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河北省衡水梁集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物理第五次调研考试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3 小题,共 39 分)1. 一个质量为 0.18kg 的垒球以 20m/s 的水平速度向右飞向球棒,被球棒打击后反向水平飞回,速度大小变为 40m/s,则这一过程动量的变化量为( )A. 大小 10.8kg m/s,方向向右 B. 大小 10.8kg m/s,方向向左C. 大小 3.6kg m/s,方向向右 D. 大小 3.6kg m/s,方向向左2. 两辆汽车的质量分别为 m1和 m2,已知 m1 m2,沿水平方向同向行驶具有相等的动能,则此时两汽车动量 P1和 P2的大小关系( )A.
2、 P1等于 P2 B. P1小于 P2 C. P1大于 P2 D. 无法比较3. 质量为 60kg 的建筑工人,不慎从高空跌下,幸好弹性安全带的保护使他悬挂起来已知弹性安全带的缓冲时间是 1.5s,安全带自然长度为 5m, g 取 10m/s2,则安全带所受的平均冲力的大小为( )A. 400N B. 500N C. 600N D. 1000N4. 如图所示, A、 B 两个大小相同、质量不等的小球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 A 以 3m/s 的速率向右运动, B 以 1m/s 的速率向左运动,发生正碰后 A、 B 两小球都以 2m/s 的速率反弹,则 A、 B 两小球的质量之比为( )A. 3:5
3、 B. 2:3 C. 1:3 D. 3:25. 有一钚的同位素 核静止在匀强磁场中,该核沿与磁场垂直的方向放出 x 粒子后,变成铀( U)的一个同位素原子核铀核与 x 粒子在该磁场中的旋转半径之比为 1:46,则( )A. 放出的 x 粒子是 B. 放出的 x 粒子是 C. 该核反应是 衰变反应 D. x 粒子与铀核在磁场中的旋转周期相等6. 质量为 M 的原子核,原来处于静止状态当它以速度 v 放出质量为 m 的粒子时(设 v 的方向为正方向),剩余部分的速度为( )A. B. C. D. 7. 载人气球开始静止于高 h 的高空,气球质量为 M,人的质量为m若人沿绳梯滑至地面,则绳梯的长度至
4、少为( )- 2 -A. B. C. D. 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外电子电离所形成的,原子发生一次 衰变,原子序数增加 1B. 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C. 温度升高,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半衰期减小D. 氢原子从较高的激发态跃迁到较低的激发态时,核外电子动能增大,氢原子总能量减少9. 用光照射某种金属,有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如果换一种频率更大、强度较弱的光照射该金属,则( )A. 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减少,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小B. 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增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小C. 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减少,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大
5、D. 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增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大10. 在光电效应实验中,某同学用同一光电管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了三条光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甲光、乙光、丙光),如图所示则可判断出( )A. 甲光的频率大于乙光的频率B. 乙光的频率小于丙光的频率C. 乙光对应的截止频率大于丙光的截止频率D. 甲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于丙光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1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分布与黑体的温度无关B. 德布罗意提出了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的猜想,而电子衍射实验证实了他的猜想C. 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除了具有能量之外还具有动量D. 氢原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只
6、能辐射特定频率的光子1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钍的半衰期为 24 天1 g 钍 经过 120 天后还剩 0.2g 钍B. 一单色光照到某金属表面时,有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只延长入射光照射时间,- 3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增加C. 放射性同位素 经 、 衰变会生成 其中经过了 3 次 衰变和 2 次 衰变D. 、 射线的电离本领依次增强13. 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从能级 A 跃迁到能级 B 时,释放频率为 1的光子;氢原子从能级 B 跃迁到能级 C 时,吸收频率为 2的光子已知 1 2,则氢原子从能级 C 跃迁到能级 A 时,将( )A. 吸收频率为 1- 2 的光子 B. 吸收
7、频率为 1+ 2 的光子C. 释放频率为 1- 2 的光子 D. 释放频率为 1+ 2的光子二、多选题(本大题共 8 小题,共 32.0 分)14. 一个质量是 0.5kg 的小球以 5m/s 的速度竖直向下落到地面上,随后以 3m/s 的速度反向弹起,小球与地面的作用时间是 0.1s,若取竖直向下的方向为正方向,不计空气阻力,取 g=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与地面接触前后动量变化量为-4 kgm/sB. 小球与地面接触过程中重力的冲量为 0.5NsC. 小球与地面接触前后合力的冲量为 4Ns D. 地面对小球的平均弹力大小为 40N15. 我国女子短道速滑队在世锦赛上
8、实现女子 3000m 接力三连冠观察发现,“接棒”的运动员甲提前站在“交棒”的运动员乙前面,并且开始向前滑行,待乙追上甲时,乙猛推甲一把,使甲获得更大的速度向前冲出在乙推甲的过程中,忽略运动员与冰面间在水平方向上的相互作用,则( )A. 甲对乙的冲量一定与乙对甲的冲量相同B. 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甲与乙组成的系统满足机械能守恒定律C. 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甲与乙组成的系统满足动量守恒定律D. 甲、乙的动量变化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16.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 m 和 2m 的 A、 B 两个木块间用轻弹簧相连,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 靠紧竖直墙用水平力 F 将 B 向左压,使弹簧被压缩一定长度,静止后弹簧
9、储存的弹- 4 -性势能为 E这时突然撤去 F,关于 A、 B 和弹簧组成的系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撤去 F 后,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B. 撤去 F 后, A 离开竖直墙前,系统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C. 撤去 F 后, A 离开竖直墙后,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值为 ED. 撤去 F 后, A 离开竖直墙后,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值为17. 关于原子结构和原子核,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利用 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算原子核的半径B. 原子核发生衰变时要遵守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的规律C.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很好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D. 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放出光子后,核外电子运动的动能
10、将增大18.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金属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 ) A. 无论用什么金属做实验,图象的斜率不变B. 同一色光照射下,甲金属发射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比乙金属发射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C. 要获得相等的最大初动能的光电子,照射甲金属的光的频率要比照射乙金属的光的频率大D. 甲金属的逸出功比乙金属的逸出功大19. 关于特征谱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明线光谱中的明线和吸收光谱中的暗线都是特征谱线B. 明线光谱中的明线是特征谱线,吸收光谱中的暗线不是特征谱线C. 明线光谱中的明线不是特征谱线,吸收光谱中的暗线是特征谱线D. 同一元素的明线光谱的明线与吸
11、收光谱的暗线是相对应的20. 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一群氢原子处于 n=3 的激发态,在向基态跃迁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这群氢原子能发出三种频率不同的光,其中 n=3 能级跃迁到n=2 能级所发出光的波长最短- 5 -B. 这群氢原子如果从 n=3 能级跃迁到 n=1 能级所发出光恰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从 n=3 能级跃迁到 n=2 能级所发出光一定不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现象C. 用这群氢原子所发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 2.49 eV 的金属钠,则从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可能为 11.11 eVD. 用这群氢原子所发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 2.49 eV 的金
12、属钠,则从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可能为 9.60 eV21. 如图所示为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装置,闭合开关,滑片 P 处于滑动变阻器中央位置,当一束单色光照到此装置的碱金属表面 K 时,电流表有示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仅增大该单色光入射的强度,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大,电流表示数也增大B. 无论增大入射光的频率还是增加入射光的强度,碱金属的逸出功都不变C. 保持频率不变,当光强减弱时,饱和光电流减小D. 若滑动变阻器滑片左移,则电压表示数减小,电流表示数增大三、实验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8.0 分)22. 某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 A、 B 两球的碰撞来
13、寻找碰撞中的不变量,图中PQ 是斜槽, QR 为水平槽,实验时先使 A 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 C 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 10 次,得到 10 个落点痕迹,再把 B 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 A 球仍从位置 C 由静止开始滚下,和 B 球碰撞后, A、 B 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 10 次,图中 O 是水平槽末端口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 P为未放被碰小球 B 时 A 球的平均落点, M 为与 B 球碰后 A 球的平均落点, N 为被碰球 B 的平均落点若 B 球落点痕迹如图乙所示,其中米尺水平放置,且平行于 O
14、P,米尺的零点与 O 点对齐注意:(1)实验的条件: MA _ MB (2)碰撞后 B 球的水平射程应为_ cm(3)在以下选项中,哪些是本次实验必须进行的测量?答:_ (填选项号)A水平槽上未放 B 球时,测量 A 球落点位置到 O 点的距离B A 球与 B 球碰撞后,测量 A 球落点位置到 O 点的距离- 6 -C测量 A 球或 B 球的直径D测量 A 球和 B 球的质量E测量 G 点相对于水平槽面的高度(4)写出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_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 2 小题, 23 题 8 分;24 题 13 分)23. 如图所示,质量 m1=0.3kg 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车长 L
15、=15m,现有质量 m2=0.2kg 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以水平向右的速度 v0=2m/s 从左端滑上小车,最后在车面上某处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物块与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0.5,取 g=10m/s2,求:(1)物块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时的速度大小;(2)物块在车面上滑行的时间 t- 7 -24. 如图所示,质量 mA=0.2kg、 mB=0.3kg 的小球 A、 B 均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现给 A 球一个向右的初速度 v0=5m/s,之后与 B 球发生对心碰撞(1)若碰后 B 球的速度向右为 3m/s,求碰后 A 球的速度;(2)若 A、 B 球发生弹性碰撞,求碰后 A、 B 球各自的速度;(3)若
16、 A、 B 两球发生的是完全非弹性碰撞,求碰撞后两球损失的动能- 8 -梁集中学高二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答案】1. B 2. C 3. D 4. A 5. A 6. B 7. D8. D 9. C 10. B 11. A 12. C 13. A 14. AB15. BCD 16. BD 17. AD 18. AB 19. AD 20. BD 21. BCD22. 大于;64.7; ABD; MAOP=MAOM+MBON 23. 解:(1)设物块与小车的共同速度为 v,以水平向右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2v0=( m1+m2) v解得: v=0.8m/s(2)设物块与车面间的滑动摩
17、擦力为 F,对物块应用动量定理有-Ft=m2v-m2v0其中 F= m2g解得: t=0.24s答:(1)物块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时的速度大小为 0.8m/s;(2)物块在车面上滑行的时间t 为 0.24s 24. 解:(1) A、 B 碰撞过程系统动量守恒,以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Av0=mAvA+mBvB,解得: vA=0.5m/s;(2)两球发生弹性碰撞,碰撞过程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以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Av0=mAvA+mBvB,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Av02= mAvA2+ mBvB2,解得: vA=-1m/s, vB=4m/s;(3)碰撞过程系统动量守恒,以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Av0=( mA+mB) v,解得: v=2m/s,系统损失的动能: EK= ( mA+mB) v2- mAv02=-1.5J,即动能损失 1.5J;答:(1)若碰后 B 球的速度向右为 3m/s,碰后 A 球的速度为 0.5m/s;(2)若 A、 B 球发生弹性碰撞,碰后 A 球的速度大小为 1m/s,方向向左, B 球的速度大小为- 9 -4m/s,方向向右;(3)若 A、 B 两球发生的是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后两球损失的动能为 1.5J 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时要规定正方向,难度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