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20182019 学年第二学期陆慕高级中学期中高一(年级)历史(学科)试卷总分:100 考试时间: 75 分钟 第 I 卷(客观题共 7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获得了巨额财富,但是西班牙不久就开始逐步走向衰落。下表表明西班牙逐步走向衰落的经济原因是( )16 世纪 6070 年代西班牙国家财政预算开支简表项目 行政开支 宫廷开支 经济建设 军费 还战争债所占比例 16% 4%13% 1%2% 22%28% 51%62%A.重税政策导致工商业衰落 B.王
2、室挥霍拖垮社会经济C.战争造成巨额财政亏空 D.经济建设投入严重不足2、新航路开辟后,各种新的商业组织在欧洲纷纷出现,如股份公司、期货贸易、近代商品和证券交易所等。这表明( )A.西欧商业经营方式的发生转变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C.商业资产阶级的地位逐渐上升 D.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新变化3、 “亚洲的贸易须在公司自己的武器的保护和威力之下,始得以驱动和维持,而购置武器的费用又须以贸易利润支付;故贸易不可无作战,作战亦不可无贸易。 ”上述荷属东印度公司的言论反映了( )A.垄断性的贸易公司参与殖民争夺 B.荷兰与中国贸易冲突加剧C.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出现 D.荷兰失去了海上霸主地位
3、4、到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英国自耕农大量减少,几近消失。而欧洲大陆上其他国家,如法国、俄国、德国等国家,他们在本国的农村或是建立起资本主义小土地所有制,或是保留了大量的封建土地所有制。这一现象主要表明( )A.英国政府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忽视农业发展B.资本主义大农业为英国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C.工业化推动英国农业生产的商品化D.民主政治是发生农业革命的制度基础- 2 -5、19 世纪早期法国思想家傅立叶说:“任何一个劳动者都由于个人利益而与群众处于斗争状态,对群众不怀好意。医生希望自己的同胞患寒热病,律师则希望每个家庭都发生诉讼;在文明制度的经济体系中,每一个人都这样处在蓄意与群众
4、斗争的状态中。 ”这种现象表明( )A.大萧条后人们精神的扭曲 B.经济危机中社会秩序的混乱C.工业革命加剧人们私利观念 D.资本家对剩余价值无限追求6、据统计,从 1685 年到 1757 年间,到中国贸易的欧美各国商船有 312 艘,而从 1758 年到1838 年间,仅到中国粤海关贸易的外国商船共达 5 107 艘,其中大多数为西方商船。这主要是因为( )A.欧美工业革命进展迅速 B.政府对外政策变化C.世界市场逐渐得到拓展 D.民间走私贸易兴盛7、19 世纪,欧洲地区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的比重,从 1750 年的 23.2%上升到 1900 年的62%,同一时期中国、印度和日本等亚洲国家
5、的比重却从 61.1%降至 10.3%。对这一数据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形成了中心半边缘边缘的世界分工体系B.欧洲处于现代世界体系的主导力量和中心地位C.欧洲进行了工业革命,工业文明尚未波及亚洲D.欧洲造就了现代世界,现代世界造就了欧洲8、下列漫画反映了近代中国某经济形式的发展历程,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A.体现了洋务企业发展过程的艰难曲折 B.说明了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历史命运C.第一幅画反映的是明清资本主义萌芽 D.封建主义应是该经济形式的最大阻力9、下图为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示意图,它反映出当时中国( )- 3 -A.传统手工产品的质量下降 B.开始卷入资本
6、主义世界市场C.沦为列强资本输出的场所 D.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有所发展10.1914 年 10 月张謇在给大总统的呈文中提出“棉纱土布,无论何种花色种类,所有常关、海关、厘金、落地捐等项税厘,一律免除。因吾之工业幼稚,恐为先进国所压制,则发达无期” 。呈文反映了( )A.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B.经济主权意识增强C.列强经济侵略加剧 D.民族工业缺少保护11、北洋政府农商部于 1914 年 4 月 11 日颁布了植棉制糖牧羊奖励条例 ,11 月 3 日又颁布了森林法 ,规划在黄河、长江、珠江上游地区营造保安林,以预防水患保养水源。1915 年 6 月 30 日,颁布造林奖励条例:“凡经营特种林业于国
7、际贸易有重大关系者,或胜造船筑路等各种大工程之用者,农商部认为有被助之必要时,得按其面积株数,核给奖金。 ”这些奖励政策( )A.体现了北洋政府崇尚宪政,重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B.得益于新文化运动对政府执政理念的影响C.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工业布局的调整D.促进了农业的多种经营和轻工业的发展,改善了生态环境12、19221926 年,江苏省有 5 家新面粉厂成立,而倒闭者则达 7 家;天津的 10 家面粉厂有 4 家倒闭,其余 6 家屡经改组仍难以维持;东北的面粉厂则由原先的近 30 家减至十几家。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外国资本主义卷土重来 B.北伐战争兴起,局势动荡不安C.官僚资
8、本主义的挤压 D.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后天畸形13、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记载:“1928 年,国民政府修改了过去的单一税率,改为十二级税率,最高关税为 50%;后又改为十四级税率,最高关税增至 80%。 ”这在一定程度上( )A.促进了商业贸易的繁荣 B.维护了国际国内市场的稳定C.保护了民族经济的发展 D.推动了关税自主运动的开展14、阅读下表:19211936 年中国轻工业与重工业部门的相对比重。数据的变化可以说明( )比重(%)类别1921 年 1936 年年平均增长率(%)- 4 -轻工业 44.1 30.7 5.46重工业 54.6 62.9 9.94A.轻工业衰落加剧了民生痛苦
9、 B.积累了抗日的战备物质基础C.官僚资本掌控国家经济命脉 D.国民政府片面发展重工业15、1942 年,四川丝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监事的构成如下图所示:由此可知,该公司是( )A.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B.战时经济体制企业 C.垄断资本主义企业 D.官僚资本主义企业16、1937 年 8 月 14 日申报上登载了一则广告(如下图)。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申报的营销方式十分独特 B.实业和救国是矛盾的统一体C.发国难财的制烟公司不道德 D.广告内容增添了时代元素17、1921 年中华女界联合会改造宣言中说:“要求得入一切学校上学,与男子受同等教育要求女子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及从事其他一切政治活动
10、的权利;男女同工同酬等。 ”导致上述思想主张产生的因素有(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近代国家建立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A. B. C. D.18、1953 年 10 月 16 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决议 ,随后不久又对油料、棉花、棉布等实行统购统销政策。这一政策( )A.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推动了国家工业化的建设进程C.标志着计划经济体制形成 D.促进了农村的基层民主建设19、适应性考试)宣传中共“八大”路线的标语口号有( )- 5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B.“公社赛过铁饭碗,幸福生活万万年”C.“动员一切的力量,争取新民主主义的
11、新中国”D.“放弃剥削,学好本领,做自食其力的劳动者”20、1961 年 3 月以后,人民公社恢复了社员的自留地、农村的集市贸易,停办了公社食堂,实行以生产大队为核算单位。这些举措的出发点是( )A.彻底解决人民公社问题 B.努力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为实现包产到户做准备 D.恢复先前实行的农村合作社21、1973 年,根据周恩来指示,国家计委提出:在今后三五年内,从国外进口一批技术先进的成套设备与单机,价值 43 亿美元。在当时被称为“四三方案” 。这一方案( )A.属于“文化大革命”促进经济的体现B.说明领导人有了对外开放的初步设想C.是各级干部群众抵制“左”倾的结果D.说明中央对国民经
12、济进行了全面调整22、有专家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走土地私有化的道路,而是实行家庭作业、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该专家意在强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没有摆脱计划经济的阴影 B.保留了计划经济残余C.体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D.大大提高了农业产量23、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为了解决大量知青返城就业问题,国家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 。这表明当时( )A.经济结构有所松动 B.所有制主体改变C.城乡差别大大缩小 D.经济管理体制优化24、1984 年 3 月 24 日, 福建日报刊登了本省五十五名厂长、经理联名写给省委、省政府的
13、一封公开信(见下图)。这封公开信很快轰动全国。厂长、经理们的“呼吁”源于( )A.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显露B.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阻碍农业发展C.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深入人心- 6 -25、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的试点改革中,一些国营企业从过去的“等米下锅”发展到主动派人出去“找米下锅” ,从而由原来的“吃不饱”变成了“吃不了” 。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A.企业融入大量外资 B.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C.企业自主权逐步扩大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26、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认为:“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即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实行了利改税和 调
14、节税制度,力图给企业创造一个平等竞争的环境。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A.从实践上确定了经济改革的市场取向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大大活跃商品经济C.对外开放加速了经济模式的有效转型D.改革初期“左”倾思想对经济有影响27、下表为 1876 年、2010 年中美世界博览会展品表时间 国家 代表性展品1876 年 中国 丝绸、茶叶、银器、雕花瓷器、景泰器等1876 年 美国 大功率发电机、电动机、电话、留声机等2010 年 中国 载人航天技术,可食用环保包装材料,多媒体信息技术等2010 年 美国 将日光转化为电力,屋顶花园,再生竹制成的地板等表中两届博览会展品的变化表明( )A.中国国际地位有较大提升
15、 B.中国传统手工业日渐凋零C.环境保护引起更多关注 D.两国产业结构逐渐趋同28、 “百家争鸣”从根本上说是“诸子百家”( )A、对社会变革不同见解之争 B、不同学术观点之争C、不同教育观点之争 D、不同社会阶层之争29、下列对于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评价不正确的是( )A、 “春秋大一统”思想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B、 “君权神授”和“天人合一”有利于强化君权C、 “天人感应”体现仁政思想,解决了君主暴政的问题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30、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上是( )- 7 -A、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 B、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C、
16、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复兴 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兴起二、判断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正确的填“A” ,错误的填“B” )31、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32、 “1492 年 10 月 12 日发现新大陆的消息传遍整个西班牙以后,他便成了闻名全国的英雄。当他返回西班牙时,国王和王后以最高的礼仪迎接他,并在宫内设宴招待。 ”材料中的“英雄”指的是麦哲伦。33、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个文明区域间相对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正式形成的标志。34、右图海报通俗易懂地宣传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和国家经济工作的
17、指导方针。35、下表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社会生产力造成的极大破坏。时间 粮食产量(万吨) 比上年减少(万吨)1958 年 200001959 年 17000 30001960 年 14350 2650第卷(主观题共 30 分)三、非选择题(每题 10,共 30 分)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 分材料一武帝曰:“三代受命,其符安在?灾异之变,何缘而起?”董仲舒答曰:“臣闻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皆积善累德之效也。上下不和,则阴阳缪盭(同“戾”),而妖孽生矣。此灾异所缘而起也。 ”汉书董仲舒传天下事有大根本,有小根本。正君心是大本。
18、臣闻人主所以制天下之事者,本乎一心,而心之所主又有天理、人欲之异。二者一分,而公私邪正之途判矣。盖天理者,此心之本然,循- 8 -之则其心公而且正;人欲者,此心之痰疚,循之则其心私而且邪。朱熹材料二欧洲北部各国的世俗统治者多半并不关心宗教改革的理论,而只关心这些理论作为他们控制教会财产和权力的斗争武器的明显价值当他们决定取消教廷的司法权时,他们就必须寻找能够表明整个教会无权行使这种司法权的证据,这就使他们与路德及路德的教徒们有了共同点。英昆廷斯金纳现代政治思想的基础(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董仲舒与朱熹君权观的差异(4 分) ,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者的思想源由。 (2 分)(2)根
19、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朱熹与路德的思想能被当时的世俗政权接受的共同原因。 (2 分)(3)综合以上材料,我们应该如何认识人类思想文化的发展?(2 分) 3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 分材料一 18371839 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平均每年不到 100 万镑,1845 年则增长到 239万镑。从 1846 年起开始下降。这一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为 179 万镑,比 1845 年降低了1/4。直到 1854 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也只有 100 万镑,甚至低于鸦片战争前的一些年份。同时,上海附近的嘉定县, “往昔匹夫匹妇,五口之家,日织一匹,赢钱百文。自洋布盛行,土布日贱,仅得
20、往日之半耳。 ”在广州、厦门一带,也出现因倾销洋布导致妇女纺织半数停工的情况。郑师渠主编中国近代史材料二 我的家乡余姚离宁波不远。老百姓现在已经能够适应新兴的行业女人已经不再纺纱织布,因为洋布又好又便宜。她们已经没有多少事可做,因此有些就与邻居吵架消磨时光,有些则去念拜菩萨。有些女孩则纺织发网和网线餐巾售到美国去,出息不错。蒋梦麟现代世界中的中国材料三 15 世纪末 16 世纪初,英国圈地运动最早从工商业较发达的东南部农村开始。地主贵族最初圈占公有地,后来圈占小佃农的租地和公簿持有农的份地。在宗教改革中,国王把没收的教会领地赐给亲信宠臣,或卖给乡绅、土地投机家、市民、商人和工场主。1819 世
21、纪,英国城市工业进一步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地主贵族为了生产肉类和商品粮以供应城市的需要,扩大投资,改善土地的生产能力,同时加速进行圈地。随着 1701 年- 9 -条播机的发明,开始了农业生产技术的革命。同期,英国议会通过 4763 件有关圈地的法案,共批准圈占 269 万公顷耕地和公有地。1845 年以后,圈地运动已近尾声。新浪网圈地运动材料四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英国处理各种传统的农业关系,要算世界上最革命的国家了。 ”18 世纪英国小说家哥尔斯密在荒村中描述圈地运动前后一个村庄时写道:“甜美微笑的村庄,草地上最可爱的村庄,你的游乐消散,你的魅力褪光;在你的茅屋之间看见暴君的手,荒凉
22、使你的翠绿罩上一片忧愁。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对华输出货物的特点,并分析造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4 分)(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农村农民在近代化进程中所出现的矛盾现象。你怎样看待这一矛盾现象? (4 分)(3)根据材料三、四,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圈地运动对英国农村农民的影响(2 分)38、问答题 10 分:假如你是一个导游员,陪同一个外国旅游团到安徽凤阳农村考察,外国友人请你介绍 1953-1956 年、1958-1964 年、1978 年以来凤阳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并简要分析 1978 年以来发生变化的原因,你准备怎样介绍呢?(10 分)2018201
23、9 学年第二学期陆慕高级中学期中20182019 学年第二学期陆慕高级中学期中高一(年级)历史(学科)答案1【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西班牙国家财政预算开支情况,与重税政策无关,也无法体现财政亏空,可排除 A、C 两项;宫廷开支只占 4%13%,不算高,可排除 B 项;用于经济建设的费用只占 1%2%,说明国家对经济建设的投入严重不足,故本题选 D。2.【答案】A3.【答案】A4、 【答案】B【解析】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英国自耕农大量减少,土地高度集中,这有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原料;同时自耕农大量破产,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和商品市场,故 B 项正确。
24、5、 【答案】C- 10 -6、 【答案】A【解析】1758 年到 1838 年欧美工业革命的进行使各国纷纷要求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与中国的对外贸易,所以到中国海关的外国商船增多,故 A 项正确;政府的对外政策没有明显变化仍然是闭关锁国政策,故 B 项错误;世界市场得到拓展不是主要原因,故 C 项错误;民间走私不能成为其主要原因,故 D 项错误。7、 【答案】C8、 【答案】B【解析】漫画中的四幅图片整体反映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春、夏、秋、冬” ,最终民族资本主义在官僚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双重挤压下奄奄一息,这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宿命,故选 B 项。9、 【答案】
25、D10、 【答案】B【解析】材料所提建议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但不能说明民族工业发展迅速,故 A 项错误;材料中的免税和保护民族工业的主张说明,面对西方国家的经济侵略,国内有识之士维护经济主权意识增强,故 B 项正确;材料无法说明列强经济侵略加剧,且一战期间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故 C 项错误;辛亥革命后政府采取了一些政策保护民族工业,故 D 项错误。11、 【答案】D【解析】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北洋军阀政府通过颁布法律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没有涉及宪政,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中 1914 年,而新文化运动兴起于 1915 年,故 B 项错误;材料中并未体现国际贸易的发展,故 C 项错误;根据
26、材料中“颁布植棉制糖牧羊奖励条例 ”得出主张农业多种经营,根据“森林法规划在黄河、长江、珠江上游地区营造保安林,以预防水患保养水源”并且严格限制砍伐,得出注重环境保护,故 D 项正确。12、 【答案】A13、 【答案】C- 11 -14、 【答案】B【解析】材料无法体现轻工业衰落加剧了民生痛苦,且该说法本身有误,故 A 项错误;据材料可知 1936 年较 1921 年重工业比重上升,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此时为抗日积累战备,奠定物质基础,故 B 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官僚资本掌控国家经济命脉,故 C 项错误;材料中重工业和轻工业发展的数据变化幅度不大,不能说明国民政府片面发展重工业,故 D 项错误。1
27、5、 【答案】D16、 【答案】D17、 【答案】A18、 【答案】B19、 【答案】D【解析】1988 年 9 月,邓小平同志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现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故 A 项错误;“公社赛过铁饭碗,幸福生活万万年”是在 1958 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后提出的,不是 1956 年“八大”的口号,故 B 项错误;“动员一切的力量,争取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的,不符合题干主旨,故 C项错误;1956 年中共召开“八大” ,是在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的基础上进行的,为了调动一切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对原有的私有者发起号召成为宣传的时代要求,故
28、 D 项正确。20、 【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1961 年 3 月以后,人民公社恢复了”得出这些举措是 1958 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后采取的,但没有彻底解决人民公社问题,故 A 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包产到户是 1978 年底之后实行的,与“1961 年 3 月以后”不符,故 C 项错误;恢复先前实行的农村合作社,与史实不符,故 D 项错误。21、 【答案】C- 12 -22、 【答案】C 23、 【答案】A 24、 【答案】A25、 【答案】C26、 【答案】A27、 【答案】C28、A29、C30、A31-35:ABBBA36、 【答案】(1)君权观:董仲舒通过神化皇权来加强君主权威
29、,通过灾异学说、天人感应学说来劝诫君主行德政。朱熹从“理”这一哲学高度来论证君主专制的合理性,通过正君心学说,要求君主“存天理,去人欲” 。源由:董仲舒主要吸收阴阳五行家等具有神秘色彩的学说;朱熹主要吸收的是具有思辨思维的佛教等学说。(2)原因: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思想内涵;继承、发展传统思想并予以创新;符合世俗统治者的政治需要;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具有超前意识等等。(3)认识:思想文化具有自身的历史继承性,随着时代的进步,思想文化不断向前发展;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先进的和进步的思想文化,有利于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对社会进步、人类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中外思想文化相互碰撞、交融,共同推动
30、人类文明的进步。- 13 -37、 【答案】(1)特点:18371845 年大幅增加,1846 年1854 年则下降。原因:工业革命后英国急需扩大市场;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便利了英国对华输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抵制。(2)现象:一些人憎恨列强对华贸易给他们造成手工业破产;一些人却欢迎洋货加入新兴产业之中。看待:中国农村农民在近代化进程中,旧的生产方式受到冲击,新的生产方式又带来生机,后者更是发展的方向。(3)影响:在近代化进程中,英国封建经济变成了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了资本主义化的新贵族,农民变成了雇佣劳动者,是一场革命;圈地运动实际上剥夺了农民土地,造成了农民的失业,农村荒凉破败。38(1)变化:1953-1956 年,广大农民积极参加农业合作社,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3 分) 1958-1964 年,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高潮,各地纷纷组建人民公社,浮夸风泛滥,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2 分) 1978 年至今,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大为改善,农村经济走向繁荣。 (2 分) (2)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党和政府总结了建国以来的经验教训,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