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语文加练半小时第二章古诗词鉴赏专题二Ⅰ群诗通练四唱和幽情(含解析).docx
-
资源ID:1226115
资源大小:755.08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语文加练半小时第二章古诗词鉴赏专题二Ⅰ群诗通练四唱和幽情(含解析).docx
1、1群诗通练四 唱和幽情主题解说 唱和诗是古代诗人相互应答酬谢所作的诗词。只作诗酬并不用被和诗原韵叫和诗。大致分为限韵和不限韵两类。唐以前没有和韵的要求,只要求和诗与原诗语意相关,和诗比较自由。以诗相唱和可以增进诗人之间的交往,表达诗人们对生活,对时事,对自然的感受和认识,这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之一。唱和诗的大盛主要还是唐代以后。唐以前文人以古体唱和,重在内容的相同和情感的相通,但是唐以后则更注重格律上的一致,即以律诗和律诗,以绝句和绝句,而且对声律亦有严格的讲究。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和张仲通忆钟陵绝句(其四)王安石汀沙雪漫水溶溶,睡鸭残芦晻霭中。归去北人多忆此,每家图画有屏
2、风。1这首诗前两句描写了哪些景象?有何作用?答:_2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_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次韵柳子玉过陈绝粮二首(其一) 苏 轼如我自观犹可厌,非君谁复肯相寻。图书 跌宕悲年老,灯火青荧语夜深。早岁便怀齐物 志,微官敢有济时心。南行千里何事成,一听秋涛万鼓音。注 熙宁四年,柳子玉谪官寿春,舟过陈州,以诗赠子由,苏轼与苏辙均在陈州,于是苏氏兄弟均步柳诗原韵分别作诗回赠。本诗就是苏轼回赠柳子玉的两诗中的一首。图书:本指书籍图谱等文献。这里指文章。齐物:整顿,使物齐整。23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苏、柳之间感情之深?请结合诗歌分析。答:_4请赏
3、析尾句“一听秋涛万鼓音”的妙处。答:_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次韵伯氏长芦寺下 黄庭坚风从落帆休,天与大江平。僧坊昼亦静,钟磬寒逾清。淹留属暇日,植杖数连甍。颇与幽子逢,煮茗当酒倾。携手霜木末,朱栏见潮生。樯移永正县,鸟度建康城。薪者得树鸡,羹孟味南烹。香秔炊白玉,饱饭愧闲行。丛祠思归乐 ,吟弄夕阳明。思归诚独乐,薇蕨渐春荣。注 此诗为黄庭坚赴任顺道回乡,途径真州游长芦寺时所作。伯氏,黄庭坚之兄黄大临。思归乐:一种形状如鸠的小鸟,叫声近似“不如归去” 。5请简要赏析画线诗句的写景艺术。答:_6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答:_3答案精析1景象:像雪一样的汀上之沙漫无边际
4、,水流在缓缓地流动;暮霭中鸭子在残芦中悠闲宁静地安睡。作用:为下文的叙事、抒情做了铺垫。2虚实结合。借归去的北方之人多回忆起这样的美妙悠闲的场景,家家的屏风上都有这样场景的图画,表达了对钟陵的怀念之情。3苏人生不得意的时候,柳却肯主动寻访(如我自观犹可厌,非君谁复肯相寻)。两人惺惺相惜,相谈良久(灯火青荧语夜深)。苏对柳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图书跌宕悲年老、早岁便怀齐物志,微官敢有济时心)。苏对柳“南行千里”深表忧虑(南行千里何事成)。苏为柳壮行鼓气(一听秋涛万鼓音)。4补充交代柳子玉寻访的时节。运用比喻,表现了秋天风水相激的壮美。以景结情(寓情于景),表达对柳子玉远行的鼓励和祝福。5远近结合(由远到近)。 “风从”两句描写远处江水之景, “僧坊”两句描写近处长芦寺之景。视听结合。船舤落下,水天相连,是诗人目之所见,长芦寺传来的钟磬之声,在寒风中听起来更觉清越,这是诗人耳之所闻。6从“淹留属暇日”以及对景物的描绘中,可以看出诗人赴任顺道回乡途中的闲适之情;从“饱饭愧闲行”中的“愧”字可以看出其内心的惭愧和爱民情怀;从对“思归乐”叫声的感知中可以看出诗人归乡的喜悦之情。