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湖北省黄梅国际育才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资源ID:1226659       资源大小:922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湖北省黄梅国际育才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1、- 1 -黄梅国际育才中学 2019 年春季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化 学 试 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 48 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B.CH3CH2CH2CH2CH3和 互为同素异形体C. 和 为同一物质(不考虑立体异构)HCFlllCFHlDCH 3CH2OH 和 具有相同的官能团,互为同系物2C2OH2有机物的种类繁多,但其命名是有规则的。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A. 1,3-二丁烯 B 3-丁醇C 2-甲基丁烷 D. 甲基苯酚3.由 CH2=CH2CH 3CH2ClCH 3C

    2、H2OHCH 3CHOCH 3COOH 的转化过程中,经过的反应为( )A 加成消去氧化取代 B 消去取代氧化加成C 加成取代消去氧化 D 加成取代氧化氧化4. 设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为 N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1.2 L CC l4所含的分子数为 0.5NA B.7.8g 苯分子中碳碳双键的数目为 0.3NA C.常温常压下,4.2 g C2H4和 C9H18混合物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 0.3NA D.常温下,1 mol C3H8含有 C-H 共价键数为 10NA5.白桦脂酸对白血病等恶性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在白桦脂酸中加入合适的试剂检验其官能团(必

    3、要时可加热) ,下列试剂、现象、结论都正确的一项是- 2 -选项 试剂 现象 结论A 氯化铁溶液 溶液变色 含有羟基B 银氨溶液 有银镜产生 含有醛基C 碳酸氢钠溶液 有气泡产生 含有羧基D 酸性 溶液4KMnO溶液褪色 含有碳碳双键6.香兰素是重要的香料之一,它可由丁香酚经多步反应合成:有关上述两种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下,1 mol 丁香酚只能与 1 mol Br2反应 B 丁香酚不能与 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C 1 mol 香兰素最多能与 3 mol 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D 香兰素分子中至少有 12 个原子共平面7已知某有机物 A 的核磁共振氢谱如上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

    4、的是( )A若 A 的分子式为 C3H6O2,则其结构简式为 CH3COOCH3B由核磁共振氢谱可知,该有机物分子中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C仅由其核磁共振氢谱无法得知其分子中的氢原子总数D若 A 的化学式为 C3H6O2,则其同分异构体至少有三种8.下列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及石棉网已省略)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3 -A、用装置制乙烯 B、用装置分离苯和苯酚C、用装置制备乙酸乙酯 D、用装置验证硫酸、碳酸、苯酚酸性强弱9.某一溴代烷水解后的产物在红热铜丝催化下,最多可被空气氧化生成 4 种不同的醛,该一溴代烷的分子式可能是( ) A.C4H9Br B.C5H11Br C.C6H13Br

    5、D.C7H15Br10常温下水的离子积常数 KW=1.01014,在 100 时水的离子积常数 KW=1.01012。若将下列溶液加热至 90 (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则溶液 pH 不变的是A硫酸钠溶液 B稀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浓盐酸11、低温脱硝技术可用于处理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的化学反应为:2NH 3(g)+NO(g)+NO2(g) 2N2(g)+ 3H2O(g) Hc(A-)c(H+)c(HA) B.a、b 两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C.pH=7 时, c(Na+)=c(A-)+c(HA)D.b 点所示溶液中 c(A-)c(HA)14、某新型水系钠离子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TiO

    6、 2光电极能使电池在太阳光照下充电,充电时 Na2S4 还原为 Na 2S。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充电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又转化为化学能B M 是阴离子交换膜 C放电时,a 极为负极 D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3I 2e = I315、合成氨反应为:N 2(g)+3H2(g) 2NH3(g)。图 1 表示在一定的温度下此反应过程中的能量的变化,图 2 表示在 2L 的密闭容器中反应时 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 3 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物氢气的物质的量对此反应平衡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 1 可知 2NH3(g) N2(g)+3H2(g) H92kJmo

    7、l 1B图 2 中 010min 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 v(H2)0.09molL 1 min1C图 2 中从 11min 起其它条件不变,压缩容器的体积,则 n(N2)的变化曲线为 dD图 3 中温度 T1T 2,a、b、c 三点所处的平衡状态中,反应物 N2的转化率最高的是 b 点16、苯甲酸钠(NaA)可作饮料的防腐剂,研究表明苯甲酸(HA)的抑菌能力显著高于 A ,在生产碳酸饮料的过程中,除了添加 NaA 外,还需加压充入 CO2。已知 25 时,HA、H 2CO3的电离平衡常数分别为 K6.2510 5 、 K 14.310 7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考虑饮料中其他成分) - 5 -

    8、A提高 CO2充气压力,饮料中 c(A )不变 B当 pH 为 5.0 时,饮料中C相比于未充 CO2的饮料,碳酸饮料的抑菌能力较低 D结合 H+的能力:A HCO3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52 分)17、 (8 分)为测定某有机化合物 A 的结构,进行如下实验:.分子式的确定:(1)将有机物 A 置于氧气流中充分燃烧,实验测得生成 7.2g H2O 和 13.2g CO2,消耗氧气10.08L(标准状况) ,则该物质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是 。(2)用质谱仪测定该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得到如图所示质谱图,则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该物质的分子式是 。(3)根据价键理论,预测 A

    9、可能的结构简式: 。.结构式的确定:(4)核磁共振氢谱能对有机物分子中不同位置的氢原子给出不同的峰值(信号) ,根据峰值可以确定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经测定,有机物 A 的核磁共振氢谱如图,则 A 的结构简式为 。18(12 分).青蒿素是烃的含氧衍生物,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丙酮、氯仿和苯中,在甲醇、乙醇、乙醚、石油醚中可溶解,在水中几乎不溶,熔点为 156157,热稳定性差,青蒿素是高效的抗疟药已知:乙醚沸点为 35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的方法之一是以萃取原理为基础的,主要有乙醚浸取法和汽油浸取法乙醚浸取法的主要工艺为(图 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青蒿进行干燥破碎的目的是 - 6

    10、 - (2)操作 I 需要的玻璃仪器主要有:烧杯、玻璃棒、 ,操作的名称是 (3)通常用燃烧的方法测定有机物的分子式,可在燃烧室内将有机物样品与纯氧在电炉加热下充分燃烧,根据产品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如图 2 所示的是用燃烧法确定青蒿素分子式的装置 按上述所给的测量信息,装置的连接顺序应是 (装置可重复使用) 青蒿素样品的质量为 28.2g,用合理改进后的装置进行试验,称得 A 管增重 66g,B 管增重19.8g,则测得青蒿素的最简式是 要确定该有机物的分子式,还必须知道的数据是 (4)某学生对青蒿素的性质进行探究将青蒿素加入含有 NaOH、酚酞的水溶液中,青蒿素的溶解量较小,加热并搅拌,青

    11、蒿素的溶解量增大,且溶液红色变浅,说明青蒿素与 (填字母)具有相同的性质 A乙醇 B乙酸 C葡萄糖 D乙酸乙酯19(10 分) 、元素铬(Cr)在溶液中主要以 Cr3+(蓝紫色)、Cr(OH) 4 (绿色)、Cr 2O72 (橙红色)、CrO42 (黄色)等形式存在, CrO42 和 Cr2O72 在溶液中可相互转化 2CrO42-+2H Cr2O72-+H2O。 室温下,初始浓度为 1.0 molL1 的 Na2CrO4溶液中 c(Cr2O72 )随 c(H+)的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溶液- 7 -酸性增大,CrO 42 的平衡转化率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2、。根据A(1.0,0.25)点数据,计算出该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 (2)升高温度,溶液中 CrO42 的平衡转化率减小,则该反应的 H_0(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 (3) 在化学分析中采用 K2CrO4为指示剂,以 AgNO3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中的Cl ,利用 Ag+与 CrO42 生成砖红色沉淀,指示到达滴定终点。当溶液中 Cl 恰好完全沉淀(浓度等于 1.0105 molL1 )时,溶液中 c(Ag+)为_ molL1 ,此时溶液中c(CrO42 )等于_ molL1 。 (已知 Ag2CrO4、AgCl 的 Ksp 分别为 2.01012 和2.01010 )。 20(12

    13、 分) 、CO 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依据题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碳酸钠可利用 CO2采用氨碱法生产(1)碳酸钠可作为碱使用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已知:2NaOH(s)+CO 2(g)Na 2CO3(s)+H2O(g) H1127.4 kJmol 1NaOH(s)+CO 2(g)NaHCO 3(s) H2131.5 kJmol 1反应 2NaHCO3(s)Na 2CO3(s)+ H2O(g) +CO2(g)的 H_ kJmol 1。、在体积为 2 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1 molL1 CO2 和 1 molL1 H2,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 2(g) CO(g

    14、)H 2O(g)其化学平衡常数 K 和温度 t 的关系如下表:t 700 800 830 1000 1200K 0.6 0.9 1.0 1.7 2.6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为 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2)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 c(CO)不变 c 正(H 2) 逆(H 2O) dc(CO 2)c(CO)(3)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 2)c(H 2)c(CO)c(H 2O) ,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 。(4)某温度下经 2min 反应达到平衡后 C(CO)=0.8molL 1 ,此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 - 8 -21(10 分)

    15、.茉莉花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中国民歌。茉莉花香气的成分有多种,乙酸苯甲酯 ( )是其中的一种,它可以从茉莉花中提取,也可以乙烯和甲苯为原料进行人工合成。其中一种合成路线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 B 的结构简式为_,A 中官能团名称为_;(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上述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有_(填写序号);(4) 乙酸苯甲酯 ( )满足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_种。A、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苯环上只有一个支链 C、能发生水解反应- 9 -黄梅国际育才中学 2019 年春季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参考答案1-5 CCDCC 6-10 DADBB 11-16 CBDBCB17、 (8 分)(

    16、1) (2 分) (2)60(1 分) (1 分):3:8NCHO38CHO(3) (每个 1 分,共 3 分)(4) (1 分)323CHO18、 (12 分,除标注外,其他每空 2 分)(1)增大青蒿与乙醚的接触面积,提高青蒿素的浸出率; (2)漏斗(1 分) ; 蒸馏(1 分) ;(3) DCEBAA; C15H22O5; 样品的摩尔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4)D 19、(10 分,每空 2 分)(1)增大; 1.010 14; (2)小于; (3) 2.010 -5 ; 5.010 -3;20(12 分,每空 2 分)、 (1)CO 32 H 2O HCO3 OH (2) +135.6 、 (1)吸热 (2)bc (3)830 (4)1621、 (10 分,除标注外,其他每空 2 分)- 10 -(1) (1 分) ,醛基(1 分)(2)2CH 3CH2OH+O2 Cu 2CH 3CHO+2H2O ,(3) (4)5


    注意事项

    本文(湖北省黄梅国际育才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doc)为本站会员(proposalcash35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