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综合检测(二十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文艺复兴(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 资源ID:1226957       资源大小:2.66M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综合检测(二十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文艺复兴(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1、1综合检测(二十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文艺复兴(时间:45 分钟 满分:85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古希腊爱奥尼柱式建筑给人一种轻松活泼、优雅高贵的女人气质,又被称为女性柱,如雅典卫城的胜利女神庙(如图)。该建筑风格的广泛出现( )A彰显了古典人文主义精神B反映了希腊女性地位提高C表明了希腊建筑艺术高超D体现了雅典文化的世俗性解析:选 A “轻松活泼、优雅高贵的女人气质”等字眼体现的是人文主义精神,所以该建筑风格的广泛出现也就彰显了古典人文主义精神,故选 A 项;希腊妇女并不享有民主权利,所以希腊女性地位并不高,故 B 项错误;C 项只是表

    2、面现象而非实质问题,不符合题意,排除;题干体现了雅典文化的人文性而非世俗性,故 D 项错误。2(2019辽宁省重点高中联考)雅典公民要具备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的能力,并懂得驳倒对手的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更好地参与城邦生活,因此学习修辞学和辩论术成为雅典的一股潮流。智者学派的兴起直接迎合这股潮流,因而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可见,智者学派的兴起主要是因为当时( )A雅典工商业经济发展 B雅典民主政治的发达C雅典人崇尚理性精神 D雅典浓郁的文化氛围解析:选 B 材料“更好地参与城邦生活,因此学习修辞学和辩论术成为雅典的一股潮流” ,反映了智者学派的兴起适应了公民参与城邦民主政治的需要,说明雅典民主政治的

    3、发达,故 B 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雅典工商业经济发展与智者学派的兴起之间的关系,故 A 项错误;雅典人崇尚理性也是参与城邦民主政治的需要,故 C 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雅典浓郁的文化氛围,故 D 项错误。3有学者评价说:“真理和道德都是相对的。不难想象那些凶暴而野心勃勃的人能利用这句格言干出什么样的事情,有人可以利用这句格言为任何邪恶的行径装上科学或哲学的门面。 ”“这句格言”代表的思想( )A体现古代希腊人文主义的本质B使哲学成为一门真正研究“人”的学问C重新建立了人们道德价值观念D否定了神的存在,树立了人的尊严价值解析:选 A 由材料信息“真理和道德都是相对的”可知,这是智者学派的主张。依据所

    4、学知识可知,智者学派主张反对迷信,强调自由,一切制度、法律、道德都是人为的2产物,其约束力都是相对的,要以人为尺度,这体现了古代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故A 项正确;苏格拉底使哲学成为一门真正研究“人”的学问,故 B 项错误;苏格拉底希望重新建立人们道德价值观念,故 C 项错误;智者学派没有否定神的存在,故 D 项错误。4苏格拉底认为,人的理智本性贯通在道德本性之中,美德就有可教性,知识能力是人人皆有的天赋本性。这反映了苏格拉底( )A主张美德是生存之本 B强调知识是道德本源C认为理性是能力基础 D否定人是万物的尺度解析:选 B 材料反映的是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的主张,强调的是知识是道德的

    5、本源,B 项符合题意;A 项与材料无关;材料重在突出知识的作用,C 项错误;苏格拉底并没有否定“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D 项错误。5(2019哈九中模拟)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灵魂合乎品德的实践活动;幸福不是仅仅拥有品德,而且还要使用品德,将其贯彻到实践中去。这一思想( )A是对“美德即知识”思想的继承发展B主张将理想与现实相结合C体现了幸福标准取决于个人主观感受D继承唯心主义理念论原则解析:选 A 结合所学可知,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灵魂合乎品德的实践活动”说明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是对苏格拉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A 项正确;“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灵魂合乎品德的实践

    6、活动” ,并非主张将理想与现实相结合,B 项错误;材料强调幸福标准取决于“品德” ,不是“个人主观感受” ,排除 C 项;材料无法体现继承唯心主义理念论原则,排除 D 项。6战国时期的韩非子认为,人天生是自私的、是趋利避害的,现在必须用严格的法律和官僚机构的有力惩罚来进行统治。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大多数人都不能完全消除兽欲,即使是最好的人也难免在执政时因情感而引起偏差,法律恰恰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理智的体现。由此可见( )A两者都肯定了法律至上的原则B两者法治思想都具有理性色彩C两者都限制了君主的权力D两者都注重对人民的管理解析:选 B 材料“人天生是自私的必须用严格的法律和官僚机构的有力

    7、惩罚来进行统治” “法律恰恰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理智的体现” ,体现了二者都认为法治思想要具有理性色彩,故 B 项正确;A、C、D 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7丘比特梳妆台为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最受欢迎的家具之一,梳妆台下的丘比特欲将爱神之箭射向打扮的居家淑女,另一位小天使手握鲜花准备献给梳妆的女主人。该家具反3映当时( )A人们向往罗马神话般的爱情生活B普遍关注现世生活C要求摧毁“上帝造人”的世界观D社会奢靡之风泛滥解析:选 B 根据“文艺复兴时期” “梳妆台下的丘比特欲将爱神之箭射向打扮的居家淑女,另一位小天使手握鲜花准备献给梳妆的女主人”可知,丘比特梳妆台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关注社

    8、会现世生活,追求现世幸福,故 B 项正确;丘比特梳妆台反映的并非向往罗马神话般的爱情生活,排除 A 项;C、D 两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8瑞士学者雅各布布克哈特曾说:“一个奇怪的事实是:这个新文化的某些最热心的提倡者是最虔诚地敬上帝的人乃至是禁欲主义者所有这些倾向的结果就是:佛罗伦萨的柏拉图学院有意识地以调和古代精神和基督教精神作为它的目标,这是那个时代的人文主义者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绿洲。 ”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 )A主张信仰得救,倡导王权至上B追求民主法制,反对禁欲苦行C体现新旧交替,彰显人性价值D抨击君主专制,提倡信仰自由解析:选 C 依据题干中的“这个新文化的某些最热心的提倡者是最

    9、虔诚地敬上帝的人乃至是禁欲主义者” “调和古代精神和基督教精神” ,可以推导出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者的思想具有新旧交替的特点,故 C 项正确。题干中没有“王权至上” “民主法制” “抨击君主专制”的相关表述,故 A、B、D 三项错误。9(2019肇庆一模)15 世纪,意大利掀起了一股艺术品投资和消费热潮。教堂、公共建筑内装饰着宗教画和雕塑,私人住宅悬挂着个人或宗族肖像和小型人物雕像。美第奇家族购买一件希腊式花瓶花费 4 850 弗洛林,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向佛罗伦萨著名艺术家吉尔伯蒂订制的一件法冠耗资 3.8 万弗洛林。这一现象( )A表明资产阶级热衷于艺术品投资B深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C表明意大利

    10、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D导致社会奢侈风气盛行解析:选 B 从材料中教皇的行为,可知不能表明只是资产阶级热衷于艺术品投资,故 A 项错误;意大利掀起了一股艺术品投资和消费热潮,一方面源于意大利丰富的古典文化遗存对意大利人审美品位的熏陶,另一方面反映出这一时期在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影响下对个人荣誉和声望的狂热追求,故 B 项正确;资本主义萌芽是以雇佣关系为特征,材料没有体现,故 C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现象就是社会奢侈风气盛行的体现,故 D 项错误。410瑞士史学家布克哈特认为,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是人类意识的全面觉醒时代,是西方文化世俗化决定性阶段,是世界现代文明各种特征发展的起点,现代人类生活的所有方

    11、面都同这一时代发生着联系。这一时代( )A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B彻底打破了民众对罗马教会的迷信C实现以世俗国家权力代替宗教权力D设计了未来社会的理想的政治制度解析:选 A 据材料“是人类意识的全面觉醒时代,是西方文化世俗化决定性阶段”可以得出,所述为文艺复兴时期,由此可知 A 项符合题意;B 项“彻底”说法错误;C 项是宗教改革的结果;D 项是启蒙运动的内容。11莎士比亚把新兴市民阶层的喜怒哀乐和他们的故事搬上舞台,通过对人的尊严、价值和力量的热情讴歌,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其作品在 17 世纪陆续传入德、法、意、俄和北欧诸国形成全球范围的西方戏剧文化圈。这说明莎士比亚戏剧(

    12、)A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需求B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深入发展C加强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流D折射出英国富强稳定的社会现实解析:选 A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 “通过对人的尊严、价值和力量的热情讴歌,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显然是符合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需求,A 项正确;B 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没有说明文艺复兴对于东西方交流的作用,C 项错误;D 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12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一书中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 ”这说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 )

    13、A以宗教形式表现人文精神B未对基督教文化进行斗争C肯定自然的人性和欲望D对现世生活持悲观态度解析:选 A “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 ,是因为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的力量很小,他们的反封建斗争必然要披着宗教的外衣来减少反封建的阻力,是在以宗教形式来表现他们所要表达的人文精神,故选 A 项;人文主义者当然也与基督教文化进行斗争,排除 B 项;肯定自然的人性和欲望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排除 C 项;人文主义者对现世生活持乐观的态度,排除 D 项。二、非选择题(第 13 题 25 分,第 14 题 12 分,共 37 分)513(2019益阳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

    14、求。材料一 “贫贱常思富贵,富贵必履危机” ,很好地概括了科举制度下中国古代文人的处境。科举的确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向上社会流动的机制。但是这个机制的有效性在于它是一座独木桥,迈不过去的话,就只配给人耻笑。越过这座独木桥之后,文人的出路还是单一的,只有为皇帝服务这一种选择,其命运依然是危机四伏的。欧阳修议论说,侍奉皇帝不当,为原则过于刚直,就有“杀身成仁”的可能。材料二 欧洲中世纪晚期国王或者大贵族使用的文官是中世纪最有教养的人群,而且越来越多是大学毕业生。毕业生的去向不是单一地为国王服务,而是有多样选择和可能性。中世纪欧洲向上社会流动的特点是,做官并不是唯一的出路。大学教育所构成的社会地位改善途

    15、径不是单一的、官本位的,而是多元的,律师、教师和医生不仅可以独立于官府,而且有尊贵的地位,他们的难题不限于能否做官,还可能是能否找到待遇丰厚的律师、医生和教书的职位,做官和从事这些专业工作并无那么明显的贵贱之分。拥有博士学位本身就意味着获得一系列特权和很高的地位。以上材料摘编自彭小瑜:中世纪欧洲大学与中国科举制度(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古代文人和中世纪晚期欧洲知识分子的不同特点。(12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文人和中世纪晚期欧洲知识分子的不同特点形成的原因。(13 分)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科举的确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向上社会流动的机制” “文人的出路还是单

    16、一的,只有为皇帝服务这一种选择” “贫贱常思富贵,富贵必履危机”中可以概括出中国古代文人的特点;从材料二“大学教育所构成的社会地位改善途径不是单一的、官本位的,而是多元的” “做官和从事这些专业工作并无那么明显的贵贱之分”中可以分析归纳出中世纪晚期欧洲知识分子的特点。第(2)问,从材料一“科举的确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向上社会流动的机制” “贫贱常思富贵,富贵必履危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科举制是选官制度、君主专制的加强、文人的人生目标和社会等级秩序等方面分析出中国古代文人特点形成的原因;从材料二“文官是中世纪最有教养的人群,而且越来越多是大学毕业生”“中世纪欧洲向上社会流动的特点是,做官并不是唯

    17、一的出路” “律师、教师和医生不仅可以独立于官府,而且有尊贵的地位”中可以概括出中世纪晚期欧洲知识分子的特点形成的原因。答案:(1)中国文人通过科举制寻求出路;欧洲知识分子通过大学教育寻求出路。中国文人出路单一,服务于皇权;欧洲知识分子服务于社会多种需要。中国文人在职业观上贵贱之分明显;欧洲知识分子在职业上没有明显的高低贵贱之分。(2)中国:科举制是选拔官员的制度;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加强;文人以求取功名为人生6目标;等级秩序明显。欧洲:重视大学教育,以培养各种专业人才为目标;社会向上的流动具有多样性;知识分子受到社会的尊重。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中国明末清初的思想启蒙(1617 世纪

    18、)欧洲文艺复兴(1417 世纪)明清启蒙运动是在复兴“三代之制”的旗帜下展开的。如黄宗羲等曾以左传中民为“神之主” 、 孟子中“民贵君轻”的思想来批判君主专制:“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早期启蒙运动犹如在理学的磐石下畸形生长的一株弱草,发生的范围主要局限在少数进步思想家中,其影响也未超出少数清醒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及江南一带的士子阶层文艺复兴是通过对希腊罗马灿烂的古典文化的重新高扬而进行的一场以人文主义精神反对封建主义精神的斗争。正如伏尔泰所指出:文艺复兴的重大意义不在于简单复古,而在于“创新” 。文艺复

    19、兴把人的自由与解放推到一个新的阶段,标志着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摘编自刘念慈试析中国早期启蒙运动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异同上表为中国明末清初的思想启蒙与欧洲文艺复兴的对比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12 分)解析:本题设问开放,言之成理即可。由表格可以看出,中国明末清初的思想启蒙与文艺复兴运动都以“复兴”古代思想的形式来反对封建主义,但是实际上,中国明末清初的思想启蒙与文艺复兴运动在性质和影响上大相径庭;确定论题后,联系表格中相关信息和所学知识,对论题予以阐述,做到史论结合,逻辑清楚,简明扼要。答案:示例

    20、一:论题:中国明末清初的思想启蒙与文艺复兴运动都以“复兴”古代思想的形式来反对封建主义。阐述:在明末清初尖锐的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刺激下,启蒙学者以理想化的“三代之制”去衬托“今世之弊” ,用传说中的氏族民主制去批判封建君主专制,以“百家争鸣”的诸子学风去声讨盛行于明清的文化专制。14 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处于萌芽阶段,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对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重新高扬,用人文主义精神反对封建主义精神,进步的思想界还未形成全新的思想体系。7总之,当资本主义尚处于萌芽阶段,往往借助古典文化对抗强大的封建主义。示例二:论题:中国明末清初的思想启蒙与文艺复兴运动在性质和影响上大相径庭。阐述:从性质来看,中国早期思想启蒙运动没有超越儒家思想的范畴,是对儒家思想的发展;而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从影响来看,中国早期思想启蒙运动虽然冲击了当时的封建专制,但未提出新社会制度构想,未能动摇封建统治的基础,对社会的影响力有限,未能推动社会的转型;文艺复兴运动使人们从封建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促进了人文精神的发展,对新航路开辟、欧洲宗教改革和自然科学发展影响重大,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做了必要的思想文化准备,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转型。总之,中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差异带来了二者在性质上与影响上的不同。(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8


    注意事项

    本文(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综合检测(二十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文艺复兴(含解析)新人教版.doc)为本站会员(unhappyhay13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