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1、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 项 实 验 操 作 实 验 现 象 结 论A将 湿 润 淀 粉 碘 化 钾 试 纸 靠 近 盛 有 气 体X 的 集 气 瓶 口试 纸 变 蓝 X 定 是 2ClB向 溶 液 X 中 先 滴 加 稀 硝 酸 , 再 滴 加溶 液32a(NO)出 现 白 色 沉 淀 容 液 X 中 一 定 含 有 2-4SOC向 溶 液 中 加 入 冰 醋 酸 , 将 产 生的 气 体 直 接 通 入 溶 液 中2aAl产 生 白 色 浑 浊酸 性 : 醋 酸 碳 酸 氢 氧 化 铝D 向 酸 性 高 锰 酸 钾 溶 液 中 滴 加
2、 溶 液2HO溶 液 褪 色 , 并 产 生 大 最 气泡表 现 还 原 性2HO2、如下图所示是验证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 、 、 、 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纸。向abde晶体上滴加一滴浓盐酸后,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已知: 4KMnO。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16HCl2258KlMnClHO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A 处变蓝, 处变红棕色ab氧化性: 22ClBrIB 处先变红,后褪色c氯气与水生成了酸性物质C 处立即褪色d氯气与水生成了漂白性物质D 处变红色e还原性: 2FeClA.A B.B C.C D.D3、下列各项反应对应的图象正确的是( )2A.25 时,向亚硫
3、酸溶液中通入氯气B.向 NaAlO2溶液中通入 HCl 气体C.向少量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D.向 BaSO4饱和溶液中加入硫酸钠4、NH 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H4Cl 和 NaHCO3都是常用的化肥B.NH4Cl、HNO 3和 Na2CO3受热时都易分解C.图中所涉及的盐类物质均可发生水解反应D.NH3和 N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5、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Fe FeCl2 Fe(OH)2B.S SO3 H2SO4C.CaCO3 CaO CaSiO3D.NH3 NO HNO336、
4、现有等体积混合而成的 4 组气体: NO 2+NO HCl+N 2 NO 2+O2 Cl 2+SO2。 现将其分别通入体积相同的试管中并立即倒立在足量水中,试管内剩余的气体体积分别为V1、V 2、V 3、V 4,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V1V3V2V4B.V1V2V3V4C.V2V3V4V1D.V3V1V4V27、无色的混合气体甲中可能含有 NO、CO 2、NO 2、NH 3、N 2中的几种。将 100mL 气体甲经过如图实验处理,最终得到酸性溶液,而气体几乎无剩余,则气体甲的组成可能为( )A.NH3、NO 2、N 2 B.NO、CO 2、N 2C.NH3、NO 2、CO 2 D.NH3
5、、NO、CO 28、如下图所示,夹子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将液体 A 滴入试管与气体 B 充分反应,打开夹子,可发现试管内的水立刻沸腾了,则液体 A 和气体 B 的组合不可能是下列的( )A.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B.水、氨气C.氢氧化钠溶液、一氧化氮D.水、二氧化氮与氧气9、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选项中试剂 中试剂及现象 推断A 氯化铵 酚酞溶液不变红色 氯化铵稳定4B 硫酸亚铁 品红溶液褪色FeSO4分解生成 FeO和 SO2C涂有石蜡油的碎瓷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石蜡油发生了化学变化D 铁粉与水蒸气 肥皂水冒泡铁粉与水蒸气发生了反应A.A B.B C.C D.D10、NH
6、 4ClO4可用作火箭燃料,130时会分解产生三种单质气体和水。实验室中通过NaClO4与 NH4Cl 反应来制取 NH4ClO4,NH 4ClO4与 NaCl 的溶解度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H4ClO4分解后产生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色B. NH4ClO4分解后产生的气体通过足量 NaOH 溶液,再通过足量灼烧的铜网,可得到纯净的单质气体C. NH4ClO4与 NaCl 的混合溶液分离时,应采取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 NH4ClO4固体粗产品D. 在 NH4ClO4固体粗产品中加入 NaOH 浓溶液,加热,收集所得 NH3体积,可计算粗产品纯度11、“封管
7、试验”具有简易、方便、节约、绿色等优点。观察下列四个“封管试验”(夹持装置未画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NO 2 N2O4 H 2-+H+H2O=Al(OH)3,Al(OH)3+3H+=Al3+3H2O,比值应是 13,错误;C 项,2FeCl 3+Fe=3FeCl2,Cl-的量保持不变,但质量分数减小,Fe 3+反应完后,Cl -质量分数不变,正确;D 项,向 BaSO4饱和溶液中加入 Na2SO4,其溶解度应减小,错误。4.D解析:本题考查氮的化合物的性质.NaHCO 3不是化肥,A 错误;Na 2CO3具有热稳定性,受热时不分解,B 错误;图中所涉及的盐类物质中 NaCl 不发生水解
8、反应,C 错误;NH 3具有还原性,NO 2具有氧化性,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 正确.5.C解析:本题考査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A 项,铁在 Cl2中燃烧只能生成 FeCl3不能生成FeCl2;B 项,硫与 O2反应不能直接生成 SO3;C 项,CaCO 3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 CaO 和CO2,CaO 与 SiO2在高温条件下化合生成 CaSiO3,即CaCO3 CaO+CO2,CaO+SiO2 CaSiO3;D 项,NH 3与 O2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 NO2,NO2能与 O2反应生成 NO2,NO2,能与水反应生成 HNO3,但 NO 不能与水反应6.B7.D
9、8.C解析:水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是:增大压强,物质的沸点升高,减小压强,物质的沸点降低。将液体 A 滴入试管与气体 B 充分反应,打开夹子,可发现试管内的水立刻沸腾了,说明滴入的液体与气体 B 发生反应,使装置中的气体压强减小。A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气体发生反应,形成碳酸钠,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压强减小,所以水沸腾,不符合题意,错误;B氨气极容易溶于水,形成氨水,使气体的压强减小,水沸腾,不符合题意,错误;CNO 与 NaOH 不能发生反应,因此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压强不变,则水不会沸腾,符合题意,正确;DNO 2和 H2O 会发生反应:3NO 2+H2O=2HNO3+NO,气体的物质的量减
10、小,8压强减小,水会变沸腾,不符合题意,错误。考点:考查气体与液体的反应、水的沸点与气体压强的关系的知识。9.C10.CA. NH4ClO4分解后产生的三种单质气体为氮气、氯气、氧气,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故 A 错误;B.NH4ClO4分解后产生的三种单质气体为氮气、氯气、氧气,还会携带一部分水蒸气,将气体通过足量 NaOH 溶液,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剩余的气体为氮气、氧气和水蒸气,再通过足量灼烧的铜网,氧气与铜反应,剩余的气体为氮气和水蒸气,不会得到纯净的单质气体,故 B 错误;C.如图所示,NH 4ClO4的溶解度随温度
11、变化较大,而 NaCl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故可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 NH4ClO4固体粗产品,故 C 正确;D.在 NH4ClO4固体粗产品中加入 NaOH 浓溶液,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不稳定,加热分解出氨气,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则根据收集所得 NH3体积,无法准确计算粗产品纯度,故 D错误。答案选 C11.B12.CA加热褪色后的溶液至沸腾,未见颜色恢复,可说明品红溶液褪色是氯水漂白所致,故 A正确; B由反应的现象可知集气瓶中发生了反应:Cl 2+SO2+2H2OH 2SO4+2HCl,故 B 正确; C依据现象可确定产生的气体为 HCl,故 C 错误; D检验硫酸根离子
12、,可加入盐酸,如无现象再加氯化钡,生成沉淀说明含有硫酸根离子,故 D 正确。 故选:C13.C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制备工艺流程。生产纯碱的过程是NaCl+CO 2+H2O+NH3=NaHCO3+NH 4Cl,2NaHCO 3 Na2CO3+CO2+H 2O,反应需要 CO2,反应产生 CO2,所以二氧化碳可以循环使用,A 正确;氯化钙与碳酸氢钠不反应,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所以用氯化钙可以检验 NaHCO3中是否混有 Na2CO3,B 正确;由粗硅制高纯硅的反9应过程是 Si+3HCl SiHCl3+H2、SiHCl 3+H2 Si+3HCl,反应类型都是置换反应,但二者反应条件不同,不是可逆反应,C 错误;有机反应往往是分子间的反应,需要使用催化剂,降低反应物的活化能,促使反应进行,D 正确。 14.C15.C解析:需从铝土矿中提取出纯净的 Al2O3,再电解 Al2O3制得 Al,A 错误;SO 2先经催化氧化制得 SO3,SO3再被浓硫酸吸收得到浓硫酸,B 错误;工业合成氨的原理是 N2和 H2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D 错误。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