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通史版)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四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单元整合学案(含解析)人民版.doc

    • 资源ID:1226246       资源大小:2.75M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通史版)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四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单元整合学案(含解析)人民版.doc

    1、1第四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知识纵横贯通一 比较认识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1相同点: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都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影响。2不同点23认识:由分封制到郡县制,主要反映了官吏的任免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到行政任命的变化,这是政治制度进步的表现;由郡县制到行省制的变化,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对点训练 1.元史百官志记载:“宣慰司,掌军民之务,分道以总郡县,行省有政令则布于下,郡县有请则为达于省。有边陲军旅之事,则兼都元帅府,其次则止为元帅府。其在远服,又有招讨、安抚、宣抚等使,品秩员数,各有差

    2、等。 ”这表明宣慰司属于( )A行省属下分治军民的机构B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C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D固定的地方最高官府答案 A解析 根据“掌军民之务” “行省有政令则布于下”可知宣慰司是行省属下分治军民的机构,故 A 项正确。行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故 B 项错误;宣慰司是地方行政机构,故C 项错误;元代在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行省为地方最高官府,故 D 项错误。二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演变的特点1从城市功能上看,早期“城”与“市”是分开的。先秦至唐代主要是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唐代以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增强;宋代时逐渐超过了政治功能。2从城市的商业活动来看,政府对城市的商业活动由限制到逐

    3、渐放松。宋代以前,市坊分开,严格限制商业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宋代逐渐打破市坊界限。3从城市数量和规模看,唐代开始,商业城市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至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大批的工商业城镇。4从城市布局和分布上看,城市的布局体现君主专制统治的理念;区域分布与经济重心紧密相连;唐宋以后,经济重心南移,江南城市逐渐增多。5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扩大,影响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同样也推动了3市民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对点训练 2.宋史食货志载:“宋榷(专卖)茶之制,择要会之地,曰江陵府、曰真州(江苏仪征)初数户,后繁之。市中茶坊林立,徽人、晋人荟萃,五音杂语。 ”这反映出当时( )A

    4、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B重农抑商政策被破坏C商业城镇逐渐兴起 D出现了地域性的商帮答案 C解析 材料“市中”指的是市镇, “初数户,后繁之”表明商业市镇逐渐兴起,故 C 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商业市镇的发展,无法体现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排除 A 项;宋代仍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 B 项;地域性商帮出现在明清时期,排除 D 项。三 中国古代四个科技发展的高潮从公元前 16 世纪至 17 世纪明清之交,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世界上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形成了四个文化发展的高潮。1商代文化在古代世界中享有特殊地位。具体表现在:疆域辽阔;青铜铸造技术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商朝文字在当时世界是进步的,且后来发展成

    5、为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和空间最广的一种文字;天文历法也具有世界水平。2秦汉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具体表现在:张骞通西域后,中国文明源源不断传到西方,如中国的丝绸、冶铸、水利技术传播到中亚、罗马和欧洲地区;秦汉文明对东方文化影响巨大,如日本、朝鲜等国;秦汉文明对世界文化影响深远,如至今不少国家把中国称为 China,即秦的译音,或把中国人称为“汉人” ,把中国学问称为“汉学” 。3唐文化博大精深,全面辉煌,泽被东西,影响深远。具体表现在:唐文化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唐文化不仅影响到亚洲文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如世界学者们公认的“中华文化圈”总体格局就是隋唐时代完

    6、成的;唐文化至今在世界上还有影响,如日本的和服又称“唐服” ,有些国家和地区的人民称聚居地的中国人为“唐人” ,有些街道叫“唐人街” ,日本称中国为“唐土” ,还有“唐学” “唐言” “唐山”等。4宋元时期,我国古代文化达到了高度繁荣的程度。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用于航海和火药在军事上的广泛使用,对人类文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对点训练 3.南宋后期,在荆州和建康设有火药兵器制作院。荆州作院每月能制铁火炮一两千支,建康的都作院在两年多造出了三万八千多件火药武器,并能制造大量的突火筒和十斤重的铁炮壳。这说明( )A南宋大规模制造火药武器B火药最先是在南宋发明的C南宋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D火药武器确保

    7、了南宋的安全答案 A解析 火药在南宋以前已经发明,故 B 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南宋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故 C 项错误;火药武器并未确保南宋的安全,南宋最终被元所灭,故 D 项错误;材料4用数据说明了南宋可以大规模制造火药武器,故 A 项正确。四 宋朝的思想、科技、文化发展折射的时代特征1思想:理学出现,儒家思想逐渐成熟。理学是适应封建中央集权强化的需要而出现的,实质上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后期强化君主专制,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2科技:宋朝时期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三大发明广泛使用的成熟阶段,更是外传西方的重要时期,反映了宋朝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和中外交流的空前繁荣,也反映了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三大发明

    8、的成熟和外传,大大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3文学:宋词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宋词一方面反映了宋代民族政权并立,国家分裂,文人用词抒发对国家分裂的悲愤,如辛弃疾;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词的文学形式和特色更加适应市民生活的需要,如柳永。4书画艺术(1)宋代随着手工业、商业的不断发展,城市经济繁荣,出现了封建文化的高度繁荣,涌现出一大批书法家、画家,如北宋苏轼、黄庭坚等;同时风俗画盛行,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反映了北宋东京繁华的景象。(2)宋代强化中央集权,反映在绘画方面,如宫廷画盛行;强调以景写意,抒发作者个人内心情感的文人画进一步发展。对点训练 4.(2018浙江宁波

    9、模拟)唐诗自由奔放,诗人随意抒发个人主观感受。而宋代这种执着于自我的、感情热烈的诗歌极其罕见。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A唐代文化政策开放包容B唐代的商品经济高度发达C有效避免了个人专断D宋代理学兴起,主张存理灭欲答案 D解析 宋代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压抑人的个性,反映在文学领域则表现为执着于自我的、感情热烈的诗歌较少,故答案为 D 项。A 项主要体现在对外政策方面,并不是其主要原因,故排除;B 项与史实不符,宋代商品经济更发达,故排除;C 项与材料无关,故排除。五 中西贯通宋元时期和 16 世纪西方“商业革命”的表现与特点5对点训练 5.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在“宋朝的黄金时代”

    10、的标题下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这里的“商业革命”主要表现在( )A政府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6B “草市”作用显著, “夜市”比较繁荣C都市、庙会、集会商业繁荣D “市”突破了原先时空上的严格限制答案 D解析 宋代的“商业革命”主要是指商业贸易突破了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首次出现了商业大都市,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根据材料可知,A 项与材料无关,排除;B 项是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后的表现,排除;C 项不属于商业革命,排除;宋代较前代的商业发展突出表现在“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故选 D 项。核心素养培优家国情怀家国情

    11、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1内涵阐释: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2课程标准能力达标层次(1)能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具有家国情怀,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2)能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3)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4)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5)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广阔的国际视野。(6)能够确

    12、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3明确家国情怀高考考查的基本要求(1)理解对历史的价值判断是以史实为基础的,但又是依据一定的价值观对史实做出的主观评判。(2)认识到分辨真伪、善恶、进步与倒退,以及公平、正义与否,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目的。(3)将对历史的认识延伸到对自身成长和现实社会的认识上,从历史中获取有益的养料,从实践的层面体现历史的价值。在古代中国有两种文化传统:一种是由私塾、学校和书院教育传播的正规儒家人伦道德传统;另一种是通过乡村演戏、说书、佛道仪式等传播“诸善奉行” “因果报应” “有求必应”等民间观念传统。这两种文化传统( )A存在价值观念的相互对立B表明儒释道文化融为一体C在思想教化方面具有同一性7D都受城市经济繁荣的影响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无论是儒家文化还是佛、道文化都强调人与人之间唯有爱与宽容,才能实现社会的有序、和谐,三者在思想教化上具有同一性特征,故 C 项正确,排除 A 项。儒释道文化三者互补,但各自独立,故排除 B 项;D 项与材料无直接关联,故排除。答案 C


    注意事项

    本文((通史版)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四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单元整合学案(含解析)人民版.doc)为本站会员(appealoxygen21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