7.3 合同设备试运行和验收,根据本 标准 规定的标准、规程、规范进行。 4.7.4 验收时间为安装、调试完成后并稳定试运行 72h(最好能通过大负荷运行考核)。在此期间,所有的合同设备都应达到各项运行性能指标要求。买卖双方可签署合同设备的验收证明书。该证明书共两份,双方各执一份。 4.7.
30、5 如果在安装、调试、试运行及质保期内,设备发生异常,买卖双方应共同分析原因、分清责任,并按合同相关规定执行。 4.8 应满足的标准 装置应满足 GB/T 311.1、 GB/T 1094.1、 GB/T 1094.2、 GB/T 1094.3、 GB/T 1094.4、 GB/T 1094.5、GB/T 1094.7、 GB/T 1094.10、 GB/T 1094.11、 GB 2536、 GB/T 2900.95、 GB/T 4109、 GB/T 4585、 GB/T 5273、GB/T 6451、 GB/T 7252、 GB/T 7595、 GB/T 10230.1、 GB/T 102
31、30.2、 GB/T 13499、 GB/T 16927.1、 GB/T 16927.2、GB/T 17468、 GB/T 25446、 GB/T 26218.1、 GB/T 26218.2、 GB 50150、 DL/T 264、 DL/T 572、 DL/T 596、DL/T 722、 DL/T 911、 DL/T 1093、 DL/T 1094、 DL/T 1386、 DL/T 1388、 DL/T 1424、 DL/T 1538、 DL/T 1539、JB/T 501、 JB/T 3837、 JB/T 6484、 JB/T 8314、 Q/GDW 1152.1、 Q/GDW 11306
32、、 Q/GDW 13001、 IEC 60815.1、IEC 60815.2中所列标准的最新版本的要求, 但不限于上述所列标准。 4.9 应满足的文件 该类设备技术标准应满足国家电网有限 公司 标准化成果中相关条款要求。下列 文件中相应 的 条款规定均适用于 本 文件 , 其 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包括 : a)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 2018 修订版); Q/GDW 13011.12018 8 b)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备 35 750kV 变电站分册( 2018 年版) ; c)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电力设备(交流部分)监造大纲 ; d)
33、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设备 抽检规范 ; e) 电网设备及材料质量管控重点措施 ; f) 国家电 网 有限 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 。 5 结构和其他要求 5.1 布置要求 5.1.1 变压器本体、套管、储油柜和冷却器(散热器)等布置应符合买方的要求。 5.1.2 变压器出线与 GIS 或封闭母线的连接应保证安装时接合准确和方便。为此,买卖双方图纸尺寸应严密配合,且均应留有调节裕度。与 GIS 连接应考虑瞬态过电压对变压器的影响以及现场做局放试验的便利。与封闭母线连接时还应考虑排水和阻断环流。 5.2 铁心和绕组 5.2.1 铁心应采用优质、低耗的晶粒取向冷轧硅钢片,用先进方法叠装和紧固,使变压器
34、铁心不致因运输和运行中的振动而松动。 5.2.2 全部绕组均应采用半硬铜导线,低压及中 压绕组应采用自粘性换位导线。股线间应有合理的换位,使附加损耗降至最低,连续换位导线应采用自黏性换位导线。绕组应有良好的冲击电压波分布,变压器内部不宜采用加装非线性电阻方式限制过电压。许用场强应严格控制,采用热改性绝缘纸( GB/T 1094.7)作为匝间绝缘,确保绕组内不发生局部放电和绝缘击穿。应对绕组漏磁通进行控制,避免在绕组、引线、油箱壁和其他金属构件中产生局部过热。 5.2.3 变压器线圈上的垫块、撑条等应采用高密度纸板制成,并进行倒角处理。绕组绕制、套装、压紧应有严格的紧固工艺措施,引线应有足够的支
35、撑,使器身形成 紧固的整体,绕组应采用恒定压力值干燥处理方式,器身具有足够的抗短路能力。能够承受各种运行方式下 (含单台(组)高 -中、高 -低、中 -低运行方式) 发生出口短路时所产生的短路电流冲击,而无不允许的机械变形和电气能力损伤,线圈热点温度不超过 250,短路电流持续时间 2s。 容量大于 100MVA 绕组的高温区域匝绝缘宜采用热改性绝缘纸。 5.2.4 器身内部应有较均匀的油流分布,铁心级间迭片也应留有适当的冷却油道,并使油路通畅,避免绕组和铁心产生局部过热。 5.2.5 变压器运输中,当冲撞加速度不大于 3g 时,应无任何松动、位移和损坏。 5.2.6 对受直流偏 磁影响的变压
36、器,应考虑直流偏磁作用下产生振动而导致结构件的松动。变压器直流偏磁的耐受能力应满足 DL/T 272 的要求。 5.2.7 与油相接触的绝缘材料、胶、漆等与油应有良好的相容性。 5.3 储油柜 5.3.1 储油柜应满足 JB/T 6484 的要求。储油柜中的油应与大气隔离,其中的油量可由胶囊或金属波纹的膨胀或收缩来调节。储油柜应在最低设计温度时不缺油,在最高设计温度时有储油空间,储油柜应能显示与油温对应的油位,且在达到最低油位和最高油位后输出报警信号。胶囊密封式储油柜和外油式金属波纹储油柜的气室应通过带有透明油封和内装硅胶的吸湿器与 大气相通。金属波纹密封式储油柜与大气接触的内壁应有防沙、防尘
37、和防锈措施。 5.3.2 套管升高座等处积集气体应通过带坡度的集气总管引向气体继电器,再引至储油柜。在气体继电器管路的两侧加蝶阀。 Q/GDW 13011.12018 9 5.3.3 优先选用胶囊式储油柜,当选用金属波纹密封式储油柜时,宜选用具有漏油保护的金属波纹(内油)密封式储油柜或金属波纹(外油立式)密封式储油柜,波纹伸缩时对变压器油产生的附加压力应不影响变压器压力释放阀和气体继电器参数设定。油位计应与绝缘油隔离,以方便检修维护。 5.3.4 储油柜应设有油位计(带高、低油位时供报警的密封接点)、变压器连接口、注排油口 、排气口(塞)、排污口(塞)、吊攀和检查孔。注排油口和排气口应有连管引
38、到地面操作高度并加装阀门和密封盖板。储油柜作为油箱的一部分,应满足油箱密封试验要求。 户外布置变压器的气体继电器、油流速动继电器、温度计、油位表应加装防雨罩,并加强与其相连的二次电缆结合部的防雨措施,二次电缆应采取防止雨水顺电缆倒灌的措施(如反水弯)。 5.3.5 储油柜应进行单独试漏。 5.3.6 有载分接开关储油柜容积应有足够裕度满足检修取油样要求。 5.3.7 对采用排油注氮消防的变压器在气体继电器及储油柜之间设置断流阀。 5.4 油箱 5.4.1 变压器油箱的顶部不应形成积水,油箱内部不 应有窝气死角。 5.4.2 油箱上应有用于双向拖动的拖耳。变压器底座与基础的固定方法应经买方认可。
39、 5.4.3 所有法兰的密封面应平整,密封垫应有合适的限位,防止密封垫过度承压以致龟裂老化造成渗漏。 5.4.4 油箱上应设有温度计座、温度计固定支架、接地板、吊攀和千斤顶支支撑座等。 5.4.5 油箱上应装有带安全防护的梯子,梯子下部有一个可锁住踏板的挡板,梯子位置应便于对气体继电器的检查。 5.4.6 油箱应装有下列阀门: a)进油阀和排油阀(在变压器上部和下部应成对角线布置)。 b)取油样阀(结构和位置应便于密封 取样 )。 c)油箱上部或顶部应有 1个抽真空阀门。 5.4.7 变 压器应装带报警或跳闸触点的压力释放装置,每台变压器至少 2 个,直接安装在油箱两端。 压力释放装置应安装导
40、向管,管口末端距地面距离宜为 300mm,管径不小于压力释放装置出口直径。 5.4.8 气体继电器重瓦斯触点不应因为气体的积累而误动,具有引至地面的取气管,便于采集气样。 5.4.9 变压器油箱应承受真空残压 13.3Pa 和正压 0.1MPa 的机械强度试验,不得有损伤和不允许的永久变形。 5.4.10 密封要求。整台变压器(包括冷却装置)应能承受在储油柜的油面上施加的 0.03MPa 静压力,持续 24h,应无渗漏及损伤。 5.4.11 根据用户要求应提供油色谱在线监测、 局部放电在线监测和充氮灭火装置的管道接口。变压器油箱加强筋最底部开放水孔,防止进水后冬季停运期间造成加强铁冻裂油箱。
41、5.5 冷却装置 5.5.1 型式 和生产厂家一般由投标人提供。 5.5.2 应保证冷却器(散热器)内腔的清洁度。 冷却器与本体、气体继电器与储油柜之间连接的波纹管,两端口同心偏差不应大于 10mm。 5.5.3 冷却系统应配置两个相互独立的电源, 并具备自动切换功能;冷却系统电源应有三相电压 监 测,任 一 相故障失电时,应保证自动切换至备用电源供电 ;风扇 、油泵电机 应为三相交流 380V,应有三相检测的过载、短路和断相保护。 5.5.4 冷却装置应采用低噪声的风 扇和低转速的油泵(油泵转速不应大于 1500r/min,推荐选用不大于1000r/min),靠近油泵的管路上应装设油流继电器
42、,运行中油泵发生故障时应报警。 Q/GDW 13011.12018 10 5.5.5 冷却装置进出油管应装有蝶阀。对壁挂式散热器组下部应视情况装设支撑架。 5.5.6 当切除故障冷却装置时,备用冷却装置应自动投入运行。 5.5.7 当全部冷却装置(包括备用)投入运行时,变压器不得发生油流放电(对 ODAF 冷却方式)。 5.5.8 采用 冷却 器冷却 的变压器 满载运行时,全部冷却电源消失后,允许继续运行时间至少 20min。当油面温度未达到 75时,允许上升到 75,但切除冷却器时最长时 间不得超过 1h。 5.5.9 卖方应提供不同环境温度下、投入不同数量的冷却器时,变压器允许满负荷运行时
43、间及持续运行的负荷系数,见技术专用部分。 5.5.10 变压器的负载能力应符合 GB/T 1094.7 的要求,卖方应提供短时急救过负载能力的计算报告,控制条件为环境温度 40,起始负载为 80%额定容量, 150%额定容量连续运行不低于 30min,变压器的热点温度不超过 140。 5.5.11 油泵正常运行时冷却油回路不应出现负压。 5.5.12 强迫油循环变压器冷却装置宜优先配置智能控制系统。 5.6 套管 5.6.1 66kV 及以上电压等级宜采用油纸电容型套管,并应有试验用端子,其 接地结构应可靠且便于试验接线。电容型套管安装位置和角度应易于从地面检查末屏运行状况。 5.6.2 套管
44、不应渗漏,对油纸电容式套管应有易于从地面检查油位的油位指示器。 5.6.3 伞裙应采用大小伞,伞裙的伸出长度、伞间距等应符合 IEC 60815 的规定。套管的爬距与干弧距离之比不应大于 4。 5.6.4 套管的试验和其他的性能要求应符合 GB/T 4109 规定。 5.6.5 制造厂家应对油纸电容型套管末屏接地方式做充分说明,并保证便于检修试验(包括提供专用工具),以及在运行中不会出现末屏开路的故障。 5.6.6 套管应能承受变压器出口短路电流冲击下的振动。 5.6.7 油纸电容套管在 最低环境温度下不应出现负压。 5.6.8 新型或有特殊运行要求的套管,在首批次生产系列中应至少有一支通过全
45、部型式试验,并提供第三方权威机构的型式试验报告。 5.6.9 套管接线端子(抱箍线夹)应采用 T2 纯铜材质热挤压成型。禁止采用黄铜材质或铸造成型的抱箍线夹。 5.6.10 套管均压环应采用单独的紧固螺栓,禁止紧固螺栓与密封螺栓共用,禁止密封螺栓上、下两道密封共用。 5.6.11 每个套管应有一个可变化方向的平板式接线端子,以便于安装与电网的连接线,端子板应能承受 400Nm 的力矩而不发生变形。 5.7 套管式电流互感器 5.7.1 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端子应采用整体浇注面板引出。 二次引线应经金属屏蔽管道引到变压器控制柜的端子板上,引线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 4mm2 的耐油、耐热的软线。二次引线
46、束可采用金属槽盒防护。 5.7.2 套管式电流互感器应符合 GB/T 20840.2 的规定。 5.7.3 测量绕组模拟温度的电流互感器应设于高压侧套管。 5.7.4 电流互感器的变比、准确级次、容量等应标列在变压器铭牌上。 5.7.5 投标方应提供电流互感器的下列资料:励磁曲线、拐点电压(定义为电压增加 10%,引起励磁电流增加 50%处的电压值)、拐点处的磁通密度、在 75时的绕组电阻值、绕组匝数、铁心截面积、铁心尺寸。 5.8 无励磁分接开关 Q/GDW 13011.12018 11 5.8.1 无励磁分接 开关应符合 GB/T 10230.1、 GB/T 10230.2 和 JB/T
47、3837 的规定。 5.8.2 无励磁分接开关结构型式的一般选用原则和要求: a) 无励磁分接开关应能在不吊油箱的情况下方便地进行维护、检修和整体更换,触头系统应具有操作与定位手感,开关本体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刚度。 b)当需减小变压器体积时,宜选用鼓形分接开关。鼓形分接开关动触头应具有自动归位与自动定位功能,且操作手感强、操作时伴有动触头到位声响,外部分接指示与内部定位一致。鼓形分接开关本体应自带筒状整体屏蔽罩,且开关局放量小于 10pC。 5.8.3 应带有外部 的操动机构用于手动操作。外部操动机构应带有安全闭锁与位置触点(远方和就地)功能,以防止带电误操作和分接头未合在正确的位置时投运,操
48、作运行人员可在现场和控制室看到开关分接头位置。电动操作机构上还应有手动操作功能。 5.8.4 开关动触头应有足够多的接触点,确保每个接触点分配的载流量不大于 80A,以保证开关有充足的载流裕度。触头系统还应具有操作与定位手感、动触头换档到位声响。 5.8.5 无励磁分接开关的分接头的引线和连线的布线设计应能承受暂态过电压,且应防止由于引线通过短路电流时产生的电动力使开关受力移动。 5.9 绝缘油 5.9.1 变压器用矿物绝 缘油应是符合 GB 2536 和 DL/T 1094 规定的环烷基、低含硫量、添加抗氧化剂的新油。新矿物绝缘油应由厂家提供新油腐蚀性硫、结构簇、糠醛及油中颗粒度报告。 同时
49、还应提供 T501等检测报告。 5.9.2 提供的新矿物绝缘油除包括变压器运行用油外,还应包括安装消耗用油和所需的备用油。提供的新油应包括 10%的备用油。 5.10 温度测量装置 变压器应配备油温测量装置,油温测量不应少于两个监测点,视需要也可配备绕组模拟温度测量装置。温度指示在变压器本体上便于观测,温度变量能够远传至控制室。 5.11 变压器二次回路连接 5.11.1 变压器二次接线端子箱、控 制柜布置及电缆敷设要求、接地端子位置及其他布置的特殊要求需在设计联络会前向卖方提出。变压器本体二次电缆应采用可方便开启的全封闭槽盒保护,至各设备元件接线盒的电缆用非橡胶材质蛇形管加以过渡,蛇形管长度不宜超过 1 米。电缆槽盒及支架应采用高强度的金属材质并在底部预留漏水孔。电缆槽盒过渡接头应密封良好,避免进水。 5.11.2 变压器本体上测温装置的端子箱或就地仪表间的电缆应采用耐油、阻燃、屏蔽电缆。气体继电器至端子箱电缆应将每个触点的引线单独引出,不得合用 1 根多芯电缆。 5.11.3 变压器的端子箱和冷却装置控制柜内的端子排应为阻燃、防潮型 ,并应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