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部分区域发展第四讲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第1课时)基础自修案例感知学案(含解析).doc

    • 资源ID:1227298       资源大小:2.91M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部分区域发展第四讲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第1课时)基础自修案例感知学案(含解析).doc

    1、1第四讲 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第 1 课时 基础自修案例感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1流域与水系:读某流域水系示意图,完成问题。(1)流域:又称供水区,是由 A 分水岭所包围的河流集水区。(2)水系:又称河系,由 B 干流、支流和流域内的湖泊、沼泽或地下暗河,彼此连接组成的庞大系统。2读田纳西河位置示意图,分析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背景。(1)填图分析田纳西河概况。(2)填表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地理条件。地形 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大气候亚热带气候区,受来自大西洋暖湿气流影响,降水较多,温暖湿润,降水季节变化大水系水系发达,水量丰富,大多可通航;河流落差较大;水量很不稳定矿产 主要有 、铁、铜、

    2、磷、锌、云母等煤3.读田纳西河流域水能开发和梯级开发示意图,分析流域的综合开发。田纳西河流域水能开发示意图2田纳西河干流的梯级开发示意图(1)田纳西河流域早期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影响是什么?提示:因流域内人口激增,对流域内资源进行大规模的掠夺式开发,带来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2)田纳西河流域是如何进行综合开发的?开发核心:河流的利用与治理。具体模式:以河流的梯级开发为核心,结合资源条件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同时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具体措施:修建水坝等。取得效果:在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等方面实现了统一开发和管理。农林牧渔业、工业和旅游业得到迅速发

    3、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4田纳西河成功的治理与开发,对我国河流的综合开发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具体归纳为以下几点:(1)以水力资源综合开发为流域治理的核心。(2)设置专门的开发机构,加强管理保证流域治理与开发的长期稳定。(3)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从防洪入手,重点发展水运、水电。(4)因地制宜地选择栽培作物,由单一经营到综合发展农、林、牧、渔业。(5)加大开发力度和开放度以便利的运输条件和廉价的电力供应,吸引大量投资。(6)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我国长江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31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1)自然环境地貌 既有高原、山地

    4、、丘陵,又有盆地和平原气候 多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水文 水量居我国首位,中下游河网稠密,湖泊密布流域 干流横贯我国东西,支流呈南北辐射状,流域面积广(2)自然资源矿产资源:黑色金属矿和非金属矿丰富。水能资源:流经三大阶梯,落差大,水能丰富,长江水能资源的 80%集中在上游地区。森林资源、旅游资源丰富。2长江流域的社会经济概况(1)经济发展快,形成三大经济区:上游:以重庆为中心。中游:以武汉为中心。下游:以上海为中心。(2)城市化水平较高:除金沙江流域城镇较少外,宜宾以下河流两岸城镇都很密集,中下游地区的城镇密度远高于上游地区。3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不同河段 优势 开发重点 整

    5、治重点上游地区 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水能资源 生态环境建设中游地区平原面积广大,土地肥沃;矿产资源丰富商品农业基地;制造业基地防治长江水患;整治江河湖泊下游地区平原地形;气候温暖湿润;河湖密布;人口稠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综合性工业基地;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综合治理环境污染 题组练通田纳西河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最大支流,2011 年 4 月下旬至 5 月上旬,美国4俄亥俄河流域的降雨量为常年同期的 6 倍,形成严重的洪灾。结合下图完成 12 题。1在 2011 年美国 45 月的洪灾中,田纳西河流域的洪灾损失相对较小,图中的何种信息能说明其原因( )A流域内的大坝众多 B流域界线说明流域

    6、面积小C流域内的港口众多 D流域内水系不发达2田纳西河流域实施的梯级开发带来的不利影响是( )A妨碍整个流域的防洪调度B使流域内的通航能力下降C造成流域内水能资源的浪费D不利于流域内水污染防治解析:1.A 2.D 第 1 题,图中显示田纳西河流域内有许多大坝和水闸,这些水利设施可以有效减轻洪水危害。第 2 题,河流的梯级开发会使水流减缓,使河水的自净能力减弱,因此不利于水污染防治。读长江荆江河段及荆江分洪工程示意图,回答 35 题。3关于荆江河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泥沙沉积形成了南五洲 B溯源侵蚀使得河道弯曲C荆江分洪区汛期大量蓄水 D人民大垸不受洪水威胁4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主要原

    7、因是( )A湖泊的调节功能较弱 B地下水位过高,补给河流C泥沙淤积使得河床增高 D流速过快,河岸侵蚀严重5关于分、蓄洪区土地利用的叙述,最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 )A为应对特大洪水而禁止开发B发展湿地生态经济及旅游5C作为城市建设用地利用D开挖成湖,增强调节功能解析:3.A 4.C 5.B 第 3 题,从图中可知,南五洲位于荆江河内,属于河心沙洲,是泥沙沉积形成的;河道弯曲是河流侧蚀的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荆江分洪区内有公安、闸口等城市,因此不可能汛期大量蓄水;人民大垸位于荆江的凸岸处,可能会受到洪水威胁。第 4 题,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主要原因是荆江河段河道弯曲,水流不畅,泥沙沉积使得河

    8、床增高,河水易漫出河道,形成洪灾。第 5 题,禁止开发会使分、蓄洪区土地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发展湿地生态经济及旅游是对分、蓄洪区土地最合理的利用方式;把分、蓄洪区土地作为城市建设用地利用,土地性质发生改变,调蓄洪水的能力将消失,不利于生态可持续发展;开挖成湖的土地利用方式单一,土地不能得到充分利用,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如图为某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 67 题。6以下关于图示流域综合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ab 段应效仿 fc 段和 eb 段,大力发展灌溉农业bc 段应发挥优势发展水产养殖业和旅游业流域内应进行西电东送,促进东部发展炼铝工业bc 段的梯级开发促进了 fc 段灌溉农业

    9、的发展A BC D7为治理该流域内的生态环境问题,当地政府计划在流域内大力植树造林,这主要是利用了森林的哪种生态功能( )A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B调节气候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消除污染,美化环境解析:6.D 7.C 第 6 题,ab 段位于河流的上游地区,地势落差较大,坡度陡,不利于发展灌溉农业,错误;bc 段有水利枢纽分布,应发挥优势发展水产养殖业和旅游业,正确;该河流域西部地区水电丰富,东部地区铝矿资源丰富,故流域内应进行西电东送,促进东部发展炼铝工业,正确;fc 段灌溉农业的发展与 bc 段的梯级开发无关,错误。第 7 题,森林的作用有多种,但在不同的环境下,其作用不同。分布在城市里的森林,具有消除污染、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的作用;分布在河流沿岸的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分布在北方耕作区的森林具有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的作用。6


    注意事项

    本文((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部分区域发展第四讲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第1课时)基础自修案例感知学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syndromehi21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