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单元检测(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时间:45 分钟 满分:85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2019肇庆统考)鸦片战争前后,国内用棉还靠印度输入补充,但 19 世纪 60 年代以后棉花出口剧增,从 1868 年的 58 万两激增到 1895 年的 1 000 余万两。这一变化反映了( )A自然经济基本让位于商品经济B传统手工纺纱业的衰落C中国对外贸易顺差扩大D传统小农经济蓬勃发展解析:选 B 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故 A 项错误;鸦片战争后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传统手工业衰落,导致棉花无法自行消化,故 B
2、项正确;材料只提供了单一商品棉花的进出口状况,无法反映中国整体贸易情况,故 C 项错误;材料反映传统小农经济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故 D 项错误。21882 年轮船招商局召开股东代表大会,决定再招股 100 万两,仁和保险公司也乘势扩股 1 万股,计银 50 万两,上海机器织布局于 1880 年公布招股章程后,认股者源源而来。据此可知(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资本的限制B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C股票在晚清经济生活中发挥作用D晚清股票市场已经发展成熟解析:选 C 据材料“轮船招商局” “仁和保险公司” “上海机器织布局”可知这些企业都是洋务企业,不能反映清政府,也不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故 A、B
3、 两项错误;“招股100 万两” “认股者源源而来”说明股票在晚清经济生活中发挥作用,故 C 项正确;材料仅仅涉及洋务企业的股票的交易,不能说明整个股票市场成熟,故 D 项错误。3下面是 18661913 年上海华商部分机器厂情况统计表,该表可以表明( )18661894 年 18951913 年类别 设厂数(个)设立资本(元)设厂数(个)设立资本(元)轧花机制造 3 300 14 2 520缫丝机制造 1 400 9 5 6002纺织、针织机修配 8 13 370A.近代民族企业的资本雄厚B清政府大力扶持民族工业C甲午战后纺织业自主发展D民族重工业得到初步发展解析:选 D 材料中民族工业投资
4、额的资本单位为元,且单个工厂设立资本较低,资本薄弱,故 A 项错误;甲午战争后,为扩大税源,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其政策带有被迫性,故 B 项错误;近代技术受控于欧美列强,且从表格中反映不出来,故 C 项错误;甲午战争前后机器制造业(重工业)的投资额、工厂数增加,故 D 项正确。4从甲午战后到抗战前的近 40 年时间,城市化率提升了 3 个百分点。然而从抗日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城市化率又降低了近 0.6 个百分点。以上变化说明( )A农村面貌发生了革命性变化B资本主义发展影响城市化进程C政府加强了对城市人口控制D城市发展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解析:选 D 材料“城市化率又降低了近 0.6 个百分
5、点”不能说明革命性变化,故 A项错误;据材料“甲午战后到抗战前的近 40 年时间,城市化率提升了 3 个百分点”结合所学可知,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后迅速萧条而城市化却上升,故 B 项错误;据材料“从抗日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政府的控制削弱,故 C 项错误;据材料“从甲午战后到抗战前的近 40 年时间,城市化率提升了 3 个百分点”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社会相对稳定,城市化进程上升,据材料“从抗日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城市化率又降低了近0.6 个百分点”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战争频繁,城市化进程变慢,因此城市发展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故 D 项正确。51936 年东方杂志发表评论:“我们今日
6、的建设,应当具有适合战争的性质而尤贵有一强有力的经济参谋本部,通盘筹划,在整个计划之下,在强有力的指挥之下,在齐整的步骤之下,全国一致动员,这个经济建设运动,才有成功的希望。 ”这说明当时(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形成B苏联经济思想影响了中国C中国深受经济大萧条影响D国民党集中力量围剿红军解析:选 B 材料强调“强有力的经济参谋本部” “计划” “齐整” “一致” ,是高度集中的统制经济体制的突出表现,不同于西方的自由经济体制。结合“1936 年”这一时间可3知,当时苏联已经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故 B 项正确。A、C 两项与材料无关,故排除;材料涉及的是“国民
7、经济建设运动” ,而 D 项是政治事件,不符合题意。61949 年 5 月, 和平日报报道兰州时说:“工业界危机严重,已临破产边缘若干工厂实际增资维持残余寿命,各货仍继续下跌,产品销售不足成本的二分之一。 ”与此密切相关的是( )A人民解放军揭开战略反攻序幕B日本掠夺造成残酷的经济损失C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阴谋D政治腐败导致民族工业陷入绝境解析:选 D 1947 年,人民解放军展开战略反攻,故 A 项错误;1945 年,日本战败,无条件投降,故 B 项错误;1946 年,国共内战爆发,故 C 项错误;根据材料“1949 年 5月工业界危机严重,已临破产边缘” ,结合所学,解放战争时期,
8、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局主要是由于国民政府发动内战、官僚资本挤压和国民政府亲美政策导致,故 D 项正确。7中国学者编写出版了“社会变迁与百年转折丛书”:1840 年被轰出中世纪1860 年巨痛与自强 1895 年大梦初醒 1901 年慈禧太后的革新令 1937 年大灾难与大牵手等。以上书名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共同点是( )A与战争的影响紧密相关 B始终贯穿政体改革主线C从局部地区扩散到全国 D突变和渐变交错中进行解析:选 A 从书名的时间可以看出书名与列强侵华战争有关,故 A 项正确;政体改革从维新变法开始,故 B 项错误;从局部地区扩散到全国与材料的内容不符,故 C 项错误;突变和渐变交错中进
9、行与材料主旨不符,故 D 项错误。8 沪江商业市景词描述 20 世纪初的上海:“各行贸易待评量,借作茶楼聚会场。每至午申人毕聚,成盘出货约期忙。 ”这反映出此时的上海( )A生活习俗已经完全西方化B一些消费具有浓厚的功利色彩C市民的消费方式发生了质变D商业活动中奢侈之风大肆增长解析:选 B 材料反映的是上海商人利用茶楼消费的机会进行贸易的状况,体现出一些日常消费具有功利色彩,故 B 项正确;A、C、D 三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920 世纪初,上海首次出现了两辆从德国引进的汽车,很多人前往观看,人群中传来这样的议论:“想不到我泱泱大国,竟然要用这等洋玩意儿,真是有辱国格!”这表明( )A人们
10、仍然有浓重的传统意识4B汽车成为人们主要出行工具C近代上海奢侈风气最为盛行D人们对外来侵略的顽强抵抗解析:选 A 材料“要用这等洋玩意儿,真是有辱国格”反映了对先进科技的抵触,故 A 项正确;当时的主要出行工具与材料中“上海首次出现了两辆从德国引进的汽车”不符,故 B 项错误;材料中“首次出现了两辆从德国引进的汽车”代表先进的科技,而非奢侈风气,故 C 项错误;材料中“从德国引进的汽车”不属于侵略,故 D 项错误。10有学者指出,近代中国受西方影响是分层的, “外层带”是西方冲击的直接产物,“中层带”是西方催化或赋予某种形式与方向的古老又全新的历史现象, “内层带”是未受西方文明感染的。根据该
11、学者的观点,下列各项中属于“外层带”的是( )A有轨电车 B中山装C白话文 D乡村祠堂解析:选 A 有轨电车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是西方冲击的直接产物,属于“外层带” ,故 A 项正确;中山装是中西结合的产物,属于“中层带” ,故 B 项错误;白话文古虽有之,但被大力提倡却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属于“中层带” ,故 C 项错误;乡村祠堂基本未受西方文明感染,属于“内层带” ,故 D 项错误。111934 年出版的中国实业志山东省记载:“山东近年电话建设,颇有进步,而济南为电话线网之集中点。但有商办、省办、部办三种。商办者,成立最早,通话范围在济南市区,省办、部办电话,皆最近五年成立。 ”此记载可以
12、佐证近代山东( )A通讯事业的起步早于其他省份B社会信息的流通速度加快C工商业的发展由分散趋向集中D经济重心从沿海转向内地解析:选 B 材料仅有山东一省的电话建设情况,不能体现出山东省通讯事业的起步早于其他省份,故 A 项错误;从山东省电话建设的发展状况,可知山东省通讯事业发展较好,可以佐证社会信息的流通速度加快,故 B 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通讯业,没有涉及工商业的发展,故 C 项错误;材料仅体现了山东省电话建设的发展,不能反映出经济重心转向内地,故 D 项错误。12截至 2015 年 6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 6.68 亿,互联网普及率为 48.8%,手机网民规模达 5.94 亿,网民中使用手
13、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 2014 年 12 月的 85.8%提升至 88.9%。腾讯 CEO 马化腾说:“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体的一个电子器官。 ”这揭示了( )A互联网基本取代了传统的人际关系网B互联网对人们的价值观念产生了很大影响C互联网满足了人们的个性需求5D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较强解析:选 D 互联网代替不了传统的人际关系,故 A 项错误;材料显示不出人们价值观念受互联网的影响,故 B 项错误;互联网不可能满足人们全部的个性需求,故 C 项错误;根据网民使用手机上网占比的提升以及马化腾所说的“成为人体的一个电子器官” ,可以得出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较强,故 D 项正确。二、非选择题(第
14、 13 题 25 分,第 14 题 12 分,共 37 分)13(2019德阳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896 年,清政府成立铁路总公司,提出铁路计划,主张由铁路总公司出面募集 4 000 万两,先募集商股 700 万两,入官股 300 万两,借官款 1 000 万两,借洋债 2 000 万两,先办芦汉,后办苏沪、粤汉等路。 1898 年,清政府设立矿务铁路总局, “所有各省开矿筑路一切公司事宜,俱归统辖。 ”同年,总局颁布章程,规定此后各省开办路矿,无论官商华洋,均应按照本章程办理;借用外资须由总局核准。章程还规定,如一无己资及华股,专集洋股与借洋款者,概不准行,其办理一切权柄
15、,总应操之华商。摘编自宓汝成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材料二 1949 年 1 月,军委铁道部成立,明确提出人民铁路的办路方针是“依靠工人阶级,团结一切愿为人民服务的铁路从业人员,恢复与建设人民铁路的铁路网,为最后消灭反动残余力量,加强中国工业化而斗争” ;提出以“建设一个准确、迅速、安全、经济、效率高、成本低”的新型人民铁路为奋斗目标。到 1949 年底,中国大陆原有铁路基本均被铁道部接管。 “一五”计划期间,政府拨出 59 亿元用于铁路的基本建设,先后建成了鹰厦铁路、宝成和兰新等 7 条铁路干线,共建成干支线 6 100 公里,新增的营业里程占全部营业里程的 18%以上。 摘编自丛树海中国经济发展
16、史(19492005)(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 19 世纪末清政府铁路政策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11 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政府铁路政策相比,建国初期铁路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14 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所有各省开矿筑路一切公司事宜,俱归统辖”得出由商办转变为官办,逐步加强政府对铁路事业的统一管理;据材料一“章程还规定,如一无己资及华股,专集洋股与借洋款者,概不准行,其办理一切权柄,总应操之华商”得出由举借洋债为主转变为以华资为主。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和经济两大方面进行多角度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依靠工人阶
17、级而斗争”得出依靠自身力量建设铁路,铁路建设为革命和建设服务,人民政府掌握铁路主权;据材料二“先后建成了鹰厦铁路、宝成和兰新等 7 条铁路干线,共建成干支线 6 100 公里,新增的营业里程占全部营业里程的 18%以上”得出注重铁路建设的均衡发展。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得出6改变了我国铁路发展滞后的状况,推动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为革命的胜利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加强了各地间的经济联系,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我国的国防安全的巩固。答案:(1)变化:由商办转变为官办;由举借洋债为主转变为以华资为主;逐步加强政府对铁路事业的统一管理。原因:列强加大资本输出,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抵制列强侵略
18、,收回利权的需要;国内政治改革运动的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壮大了民族资本。(2)特点:依靠自身力量建设铁路;铁路建设为革命和建设服务;人民政府完全掌握铁路的主权;注重铁路建设的均衡发展。意义:改变了我国铁路发展滞后的状况,推动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为革命的胜利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加强了各地间的经济联系,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我国的国防安全的巩固。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时间 广告发展状况20 世纪初上海闵泰广告社为英美烟草公司制作五彩石印招贴,此时的广告以极简单的文字广告较多1930 年前后上海法兴、交通等广告公司把制造路牌广告作为主要收入来源,联合广告公司与荣昌祥广告社联
19、合投资并组建荣昌祥广告股份有限公司抗日战争胜利后上海路牌广告最多。广告内容包括老刀牌香烟、消治龙药膏、双钱牌胶鞋、艾罗补脑汁、电影广告等1955 年上海市广告商业同业公会在中苏友好大厦承接了苏联展览会、捷克斯洛伐克展览会等会场布置及绘画任务“文革”期间广告路牌全部变成政治标语牌和毛主席语录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上海路牌广告恢复和发展起来。1989 年,上海主要公交线路车站有站牌广告 400 多块。至 1995 年,市区内约有大小广告路牌近 5 000 块据卢迪、贺然中国近代路牌广告的历史整理上表为近现代中国某些时期上海路牌广告发展概况简表。从表中提取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
20、写明论题,史论结合)(12 分)解析:分析材料,可知不同时期的广告体现了不同时期的时代特征,与此时期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紧密相关,因而可拟定论题为上海路牌广告的设置折射出特定的时代特征。结合材料与史实进行阐述。答案:示例: 论题:上海路牌广告的设置折射出特定的时代特征。 7阐述:20 世纪初,服务于欧美国家的上海广告日渐增多,体现了列强对华侵略的加剧和浓厚的半殖民地色彩;抗日战争胜利后,反映上海市民日常生活的路牌广告较多,体现抗战胜利后广告服务于市民生活;1955 年,上海广告商承接苏联、捷克斯洛伐克展览会,体现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立场;“文革”期间的广告路牌带有“左”倾错误指导下的浓厚政治色彩;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告路牌种类增多,体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和人民生活的丰富多彩,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日渐缓和。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