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框题过关检测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一、选择题1(2019泉州期中联考)漫画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运动的主体是物质 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静止是认识事物的基础A BC D解析:选 C 据漫画可知,时间运动是有规律的,人们无法阻止时间的流逝,体现了运动的绝对性和规律的客观性,符合题意;漫画没有强调运动的主体,不符合题意;漫画主旨强调运动是绝对的,没有体现相对静止,不符合题意。2东汉郑玄的著作易论认为, “易一名而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 ”这句话总括了易的三种意思:“简易” “变易”和“恒常不变” 。如日月的运行表现出一种非人为的自然,这是简易;其位置、
2、形状却又时时变化,这是“变易” ;然而总是东方出、西方落这是“不易” 。这里的“变易”和“不易”分别表明( )万事万物都在运动 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世界是对立统一的A BC D解析:选 A 郑玄的著作易论总括了易的三种意思,都强调了事物是运动的,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符合题意;正确,但不符合题意。3(2019南京期中)“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 ”王夫之的这一观点( )属于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揭示了规律的客观性 强调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A BC D解析:选 B “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 ”意思是说探求事物在于把握其中的原因,或者
3、说认识事物的内在规律,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去做事,属于朴素唯物主义观点,揭示了规律的客观性,正确且符合题意;错误。4秋有收获,更有悲凉。诗人以“秋风扫落叶”来感慨人生的悲伤。然而,一位禅师说:“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 ”禅师的话是说( )2离开物质谈运动是无意义的 运动总是与静止相伴而生的 运动是绝对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A BC D解析:选 D “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 ,意为不下雨花也会落下,没有起风,柳絮也会飘零,体现了绝对运动和事物的规律性,正确且符合题意;离开物质谈运动并不是没有意义,说法错误;运动并不总是与静止相伴而生,说法错误。
4、5. 从哲学角度看,如图强调了( )事物的运动变化受客观规律的支配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承认事物运动的思想A BC D解析:选 B 漫画中, “人生就像心电图,没有波动就证明你挂了” ,说明了任何事物都是处于运动当中,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正确;与漫画主旨不符,漫画中没有涉及事物运动规律的问题;不符合题意,图中强调的是事物的运动,没有体现事物的相对静止。6 “传统银行若不改变,就会成为 21 世纪行将灭绝的恐龙。 ”当前迅速发展的 P2P 网贷平台、阿里小贷和支付宝等新的互联网金融业态,突破了传统银行业主要依靠物理网点营利的模式,倒
5、逼传统银行唯有调整发展战略,顺势而为进行变革,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这从唯物论角度证明了( )A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唯一特性B事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C物质世界是绝对静止和相对运动的统一D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解析:选 B “传统银行唯有调整发展战略,顺势而为进行变革,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体现了运动对事物发展的重要性,B 项符合题意;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A项错误;C 项错误,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D 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7(2019广东中山七校第二次联考)材料 2018 年 7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提出要改进科技
6、人才评价方式,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3历、唯奖项倾向,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影响。通知强调,聚焦“三评”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入手,找准突破口,增强针对性,提高改革的含金量和实效性。结合材料,分析通知的要求是怎样遵循客观规律改进人才评价方式的。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把握考查的知识范围是“规律的知识” ,设问是“分析通知的要求是怎样遵循客观规律改进人才评价方式的” 。其次分析该材料和设问,根据材料联系课本知识整合答案。具体可结合材料中“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 、“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注重标志性成果
7、的质量、贡献、影响” 、 “聚焦三评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入手,找准突破口,增强针对性”等关键信息,从遵循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做到尊重而不违背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找出事物固有的规律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人才评价的本质和规律的角度回答即可。答案:遵循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做到尊重而不违背客观规律。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找出人才评价固有的规律性,进而遵循客观规律。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影响等。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人才评价的本质和规律,做到了遵循客观规律。聚焦“三评”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入手,找准突破口,增强针对性。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