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江苏省江阴市第一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 30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 。1、某竹枝词云:“脚痛腰酸晓夜忙,田头车戽响浪浪。高田车进低田出,只愿高洼不做荒。 ”这首词描写的灌溉工具是A耧车 B翻车 C筒车 D风力水车2、少府监创设于战国时期的秦国,其最高长官位列朝廷九卿,负责管理手工业制造,东汉以后,兼管供应宫廷生活和政府特殊需要的服御诸物、珍膳、织造、军器、铸币等物品的生产。由此可知,古代少府监负责管理A官营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工场手工业3、 丝路山水地
2、图在戊戌年(2018 年)春晚惊艳亮相。据考证,此图绘制于明朝中后期,地理范围从中国嘉峪关到天方城(今沙特阿拉伯的麦加)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丝织业说法正确的是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 B唐代吸收花鸟画的写实风格C明清时期北方丝织业进入鼎盛时期 D宋代吸收波斯的织法和风格4、 东京梦华录是宋代孟元老的笔记体散记文,是一本追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风俗人情的著作,描绘了这一历史时期居住在东京的上至王公贵族、下及庶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情景。在此书中,你不可能看到的是A上午管理“市”的官吏敲响了开市的锣鼓 B小商贩挑着货担沿街叫卖C街道两旁店铺林立 D 有些店铺的营业几乎通宵达旦5、据刘石吉明清江
3、南市镇研究记载,松江、太仓、常州、苏州、杭州一带的 17 个州县中有三林塘、朱泾镇等 52 个棉织品产地市镇;杭州、湖州、嘉兴、镇江等府州的 12 个州县中有东衔市、唐栖镇等 25 个丝织品产地市镇。据材料可知,明清时期江南A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 B市镇经济专业化发展C自然经济逐渐开始解体 D重农抑商政策被废除6、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说:“中国似乎长期处于静止状态一个忽视或鄙视国外贸易,只允许外国船舶驶入一二港口的国家,不能经营在不同法制下所可经营的那么多交易。 ”亚当斯密婉转地批评了中国当时什么现象?A闭关锁国 B小农经济 C重农抑商 D朝贡贸易- 2 -7、1519 年,一位航海家率领五艘海
4、船向西航行,最终只有一艘海船完成环球航行后返回到欧洲,他本人也在途中因与土著人发生冲突而丧生。这位航海家是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8、16 世纪西欧各国普遍出现了土地的转让现象,农业资产者获得了贵族手中的土地。通货膨胀加剧了社会阶级的分化,西欧物价平均上涨了两倍到两倍半。这一现象被称为A商业革命 B价格革命 C工业革命 D圈地运动9、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欧强国纷纷走上海外殖民扩张之路,世界贸易也日益发展。下列是西欧国家船只抵达亚洲的数量统计表(15001700 年) 。表中代表的国家是年份国家 15001599 年 16001700 年 705 371 65 1770 811A葡萄
5、牙 B荷兰 C英国 D法国10、 世界历史资料选:“从贸易观点看,两国早就互相倾轧;在争夺殖民地上,双方更是公开敌对。英国对荷兰人的竞争越来越猜忌不安,不择手段地想破坏。 ”为此A1588 年英国打败荷兰的“无敌舰队” ,取得了海上霸权 B17 世纪初英国成立东印度公司,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 C17 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打击了荷兰贸易 D18 世纪中期英国最终打败荷兰,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11、18 世纪末,奥地利作曲家海顿到访伦敦时发现, “雾如此之浓,以至于都可以抹到面包上” ,浓雾之下,鸟儿也因无法觅食而从天上跌落下来。当时英国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是由于A. 圈地运动的进行
6、B. 蒸汽动力的应用C. 石油工业的发达 D. 电器的广泛使用12、 全球通史说:“最初,科学从矿山和工厂那里得到的东西要比矿山和工厂从科学那里得到的东西多得多科学不再处于附庸的地位,它已开始改造旧工业,甚至创造全新的工业。 ”材料中的描述应该出现在 - 3 -A18 世纪晚期 B19 世纪前期 C19 世纪末期 D20 世纪中期13、洋务运动被称之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主要体现在A最早使用机器生产 B提出“自强” “求富”的口号 C主张政治体制改革 D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14、洋务派提出“寓强于富”的口号,鼓励投资近代企业,并采取减免税收、优化管理等措施推动经济发展。在这一口号引领下,
7、洋务派创办的企业是A.江南制造总局 B.发昌机器厂 C.轮船招商局 D.安庆内军械所15、我国早期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城市,这在客观上突出反映了A这些地方地理位置优越 B.外资企业、洋务企业的刺激和诱导作用C清政府扶植沿海地区创办企业 D.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只能在沿海地区出现16、 晚清畅销小说痴人说梦记以一场梦为结尾,梦中的上海没有外国巡捕,建筑没有外国招牌,有的是中国人的工厂和学校。要实现该梦的前提是A发展民族工业 B创办近代教育C实现民族独立 D建立民主政治17、1915 年,民族资本家荣氏兄弟创办了申新纱厂。下图是该厂建厂初期的盈利情况,图中数据能够说明- 4 -A
8、清朝末年洋务企业的兴起 B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的产生C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发展 D国民政府前十年经济的增长18、1949 年中国的农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高达 70%,到 1957 年时其比重降为43. 3%;而同时期重工业总产值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 7. 9%上升到 25.5%。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土地改革 B.五计划 C.三大改造 D.改革开放19、20 世纪 50 年代,中共中央出台决议提出:要克服农民分散经营中发生的困难,使广大贫困农民迅速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同时要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工业品有广大的销售市场,必须提倡组织起来。为此,采取的措施是A农业合作化运动 B公私合营C优
9、先发展重工业 D包产到户20、“毫无疑问,我国人民还必须为解放台湾而斗争,还必须为彻底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最后消灭剥削制度而斗争,还必须为继续肃清反革命残余势力而斗争但是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与材料内容相对应的是A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 B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 C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21、1979 年初,宣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标语是A.“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C.“政治挂帅,提高觉悟,争取更大的跃进”D.“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2、热播剧大
10、江大河中有这样一个场景:20 世纪 70 年代末,从部队复员的雷东宝安排人在围墙上写上“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样的标语。这反映了当时农村正在A.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推行人民公社体制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开展打土豪分田地23、1 992 年 底 , 全 国 城 乡 共 有 个 体 工 商 户 1533.9 万 家 , 从 业 人 员 2467.7 万 人 , 其 中 登 记 注 册的 私 营 企 业 13.9 万 家 , 从 业 人 员 231.9 万 人 。 1997 年 , 全 国 个 体 工 商 户 高 达 2850 万 户 ,从 业 人 员 5441
11、 万 人 , 私 营 企 业 达 96 万 家 , 从 业 人 员 1349 万 人 。 这 些 变 化 所 反 映 的 本 质- 5 -问 题 是A我国社会就业结构发生了变化 B个体经营成为我国经济结构的主体C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变 D我国非公有制经济飞速发展24、1979 年 1 月,一封关于香港厂商要求回广州开设工厂的来信摘报送到了邓小平同志的办公室,邓小平读后当即表示:这种事,我看广东可以放手干。 “放手干”的第一步是A设立经济特区 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C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D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25、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A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
12、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经济特区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C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 D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26、美国总统胡佛说:“当我们充分理解了 20 年代经济史的时候,我们将发现,终结了一个繁荣时期的这场崩溃,其主要原因是工业没能把它的进步传递给消费者。”他认为导致“这场崩溃”的主要原因是A.生产和消费存在矛盾 B.工业生产蓬勃发展C.人们醉心于股票投机 D.社会生产能力不足27、罗斯福就任的第一周,都忙于处理银行危机。罗斯福使用最为巧妙的一招,就在于他让银行继续关闭这一行动本身,从本质上看,他的行动是防御的、消极的,并且也是保守的但是他却以此号召人们
13、行动。罗斯福继续关闭银行的目的是A重建信用机制 B避免盲目竞争 C减少政府开支 D调整工业生产28、罗斯福新政的某项法案在国会讨论时,反对者声称,如果它得到通过,子女就将不再赡养父母,工人也会辞工不干。有人甚至认为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的著作中抄来的。下列与之直接相关的新政措施是A. 整顿财政金融 B. 加强工业计划指导C. 成立农业调整署 D.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29、下图反映了 1929-1937 年美国失业工人人数的变化情况,导致这个时期失业人数逐步回落的直接有效的措施是- 6 -A整顿金融 B颁布工业复兴法C “以工代赈” D建立社会保障体系30、1996 年 12 月的时代周刊首次提出“新
14、经济”一词,用于形容 20 世纪 90 年代的美国经济。下列关于“新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A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B以知识经济为主导C大力扶持高新技术 D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正确的在答题卡上涂 A,错误的在答题卡上涂 B) 。31、新航路的开辟,导致了欧洲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3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有一定的关系,但其根源是明朝中期以来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必然结果,其代表企业有上海的洪盛机器碾米厂。33、清政府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 ,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这是导致下图中纺织业状况出现的直接原因。- 7 -34、 “
15、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 。这种情形在浦东开发后得到彻底改观,浦东新区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也成为中国 20 世纪 90 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35、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二战后至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促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三、材料题(本大题共2题,每题10分 共20分)36、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我国铸造铁器大约开始于西周末年或春秋初年。至春秋中期以后,使用铁器的情况已很多考古工作者在湖南长沙、江西九江、江苏六合、河南洛阳等地,都发现了春秋中晩期的铁农具。孔子的弟子冉耕
16、,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张传玺主编简明中国古代史材料二:- 8 -材料三: 皇帝之功,勤劳本身,上农除末,黔首是富。史记秦始皇本纪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商皆其末也。清史稿世宗本纪请回答:(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耕作技术上出现的新现象及其对土地制度的影响。 (4 分)(2)据材料二,指出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及其特点。 (3 分)(3)据材料三,概括古代中国实行的农业政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政策的影响。(3 分)37、改革是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国会于 1938 年 2 月通过了一项新
17、的农业调整法 ,此法规定棉花、小麦、玉米、烟叶、大米等 5 种主要作物的生产者规定生产定额,并对那些耕种定额土地而又遵守土壤保持方法的农民给予补贴。为防止生产过剩,价格猛跌,政府还给予贷款,以便农民将准备出售的农产品暂时贮存,以待善价。刘绪贻罗斯福“新政”的农业政策材料二: 1933 年国家工业复兴法规定,由政府调节工业生产中的问题,各个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一律发给印有“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志。- 9 -王斯德世界现代史材料三: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
18、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1)据材料一,归纳罗斯福新政时期农业政策调整的内容,并指出罗斯福调整农业政策的实质。(3 分)(2)据材料二,罗斯福总统在复兴工业方面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他的政策对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怎样的深远影响?(3 分)(3)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的中国在经济体制改革
19、方面是如何“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弊端”的?(2 分)(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2 分)四、问答题:根据设问,回答问题(本部分 1 题,10 分) 。38、 “工业 4.0”在德国被认为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它旨在支持工业领域新一代革命性技术的研发与创新,保持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历史上每一次工业革命都是引起全世界关注的概念,颠覆了以往制造业的新思维,也改变了国家间的力量结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拉开帷幕,其交通领域的发明是什么?简述英国最早开始工业革命的政治保障和外部优势各是什么?(3 分)(2)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引领
20、这一次变革的主要是哪两个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有何影响?指出两次工业革命中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分别有何创新?(4 分)(3)受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近代中国也开始了工业化的进程。20 世纪初中国民族工业也迎来了“短暂的春天” ,其出现 “春天”的原因有哪些?(3 分)- 10 - 11 -江阴市第一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试卷高一历史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15 BAAAB 610 ADBBC 1115 BCACB 1620 CCBAC 2125 BCCAD2630 AADCC二、判断题3135 BBBAB三、材料解析题36、(1)新现象:出现铁犁牛耕;(2 分)影响:井田
21、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2 分)(2)基本模式:小农经济(自然经济) ;(1 分)特点: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以家庭生产生活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精耕细作。 (2 分,任意两点 2 分)(3)政策:重农抑商;(1 分)影响:有助于稳定小农经济,巩固封建统治;(1 分)严重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和新经济因素的成长(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1 分)37、(1)内容:限制生产;提供补贴;政府贷款;稳定物价(任 2 点 2 分)实质:国家干预经济(1 分)(2)措施:颁布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或规定生产规模、公平竞争、实行蓝鹰计划等)(2 分)影响:
22、稳定资本主义制度;开创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任1 点 1 分)(3)措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其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在所有制上,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任 2 点 2 分)- 12 -(4)认识:改革应因时而变;因势而变;符合本国国情;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任 2 点 2 分,言之成理)四、简答题38、(1)发明:蒸汽机车或火车(1 分) ;政治保障:较早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君主立宪制)(1 分)外部优势:18 世纪中期成为世界殖民霸主,殖民扩张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1 分)(2)国家:美德(1 分)影响: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 分)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垄断组织(2 分)(3) “春天”原因: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辛亥革命的推动;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实业的政策;实业救国思潮;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任 3 点 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