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乙醇和乙酸 基本营养物质第二节乙醇和乙酸 基本营养物质1.了解乙醇、乙酸的结构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2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3.有机物知识的综合应用。考点(一) 乙醇和乙酸 【精讲精练快冲关】知能学通1烃的衍生物(1)烃的衍生物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而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如 CH3Cl、NO2、C 2H5OH、CH 3COOH 等。(2)官能团概念:决定有机化合物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常见几种官能团名称和符号。名称 氯原子 硝基 碳碳双键 羟基 羧基符号 Cl NO2 OH COOH2.乙醇、乙酸的组成和结构名称 分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官能
2、团乙醇 C2H6O CH3CH2OH OH乙酸 C2H4O2 CH3COOH COOH3.乙醇、乙酸的性质与用途(1)物理性质名称 俗名 颜色 气味 状态 溶解性 挥发性2乙醇 酒精 无色 特殊香味 液体 与水互溶 易挥发乙酸 醋酸(冰醋酸) 无色 刺激性气味 液体 易溶于水 易挥发(2)化学性质(3)用途名称 用途乙醇 燃料、饮料、化工原料;常用的溶剂;体积分数为 75%时可用作医用消毒乙酸 化工原料,用于生产醋酸纤维、香料、染料、医药和农药等4.乙醇的工业制法(1)乙烯水化法CH2=CH2H 2O CH3CH2OH(工业乙醇)。 催 化 剂 加 热 、 加 压(2)发酵法(C6H10O5)
3、n(淀粉) nH2O nC6H12O6(葡萄糖),C 6H12O6(葡萄糖) 淀 粉 酶 32CO22CH 3CH2OH(食用乙醇)。 酒 化 酶 5乙酸乙酯的实验室制法(1)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CH 3COOHCH 3CH2OH CH3COOC2H5H 2O,其中浓硫酸的作用为催化 浓 H2SO4 剂、吸水剂。(2)反应特点(3)装置(液液加热反应)及操作试管向上倾斜 45,试管内加入少量碎瓷片,长导管起冷凝回流和导气的作用。试剂的加入顺序为乙醇、浓硫酸、乙酸,不能先加浓硫酸。用酒精灯小火均匀加热,以防止液体剧烈沸腾及乙酸和乙醇大量挥发。(4)反应条件的控制加热,主要目的是提高反应速率,其次
4、是使生成的乙酸乙酯挥发而收集,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高乙醇、乙酸的转化率。以浓硫酸作催化剂,提高反应速率。以浓硫酸作吸水剂,提高乙醇、乙酸的转化率。可适当增加乙醇的量,并有冷凝回流装置,可提高产率。(5)饱和 Na2CO3溶液的作用及现象作用: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反应乙酸,溶解乙醇。现象:在饱和 Na2CO3溶液上方有透明的、有香味的油状液体。6酯(1)概念:酯是由酸(羧酸或无机含氧酸)与醇反应生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2)结构:一元酯的一般通式为 (R 和 R为不同或相同的烃基,R 也可以为 H),其官能团为酯基(3)物理性质:酯的密度一般小于水,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和乙醚等有机溶剂;酯
5、可4用作溶剂,也可用作制备饮料和糖果的香料;低级酯通常有芳香气味。(4)化学性质:酯在酸性或碱性环境下,可以与水发生水解反应。如乙酸乙酯的水解:酸性条件下水解:CH 3COOC2H5H 2O CH3COOHCH 3CH2OH(可逆)。碱性条件下水解:CH 3COOC2H5NaOH CH3COONaC 2H5OH(进行彻底)。 题点练通乙醇和乙酸1.下列有关乙醇、乙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乙醇和乙酸都可以发生酯化反应B乙醇和乙酸都可以与钠反应生成氢气C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氧化反应D乙醇和乙酸都含有羟基,二者是同分异构体解析:选 D 乙醇和乙酸的分子式不同,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2下列物质都能与 N
6、a 反应放出 H2,其产生 H2的速率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C 2H5OH CH 3COOH(aq) NaCl(aq)A BC D解析:选 D NaCl(aq)中的水与 Na 反应,CH 3COOH(aq)与 Na 反应最剧烈,C 2H5OH 与 Na反应最缓慢。3下列物质中不能用来区分乙酸、乙醇、苯的是( )A金属钠 B溴水C碳酸钠溶液 D紫色石蕊溶液解析:选 B A 项,乙酸和金属钠反应剧烈,乙醇和金属钠反应缓慢,苯和金属钠不反应,可以区分;B 项,乙酸、乙醇溶于溴水,且不分层,苯可以把溴水中的溴萃取出来,出现分层,不能区分;C 项,乙酸和碳酸钠溶液反应放出气泡,乙醇和碳酸钠溶液互溶不分层
7、,苯不溶于碳酸钠溶液,出现分层,可以区分;D 项,乙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乙醇溶于石蕊溶液不分层,苯与石蕊溶液混合分层,可以区分。方 法 规 律 乙醇和乙酸的化学性质与断键方式注意 乙醇为非电解质,乙酸为弱电解质。 5官能团与有机物的性质4.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则此有机物所含的官能团有( )A1 种 B2 种C3 种 D4 种解析:选 D 该有机物含有 4 种官能团。5(2013全国卷)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 C10H18O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
8、能发生取代反应解析:选 A 香叶醇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 错误;碳碳双键和CH 2OH 都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从而使溶液的紫红色褪去,C错误;香叶醇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卤素单质、乙酸等发生取代反应,D 错误。6.(2019冀州模拟)物质 X 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常被用于香料或作为饮料的酸化剂。下列关于物质 X 的说法正确的是( )AX 的分子式为 C6H6O7B1 mol 物质 X 可以和 3 mol 氢气发生加成反应CX 分子不可以发生取代反应D足量的 X 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 NaHCO3、Na 2CO3反应得到的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解析:选 D X 的
9、分子式为 C6H8O7,A 错误;羧基中的碳氧双键不能和氢气加成,B 错误;X 分子中有醇羟基和羧基,能够发生酯化反应等取代反应,C 错误;羧基能和 NaHCO3或 Na2CO3反应产生 CO2气体,由于 X 足量,按 NaHCO3或 Na2CO3计算产生气体的量,而NaHCO3和 Na2CO3的物质的量相等,因此产生的 CO2的物质的量也相等,D 正确。归纳拓展乙酸、水、乙醇、碳酸分子中羟基氢的活动性比较乙酸 水 乙醇 碳酸6分子结构 CH3COOH HOH C2H5OH与羟基直接相连的原子或原子团H C2H5遇石蕊溶液 变红 不变红 不变红 变浅红与 Na 反应 反应 反应 反应与 NaO
10、H 反应 不反应 不反应 反应与 Na2CO3 反应 水解 不反应 反应与 NaHCO3 反应 水解 不反应 不反应羟基氢的活动性强弱 CH3COOHH2CO3H2OCH3CH2OH乙酸乙酯的制备7.(2018全国卷)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解析:选 D A 是生成乙酸乙酯的操作;B 是收集乙酸乙酯的操作;C 是分离乙酸乙酯的操作;D 是蒸发操作,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未涉及。8乙酸乙酯广泛用于药物、染料、香料等工业,中学化学实验常用 a 装置来制备。已知: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在 140 时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醚,在 170 时分子内脱水生成乙烯。完成下列
11、填空:(1)实验时通常加入过量的乙醇,原因是_7_。加入数滴浓硫酸即能起催化作用,但实际用量多于此量,原因是_;浓硫酸用量又不能过多,原因是_。(2)饱和 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_、_。(3)反应结束后,将试管中收集到的产品倒入分液漏斗中,_、_,然后分液。(4)若用 b 装置制备乙酸乙酯,其缺点有_、_。由 b 装置制得的乙酸乙酯粗产品经饱和 Na2CO3溶液和饱和 NaCl 溶液洗涤后,还可能含有的有机杂质是_,分离乙酸乙酯与该杂质的方法是_。解析:(1)由于乙酸乙酯的制备反应是可逆反应,因此加入过量的乙醇即增大反应物浓度,使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提高酯的产率。由于浓硫酸能吸收生成
12、的水,使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提高酯的产率,因此实际用量多于此量;由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和脱水性,会使有机物碳化,降低酯的产率,所以浓硫酸用量又不能过多。(2)由于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醇和乙酸,所以饱和 Na2CO3溶液的作用是反应乙酸、溶解乙醇、减少乙酸乙酯的溶解。(3)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因此反应结束后,将试管中收集到的产品倒入分液漏斗中,振荡、静置,然后分液即可。(4)根据 b 装置可知由于不是水浴加热,温度不易控制,因此制备乙酸乙酯的缺点是原料损失较大、容易发生副反应。由于乙醇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醚,所以由 b 装置制得的乙酸乙酯产品经饱和 Na2CO3溶液和饱和 NaCl 溶液洗涤
13、后,还可能含有的有机杂质是乙醚,乙醚与乙酸乙酯的沸点相差较大,则分离乙酸乙酯与乙醚的方法是蒸馏。答案:(1)增大反应物浓度,使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提高酯的产率(合理即可) 浓硫酸能吸收生成的水,使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提高酯的产率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和脱水性,会使有机物碳化,降低酯的产率(2)反应乙酸 溶解乙醇 减少乙酸乙酯的溶解(3)振荡 静置(4)原料损失较大 易发生副反应 乙醚 蒸馏酯的结构与性质9(2015全国卷)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 C18H26O5,1 mol 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 1 mol 羧酸和 2 mol 乙醇,该羧酸的分子式为( )AC 14H18O5 BC 14H16
14、O4CC 16H22O5 DC 16H20O5解析:选 A 由 1 mol 酯(C 18H26O5)完全水解可得到 1 mol 羧酸和 2 mol 乙醇可知,该8酯为二元酯,分子中含有 2 个酯基(COO),结合酯的水解反应原理可得“1 mol C18H26O52 mol H2O 1 mol 羧酸2 mol C2H5OH”,再结合质量守恒定律推知该羧酸的分子式为 水 解 C14H18O5。10分子式为 C5H10O3的有机物具有如下性质:2C 5H10O3 C10H16O42H 2O,若不考虑立体异构,则 C5H10O3的结构最多有( )A12 种 B10 种C8 种 D6 种解析:选 A 由
15、“C 5H10O3”的性质知其分子中含有羟基、羧基,当碳骨架分别为 CCCCCOOH、时,羟基分别有4、3、4、1 种连接方式,故共有 12 种同分异构体,A 正确。考点(二) 基本营养物质 【精讲精练快冲关】知能学通1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有机物 组成元素 代表物 代表物分子 水溶性单糖 C、H、O 葡萄糖、果糖 C6H12O6 易溶双糖 C、H、O 蔗糖、麦芽糖 C12H22O11 易溶糖类多糖 C、H、O 淀粉、纤维素 (C6H10O5)n 油 C、H、O 植物油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不溶油脂脂肪 C、H、O 动物脂肪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不溶蛋白质C、H、O、N、 S、P 等酶、肌肉、
16、毛发等氨基酸缩水后连接成的高分子 注意 葡萄糖和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蔗糖和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淀粉和纤维素不是同分异构体。2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1)糖类的性质葡萄糖(五羟基醛)9二糖(蔗糖、麦芽糖)在稀硫酸催化下发生水解反应,如 1 mol 蔗糖水解生成 1 mol 葡萄糖和 1 mol 果糖,1 mol 麦芽糖水解生成 2 mol 葡萄糖。多糖在稀硫酸催化下发生水解反应,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淀粉遇碘水变蓝色。(2)油脂的性质酸性条件下水解油脂水 高级脂肪酸甘油。 H 碱性条件下水解(皂化反应)油脂NaOH 高级脂肪酸钠甘油(丙三醇)。 (3)蛋白质的性质3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用途
17、4合成高分子(1)三大合成材料: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2)合成反应(以乙烯的加聚反应为例):(3)应用:包装材料、食品周转箱、农用薄膜、衣料等。10题点练通1(2018全国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B大多数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 Br2/CCl4褪色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解析:选 A 果糖属于单糖。2(2017全国卷)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 )A尼龙绳 B宣纸C羊绒衫 D棉衬衣解析:选 A 尼龙绳是由尼龙切片制成的纤维丝经一系列加工制成的,它属于合成纤维;宣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它属于天
18、然纤维;羊绒衫的主要原料是羊毛,属于蛋白质;棉衬衣的主要原料是棉花,棉花属于天然纤维。3(2017全国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B维生素 D 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C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解析:选 C 糖类化合物一般可用通式 Cm(H2O)n表示,可称作碳水化合物,A 项正确;维生素 D 能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和利用,B 项正确;蛋白质是由 C、H、O、N 等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C 项错误;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摄入过多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D 项正确。4(2016全国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19、( )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烃等有害物质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 95%解析:选 D A 项,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时蚕丝有烧焦羽毛的气味,人造纤维则没有,正确;B 项,食用油反复加热会发生复杂的反应,产生稠环芳烃等有害物质,正确;C 项,加热能使流感病毒体内的蛋白质发生变性,从而杀死流感病毒,正确;D 项,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 75%,错误。5鉴别淀粉、蛋白质、葡萄糖水溶液,依次可分别使用的试剂和对应的现象正确的是( )11A碘水,变蓝色;新制 Cu(OH)2悬浊液,砖红色沉淀;浓硝酸,变黄色B
20、浓硝酸,变黄色;新制 Cu(OH)2悬浊液,砖红色沉淀;碘水,变蓝色C新制 Cu(OH)2悬浊液,砖红色沉淀;碘水,变蓝色;浓硝酸,变黄色D碘水,变蓝色 ; 浓硝酸,变黄色;新制 Cu(OH)2悬浊液,砖红色沉淀解析:选 D 淀粉遇碘单质变蓝,可利用碘水鉴别淀粉溶液;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可用浓硝酸鉴别蛋白质溶液;葡萄糖溶液在碱性条件下与新制 Cu(OH)2悬浊液共热生成砖红色沉淀。6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A鉴定蔗糖水解产物中有葡萄糖:直接在水解液中加入新制 Cu(OH)2悬浊液B鉴别织物成分是真丝还是人造丝:用灼烧的方法C鉴定苯中无碳碳双键: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D鉴别苯乙烯 和苯:将溴的
21、四氯化碳溶液分别滴加到少量苯乙烯和苯中解析:选 A 蔗糖在稀 H2SO4的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在用新制 Cu(OH)2悬浊液检验葡萄糖时,要先用 NaOH 溶液中和 H2SO4,待溶液呈碱性后,再进行检验,A 不合理。7利用酸性 KMnO4溶液不能鉴别的物质是( )A甲烷和乙烯 B苯和苯乙烯C乙醇和乙酸 D苯和己烷解析:选 D 乙烯、苯乙烯、乙醇均可以被 KMnO4(H )溶液氧化,甲烷、乙酸、苯、己烷与 KMnO4(H )溶液不反应。归纳拓展1依据官能团的特性鉴别有机物物质 试剂与方法 现象饱和烃与不饱和烃 加入溴水或酸性 KMnO4溶液 褪色的是不饱和烃加入新制 Cu(OH)2悬浊液 蓝色絮状沉淀溶解羧酸NaHCO3溶液 产生无色气泡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 产生光亮银镜葡萄糖加入新制 Cu(OH)2悬浊液,加热至沸腾 产生红色沉淀淀粉 加碘水 显蓝色加浓硝酸微热 显黄色蛋白质灼烧 烧焦羽毛气味122.淀粉水解程度的判断方法(1)实验流程(2)实验现象及结论情况 现象 A 现象 B 结论 溶液呈蓝色 未产生银镜 淀粉未水解 溶液呈蓝色 出现银镜 淀粉部分水解 溶液不呈蓝色 出现银镜 淀粉完全水解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